专题五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第12课 项羽本纪
【学习导引】
《史记》是天地间第一等文字,《项羽本纪》则是《史记》中第一流篇章。司马迁偏爱英雄,往往偏爱悲剧英雄,而《项羽本纪》就是一篇悲剧英雄之文。同学们自然要倾力学好它。但如何学好它呢?
1.处理好“选”“补”“联”之间的关系。本文节选了三部分内容:项羽早年情况;项羽人生最辉煌之时——巨鹿之战;项羽人生最末路之时——垓下之战,且“垓下之战”选文较多,以突出其悲剧性。这是必须要读好的。为全面认识其人,需补读项羽的横空出世——吴中起兵,联系项羽人生的转折点——“鸿门宴”,还要将本文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联在一起读。
2.项刘之争,留下多少故事与后人说!要从自己的人生成长角度来学习本文。项羽的人生悲剧是性格悲剧,多悟悟项羽性格中的缺点,以完善自己的性格,争取“开卷”定获“人生”之益。
3.深入理解、把握选文中的两次战争所展现的人物刻画的种种手法和艺术特点。
【文本卡片】
一、人物名片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给人民造成了无尽的灾难,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全面爆发,项羽这位悲剧式的英雄脱颖而出。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他同时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武夫,在推翻秦朝后,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大肆烧杀破坏,最终丧失民心,兵败身亡。他的性格矛盾复杂,有时勇猛无比(巨鹿之战),有时又儿女情长(霸王别姬);有时果敢坚毅(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他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共苦),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
二、文化常识
五刑·族诛
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指:1.墨刑,又叫“黥刑”,就是在罪犯的额头、面颊、手臂诸处刺字,然后再涂上墨,作为惩处的标志,如刘邦的部下英布因受过黥刑,所以又叫他黥布。后来发展为“刺配”。2.劓刑,割去鼻子的刑罚。3.刖刑,又叫“剕刑”,就是砍掉罪犯的双脚或脚趾。4.宫刑,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5.大辟:就是死刑,它是最重的刑罚,所以又叫“极刑”。
族诛:古代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亲族的刑罚制度。古书上常称作“族”,就是“灭族”的意思。灭族最多是九族(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及旁系血缘亲属的从兄弟),但明朝的方孝孺被永乐帝诛灭了十族,第十族是他的学生,这一次总共杀了870多人。这种情况叫“连坐”,也叫“株连”,是封建统治者加强其统治的残酷刑罚。
【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梁)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不利兮骓不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何兴之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被
(2)及
(3)亡
(4)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说明活用情况。
(1)毋妄言,族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以此奇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项王军壁垓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童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豪杰蜂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五年卒亡其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怨王侯叛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军乃觉之 ②乃陷大泽中 ③乃有二十八骑 ④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⑤乃谓其骑曰 ⑥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翻译下列句子。
(1)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句默写。
(1)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亡我,____________!
(3)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题乌江亭》)
(5)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诗》)
(6)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7.常识识记。
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____为伯,____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____、仲、季。
【文白对译】
【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
1.结构
本文节选文字,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节),交代了项羽身世及其性格中“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两个侧面,并以个性化的语言,初步展现其心胸气度。
第二部分(第3节),以极为精彩而有气势的情节与文字,生动地展示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
第三部分(4~8节),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
第四部分(第9节),司马迁对项羽的评说。
2.人物形象
英雄之文首先是模状英雄。明代李贽称项羽“自是千古英雄”,何以见得?在一“勇”字:项羽是名副其实的勇冠三军,看他上将军帐中杀宋义,如拾草芥;破釜沉舟,绝地大破秦军,威震诸侯;彭城大战,以三万军马大战数十万汉军,汉军溃败,淮水为之不流;垓下突围,二十八骑在万军中纵横自如。处处是刚勇之举,处处豪气干云。在一“杀”字:项羽性格中还有极为慓悍的一面,《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还用大量的文字记述了项羽凶残的一面,如杀会稽守,杀宋义,杀襄城军民,坑二十万秦卒,屠咸阳,弑义帝,故而杨维桢认为项羽“嗜杀如嗜食”。在一“情”字:垓下之围,项羽不舍美人与乌骓马,慷慨悲歌,泣下数行;联系项羽少年时的轶事,他的形象一下子血肉丰满起来。在一“命”字:项羽本无统一天下之志,因此篇中项羽“由微而盛,由盛而亡”,早先由八千人随叔叔起兵,至威慑天下的西楚霸王,尔后日渐衰微,直到乌江自刎,全在他胸中没有经营天下的大志,只为经营自身,荣身东归而已,这种胸襟造就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同时又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他有时真有龙飞凤舞的雄姿,有时又愚蠢昏聩得像一头驴子;他有时天真淳朴、宽厚仁慈得令人喜爱,有时又暴戾凶残得令人发指。(《史记》专家韩兆琦语)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对巨鹿之战与垓下之战的描写有何不同?为何这样描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项羽的性格与他的失败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羽与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拓展】
1.怎样理解司马迁最后的点评?
