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周公世家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1.疏通字词,翻译难点字句。
2.理解文意,把握周公形象。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基础巩固
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无坠天之降葆命
C.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D.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傅:辅助
B.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放:放走
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D.岁则大孰
孰:同“熟”,丰收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
B.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
C.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
D.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 ⑩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①③/②④⑥⑧⑩/⑤/⑦⑨
B.①③⑨/②④⑥⑧/⑤/⑦⑩
C.①③⑦⑨/②④⑥⑧/⑤/⑩
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⑩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B.奸神命者乃旦也
C.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D.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武王既崩
崩:天子死
B.于是卒相成王
卒:始终
C.周公戒伯禽曰
戒:告诉
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当:主持
7.填空。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凝为成语是______________,用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①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②,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而下掾自刭,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④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 ①历召:一一召请。②学官:学校。③不殊:没死。④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设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积怨甚深。
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一位骑吏才赶来,延寿下令功曹商议处罚的办法并告知本人。
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
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②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④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⑤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13.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严于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巩固测评
1.D [A项“归”同“馈”,B项“葆”同“宝”,C项“强葆”同“襁褓”。]
2.B [放:流放。]
3.D [第一个“无以”是两个词,无,“不要”;以,“因为”。第二个“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第一个“反”同“返”,召回;第二个“反”意为“造反”。]
4.A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字用法的辨析。①③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⑥⑧⑩句中的“之”作代词用,并且都是作它前面的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⑨句中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
5.D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分析与判定。A、B、C三项均为判断句,而D项只是一般的陈述句。]
6.C [应为“告诫”。]
7.捉(握)发吐哺 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
8.①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②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9.A [“欺负”,应为“欺诈背弃”。]
10.B [B项“微”,都是“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的意思。A项“所”一为语助;一表被动,与前面的“为”组合起来表被动。C项“相”一为“互相”;一为偏指动作一方。D项“因”一为表顺承关系,译为“于是”;一为“趁着”“趁机”。]
11.D [D项应为“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
12.C [③句是说事务由繁到顺的过程;⑤门卒听说韩延寿贤明,不是直接反映;⑥是讲骑吏的父亲的,不属韩延寿理政的内容。]
13.D [A项由第一段中“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可知本项论述正确。B项由“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可知此项正确。C项论述见第一段末句:“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也符合文意。D项,通读全文,尤其是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谈到延寿在东郡三年,令行禁止,断狱大减,而不是诉讼大减。]
参考译文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大将军霍光提拔他做谏大夫,后调任颍川太守。颍川有许多豪强大户,非常难治理。之前,赵广汉任太守,因为担心此地多朋党的习俗,所以故意挑拨官吏、百姓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揭发,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积怨甚深。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礼义、谦让的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他们不听从,于是把乡里几十位为百姓信任、尊崇的长者一一召来,韩延寿准备了酒食,并亲自与他们座谈,接待完全按照礼节。韩延寿向长者们打听当地社会的习俗和百姓最痛恨、不满的东西,并向大家宣讲消除百姓仇恨,让大家和睦相亲的设想。长者们都认为不错,可以实行。韩延寿于是就跟长者们商议,对百姓嫁娶丧祭的具体办法作了规定。基本依照古代礼节,但不能违背现行法律。从此,百姓们都按照韩延寿的设想行事。几年以后,韩延寿被调任东郡太守,黄霸代替他掌管颍川的政务,黄霸沿用韩延寿的政策,颍川被治理得很好。
延寿做官,崇尚礼义治国,喜好用古代教化的方法,他每到一地必聘请贤德、有才之士,按照礼节,以备起用他们,有事他善于同大家商量,乐于听取逆耳之言。此外,他重视整治学校,春秋两季,乡间举行射箭比赛,都要陈设钟、鼓、管弦乐器,仪式盛大,参与者在上下场时彼此要谦让。到城镇设场比武的时候,要设斧钺旌旗,(鼓励大家)练习射箭、驾车的本领。他管理城郭,收取租赋,都要事先公布具体的日期,官吏、百姓把规定的日期当做大事,在那一天准时交纳,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又设置里正、五长,率领大家孝顺父母、亲善兄弟,(颁布法令,)不得让坏人留宿在家里。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境内。这些措施和制度,开始实行时大家感到不方便,但施行以后大家就习惯了。延寿对待下属,恩德丰厚而要求严明。每当有人违背他的指示,有负他的期望时,他总是痛心地责备自己:“我是不是什么地方对不起人家呢?(不然)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关部属闻听后,既伤心,又痛苦,(曾经)有一个下属竟因此而自杀,因为得救及时没有送命。可因为失音而不能说话了。韩延寿闻听这个消息,面对这个部下,泣涕不已,(马上)派医官为其治疗,并对其家庭给予很好的照顾。
韩延寿曾经出行,临上车时,一位骑吏才赶来,延寿下令功曹商议处罚的办法并告知本人。韩延寿从外面回到衙门,有一个门卒拦在车前,说希望有话对他说。延寿把车停下来,问他要说什么,门卒说:“今天一大早您说要外出,但等了很久还没有出来,骑吏的父亲来到衙门,在外面徘徊不敢进来。骑吏听说父亲来了,便赶忙跑出去拜见父亲,恰逢这时您出来上车。一个人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延寿在车中抬起手来说:“如果没有您,我就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回到官邸,召见了门卒。门卒本是书生,听说韩延寿贤达,但没办法让韩延寿了解自己,所以来太守府当门人。(韩延寿了解有关情况后,)就准备将来起用他。在东郡三年,韩延寿做到让官吏、百姓令行禁止,断狱因而锐减,(东郡社会秩序之良好)成为天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