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 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 必修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9-09 20: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内容 1.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2. 游戏:你传球我示意他接球 教具: 篮球若干 足球若干口哨
安全隐患预防:进行安全教育,检查本节课所用成场地器材的安全
教学目标 1. 学习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动作,部分同学掌握传球时机和接球时跨步向前迎球的动作2. 逐步提高控球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上下肢力量。3.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的态度及助人为乐的品质。4. 核心素养落实点:掌握技能,提高体能;团结互助,善于合作。
重难点 1. 学习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动作,部分同学掌握传球时机和接球时跨步向前迎球的动作2. 逐步提高控球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上下肢力量。
结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措施 设计意图 运动量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8分钟 一、课堂常规1. 集合整队、问好2. 检查人数及服装3. 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4. 安排见习生,询问学生身体状况二、队列练习向右转走三、准备活动1. 慢跑一圈2. 身体各部位拉伸3. 原地纵跳(课课练) 1.教师带领,口令指示2.语言提示动作要领3.纠正错误动作4.师生共同练习队列组织:二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集合快、静、齐 2.师生精神饱满 3.积极热身,感受身体部位的拉伸 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迎接新的一课2. 不断提高今后体育课上学生基本队列队形的能力;充分预热,防止拉伤;课课练内容为体质测试奠定基础。 1次1|3次1次 1分钟2分钟2分钟 小小中
基本部分 28分钟 一、行进间传接球重点:传球时,结合接球人的位置、速度和时机,准确将球传出,接球时迎球跨步接球难点:传接球动作与脚步动作协调配合易犯错误:传不准,接不到纠正方法:进行原地走动慢跑等方式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 测试学生运球技术能力。2. 进行原地传接球,纠正错误动作3. 行进间运球学习、练习4. 教师示范、讲解、纠正5. 采用小游戏形式进行组织:一人一个点位站立* * * * ** * * * * ○要求:按照动作要领,认真练习,积极参与,有序有效 在真正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更多传接球能力测试,方便教师更多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运动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 核心素养落实点:掌握技能,提高体能。 5|12 次 3分钟 中中中
结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措施 设计意图 运动量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本部分 28分钟 游戏:你传球我示意他接球教学重点:传球时,结合接球人的位置、速度和时机,准确地将球传出,做到人到球到;接球时,迎球跨步接球;三人配合注意力要集中,配合默契。教学难点:传、接球动作与脚步动作协调配合,接球时跨步迎球。易犯错误:注意力不集中,传球不准,接球不及时。纠正方法:反复进行原地、走动、慢跑等方式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组织学生分组讲解规则和要点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评价。 要求:1. 按照教师所讲动作要领进行2. 组内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完成任务3. 积极合作,保持活泼愉快和谐的氛围。 小篮球运动本身就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能增强内脏器官功能;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2. 核心素养落实点:团结互助,善于合作。 3|5次 3分钟 大中中
结束部分 4分钟 一、整理放松二、课后小结三、布置作业四、宣布下课五、收回器材 1.教师示范带领集体2.口令指挥、指导队列组织:* * * * * * *○* * * * * * *要求: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放松充分,教师评价总结严谨 充分放松身体,调整状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下一节课。 1次 2分钟1分钟 小小
预计全课练习时间 14分钟 预计全课练习密度 35%
本课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