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同步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报任安书 同步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07: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报任安书》复习题
一、给下列字词注音
曩者
头抢地
伏法受诛
暴肌肤
圜墙
占卜
囹圄

鞭箠
缧绁
二、解释重要的文言实词
1.
曩者(
)辱赐书(
),教以(
)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2.
意气(
)勤勤恳恳(
),若望(
)仆不相师(

3.
阙然(
)久不报(
),幸(
)勿为过(
)
4.
固(
)主上所戏弄(
),倡(
)优(
)畜(
)之,
5.
假令(
)仆伏(
)法受诛,
6.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
7.
素(
)所自树立(
)使然(
)
也。
8.
人固(
)有一死,或(
)重于(
)太山,或轻于鸿毛,用(
)之所趋(
)异也
9.
太(
)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
)体受辱,其次易(
)服受辱,其次关(
)木索、被(
)楚受辱,其次剔(
)毛发、婴(
)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10.
削木为吏(
),议(
)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
11.
见狱吏则头枪(
)地,视徒隶则心惕(
)息(
)
12.
所谓强颜(
)耳,
13.
李斯,相也,具(
)于五刑
14.
淮阴,王也,受械(
)于陈
15.
绛侯诛诸吕,权倾(
)五伯,囚于请室(
)
16.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
)加(
),不能引决(
)自裁(
)。
17.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
)之外,以(
)稍(
)陵迟(
)
18.
古者富贵而名摩(
)灭,不可胜记,唯倜傥(
)非常(
)之人称(
)焉。
19.
大底(
)圣贤发愤(
)之所为作也。
20.
退(
)而论书策(
),以(
)舒(
)其愤,思垂(
)空文以自见(
)。
21.
网罗(
)天下放失(
)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
)其成败兴坏之纪
22.
草创(
)未就(
),会(
)遭此祸,
三、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2.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3.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5.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基础知识题
1.选出加点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

A.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免除)
B.不能与死节者比(相提并论)

C.其次不辱理色(肌理)    D.及在槛阱之中(监狱)
② A.且西伯,伯也(一方诸侯之长)B.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倾斜于)

C.被箠楚受辱(用杖打,作楚囚)D.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证:纪:法纪)
2.选出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灌夫受辱于居室     B.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惟倜傥非常之人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恨私心有所不尽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选出带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A.卒就死耳    轲自知事不就

B.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邪
 C.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D.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A.徒见欺    视徒隶则心惕息

B.重为乡党所戮笑    重章叠句

C.仆诚以著此书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遽发姜戎
4.选出带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当春乃发生         D.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奉厚而无劳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D.吾尝终日而思矣
参考答案:
1.①B②A  2.①D②C  3.①B②C  4.①A②D  5.B
《报任安书》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下列词语,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曩(nǎng)者
阙(què)然
囹圄
(líng
yú)
  B.倜傥(tìtǎng)
愤懑
(mèn)
放失
(shì)
  C.缧(léi)绁
闺閤(hé)
剌(là)谬
  D.强(qiǎng)颜
将相(xiàng)
愠色(yùn)
 2、下列加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下至于兹(现在)
不逊(不谦虚)
B、若望仆不相师(怨恨)
幸勿为过(过错)
 C、弥甚(更加)
若有所亡(失)
D、累百世(积累,经历)
曼辞(美好)
E、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考订)
F、亦以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吾视其辙乱
B、窥镜而自视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瞋目视项王
 
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思垂空文以自见
C、放矢旧闻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E、则仆偿前辱之责
F、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6、下列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恨私心有所不尽
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7、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译: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C.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译: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译: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傲慢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9.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失去
12.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④会征促织
  ⑤会不相从许         
⑥俱会大道口
  ⑦会其怒
  A.①④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⑦
13.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洎牧以谗诛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1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15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12分)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来者。
3、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4、《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网罗天下放矢旧闻,____________,综其终始,___________________.
6、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丘失明,阙有《国语》。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A
5、D
6、B
7、D
8、D
二、9、D 10.C 11.C 12.D 13.B  
14.B(据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B项中“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1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辱,岂有悔哉。
16.(1)《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言。
  (3)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项是(  )
A.曩者辱赐书     

曩:从前;辱:污辱。
B.其次关木索  
关:贯,这里指戴上。
C.亦颇识去就之分也  
去就:舍生就死。
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累:积累,经历;垢:污垢,这里指所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污辱。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项是(  )
A.断肢体受辱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仆窃不逊
D.灌夫受辱于居室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项是(  )
A.被箠楚受辱

B.见狱吏则头枪地
C.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

D.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问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7.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答案:(1)考查他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成功、失败、振兴和衰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规律。
(2)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与社会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伟大作品。
8.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D
《渔父》
2. ★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憔悴( ) 餔糟 ( ) 歠醨( )
汶汶( )三闾( ) 鼓枻( ) 莞尔( ) 濯缨( )
3. ★★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湘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
湘流:经常流动
4.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5.★★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 淈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因而)
6.翻译下列句子。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3)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