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文档属性

名称 牡丹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03 14: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3岁考中秀才,20岁中江西省举人第八名,34岁中进土, 一.教学导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世界的东西方各出现了两位戏剧大师:一位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另一位就是我们中国的汤显祖。汤显祖善诗文词曲,在戏曲方面贡献尤著。《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闺塾》又是《牡丹亭》中的精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汤显祖的《闺塾》吧。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诗文集《玉茗堂全集》。明传奇是对明代南戏的称呼。在当时,传奇创作方面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是以汤显祖为领袖的“临川派”,注重文采,忽视韵律;一是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注重音律,忽视文采。风格各异,成就不同。作家作品T.99(4-1)闺塾T.99(4-2)惊梦有关牡丹亭的邮票T.99(4-3)写真
T.99(4-4)婚走T.99M 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 游园》《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原名《还魂记》,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传奇剧本: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牡丹亭》故事情节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同赴临安。
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昌险前去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字词正音:
窈窕(yǎo tiǎo) 净几(jī)明窗 淑(shū)女 闺(guī)门 薛涛笺(jiān)
美女簪(zān)花 砚(yàn)台 偌(ruò)多 嫉妒(jídù)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早膳(shan) 栉笄(kai) 恁(nen)时节
B.雎鸠(ju) 蟾蜍(chu) 女郎行(hang)
C.窈窕(yao) 流觞(shang) 薛涛笺(jian)
D.盥漱(guan) 好逑(hao) 《诗经》最葩(pa)《牡丹亭》的影响很大,它问世后,在当时就有许多传闻。娄江地区有个俞二娘,十分爱读《牡丹亭》,“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十七岁就“怨愤而终”。有人把俞二娘批注的〈〈牡丹亭〉〉拿给汤显祖看,汤显祖看后,感慨万分,写了两首五言绝句:“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杭州女艺人商小玲,擅长演《牡丹亭》,因为不能与意中人结合而郁郁成病,她每次演《牡丹亭》“寻梦”、“闹殇”诸出,“缠绵凄婉,泪痕盈目”。有一日演“寻梦”,唱到“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时,扑倒台上,演春香的演员上来一看,已经气绝了。有的明清笔记记载,有一个姑娘读了《牡丹亭》之后,对汤显祖产生了深挚的爱慕之情。扬州有个叫金凤钿的姑娘,对〈〈牡丹亭〉〉“读而成癖”,“日夕把卷,吟玩不辍。”她写了一封信给汤显祖,中有“愿为才子妇“之句。因为书信辗转耽搁,等汤显祖收到信赶到扬州时,金凤钿已经死了。死时要求用〈〈牡丹亭〉〉一书殉葬。据说汤显祖为她料理墓葬事达一月之久。 :《闺塾》一出戏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闹学”,或者“春香闹学”。 请同学们快读课文,找出春香闹学的地方,看看她闹了几次,怎么个闹法?香从哪里开始闹 :“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春香回答: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讲 诗“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 再来看她怎么歪解经文?“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什么样的喜剧效果才是妙境呢?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春香越是流露自然天性,就越是逗人,越叫人忍俊不禁。好,下一闹? 春香问老师“为甚好好的求他? 因为有戏剧冲突了。春香又犯傻了,紧追不舍。看看老师怎么回答?