答案 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灭亡之“速”。一赞一叹,可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2.“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未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即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和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绝不是任意安排的。
一、文本素材
1.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历史上的兵败自刎事例举不胜举,但是项羽的一句话,“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记住的是气节!
?应用指南 项羽的生死选择,从中反映出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精神,我们可以用在有关“气节”、“选择”、“价值观”、“做人”等话题、材料作文中去,但要强调其意义所在,还可以列举历史上的其他事例,以便比较映衬。
2.你还能从课文中提取出哪些素材?请记录下来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经典素材
给自己喝“倒”彩
法国戏剧家乔治·费多刚开始创作时,由于剧本写得很蹩脚,上演时常被观众喝倒彩。一次演出,费多混在观众中,当他听到观众不时叫“好”时,不禁也跟着叫起“好”来。
一个朋友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跟着观众给自己喝倒彩,费多一笑,自嘲道:“只有这样我才听不见观众的骂声,也不至于让自己太伤心。”从那以后,费多在写作每一部戏剧时都丝毫不敢松懈,终于创作出了《马克西姆家的姑娘》等让观众喝彩不断的好戏。
我国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在20世纪60年代就闻名全国,不仅有大批“粉丝”捧着,还有每月高达1
000多元的收入,那时候的他真是风光无限。
结果“文革”一开始,他就遭人嫉妒暗算,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到农村劳改。一次他一个人站在村口的小河边,想想现在的下场,再想想以前少年得志时的劲儿,不禁对着河水吼了一嗓子:“好好好——该该该——”
在人生或事业刚开始时,我们难免会被别人喝倒彩。面对倒彩时,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愤怒,有人则沮丧,只有极少数人有勇气跟着别人一起给自己喝倒彩。
第一种人喜欢将别人的倒彩看做别有用心,因而采取“豁达”态度,对错误视而不见;第二种人因愤怒而产生逆反心理,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第三种人则因沮丧而彻底否定自己,丧失前进的信心;只有最后一种人,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如果你是最后一种人,那请你坚持勇敢地为自己喝“倒”彩,无畏一切。
?素材运用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际遭遇挫折,只有敢于给自己喝倒彩,才不会怨天尤人,才会反省自己,从而走出人生的泥潭。这,大概就是乔治·费多和单田芳后来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的重要原因吧!
?话题拓展 喝彩、认识自我、走出泥潭、自嘲
答案
积累运用
1.(1)放下,放弃 (2)流寓在当地的客民 (3)奔驰 (4)失败
(5)土地方圆 (6)悬赏征求 (7)同“示”,出示,展示 (8)迅速,突然
2.(1)遭受/表被动/披 (2)等到/赶上/趁着 (3)使……灭亡/损失 (4)少年/稍微
3.(1)灭族,名词作动词 (2)以……为奇(与众不同),意动用法 (3)用膝盖,名词作状语 (4)驻军,筑营垒,皆为名词作动词 (5)背(向),名词作动词 (6)如蜂一样,名词作状语
(7)使……灭亡,使动用法 (8)以……为师,意动用法 (9)使……埋怨,使动用法
4.A [才/于是,就/仅仅/却,竟然。]
5.(1)前来救援驻扎巨鹿的诸侯军有十余个营寨,没有谁敢派兵出战。
(2)楚国战士无不用一个抵挡十个。
(3)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呢!
(4)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
(5)我听说汉王用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人头,我给你这份好处。
6.(1)彼可取而代也 (2)我何渡为 (3)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4)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5)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6)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7.长 次 孟
文本研读
二、1.巨鹿之战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极力渲染了项羽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突出了项羽面临失败的气度。巨鹿之战句式短促,节奏感强,语气紧迫而连贯,句式灵活而多变,表现了紧张的形势以及楚军势如破竹的战斗优势;垓下之战句式舒缓,如项羽悲歌段与回答船公段,集中表现了项羽内心的沉痛和赴死的从容之态。
巨鹿之战文字精简,垓下之战详尽,展现了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目的是突出项羽人生的悲剧性。
2.项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性格中的缺陷,项羽的悲剧是一种性格悲剧。优柔寡断使他坐失良机,多疑好忌使他失去谋臣,性格暴戾使他难抚民心,喜怒无常使他朝令夕改。
3.认为项羽是英雄的理由:(1)英勇神武,气吞山河,有英雄之气概;(2)有一段缱绻动人的爱情故事,有英雄之情怀;(3)耿直正派,不耍阴谋诡计,有英雄之正气。其他如讲信义,活得有尊严等等。
认为刘邦是英雄的理由:(1)入关,约法三章,其志气可嘉;
(2)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勇气可嘉。其他如头脑灵活,会用人,做事果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