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张若虚(唐)
春 江 花 月 夜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
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学习目标: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作者介绍】
张若虚,扬州人,唐代诗人。与贺知章、
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两首,《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曾被前人喻为“孤篇盖全唐”之杰作。这首诗是写月的名篇,共有15处写到月。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
配乐范读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诗人勾勒出一幅怎样的春江月夜的画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读)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把客观
的实景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
得迷离惝恍,气氛朦胧。
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翻译: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万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请用两个字概括景色特点:壮丽思考: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而用生长的“生”字,一字之别,又有何不同意味? 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明月共潮生”,就渗入了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嬉戏。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翻译: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翻译: 江天一色,天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中天。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早照耀人间。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翻译:人生代代无穷无尽,江月永恒却年年相似。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年年不断地输送着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翻译:天上白云一片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在离别的清枫口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异乡漂泊?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思念漂泊异乡的游子?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忧愁满怀。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 )种相思
( )处闲愁一两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翻译: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闺房中的门帘卷不走月光,捣衣砧上拂去了月光但它又已回来。
可叹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正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她放下门帘想遮住月光却遮不住,月光照在捣衣石上她想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思考:为什么思妇想遮住和拂去月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翻译: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的很远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翻译:昨天晚上梦见花落在幽静的水潭,可怜春天已过了一半却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了,春光随着水流逝,水谭上落下的月亮如今又正向西倾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 斜月慢慢下沉隐,继而藏进海雾之中,北方的碣石山与南方的潇湘江水路程无限遥远。不知浪迹天涯的游子中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即将西沉的残月余辉伴随着缭乱不宁的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三、文本内涵解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写春江月夜,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写抒情主人公对人生的思考:江月有情,岁月无情, 人生易逝,青春易老。三、文本内涵解析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写离愁别恨。三、文本内涵解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游子和思妇互相思念的叙写中,寄托了愿天下有情人终能团聚的感慨。三、文本内涵解析四、诗歌优美意境的创造诗从月生开始,最后以月落收结。
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四、诗歌优美意境的创造诗中的伤感与叹息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是诗人对生命、青春的珍惜与醒觉,是把握、享受人生的渴望和追求。五、写作特点分析 1、景为情设,情景交融,意趣高深。
2、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3、文笔清丽畅美,韵律扬抑回旋,格调哀而不伤。(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
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
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
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
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
憬. 情感美
【抒情层次】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皎皎空中孤月轮但见长江天际流何 谁处 家相 今思 夜明 扁月 舟楼 子斜月沉沉藏海雾
落月摇情满江树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展开了怎样的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宇宙与人生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羲之: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愁?方法:鉴赏诗歌又称为“品诗”,要
品味意象,推敲炼字。好的诗歌往
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春江花月(景)思妇游子(情)
宇宙人生(理)完 美 融 合【课后作业】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
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
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