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红楼梦》选读》《怡红欢聚》公开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红楼梦》选读》《怡红欢聚》公开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4 10: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怡红欢聚》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
2.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3.分析怡“红欢聚”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文本理解作者所暗示的人物命运
教学难点:“怡红欢聚”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指导:自读、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怡红欢聚》视频片段(4分钟)
二、背景简介
这一天是贾宝玉的生日,白天因贾母、王夫人等人不在家,所以不像往年那么热闹,只是由探春主持,姐妹们一起和宝玉吃酒行令,出现了湘云醉卧的情景晚上,回怡红院的宝玉又商议大家吃酒取乐
三、文本研习
1.阅读文本,概括情节
明确:中午大家欢聚后,袭人和宝玉房中的其他丫头决定凑份子单给宝玉过生日,遂早早地关了门,卸了正装,准备喝酒宝玉提议占花名儿,但丫头们都不识字,便拉来了宝钗、黛玉、李纨和探春、香菱等人游戏开始,宝钗掣的是一支牡丹,探春的是杏花,李纨的是老梅,湘云的是海棠,麝月的是荼縻花,香菱的是并蒂花,黛玉的是芙蓉,袭人却取了一枝桃花二更以后,钗、黛等各回房歇息姑娘们走后,宝玉与丫头又玩到四更
2.宝玉生日时,怡红院的下人是怎样为他庆祝生日的?体现了宝玉的什么性格?
明确:宝玉生日时,怡红院丫环们自己凑钱在怡红院摆酒设宴,又请来黛玉、宝钗等人,围桌而坐,行酒令、占花名,直到深夜方散体现了宝玉尊重女性、平等对待下人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冲破封建制度的叛逆性格
3.快速浏览8—16段,思考:大家抽签喝酒,她们每个人抽到什么花?题什么词?又和什么诗?
宝钗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探春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李纨老梅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
湘云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麝月荼縻花韶华胜极开到荼縻花事了
香菱并蒂花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
黛玉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袭人桃花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4.此时的贾府,似乎只有在贾宝玉的怡红院里还有一些欢乐酒令签语,也隐约预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请谈谈你的认识
宝钗:这个花名签是说宝钗容貌之美压倒大观园的群芳,有一种动人的魅力宝玉常被其美貌吸引,后来他们虽被硬凑成夫妻,但宝玉却“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落得宝钗独守空房,悲哀一生
探春:此签隐喻探春聪明灵秀,品性高洁及远嫁的命运
李纨:“老梅”,象征品格崇高;“霜晓寒姿”,预言晚年将母以子贵;“竹篱茅舍”言她在稻系村里的寡居寂寞生活
湘云:“海棠”,象征花中神仙;“香梦沉酣”,指湘云醉卧芍药裀之事湘云心直口快、襟怀坦荡、心情豪爽,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对未来厄运毫无思想准备
麝月:“荼縻花”,象征韵友;“韶华”,美好的春光;胜极,意指春天已过去了宝玉也预感到大观园日益浓重的悲凉气息
香菱:“莲”暗含香菱原名英莲“连理枝头花正开”,其真意在“妒花风雨更相摧”她是被“自从两地生孤木”的悍妇夏金桂迫害的
黛玉:“芙蓉”,象征纯洁贞操;“风露清愁”,芙蓉花被风露欺负和折磨“莫怨东风当自嗟”,就是不要怨恨环境的冷漠,还是承认自己的命运不好
袭人:“桃花”,象征春天“武陵别景”,桃花源别有一番新鲜的景致;“桃花又是一年春”,说她后来嫁给蒋玉菡,好比两度春风
5.参加怡红欢聚的儿女们为什么这么高兴?这次欢聚的意义何在?
明确:在这个筵席上,没有贾母、王夫人,参加者全都是玉春年少,由此构成一幅潇洒酣畅的景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不分主仆尊卑,人人都很高兴意义:这是大观园儿女们的一大创造,这是大观园儿女们最后一次人数集中而又其乐融融的夜宴
6.通过这次寿宴的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文情怀?
明确:《红楼梦》写的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这不仅仅是女子的悲剧,而且是人间的悲剧女子作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最纯净的生灵,有的被社会污浊,有的被摧残致死《红楼梦》中的女子在六十三回里象征性地揭示了悲剧的命运,通过对群芳命运的哀叹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惋叹,以及尊重女性和敢于挑战封建落后的男尊女卑制度的情怀
四、拓展延伸
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天真大方的,最能体现的便是“醉眠芍药图”,简述一下过程并分析其性格特征
明确:贾宝玉等过生日,与众人在一起行令喝酒,湘云划拳输了,被罚了酒,并拿“鸭头”取笑小丫环们,后来喝酒醉了,图凉快,在一块青石板上睡着了,当时是“四面芍药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嘴里还说着酒令,后被众人推醒其性格:襟怀坦荡、开朗豪爽、不拘小节、才情卓越
五、推荐阅读
周汝昌《群芳夜宴》、冯其庸《宝钗黛玉的两种美》、《红楼梦》原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