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
嶓 冢[注]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
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
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 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 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鲧(ɡǔn)
殛(jí)
祗台(zhī)
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
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
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òu)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
(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
(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
(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
(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
(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
(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视
(2)度
(3)是
(4)道
(5)其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
(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
(6)行山表木(名词作动词)表记
(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发扬光大
(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均衡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中国赐土姓
古义:指九州之中。
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百官。
今义:黎民百姓,人民。
(3)于是帝尧乃求人
古义:这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左准绳,右规矩
古义:测量工具。
今义:准则。
(5)四海会同
古义:四方诸侯。
今义:天下。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判断句)
译文:禹就是黄帝的玄孙和颛顼的孙子。
(2)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被动句)
译文: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政务。
(3)以告成功于天下。(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译文: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4)致孝于鬼神。(状语后置句)
译文:对祖先神明的祭祀丰厚尽礼。
(5)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译文:他让伯益发放稻种,教群众在卑湿的地方种植。
(6)而使续鲧之业。(省略句)
译文:让他继续鲧(未完成的治水)事业。
(7)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被动句)
译文: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
[常识·速览]
治水天子——夏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颛顼的孙子。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成功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他采用疏导法根治水患,亲自参加劳动,废寝忘食。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后人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本纪”与“夏”
《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首脑,所以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用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都失败了。这时,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禹出现了,他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凭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了成功,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也因此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本纪》由司马迁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编撰而成。
[整体·探究]
1.禹有哪些功绩?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
2.文章是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答案】 (1)对比描写。主要体现在父子二人治理水害的对比上。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而死,禹却最终除害兴利,这种对比体现了夏禹的明智聪慧,高瞻远瞩,特别是他们治水方法的不同,更显示出禹的出众脱俗,他不仅要治理水害,而且要变害为利,这也正是他能成为一代君主的原因。
(2)行动描写。文章第5段,作者用详细的笔墨写禹治水过程的艰辛,劳身焦思,过家门而不入,风餐露宿,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并且最终谦让帝位,这些行动直观地刻画了一个为民造福、敢于吃苦、谦让有加的领袖形象。
3.大禹治水给了我们哪些启迪?
【答案】 (1)从大禹治水这件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前仆后继与大自然做斗争的拼搏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百折不挠的心态,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其敬业和大公无私的精神。(3)大禹是子承父业去治水,从完成先人的遗愿可以看出中国人尊师重道、忠义孝顺等优秀品德和对社会、对世界的责任心。
4.本文是记叙夏禹的一篇文章,而文章第二段穿插了关于鲧治水不成功的史实,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交代夏禹治水的背景;(2)说明治水之艰难,刻画夏禹治水的不易,以突出其治水的功绩;(3)与下文夏禹治水成功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夏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和领袖风范。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夏禹高尚品质的词语。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词语: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手法: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第三段写四岳推荐、帝舜肯定,属于侧面描写;第四、五两段则是正面描写。2.“行山表木”一句中加点词的翻译方法比较特殊,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用法?
