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后赤壁赋》课件(5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后赤壁赋》课件(5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5 11: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四川眉山的三苏祠瑞莲池 三苏祠·瑞莲池 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 轼 黄庭坚 (诗) “苏黄” 辛弃疾 (词) “苏辛”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散文) “欧苏”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宋神宗,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要想了解苏轼的生平,可以参考:
林语堂:
<<苏东坡传>>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 苏 轼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
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后赤壁赋宋·苏轼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
2 .赏析骈俪与散文的写景语言;
3 .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处困境而超脱的本色。初品美文再品美文三品美文听录音赏析课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是岁:这一年;望:农历的每月的十五。此外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六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将:准备。 归:回。 于:到 
既:已经。 尽:全,都。 仰:抬头。
顾:环顾。 行歌相答:边走边唱,互相对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
月白风清:月色皎洁,清风吹拂。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良夜呢?
薄:迫近。顾:可是。安所:从哪里。 谋:商量。
诸:“之于”的合音,兼起代词“之”和介词“于”的作用。
不时之须:突然、随时的需要。诸字的用法诸1)形容词:众多,各
2)兼词:“之于”“之乎”
3)第三人称代词。判断下列句子中诸字的 用法:
1)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赢。
2)秦伯谓子桑:“与诸乎?”
课后练习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1、这一段起笔交代了游赤壁  的 、 、 。
2、段中描写了 一带的 (填上季节时间)之景,突出了周围景色 的特点。探究第一段时间 地点 人物 黄泥坂宁馨静谧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
感叹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佳肴美酒
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冬夜3、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4、那么乐从何来呢? —— ①景美
②友人凑趣(举网得鱼)
③妇助雅兴(藏酒待不时之需)第一自然段:先描写夜游黄泥坂的 所见的冬景,扼要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为游赤壁作铺垫。 文章题为《后赤壁赋》,为什么作者却从夜游黄泥坂写起?夜游黄泥坂与夜游赤壁有何联系? 写黄泥坂所见的冬月夜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通过主、客、妇三方的对话,写良宵、美酒、宾客、佳肴四美已具,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做了很好的铺垫。朗读第二段
思考: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复:再次。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于赤壁之下游”。
断岸:绝壁,陡峭的崖岸。 
曾日月之几何:才相隔多少日子。
摄衣:提起衣襟。上:上岸,名作动。
履:踏。披:拨开。踞:蹲。
虎豹、虬龙:名词作状语,象虎豹,象虬龙。
栖:宿息。危巢:高高的鸟巢。
幽宫:深宫。盖:这里是连词。
从:跟随。
悄然:忧伤。 肃然:正肃恐惧。
凛乎:恐惧之感。
反:同“返”,返回。 放:放任。 
听:听凭,任凭。
止、休:停泊,停留。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看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慨叹, “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探究第二段:1、用原文说出作者一行在江边所见之景,并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2、第二段复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一个字概括。——悲( 予亦悄然而悲)3、品读: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是作者面对眼前所见的感叹,请细细品读,体味其情感变化。
从字面上看,是写从作者初游赤壁的七月份到现在复游赤壁的十月份,由于秋冬季节的变化,江山景色已经随之变得不认识了。真是时变景迁,江山改容!
由此可见,作者已从上段所写的欢乐情绪悄悄地向忧伤悲恐情绪转变了。
如果我们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从此一蹶 (jué,跌倒)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那么我们就能从这一句体味到更深刻的情感。
曲笔双关,寓情颇深。 4、文中为什么要用上“盖二客不能从焉”这句话?有何用意?

