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谣》共1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贺的生平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李贺虚构的仙境有着怎样的寄托。
3、熟背全诗。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
2、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难点:
1、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
2、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天上谣(
)琼瑶(
)逍遥(
)摇曳(
)漂回星(
)漂染(
)漂亮(
)银浦(
)蒲苇(
)园圃(
)果脯(
)吹笙(
)牲畜(
)红绶(
)
授权(
)兰苕春(
)红苕(
)昭告(
)诏谕(
)池沼(
)曦和(
)伏羲(
)
2、词语解释
(1)漂:
。
(2)回星:
。
(3)银浦:
。
(4)流云学水声:
。
(5)玉宫桂树:
。
(6)花未落:
。
(7)仙妾:
。
(8)珮缨:
。
(9)秦妃:
。
(10)青凤小:
。
(11)王子吹笙:
。
(12)鹅管:
。
(13)瑶草:
。
(14)粉霞:
。
(15)青洲:
。
(16)兰苕:
。
(17)羲和:
。
(18)能走马:
。
(19)海尘新生石山下:
。
3、名句默写
⑴
,
银浦流云学水声。
⑵
,
。东指曦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4、诗歌译文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
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轻红颜难老。王子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焰火纷纷。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
5、了解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鬼才。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有《李长吉歌诗》。与李益齐名,称“二李”。
6、文题·背景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摧残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写下了这首向往美好生活的游仙诗。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际遇的不满。“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
。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
。
第三部分(末两句):
。
【情感赏析】
认真研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艺术手法赏析】(至少写出一种表现手法)
1、手法:
。
分析:
。
2、手法:
。
分析:
。
【深度赏析】
1、诗的中间八句描写了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幅画面。请你就你认为最好的一幅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如何表现四幅画面的瑰丽境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一联寓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的想象思路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 )
A.天上谣(yáo)琼瑶(yáo)昭告(zhāo)诏谕(zhào)
B.漂回星(piāo)漂染(piǎo)曦和(xī)伏羲(xī)
C.银浦(pǔ)蒲苇(pú)园圃(pǔ)果脯(fǔ)
D.红绶(shòu)授权(shòu)兰苕春(tiáo)红苕(tiáo)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阅读《天上谣》,完成2~4题。
天上谣
李 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2.诗中画线处涉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李贺的身世,说说诗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阻风
宋 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 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5.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天上谣(yáo)琼瑶(yáo)逍遥(yáo)摇曳(yáo)漂回星(piāo)漂染(piǎo)漂亮(piào)银浦(pǔ)蒲苇(pú)园圃(pǔ)果脯(fǔ)吹笙(shēng)牲畜(shēng)红绶(shòu)授权(shòu)兰苕春(tiáo)红苕(sháo)昭告(zhāo)诏谕(zhào)池沼(zhǎo)曦和(xī)伏羲(xī)
2、词语解释
(1)漂:飘浮、流动。
(2)回星:地上的人们观测天象时,觉得星星在空中就像在天河中漂浮回转似的。
(3)银浦:银河岸边。
(4)流云学水声:流云因发于“银浦”,滚动起来发出像水一样的声音,故云“学水声”。
(5)玉宫桂树:月宫中的桂树。
(6)花未落: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
(7)仙妾:仙女。
(8)珮缨:指仙女佩戴的饰物。
(9)秦妃:即弄玉,相传是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肃史,学会了吹箫,一日夫妻二人一起跨凤飞去,成了神仙。
(10)青凤小:小巧的青凤。
(11)王子吹笙:传说仙人王子乔是
周灵王的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
(12)鹅管:指笙的管用玉为之,形状象鹅管。
(13)瑶草:即仙家所说的玉芝草。
(14)粉霞:与下文的“藕丝”都是当时的色彩名。
(15)青洲:传说中的仙洲,在南海上。
(16)兰苕:兰花。
(17)羲和:传说中驾日车的神。
(18)能走马:意思是太阳行走之快,就像奔跑的马一样。
(19)海尘新生石山下:意思是海水干枯,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即人们常说的“沧海变桑田”。
3、名句默写
⑴天河夜转漂回星。
⑵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描述天庭的景象,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第三部分(末两句):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
【情感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的浪费了,这叫他愤恨不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艺术手法赏析】(至少写出一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
1、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
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诗人借助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形象更加具体鲜明、新奇美丽。“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
2、借写幻境,将现实的人情物态神奇化。
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他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他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富有生气。
3、诗中有画,妙趣横生。
全诗共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六个画面毫无连缀迹象,彼此色调和谐,气韵相通,共同组合成一幅绚烂多姿的“天庭生活图”。
4、比拟手法的运用
“流云学水声”运用比拟手法,写流云模仿着水在滚滚发声。这是写所感。是作者看到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而想象的。作者在这里不直接写云状,而是说流云是在学着水发声。充分显现了想象的魅力。
5、对比手法
诗歌最后一联,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曦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天上那种春光永柱、红颜不老的状况的可贵。“海尘新生石山下”就是人们常说的“沧海变桑田”。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已逝,而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度赏析】
1、答:画面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袋上。“花未落”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对比。
画面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小”字既写出了青凤的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侧面写出弄玉升天一千年后而红颜未老。“晓”字则点明天宫岁月也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
画面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
画面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青洲”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总之,这一部分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作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立意所在。
2、答: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3、答:沧海桑田,青春易逝。诗歌最后一联说,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曦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天上那种春光永柱、红颜不老的状况的可贵。“海尘新生石山下”就是人们常说的“沧海变桑田”。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已逝,而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答: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D(红苕tiáo
-sháo)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2、答案:弄玉、王子乔。
3、答案: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使天上闲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与人世间形成鲜明对照。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诗人心怀壮志却生不逢时,宝贵的年华被白白浪费,远大的抱负和无情现实之间矛盾尖锐,他的这种愤激感情,就用托古讽今或非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抒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4、答案:这开头两句写天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作者由眼前所见,实写眼前之景,转入到对想像世界的描写,是虚写。同时也是交代了想像生发的过程。
【课外阅读】
5、答案: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
6、答案: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可以随风作浪,并且以江上的如雪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