【答案】 名词用作动词(表:表记)。
名词用作动词
1.定义: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在其本义转化的情况下的活用,也就是说,使名词临时具有动词的语法意义。
2.一般规律:
(1)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如果它置于代词之前,则常活用作动词。例如: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用,二者未构成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3)名词和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4)副词和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果名词前出现副词(一般是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介词后跟宾语会构成介宾短语,如果名词前有这种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起修饰作用,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
(6)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文言文中,几个名词连用且其中的一个名词活用作状语时,跟在它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
(7)名词一般不能带补语,如果其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常活用作动词。例如: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8)“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时常作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使用,如果“所”后跟的是名词,该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禹治水
禹是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唐尧、虞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洪水灾难中解救出来。面对当时困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禹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励精图治、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最终获得成功,使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太平盛世景象。
【应用角度】 可用于以“责任与担当”“无私奉献”“传统美德”“平凡与伟大”“征服”“敬业”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媒评文摘】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
大禹的另一面
牟丕志
我们常说,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万民的拥护,乃圣人一个。仔细琢磨起来,这些话很值得怀疑。我觉得,从总体上说,大禹不能算圣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起到过极坏作用的世袭制就是大禹发明的,世袭制导致了几千年的制度腐败。
在大禹之前,天下治理者的地位实行的是禅让制,实际上就是大家推举贤人当领导人,而且这些领导人不是终身制,一般来讲,领导人感到年老体衰时就让位。据说,尧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想要找一个接班人,便向全国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过了不久,人们推荐了舜,于是舜就接替了尧。后来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业绩不凡,舜就把君主的位置让给了大禹。按“禅让制”规矩,后来人们又推举伯益为大禹的继承人。然而,大禹却怀有私心,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从此开了天下世袭制的先河。
据说,伯益为捍卫“禅让制”,曾召集东夷部族向启进攻,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启把伯益的军队打败了。此后,还有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站出来指责启,要求他把王位还给伯益,启大怒,又发兵把有扈氏打败了。从此,选贤任能的“公天下”制度变成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
在我看来,大禹治水确实功不可没,确实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特别是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然而,相对于他所建立的坏制度世袭制来讲,这显然是一毛对九牛,也就是说一毛的善对九牛的恶。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至关重要,坏的制度会使民族走向衰落,好的制度会促使民族走向振兴。正所谓“好制度使坏人变好人,坏制度使好人变坏人”。这是常识,毋庸置疑。翻开二十四史,世袭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实在太深重了,罄竹难书。老子当了皇帝,不论儿子是傻子、疯子、呆子,不论是阿猫、阿狗、阿猪、阿鼠,照样有继承老子地位的权力,老子一完蛋,他们便堂而皇之地登上至高无上的龙椅,君临天下,治理国家,全国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在封建社会,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位置常常坐着一位素质很差的人,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而发明这一制度的大禹难辞其咎。
大禹为古人,我们是没办法去追究他的“历史责任”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现着该民族的价值取向。比如,喜欢战争的民族把战争狂人奉为英雄,爱好艺术的民族把艺术家视为精英,热爱体育的民族把体育明星举得很高等。美国人崇尚选举制,把华盛顿视为英雄,因为华盛顿建立了总统选举制和任期制,并创下了任期不超两届的先例。法国人注重法制,就崇尚拿破仑,因为拿破仑建立了《拿破仑法典》,成为法制理论的奠基石。
如今我们仍然奉大禹为圣人,说明很多人仍对大禹建立的世袭制持认可或默许态度,可见我们大脑中的封建思想还远远没有消除,近年来出现的影视剧粉饰皇帝、赞美皇帝、弘扬“吾皇圣明”的热潮就是最好的明证。制度上的落伍是最可怕的落伍,当我们把建立先进制度的人奉为英雄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就大有希望了。
【精要赏析】 这篇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敢力排众说,独树一帜,体现了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批判性。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既体现了丰富的学识,又展示了敏锐的视角,痛陈时弊,有感而发,具有醒人耳目的时代价值。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B.六府甚修,众土交正
C.致费于沟淢
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解析】 B项,“正”同“征”;C项,“淢”同“洫”;D项,“辟”同“避”。
【答案】 A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泽既陂
陂:堤防
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傅土
兴:征集
C.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摄行天子之政
摄:执行
【解析】 A项,陂:筑堤防;C项,被:覆盖;D项,摄:代理。
【答案】 B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 ①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②其,语气词,表命令,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这;④是,形容词,正确。
