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将进酒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19: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将进酒》共2课时
学案(《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4.培养探究的热情,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5、熟背全诗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学习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将进酒(
)蒋(

金樽(
)石嶟(

烹羊(
)哼哼唧唧(
)享用(
)大亨(

馔玉(
)杜撰(
)颛臾(

欢谑(
)肆虐(

沽取(
)评估(
)训诂(

2、词语解释
⑴君不见:

⑵高堂:

⑶且为乐:

⑷得意:

⑸会须;

⑹岑夫子:

⑺丹丘生:

⑻与君:

⑼钟鼓馔玉:

⑽陈王;

⑾平乐:

⑿恣欢谑:

⒀径须沽取:

⒁将出:

3、名句默写
⑴君不见,


君不见,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
,但愿长醉不复醒。
,惟有饮者留其名。
(4)五花马,千金裘。


4、诗文翻译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5、文题·背景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将(qiāng),请。“将进酒”
就是“请喝酒”。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此时诗人已五十二岁,距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九年,年逾五旬尚天涯漂泊,其仕途失意。理想幻灭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时期,诗人曾多与友人岑勋邀到松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做客。《将进酒》,乐府《鼓吹曲辞 汉饶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根据感情脉络,全诗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

第二部分(五至十句):

第三部分(十一句至结尾):

【情感赏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艺术手法赏析】
本诗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大大增添了本诗的艺术感染力。(至少写出四种表现手法)
1、手法:

分析:

2、手法:

分析:

3、手法:

分析:

4、手法:

分析:

5、手法:

分析:

第二课时
【深度赏析】
1、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答:

2、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李白悲的是什么?
答:

3、那么开篇的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并举有什么作用?这不是多余的吗?
答:

4、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就是因为成功运用了夸张手法,夸张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看看这篇诗文中还有哪里有夸张?
答:

5、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请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一下。
答:

6、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发展又是如何变化的?
答:

7、比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答:

8、“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为什么羡慕饮者?
答:

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为何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答:

10、简要分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分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分析:
。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分析:
。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分析:

11、简要指出本诗的主旨句和写作思路。
主旨句:

