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12: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词中的层深法。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深入理解主任公内心愁苦寂寞的情感。
学习重点:
1.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深入理解主任公内心愁苦寂寞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本词中的层深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抛掷(
)青芜(
)妩媚(
)堤上柳(
)缇骑(
)惆怅(
)膨胀(
)涨潮(

2、词语解释
(1)闲情:

(2)病酒:

(3)敢辞:

(4)青芜:

(5)何事:

(6)新月:

3、名句默写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平林新月人归后。
4、诗歌译文
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5、了解作者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词集名《阳春集》
。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 又据《钓
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其词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
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
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
艺术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乐景衬哀情),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6、文题·背景
冯延巳年轻时就是才辩之士,但南唐是一个日趋衰亡的小国,朝内党争攻讦不断,他身居相位,难有作为,心中时常抑郁,彷徨不已,因而词中感慨颇多且复杂,故其词后世认为多有寄托之意。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上片:

下片:

【情感赏析】
认真研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艺术手法赏析】(至少写出两种表现手法)
1、手法:

分析:

2、手法:

分析:

3、手法:

分析:

【深度赏析】
1、 这首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词中具体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词?从全词来看,具体内涵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试联系全词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首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垆边(lú)
芦苇(lú)
庐山(lú)
泸定桥(lú)
B.妩媚(wǔ)
惆怅(chàng)
膨胀(zhàng)
涨潮(zhǎng)
C.
皓腕(hào)
浩浩荡荡(hào)碧于天(bì)
璧玉(bì)
D.
堤上柳(dī)缇骑(tí)
抛掷(zhèng)
青芜(wú)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阅读冯延巳《踏鹊枝》一词,回答下面问题。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赏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二句是如何表达出情感的境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请结合此段赏析,分析下片“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所用层深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5.比较《鹊踏枝》和韦庄的词,说说二人的愁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冯延巳《谒金门》一词,回答下面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6、“吹皱一池春水”被历代评论家所推崇,请简析句中“皱”字的妙处。
答:
7、“举头闻鹊喜”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抛掷(zhì)青芜(wú)妩媚(wǔ)堤上柳(dī)缇骑(tí)惆怅(chàng)膨胀(zhàng)涨潮(zhǎng)
2、词语解释
(1)闲情:闲愁。
(2)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
(3)敢辞:岂敢辞。这里有“听任”的意思。敢,一作“不”。
(4)青芜:青碧的从草。
(5)何事:为何。
(6)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
3、名句默写
谁道闲情抛掷久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独立小桥风满袖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上片:抒发难排解“闲愁”的惆怅之情。
首句直接道出“闲情”二字,是全词抒写的中心,笼罩全篇。表现出对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挣扎。“闲情”则是无端涌起不可确指的情思,是无限度的。“抛掷久”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之久,“久”自有一种抑扬努力的感觉。而“谁道”二字,以一种反诘的语气有力的否定了这种意向和努力,表明词人确实曾想抛掷掉它,然而经过努力竟终未能抛掷掉。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表现了惆怅之永在长存。每到春天来了,万物萌生之际,生命和感觉醒觉,那份经抛弃挣扎努力之后的惆怅失落之情又如从前。“每到”二字表明不只是一年,不只今年,而是每年。他所表现的不是某一年的偶发事件,而是久存的一种情意。作者就高妙地写出了闲愁的缠缠绵绵,连续不断。“惆怅”二字含蓄地表现了内心那种情意的恍如有所失落又有所追寻,它是一种比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情绪。
“日日”两句是承上,表示要决心一意负荷的话。意思是天天对春花饮酒,并因酒而病,但仍听任镜中自己形貌消瘦。“花前”之所以“常病酒”者,杜甫《曲江》诗说得好,“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对此易落的花,何能忍而不更饮伤多之酒。前加“日日”二字可见春来以后这份惆怅之情对花难遣,故惟有“日日”饮酒而已。下句“镜里朱颜瘦”正是这“日日病酒”生活的必然结果,句首“敢辞”二字,即“岂敢辞”、“听任”之意,这就更进一步表现了由这种惆怅、迷茫情绪的无法抛却所带来的无奈是何等的让人憔损。
