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唐诗宋词选读》同步备课 专题5:寄李儋元锡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唐诗宋词选读》同步备课 专题5:寄李儋元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0: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总第 课时
课题 寄李儋元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2、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重点 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难点 《寄李儋元锡》一诗是如何表达诗人面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
教法 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专题内容概说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其审美趣味有外拓趋向内敛,有昂扬趋向低沉,有浓郁趋向高秀。唐诗可谓是风格种种,流派多多。
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 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讲述诗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 韦应物(737~792)
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赏析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
首联意为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
问:为何从“花”写起?
答: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意味。 次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结合背景谈谈诗人的苦闷所在。)
就在作者出任滁州刺史的当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因此,“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首联:以花里逢别起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
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
问:“愧俸钱”可看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正说明诗人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末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闻道欲来”,写对方关念自己;“西楼望月”写自己盼望对方。怀人望月,由来已久。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韩、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板书 特征:
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
艺术风格:高雅闲淡,雕琢炼饰
审美趣味:外拓趋向内敛,昂扬趋向低沉,浓郁趋向高秀
作业 背诵全诗
教后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