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越州赵公救灾记[北宋]曾巩-:作者曾巩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直至中书舍人,元丰六年卒于江宁府,谥号“文定”。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著有《元丰类稿》50卷。-:赵公赵挘╞iàn) 赵挘?1008~1084) 字阅道,浙江衢州人。景祐元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一清如水,长厚清修。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苏轼曾为之作《赵清献公神道碑》。 解题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
赵公,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捲诰仍种斜硐殖鲎吭降募?逗屠糁尾拍埽?诔?爸衅母菏⒚?!端问??赵挻?吩兀骸拔庠酱蠹⒁撸?勒吖?搿?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捑仍忠导ǎ?云谧芙峋仍志?椋?⑹⒃拚話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文章思路中心事件:救灾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第3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4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第一段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1)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2)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3)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4)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第一段 (1)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灾害覆盖的范围有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第一段(2)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可以雇用民工让他们修筑的构筑渠道堤坝等水利城防工程有多少处,仓库里可供发放的钱粮有多少-:第一段(3)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有多余的粮食登记在簿籍上的实际存在的大概有多少(4)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做好救灾准备。-: 【思考1】赵捲诰仍种?暗木咛宕胧┯心男?浚ㄇ刖】赡苡梦闹械挠锞浠卮穑┚仍痔氐闶鞘裁矗看又形颐强梢钥闯稣話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措施: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问受灾范围——灾所被者几乡
问灾害程度——民能自食者有几,
当廪于官者几人
问应对能力——沟防构筑可僦民使
治之者几所……几何……几家……几具存
特点:防患于未然,调查统计,全面细致。
赵挘毫偈麓尤荩?辖骶?福?哂性都?渴丁#?? 思考: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突出赵捑哂性跹?奶氐悖? (1)对人物进行总体勾画,给读者以总的印象,突出人物品德:遇事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见卓识。同时,从接连七问中也看到了赵公的忧心如焚。 (2)使救灾的记叙更加完整,也为后来的官吏救灾提供借鉴。-:第二段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州县官吏登记孤苦、年老、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来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聚敛富户人家交纳的粮米以及僧人道士那儿多余的粮食,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的地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把离开自家逃荒的不发给粮食的信息通告大家。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估计办理发粮的官吏是不够用的,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措施。能够养活自己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缮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双倍给予粮食。(有愿意)借用有利息的钱的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尽可能地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替债主责成债户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思考一:本段记载了哪些救灾措施? 忧领粮秩序混乱——男女分开
忧百姓流亡——广设救灾点?
忧官吏不够——聘离职官员 虑能自食者——令富人开仓????????????
虑需举债者——令富人放债
计划严密,考虑周详,
井然有序,效率甚高。-: 思考二:本段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何作用? 准确有力的介绍了救灾措施,充分的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政绩,歌颂了赵公的吏才与品德。-:第三段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第二年春天,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收容病人的病房,安置患上疾病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病人,让他们就地埋葬。-: 思考一:这一段补充了哪些救灾措施? 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灾后防疫,全面周到 思考二:从第二、三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赵公? 严谨周密、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忧民爱民的品格。-:第四段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第四段 按以往的法规,遇灾年给穷人赈济粮食,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个月才停结束。救灾工作权宜从事有不合常规条文的,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的对救灾有利的,大多马上准予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劳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情无论大小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思考:这一段中,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赵公的哪些品德? 不怕承担责任;
勇于打破常规;
为救灾尽心竭力;
为救灾公而忘私。-:第五段 (1)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2)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3)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第五段 (1)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2)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无微不至,没有一点不完备的。-:(3)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早作准备相比,就有较大差距了;不熟习而去做,与那些平时就注意学习,得于日常经验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发生,太平之世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好准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的,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呢? 对比。(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意图: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小结:作者一方面评价了赵公救灾措施的意义,也是赵公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政治理想,同时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想。-:第六段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元丰二年,赵公凭大学士的身份加封太子少保后退休,在衢州安家。(他)在朝廷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政治实绩,这里不再记载。记叙了他值得效法的救灾的措施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思考:文章结尾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既概括地介绍了赵公其他方面的品质、修养,又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具有无尽的余味,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全文总结 本文通过一次救灾过程的叙述,为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树碑立传,也留下了一份古代荒政时代治政的珍贵资料。-:写作特色1.以史家的笔法有详有略地叙述。 2.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品德。 3.恰当运用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