老师很生气了,一定是涨红了脸,厉声呵斥:“多嘴”。老先生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准问? 模 字画眉细笔螺子黛、薛涛笺、鸳鸯砚 “先生,学生领出恭牌。” “好个标老儿!” 古人读书,把萤火虫装在囊中照亮 还有趁着月色读书的。 春香是怎么回答的在月亮下读书,把眼睛看花了,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把虫虫折磨惨了。 这两个例子说服不了春香,老先生又举另外两个人的例子。 春香说,好比你自己,头发悬在梁上,一不小心把头发扯下来,用锥子刺大腿,会留下疤痕,有什么好的。 责 打学堂内死气沉沉,老先生迂腐说教,私塾外春意盎然,卖花声起,内外形成鲜明对比,使春香忍不住分心,还又逗引小姐。老先生忍无可忍,拿起荆条,责打春香,这回热闹了,大家想象一下,课堂上,一个欲打,一个躲闪,边躲还边顽皮,学堂里一片混乱,剧情被春香闹到了高潮。这回可闹大了。我们一直是很讲究师道尊严的,学生出错了,要老老实实毕恭毕敬地伸出手来,接受老师的惩戒,怎么能这样呢?简直太不成体统了。所以小姐赶快出面,收拾这狼狈的局面。否则,闹到老夫人那里,春香可就惨了。 下课后,春香闹没闹背地里骂塾师:“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文章到这里,真可谓让老先生尊严扫地了。 我们要把文章读懂读透,不能停留在闹学的表面,还应该思考很多问题。比如说,春香与陈最良的冲突本质是什么? 请看老先生怎样解经的 毛诗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简要地说有以下观点:一、把“理”与“情”截然对立起来;
二、把“理”说成是“纯善”的,而把“情”看成是恶,是人欲;
三、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因而提出了“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理小
姐渴求爱情渴望自由情春香封建教条封建礼教塾 师矛盾冲突的实质知人论世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性格刚正不阿。万历五年(1577年)汤显祖进京赶考,因不肯接受宰相张居正的拉拢,结果两次落第。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33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进士。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宰相,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在职期间,与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交往甚密。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又写文章揭发时政积弊,抨击朝政,弹劾大臣,因而触怒了神宗皇帝。之后被谪迁广东。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文学创作,终其一生。 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一生坚持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反对理学,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疑经、非儒、反孔等观点,反对把“理”、“欲”对立起来,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达观,当时一位著名的禅僧,汤显祖与他五次见面,多次书信来往。达观站在佛教立场上,批评程朱理学在论述“理”、“情”问题上有自我矛盾处。作者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 为什么杜丽娘“因情而死,因情复生”, 以情抗理 封建理学对人的禁锢与人的自然天性之间的冲突 看看“春香闹学”对于杜丽娘的意义 在春香闹学过程中,小姐的表现和微妙变化,找出来体会一下
一进书堂,老师训诫,小姐的话是
“以后不敢了。”??
想象一下,老先生讲经时,春香在闹,小姐会是什么表情? 老先生呵斥春香“多嘴”的时候,她有想法了,你来读读,她怎么说? 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她很反感老师依旧注解经,虽知书达理,恭敬得体,温文尔雅,却是在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呢。当老师接着说教时,她有什么反映?
什么心情? 小姐当着塾师的面训诫春香时候的话,与后面形成鲜明的反差,找找。 “《闺塾》一场,环绕着讲解诗书这一筋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剧中人物七情生动之微,就从筋节髓窍中婉曲地传出。” (黄天骥《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春香闹学,
把心闹醒,把心叫醒 春香(贴)闹学天真 活泼 调皮可爱直率淳朴 言辞犀利顽皮娇憨 机智泼辣温顺而不失个性稳重而不失机敏不满封建礼教
渴求自由杜丽娘闹学陈最良(末)讲学迂腐酸丁
死板僵化
宣传封建礼教丽娘深受禁锢的心开始解冻了。请大家课后读读《读本》节选《游园》部分。春香的意义,在于将小姐引向了那个最后让她心性复苏的花园。在春香的直接作用下,她做出了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行动,瞒着父母去游园,全剧的情节从此迅速展开。当她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的春色,更感到良辰美景虚度的苦闷。“游园”所引发的杜丽娘的情窦初开,春心萌动,说到底,就是这种觉醒和复苏的体现。丽娘一经唤醒,就流露难于阻挡的天性, 她发现了自己:“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大家把试着“一生爱好是天然”输入搜索引擎看看,就知道这个发现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的分量。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曹雪芹借用《西厢记》和《牡丹亭》来开启另外两个反叛封建家庭、追求美好爱情的年轻人的心。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 >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结 束 语在封建教义对人的身心禁锢、扭曲至深的中国,尊重“人”,尊重人的俗世生活,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个体的人”的存在与幸福,不因宏大的规则而束缚、扭曲、丧失人的个性与尊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人”的启蒙,在中国,又是件多么艰巨而伟大的工程。《牡丹亭》“以情抗理”的意义,正在于此,它远远超出了一般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课外延伸 关注: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巧合,还是世界文化的同频共振? 思考:作者塑造陈最良的形象,是对教师职业的嘲讽与亵渎吗?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师道尊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