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教案
班级 人数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师 李佳
内容 主题 引体向上 仰卧起坐 重点 引体向上:上拉同时立腰,提臀,收腹 仰卧起坐:掌握仰卧起坐要领
难点
重点 引体向上:全身肌肉协调用力技术。 仰卧起坐:速度节奏和动作的协调。
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的动作方法。 2. 技能目标: 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技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一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实施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准 备 部 分 6 分 钟 1.课堂常规: a. 师生问好,清点人 数。 b. 宣布本科内容与 教学目标。 c. 安排见习生。 2. 准备活动: a. 绕排球场慢跑2 圈 b. 成体操队形做热 身运动: 1).头部运动4×8 2).扩胸运动4×8 3).振臂运动4×8 4).体前屈下正4×8 5).弓步压腿4×8 6).仆步压腿4×8 7).手腕脚踝关节 4×8 1.提前到场, 准备 与检查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 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 要求。 4.强调安全, 安排 见习生。 (在跑的途中不要 打闹、推挤注意安 全) 1、教师口令洪亮, 清晰, 学生动作规 范有力, 有节奏 感。 2、使学生充分活动 身体各关节 1.师生相互问好 2.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队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完 成准备活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要求:快, 静, 齐 要求:动作准确、 活动充分。
基 本 部 分 35 分 钟 一.引体向上(男) 1.动作过程:练习预备 姿势-跳起-抓杠-悬垂- 落下技术 2.动作要领: ①提脚跟, 身体成半蹲, 两臂后张, 五指伸直并拢, 掌心相对。 ②跳起抓杠成直臂悬垂 (双手正握杠), 缓慢屈 肘, 将身体向上拉起, 直到下颌过杠后慢慢伸直手 臂,回到起始位置。 注意:力量弱的同学, 多做一些辅助练习。 ③落地时两腿顺势弯屈, 两臂前平举,五指并拢伸 直,上体保持正直, 恢复立正姿势。 3.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 在杠下,当练习者屈臂拉 杠力不足时,可扶腰腿部 向上助力。 4易犯错误动作: 拉杠时,仰头挺胸,造成上体后仰,上拉困难。 5.纠正方法:拉杠时, 含胸微屈髋,快速上拉。 1.讲解与示范 ①基础理论讲解 (概念、作用和动 作过程) ②完整动作技术示 范 (正面) ③动作技术边讲解 边示范 a.强调抓杠与悬垂 技术的平稳过度以 及落地时的屈膝缓 冲站稳, 加强保护 与帮助。 b.强调上拉同时立 腰、提臀、收腹。 提示易犯错误:拉 杠时,仰头挺胸,造成上体后仰, 上拉困难。 2.组织练习: ①练习预备 姿势一跳起-抓杠-悬垂 -落下技术 ②根据不同的对 象, 分别采用完整 练习法和助力法进 行练习。帮助者站 于杠下,练习者的 两侧,托其髋大腿 部进行上举助力。 ③组织受训者完成 该练习完成5次。 ④练习中施训者不 断巡视,及时纠正 错误动作。如:跳起后不能准确抓杠;用力不均衡而导致的身体过分摆动等。 a.个别纠正:针对 个体学员, 纠正其 特性的错误动作技 术。 b.集体纠正: 针对全体学员, 纠正其共性的错误动作技术。 c.纠正方法: 采用正误对比纠正法和 语言反馈纠正法。 组织教法: 讲解示范队形 0 0 0 0 单杠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队形训练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纠错队形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要求: 教师讲解 要简明易懂,动作师范要熟练,到位; 让学生了解动作的基本要领,易犯错误,预防措施。 要求: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落 地屈膝缓冲。 要求:抓杠准确, 保持身体平稳与落地缓冲,加强保护与帮助。 要求: 全身肌群 的协调用力, 头 不能后仰。
基 本 部 分 35 分 钟 二.仰卧起坐(女) 1.动作要领:仰卧,两腿 并拢屈膝,两脚放平,两 手抱头后:同伴压着脚面。两手抱头, 收腹低头成坐姿,两肘触膝,保持2-3s;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继续进行。 2.通过学生自我练习,找 到仰卧起坐的变化方法: ①手臂动作的变化: 可放 于体侧不准摆动,可抱于头后,也可自由摆动。 ② 仰卧姿势的变化:可直腿,也可屈腿;可平卧,可头向下或向上斜卧。 讲解与示范: ①基础理论讲解 (概念、作用和动作过程) ②完整动作技术示范 ③动作技术边讲解边示范 2.组织练习: ①要求学生按队形练习 ②练习中施训者不断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讲解示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练习队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要求:尽量使用腹部发力,不要借力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一:集合整队, 见习生入列 二:放松练习 三:总体小结 四:收还器材 教师领导学生进行 手臂以及全身放松 运动 评价学生本次课的 完成情况,以鼓励 为主, 提高学生的 自信心,激发学生 主动参加运动的意 识。 放松练习 认真听讲。 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3. 收还器材 队形: 集合队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器材场地 瑜伽垫 单杠 足球场 安全保障 前检查场地;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课间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练习密度 40% 强度 中
课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