【答案】 D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D.陂九泽,度九山
【解析】 D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表记。陂:筑堤防。A项,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B项,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C项,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致孝于鬼神
A.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B.其德不违,其仁可亲
C.以告成功于天下
D.而使续鲧之业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B、D两项为省略句。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爱:亲近
B.高祖戏而伤婴
伤:伤害
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
北:向北
D.高帝使使厚遗阏氏
遗:送给
【解析】 C项,北:被打败的敌人。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①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和肯定语气;②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A项,均为副词,最终。C项,均为介词,因为。D项,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谥号文侯。
【解析】 D项,文中“八岁”意为八年。
【答案】 D
9.下列对夏侯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戎马倥偬,为刘氏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B.夏侯婴是一个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忠正之臣。
C.夏侯婴虽然重情义,为人善良,做事谨慎,但缺少谋略。
D.夏侯婴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解析】 C项,夏侯婴很有谋略。
【答案】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译文:
(2)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译文:
【答案】 (1)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
(2)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
【参考译文】
汝阴侯夏侯婴是沛县人。起初在沛县官府的马房掌管养马驾车。每当送客人或使者回来,经过沛县泗水亭,就跟高祖交谈,没有不谈到日影移动、天色已晚才走的。不久,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与高祖很亲近。高祖开玩笑伤害了夏侯婴,有人告了高祖一状。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后来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夏侯婴因为高祖的牵连而坐牢一年多,挨了几百板,终于因为这让高祖逃脱了罪责。
高祖当初跟服劳役的民夫们想攻打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史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后来)高祖回师平定三秦,夏侯婴又跟随高祖攻打项羽。到了彭城,项羽击退汉军。汉王打了败仗,因为形势非常不利而逃跑。路上遇见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让他们上了车。因为马已经疲惫而敌人又在后面穷追不舍,汉王着急,几次用脚把孩子踢到车下,要丢下他们。夏侯婴几次都把他们从车下抱起来,一直让他们坐在车上。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但夏侯婴终于能够逃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
汉王追击逃跑的匈奴骑兵到平城,被胡人包围,被困了七天。汉王派使者以厚礼送给匈奴单于的阏氏,冒顿就解除一面的包围。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
夏侯婴自从跟随高祖在沛县起兵,长期担任太仆官职,一直至高祖逝世。后来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感激他在下邑路上解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把宫殿北面第一等的宅第赐给夏侯婴,称为“近我”(意思是说“这样可以离我最近”),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恩宠。孝惠帝逝世后,他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吕后。吕后去世,代王到来时,夏侯婴以太仆身份与东牟侯进入宫廷,进行清宫,废去少帝,用天子车驾到代王府邸迎接代王,与大臣共同拥立代王为孝文皇帝,他仍担任太仆。八年后去世,谥号为文侯。
三、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
阅读课文3~7段,完成11~14题。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其往视尔事矣
视:办理
B.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能
C.于是九州攸同
攸:所
D.东渐于海
渐:流入
【解析】 C项,攸:就。
【答案】 C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及山川之便利
C.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作师说,以贻之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解析】 A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B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C项,以:均为介词,来。D项,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人或事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
【答案】 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禹为父亲因治水无功被杀深感痛心,因此他不顾疲劳,殚精竭虑,唯恐重蹈覆辙。
B.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辞辛劳,记录了九州四方大量的环境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导”的方针。
C.禹治水成功后,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D.禹是一个有抱负、聪慧、德高望重、身体力行、功绩卓著的古代天子形象。
【解析】 A项,鲧是因治水无功被流放,不是“被杀”。
【答案】 A
14.翻译下列句子。
(1)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译文:
(2)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译文:
(3)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译文:
【答案】 (1)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的仁心人人可亲,他的言语诚实可信。
(2)他赶旱路乘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乘橇,走山路就穿屐底有齿的鞋。
(3)(帝舜在)中国范围之内分封诸侯,颁赐土地和姓氏,并说:“要把修敬我的德行放在首位,不要违背我一贯的行为准则。”河渠书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内容赏析】