因为作者本来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复识而登山排解,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却更加让人压抑。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
  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游,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戏言“不怕无人喝彩,就怕无人应彩”。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古人不称意时,往往通过长啸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快。当作者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风起水涌”的场景又让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长啸能抒发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
苏轼面对月夜江山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
6、“予亦悄然而悲…凛乎其不可留也”又能体现作者什么情感变化?
  “予亦悄然而悲…凛乎其不可留也”表现夜间登山历险的阴森恐怖气氛,也隐含有对当时政治环境险恶的影射,所以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5、说说 “划然长啸……风起水涌”这部分作者的情感变化。思考: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做
了具体的描写. 阅读前两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里面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那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内 容:月、水、风、舟 ?
景物 ? ?
   ?色 彩:淡雅朦胧 ?
? 整体效果:人与自
   ? 外貌、神态 ? 然之间是那样和
人物 ? 活动 ? 谐亲近
   ? (体现出来的感情) ?

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 ①夜逢孤鹤

②梦会道士 第三段:述游罢就寝后梦中所见——道士化鹤。1、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鹤的?
2、对鹤和道士的描写,表现了苏轼的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无论对梦还是对鹤作者的描写感觉都是很真实的。但结尾却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何也? 讨论 探究问题1、“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鹤乃道士所化。那么道士笑而不答意味着什么?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问题2: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 问题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如梦,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再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思想,理解此文道士化鹤的寓意。)写重游赤壁之前的情景。
描写游览赤壁所见的初冬景物,与初游的景色大不相同。
3 述游罢就寝后梦中所见。小 结后赤壁赋乐→叹
复识→悲、恐、凛
惊寤情 感 变 化乐:
叹:
悲:
 
恐、凛:
惊寤 :良辰美景,笑谈之乐。
美中不足,乐的短暂。
 前赋强调人和自然同样伟大,但后赋不敢肯定。

 面对大自然的威力,深感个体的微不足道,膜拜大自然 。
精神的升华,明白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的瞬息存在。“变与不变”,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全篇的情感如何发展?本文的写作特色1、写景抒情,质朴清新,语淡意丰。此赋的写景一向为文学家所推崇,状景写情,字字如画,句句冬景,凄凉感人。如:“江流有声…水落石出”,“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山鸣谷应”这些文字全用白描,却给人清新之感,无华而传神,简洁而意足,给人峄清朗透辟之感。全文散文化浓郁,写景的同时自然抒情,景语皆情语,水乳交融。
2、此赋散文味更重,却依然有韵文的铿锵,骈散结合。文中多“藏韵”,有如书法笔画中藏锋。如“酒”与“久”,“尺、出”与“识”,“茸、龙、宫”与“从、动、涌、恐”,“留、舟、流”和“休”。
3、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
文章主旨 这篇赋是作者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所作。文章着重写山,写冬景,但景象凄凉可怕、惊险恐怖、迷离恍惚,衬托出作者悲伤的心情;末尾写梦境,道士化鹤给文章笼罩上飘渺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想逃避现实消极处世而又无法逃避的矛盾心理。也抒发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怀。
与身世相关之处
客之不从:作者一直以来政治思想无人了解的孤独
被贬:怀才不遇的孤独
身为罪人:惊悸而孤独
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
1)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
  2)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3)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
4)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七月既望(初秋夜)?  十月之望(初冬夜)
   ????????????????????
黄州赤壁(限于舟中)????????黄州赤壁?(主写岸上)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
清风徐来       霜露既降
   水波不兴       木叶尽脱
   月出东山?????     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 ????????????????? ?山高月小??
   水光接天 水落石出
??  (幽静安谧) (幽森恐怖)  
?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乐—悲—乐      乐—悲—惆怅迷茫
主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时间:
地点:
景色:
重点:
心情: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
1)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 ◇比较阅读前、后《赤壁赋》   2)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
   3)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4)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5)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则有乐有悲,但乐观旷达存焉,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间世?
    6)在《赤壁赋》中,苏轼把人生须臾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而在《后赤壁赋》中,则既无“情”,也无“理”,而把一切归之于空。以“不见其处”戛然而止,又留下了无限的空白,启发人去思索这“空”背后的内容与意义。
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前人点评:
“前赋设为问答,此赋不过写景叙事。而寄托之意,悠然言外者,与前赋初不殊焉也。”
(<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四)
《古文观止》:“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