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从军行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13: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军行》共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 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其作用。
3、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
学习重点:
1,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 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其作用。
学习难点: 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烽火(
)蜂拥而至(
)逢凶化吉(
)缝衣浅带(
)凤阙(
)服阕(

一瘸一拐(

凋旗画(
)雕梁画栋(
)碉堡(
)杨炯(
)迥然不同(

2、词语解释
⑴烽火:

⑵西京:

⑶牙璋:

⑷凤阙:

⑸凋旗画:

⑹百夫长:

3、名句默写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 


,宁为百长,

4、了解作者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有《杨盈川集》。
5、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词·平调曲》,(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内容为叙写军旅战争之事,形式上有五言、七言、杂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一位书生在国家危急之时投笔请缨深入敌人腹地艰苦战斗的事。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情感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情调激昂,辞彩奇丽。试简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
【艺术手法赏析】
在艺术手法上,叙事以时间及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气氛的渲染、场面的描绘、环境的衬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对其投笔从戎,出塞作战的全过程作了跳跃式的点染,层次井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颇耐寻味。(至少写出两种表现手法)
1、手法:

分析:

2、手法:

分析:

3、手法:

分析:

【深度赏析】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答:

2. 第三联从什么角度,描写怎样的画面?
答:

3.作者描述这几个片段运用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字形和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烽火(fēng)蜂拥而至(féng)逢凶化吉(féng)缝衣浅带(féng)
B.凤阙(què)服阕(què)一瘸一拐(qué)
商榷(què)
C.凋旗画(diāo)雕梁画栋(diāo)碉堡(diào)调和(tiáo)
D.杨炯(jiǒng)迥然不同(jiǒng)窘迫(jiǒng)境况(jīng)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8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3、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8分)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一、二句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渗透着怎样丰富复杂的感情?
答:画面:

感情:

6、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字音:
fēng
fēng
féng
féng
què
què
qué
diāo
diāo
diāo
jiǒng
jiǒng
2、词语解释
⑴烽火:古代边境告警之火。在边境到内地的大陆,沿路筑高台,台上置桔槔,桔槔上有些草笼子,寇至则燃以报警,称为烽火。唐代制度,根据敌人进扰情况的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最高四炬。一炬至所管州县,两炬以上都是至京城。
⑵西京:即长安。汉唐以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
⑶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有两块合成,分别掌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
⑷凤阙:这里指代长安。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
⑸凋旗画:指旗帜上的图画黯然失色。凋,凋落、萎靡。
⑹百夫长: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名句默写
⑴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胜作一书生。
⑵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交待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照”字,形象传神,表明敌情严重,形势非常危急。对投笔从戎的爱国热忱作了正面铺衬。“自”字,表现了书生投笔从戎的爱国觉悟,显示出一位爱国志士的精神境界。此联渲染了紧张气氛,点明了战争的性质,全句描写了边警传来后书生心潮澎湃,激愤难抑,急于投笔从戎的心情。
颔联:写军队奉命令出师,围城激战。从“辞凤阙”到“绕龙城”,通过空间的大幅度跳跃,概述了我军出师后一路势如破竹,直捣敌人老巢、节节胜利的雄壮气势。“绕”字,形象地描述了我军包围敌巢和志在必得的决心以及敌方凭借险固、负隅顽抗的垂死挣扎。
颈联: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谓精神和在战鼓声的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烘托战争的激烈。
尾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宁为”二字,写出了主人公为实现个人价值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仅仅做低级军官也要为了国家的安宁奉献自己的一切。表现出积极、豪迈的精神境界。
【情感赏析】
诗人通过对书生从戎沙场事迹的描述,反映了他“壮士耻为儒”,志在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艺术手法赏析】
1、手法:侧面烘托表达技巧
分析:诗的第三联承“铁骑绕龙城”句,特写这场关键性的恶战。诗人对这场战斗不从正面描写,而是从正在战斗中的书生的视觉和听觉着笔,通过战地的景况侧面烘托战斗的气氛:弥漫的大雪使天地惨淡,白日无光,连军旗上的彩画也黯然失色,风势浩浩尖唳的呼啸中夹杂着隆隆的鼓声。“雪暗”“风多”是寒地气候的特征。“旗”“鼓”是军事行动的特征。诗人抓住这些特征,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塞外作战的典型环境,表现了出征将士不顾风雪、勇往直前、奋力杀敌的精神,展示出激烈悲壮的场面。
2、手法:化用
分析:“烽火”句:化用《汉书 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
3、手法:虚实结合
分析: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实写的写法,先交代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中间两联采用虚写的写法,描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尾联采用实写的写法,表达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全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深度赏析】
1、答:这首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2、答:第三联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激烈
3、答:
来犯
夸张
军情紧急
出征
借代
出师庄严
围城
借代
唐军神速
苦战 烘托悲壮激烈(听觉/视觉)
4、 答: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作者宁愿当一个军队中的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B.(A.
蜂——fēng;C.碉diào
——diāo;D.境jīng
——jìng)
2、答: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3、答: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4、 答: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课外阅读】
5、答:画面:在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对岸,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那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望的玉门关了。
景色的格调是:
迷茫、黯淡,悲壮、辽阔。
感情:边塞生活虽艰苦,思乡之情尤深重;但却磨灭不掉戍边将士心中那杀敌报国的雄心大志。
6、答:将士们身经百战,盔甲都已被磨破,但仍无法消磨掉他们心中那“不彻底消灭敌人决不归乡”的信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