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总第
课时
课题
乌夜啼
李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词,体味词人情感2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3
结合词人生平把握“长恨”的内涵
重点
1
抓住关键词,体味词人情感
难点
结合词人生平把握“长恨”的内涵
教法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而且他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曾经当国南唐国君,做过皇帝,不过他可不是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是个昏君,煜当政期间,不理国政,沉迷声色,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为了使宫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态竟至于让宫女束脚,戕害中国女子裹脚陋习便起于其人,宋兵南下,屈辱投降,因词惹祸,被宋太宗一杯毒酒赐死,年仅42岁。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就是李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乌夜啼》。二、1、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李煜词《乌夜啼》歌曲,然后齐读。2、分组讨论,说出这首诗的主题(大意,写了什么)及手法。三、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从词中寻找出关键字,理出其情感思想。2、有人评论说这首词上片中的“无奈”和下片中的“自是”最有情味,试作说明。(关键字:人生长恨。进一步拓展:可以是情感方面的,爱情的或者亲情的都可以;可以是人生失意方面的,前程事业的或者生命状态的都可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无奈”,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自是”,一语点破这种普遍性,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虞美人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李煜{937—978},字重光讨论明确: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
之情,跃然纸上。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
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布局别致;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史称南唐后主。
教学过程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思考“品读与探讨2”,《乌夜啼
》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讨论明确](
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判别其创作时期人、与前两首相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浣溪沙 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简析】彻夜不废的宫廷歌舞,很难想象有如此疯狂——日高三丈了,舞兴却还正浓。兽形的炭料燃尽了,再一炉炉依次添加。红绵铺成了地衣,随舞步旋转起皱;舞点飞旋的佳人,已顾不得金钗从发髻滑落。酒无疑香醇上好,偏嫌它品味中下;唯恐污染了口鼻,便不时拈花来嗅。这里的歌舞已够令人炫目,便殿的盛况更不难想像;且听阵阵箫鼓之音,那歌舞才入高潮!
李煜的这首词写于他即位后的南唐盛期,时值北宋初年,宋太祖尚未决策立即平定江南。 这首词描写的是宫宴图景,表现了宫中的歌舞之美。这种歌舞之美不同于郑、卫之音的淫靡,而是表现了一种舞蹈艺术之美“红日已高三丈透”,是歌舞的时间;“金炉次第添香兽”,“香兽”,兽形的香饼;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向金色的香炉中添进兽形的香饼以供燃烧。
“红锦地衣随步皱”,李煜非常善于变秾华为轻雅,在这句中令人仿佛看到舞步轻盈,红裀翻浪。没有对婀娜舞姿的直接描写,但从简单优美的语句中仿佛看到了舞袖飘逸、舞步优雅。
下阕起始:“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写美人随着拍点急舞,不知不觉中金钗下滑;而借花蕊的香气来解酒恶之苦,则是舞姿之外的风情万种。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英雄末路之哭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思乡怀归之情
板书
作业
背诵全诗
教后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