鉴赏本诗,可以借助转换理清思路。诗歌先说众人评论隋亡的原因是“为此河”;转而指出此河仍在发挥作用,“至今”,“赖通波”;三句又生一转,用假设,指出隋亡的真正原因是“水殿龙舟”的腐化之事;四句再转,说若不是奢侈腐化,隋炀帝修汴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作者道出了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奢侈腐化,告诫唐王朝的统治者要引以为鉴。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蹈毳(cuì)
荥阳(xínɡ)
瓠(hù)
食鄃(shū)
河壖(ruán)
多阪(bǎn)
旰旰(hàn
)
啮桑(niè)
疏浚(jùn)
潺湲(chán)(yuán)
离碓(duì)
田蚡(fén)
搴(qiān)
灵轵(zhǐ)
艾安(yì)
大邳(pī)
功施(yì)
汤汤(shā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道”同“导”,疏导、疏通)
(2)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厮”同“斯”,分开)
(3)九川既疏,九泽既洒(“洒”同“酾”,分流、疏导)
(4)有余则用溉(“”同“浸”,滋润、灌溉)
(5)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罢”同“疲”,疲惫)
(6)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邸”同“抵”,抵达)
(7)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并”同“傍”,依靠、沿着)
(8)渠就,用注填阏之水(“阏”同“淤”,淤泥、淤塞)
(9)鱼沸郁兮柏冬日(“柏”同“迫”,逼近)
(10)北渡污兮浚流难(“污”同“纡”,纡曲回转)
(11)颓林竹兮楗石菑(“菑”同“剚”,树立、插入)
(12)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佗”同“他”)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间
(2)数
(3)胜
(4)卒
(5)既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水行载舟(名词作状语)在水上
(2)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名词用作动词)向南流,向东流
(3)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裕
(4)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疲惫
(5)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名词作状语)向东
(6)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7)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名词用作动词)漕运
(8)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
(9)令齐人水工徐伯表(名词用作动词)测量标记
(10)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名词用作动词)种田
(11)漕从山东西(名词用作动词)西行
(12)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名词用作动词)砍下,砍伐
(13)下御史大夫张汤(名词用作动词)交给
(14)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形容词为动用法)
为……而悲伤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漕从山东西
古义: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山东省。
(2)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
古义:难行的地方。
今义:①不容易相处;②困难。
(3)其明年,旱,干封少雨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山东从沔无限
古义:没有阻隔。
今义:没有穷尽,没有限量。
(5)便于砥柱之漕
古义:比……更方便。
今义:比较容易做某事。
(6)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7)过降水,至于大陆
古义:泽名,亦称巨鹿泽。
今义:特指我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
(8)害中国也尤甚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中作而觉。(被动句)
译文:修渠途中郑国的目的被发觉。
(2)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宾语前置句)
译文:烧尽了柴草啊如何防御水灾!
(3)拟于巴蜀。(状语后置句)
译文:可以与巴蜀相比。
(4)佗小渠披山通道者。(定语后置句)
译文:其他小渠以及劈山通水道的。
(5)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主谓倒装句)
译文:水的为利为害太大了!
(6)筑宫其上。(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宫殿。
(7)欲罢之,毋令东伐。(省略句)
译文:想以此消耗它的国力,使它不能对山东诸国用兵。
(8)瓠子决兮将奈何?(固定句式)
译文:瓠子决口了啊将怎么办?
(9)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定语后置句)
译文:命令群臣及随从人员自将军以下都背负柴薪,填塞决口。
[常识·速览]
书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不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有书8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其中《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它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也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历代相承的“水利”概念即溯源于此。
[整体·探究]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河渠书》?
【答案】 在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当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黄河水灾。司马迁一方面考察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认真调查与总结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与经验、另一方面亲自参加了治理黄河的伟大工程,跟随汉武帝“负薪塞宣房”,堵住了危害黄河下游地区二十多年的瓠子大决口。由此,发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目的在于歌颂人类战胜水害、兴修水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如何处理“人与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达了他对自然灾害的鲜明态度。2.司马迁为什么刻意记载西汉初期兴修水利的政绩?
【答案】 因为水既有“利”也有“害”,人类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完全可以做到兴水利而避水害,所以司马迁刻意记载了西汉初期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修建渭河漕渠,建设河东渠田,始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修建临晋灌溉工程等,并客观评价了各项工程的功效,为后世兴修水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
(2)←→
(3)←→
这些对比都表现了鲜明的爱憎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兴利除害的殷切期盼。
4.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有怎样的效果?
