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教学目标
1)通过杜审言的作品初步了解羁旅怀乡类诗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背诵余光中的《乡愁》,由此导入本课。
二、知人论世: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21·cn·jy·com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89年(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
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www.21-cn-jy.com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三、诵读诗文: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找准情感。
2)个体范读,教师纠正。
3)教师或录音范读。
四、整体探究阅读:
(1)解题:
明确:按照别人的诗题、诗意或诗韵来写诗叫“和诗”
晋陵,今江苏常州。陆丞,姓陆的县丞,县令的辅佐官。《早春原望》是陆丞原诗的题目。
(2)本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明确:思乡之情,“归思欲沾巾”
(3)找出前三联中与“思想之情”相对应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独),宦游人,(偏)惊,新
“独”强调唯有自己是宦游的外地人。说明自己做客他乡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惊,新”体现出作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
“偏”强调只有自己有此感受。
(4)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句子,概括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春景图?并赏析其中“出,渡,催,转”这四个动词好在哪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出,渡”化静为动,“云霞”“梅柳”乃常见之物,并不新奇,可诗人将原本不易察觉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化平凡为神奇,把熟悉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界。21教育网
“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一声紧似一声欢鸣的特点。且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客观事物“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了春气之暖,之浓,之生机勃勃。21cnjy.com
“转”化静为动,将细微的环境变化春天的盎然生机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动词使语言更加生动。
五、课堂小结:“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就是所谓“羁旅诗”,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