写作思路: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项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将进酒(qiāng)
蒋(jiǎng)
金樽(zūn)
石嶟(zūn)
B.
烹羊(pēng)
哼哼唧唧(hèng)
享用(xiǎng)
大亨(hēng)
C.
馔玉(zhuàn)
颛臾(zhuā)
欢谑([xuè)
肆虐(nüè)
D.
沽取(gū)
评估(gū)
训诂(gǔ)
姑母(gū)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D.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3.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阅读《将进酒》,完成7—10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11—14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授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3、“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杜甫《饮中八仙歌》诗回答问题。
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5、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将进酒(qiāng)蒋(jiǎng)
金樽(zūn)石嶟(zūn)
烹羊(pēng)哼哼唧唧(hēng)享用(xiǎng)大亨(hēng)
馔玉(zhuàn)杜撰(zhuàn)颛臾(zhuā)
欢谑([xuè)肆虐(nüè)
沽取(gū)评估(gū)训诂(gǔ)
2、词语解释
⑴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⑵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⑶且为乐:暂且作乐,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会当,应该。
⑹岑夫子:即岑勋,南阳人。
⑺丹丘生:即元丹丘,与岑夫子均是李白的好友。
⑻与君:和你。
⑼钟鼓馔(zhuàn)玉:指富贵利禄。钟鼓,权贵人家的音乐;馔玉,形容饮食精美,享受奢华
⑽陈王;即曹植,曾封陈王。其诗《名都篇》
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⑾平乐:宫观名。
⑿恣(zì)欢谑(xuè):尽情的纵恣欢娱、戏谑。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
⒀径须沽取:毫不犹豫地去买酒。
⒁将出:拿出。
3、名句默写
⑴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4)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第一层(前四句):感叹时光之无情,人生之短暂。诗人连用两个“君不见”,一言宇宙之无穷,一言人生之短暂主暂。意在强调人生不再,光阴不永。以“君”相呼,既是彼时宴席间称呼,也似对后代读者的殷殷告诫。
第二层(五至十句):情感从低回感伤一转而为奋发高扬,抒发了诗人超逸豪迈的情怀。
第三层(十一句至结尾):评说社会人生。表现出他的狂傲放肆。
【情感赏析]
此诗是一曲借助酒力,努力排遣愁闷,渴望伸展才智,在悲感中交织着自信的乐章。诗人的感情始终处在激烈的拼搏之中,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的矛盾,通过李白的感受和体验,激成了像黄河之水那样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突出的显示了诗人思想性格的特点:一方面无论悲哀还是自信,都以强有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了李白精神情感的力度,反映了其情感内部的种种冲突、搏击。另一方面,面临上述矛盾,他不循封建社会的绳墨规矩而行,有趋向叛逆的时候。他否定权势富贵,不愿效法圣贤,把饮者抬到他们之上。总之,这首诗一个“愁”字出没诗中,这政治上不遇的牢愁,虽可以借酒浇之,但醉时苦短醒时苦长,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毕竟现在仍需借酩酊大醉才能“与尔同销万古愁”。
【艺术手法赏析】
1、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成功的最大诀窍。
“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化眼前之景为艺术想象,使诗的气势更为磅礴“千金”“三百”“十千”等夸大的数字表述,使人感觉其豪情而不觉其空泛。
2、对比手法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在这里诗人举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将狂豪的曹植与自己相比,自己尽管没有曹植那样的经济条件,但是拼出去卖裘卖马也要和朋友尽情地乐上一回。
3、直抒胸臆
“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是直接抒情,作者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样的愁情唯
“万古愁”一语才能表现出愁的深广。
4、比兴手法
开头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从而引出下面的愤激之语。
5、用典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两句诗都是用典,写出了诗人的狂放性格。
第二课时
【深度赏析】
1、明确:悲、欢、愁
2、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②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写作这首诗歌时,诗人已经47岁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郁结很深,这是他感叹悲伤的深层原因。
3、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和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这句话和“白发”句中的极言人生短促的“朝、暮”,都是极尽夸张的手法,先言黄河再说白发,这里运用了比兴艺术手法。
4、答: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会须一饮三百杯”
表现豪饮,“斗酒十千”
表现酒价的昂贵,“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
表现愁的深广。这些夸张表现出诗人狂放不羁,用辞大胆,也表现了他豪放飘逸的浪漫诗风。
5、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具体说来:
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悲又何益?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将进酒,乘大白”那就是必须的了.
③因为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和不为金钱所驱使“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豪迈,于是有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举动了。
6、答: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板书——悲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板书——欢、狂放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板书——愤激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总之,本诗的感情变化是:
悲——乐——愤——狂。豪放是外壳,愤激是内核。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7、答:这两句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
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8、答: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圣贤”都是抱利器而无所施者,而饮者更是“圣贤”中逃于醉乡的人。这两句,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诗人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决心逃于酒乡。
9、答: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
将狂豪的曹植与自己相比,自己尽管没有曹植那样的经济条件,但是拼出去卖裘卖马也要和朋友尽情地乐上一回。
10、⑴分析:自信洒脱,淡泊名利。
⑵分析:蔑视权贵,傲岸不羁,坚守高贵。
⑶分析: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是对权势富贵的否定。是写作者要任性适意,不受拘束,饮酒长醉。表现出诗人因不得志而生发出愤激之情,从侧面揭示出封建社会压抑人才的本质。
⑷分析: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圣贤之士又有几个真的得遇明主,能得以施展抱负,过上“钟鼓馔玉”的生活?暗示出社会的不合理和贤愚颠倒。圣贤往往要受冷落。古往今来,有志贤能之士都不被重用,我又何必强求?作一饮者,不仅可长醉为乐,还可留名,岂不自在?这里表达出诗人的消极情绪,他要以变态(人)去对抗变态(社会),不遵从圣贤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而采取狂傲不恭的态度,这是一种带有报复性的心理。
11、答:主旨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句诗写出了诗人蕴藏心底无限愁闷的最后根源。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也是诗人不惜“宝马”“千金裘”的原因。诗情也由狂放拉向低沉与开篇的“悲”相呼应,使全篇在感情上前后连贯,读来回肠荡气,有一唱三叹之感。在这里,作者以怀才不遇为中心,把整个古代史上贤愚不分、才智之士未得舒展怀抱的愤郁都囊括在内了。诗人要通过痛饮把“万古愁”都销尽。充分表现出诗人的狂傲和放肆。
写作思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B.(哼哼唧唧:hèng—hēng)
2、B.(A.材—才,C.消—销,D.斑—班)
3、C(斗酒:一斗酒。) 
4、C(正确应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D.莫使/金樽/空对月) 
5、AB 
6、B(“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错。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8、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9、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10、一,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二,出手甚大,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三,倒宾为主,本是被友人招饮的落魄之客,此刻忘形,竟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其形骸之放达,情态之任诞,呼之欲出。
【课外阅读】
11、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清酒、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但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思想情绪,推动诗情的发展。
12、端起又放下酒杯,拿起又摔下筷子,离席拔剑又四顾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怒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情态。
13、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14、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要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使用这些典故,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丰富甚至是不便直率说出的思想感情。
15、答: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