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组别
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阅(备课组长)
审阅(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满江红》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诵体会诗歌语言的豪迈风格。
过程与方法
赏析诗词的语言,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悟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诗词的叙事情境。
教学难点
体会英雄气概,感悟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屠洪刚《精忠报国》歌曲导入。二、简介岳飞及写作背景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二十岁应募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力主北伐、反对议和,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致死,年仅四十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è]王。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河山”为已任。转战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节节胜利,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满江红》,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三、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有感情得朗诵《满江红》。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悟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四、自学指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词人为什么“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急于精忠报国。
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明确: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背景介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
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诘句,以加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现了岳飞怎样的美德?
三十功名尘与土回顾过去“三十功名尘与土”,绍兴四年(1134),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领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表现了他威名远扬,但不居功自傲,虚怀若谷,严于律己的美德。八千里路云和月瞻望前程“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合作释疑:这三句堪称千古至理名言,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充分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雄心壮志,又用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同时又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也是巨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
后经常被引用勉励人们要珍惜时间,积极进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带领军队,驾战车直捣敌人巢穴。【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饥餐”、“渴饮”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对女真贵族蹂躏中原,荼毒生灵切齿之恨以及彻底消灭强敌的决心。“壮志”、“笑谈”又表达了什么?明确:消灭敌人的信心和乐观精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句话有什么深层的意思?
明确:既表达了胜利的信心,也表明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四
当堂检测
《目标测试卷》P67《小重山
岳飞》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课后作业
背诵及默写本首词
板书设计
还我河山上阙:怒→莫等闲下阙:耻未雪,恨灭?→踏破贺兰餐肉饮血——收拾山河 朝天阙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