下片:由写景入手,继续体现那份难以解脱的情绪。
“河畔”句看似写景,实则以景物衬托感情。“芜”者,丛茂之草也,“芜”的青青草色依然遍迹天涯。“柳”的缕缕柔条,更是万丝飘拂。这种绿遍天涯的无穷草色,这种随风飘拂的无尽柔条,所唤起或象喻的该是一种何等绵远纤柔的情意。“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句中,“为问”和“何事”造成了一种强烈的疑问语气。问其何以未能,到现在再问其新愁为何年年畅游,有反省的自问而依然不能自解,即“年年有”,而为何又说“新”,其一是经过一段“抛掷”的日子,“愁”又重新复苏起来;其二是愁虽旧,而令人惆怅的感受,则岁岁常新。
“独立”后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极深刻地写出了惆怅之情,意思是他独立于小桥之上,寒风满涨衣袖,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时间也在悠寂沉想中悄然而逝,不觉已到了月上柳梢,路上行人也渐无的黄昏时候了。所以人在景中,而景又充满了人的情思和感受。“独立”“风满袖”二词让人感受到了寂寞与凄寒,“风满袖”中一个“满”字写出了寒风袭人,且写的极具饱满之力。让人感受到凄寒侵身的那份寂寞凄苦。“小桥”二字则让其立身之地的孤零,无所隐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又加“平林新月”与“人归后”七字,联系“河畔青芜”之颜色鲜明来看,应该是白日之景,此句则一直写到月升人定。可见独立小桥时间之长,若非心中有份难以解脱的情绪,又有谁会在寒风中于小桥上直立到中宵呢?所以作者所写的正是内心中一种长存永在的惆怅哀愁,且充满独自担当着的孤寂之感。
【情感赏析】
认真研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冯延巳的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心中的一种孤寂惆怅之感。充分体现了词人沉郁顿挫的词风。读来觉得从千回百转之中传递而出的是哀伤、惆怅、无奈、失落等种种情感。
【艺术手法赏析】(至少写出两种表现手法)
1、构思巧妙,闲愁连绵。
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酒,本应该快乐而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之沉重。镜子里朱颜瘦而憔悴,实为闲愁所致,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下片宕开写河畔草地、堤上杨柳,虽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为之转移,但轻松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原来这不过是以景物衬托感情罢了,因为无情的草色、飘拂的柔条所唤起的正是一种绵远纤柔的情意。词中“日日”“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从而使全诗都笼在了一种永存的哀愁惆怅之中。
2、以景衬情,寓情于景
“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中,写了“河畔青草”的青青颜色及遍迹天涯的感觉,写了“柳”的缕缕柔条无尽飘柔的感觉,看似纯写景,实则是借景物为感情的衬托,因为绿遍天涯的无穷草色和随风飘拂的无尽的柔条所象喻的正是一种绵远纤柔的情意,因为年年河畔草青,堤上柳绿,那么这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岂不也年年与之一样无尽无穷,恰似那无法抛掷的“闲愁”。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对身外景物的描写,也极深地透露出了那份惆怅之情。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冷风鼓满袍袖,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那一份凄寒、寂寞、惆怅,无不透过这一具有画意的描写袭上人的心头,从而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
【深度赏析】
1、答:上片——情;下片——景(春日怀人)
2、答:闲情、惆怅、朱颜瘦、新愁、独立
3、答:“闲情”;即“闲愁”,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等。
4、答:这首词妙在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酒,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镜子里朱颜消瘦,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过片宕开,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
绪稍纵即逝,
“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5、答: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对“闲情”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致力于摆脱的挣扎之久。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闲情抛掷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顿挫。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D(抛掷:zhèng-zhì)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2、答:杜甫《曲江》诗中写道“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久入唇”,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表达出了情感的境界。
3、答:“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为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与此相类。
4、答:“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归后”,“平林新月”,则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
【课外阅读】
5、答:韦庄词中的愁情是有事迹可以确指的,而冯延巳的愁情则是无端涌起的一种情思,是不可确指的。曹丕《善哉行》有云:“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而无法摆脱的。风格是恍惚幽咽的。
6、答:“皱”既指微风轻拂,池上漾起一层涟漪;又指词中的主人公因孤独寂寞,感情上也有了一层涟漪。一语双关,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7、答:这不是一种欢喜之情。这是以乐景写悲情,主人公非常寂寞,整天盼望“君至”,但最终还是令她失望。她只好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给喜鹊,这是一种多么的无奈之情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