【答案】
治水工程
效果
大禹治水
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西门豹兴水利
富魏之河内
郑国渠的开凿
关中无凶年,秦以富强
21世纪教育网元光年间瓠子决口
田蚡及望气者以为天意
郑大农开凿漕渠
益肥关中之地
河东守番系议绕砥柱开漕运
河移徙,渠不利
御史张汤议穿褒斜道以漕
水湍多石,不能漕
庄能墨议穿洛溉卤地
水颓挖井渠,未得其饶
天子使人塞瓠子决口
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局部·探究]
1.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分析“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一句的作用。
【答案】 这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阐发的,尤其是“利害”二字,更是全文的关键。
2.翻译下列句子。
(1)①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译文:
②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
译文:
③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译文:
【答案】 ①孝文帝时黄河在酸枣决口,向东冲溃金堤,于是东郡发动大量士卒把决口堵塞了。②当今天子元光年间,黄河在瓠子决口,向东南灌入巨野泽,将淮河、泗水连成一片。③往常从关东水运粮食是经渭水逆流而上,大约六个月才能运到(长安)。
(2)翻译上面句子时,“东”“东南”和“关东”三个词语的翻译方式比较特殊,从词类活用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用法?
【答案】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1.定义: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实施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2.一般规律:普通名词作状语,位置在谓词的前面,其结构形式和名词作主语完全相同,两者如不仔细区分,就会产生误解。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倘若把此例中的“狐鸣”当成主谓结构,意思就是“狐狸叫喊”,这样,就歪曲了原来的意思。下面列举几条辨析的方法:
(1)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
(2)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
(3)要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就一般情况而言,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
(4)凡按上述三种辨析标准仍难判定的,要按情理推断。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司马迁的《河渠书》是我国第一部水利专史,开创了研究水利科技史的先河。《河渠书》的杰出成就源于作者个人的努力。司马迁除了阅读大量史料外,还亲自考察夏禹治水的事迹。南登庐山、观九江、上姑苏、望五湖,东行淮河、泗水、漯洛渠,西瞻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认真总结了夏禹治水的方法与经验,并且亲自参加了治理黄河的巨大工程,跟随汉武帝堵住了危害黄河下游地区二十多年的瓠子大决口,发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司马迁正是靠着这种“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才让《河渠书》具有了极高的史学价值。
【应用角度】 可用于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的重要性”“人与自然”“方法与经验”“付出与收获”“借鉴与发展”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
守护母亲河 人人都是江河卫士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黄河的治理力度,黄河两岸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人们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许多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污染河水和景观,也给工程管理带来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2016年7月,“守护母亲河,人人都是江河卫士”大型公益活动得到了山东沿黄9市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先后有200多名市民和100多名黄河职工志愿者参与进来,他们手拿垃圾捡拾夹和垃圾袋,走上堤防工程和黄河沙滩,捡拾满地的垃圾,向过往行人、车辆宣传环保知识,劝导岸边的游客爱护环境,文明举止。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媒评文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不仅需要黄河职工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做好黄河环保宣传,唤起更多群众“关爱母亲河”的意识。从点滴做起,热爱黄河、建设黄河、呵护黄河,做黄河的忠诚卫士!
——水与中国网
上善若水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碓,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
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碓,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
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精要赏析】 本文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文章写都江堰,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鱼沸郁兮柏冬日 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 ③佗小渠披山通道者 ④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 ⑤余从负薪塞宣房 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 ①“柏”同“迫”;②“道”同“导”;③“佗”同“他”;⑥“厮”同“斯”。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道,道路/引导;B项,绝,尽/穿过;C项,限,均为险阻、阻隔的意思;D项,田,田地/使……成为田地。
【答案】 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
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D.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入于渤海
【解析】 A项,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连词,并列关系,又。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C
项,既:已经。D项,于:介词,在/介词,至,到达。
【答案】 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解析】 A项,并:都是同“傍”,依靠、沿着的意思。B项,罢:同“疲”,是使动用法,使……疲惫/作罢。C项,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到了……。D项,于是:这时候/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B.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C.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D.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
【解析】 A项,陆:在路上,名词作状语。B项,西方:在西方,名词作状语。C
项,东:向东,名词作状语。D项,西:西行,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选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中主语的变换初步断句,如“为政有能声”的主语是公亮,“悉窜他境”的主语是“盗”,“不闭”的主语是“户”,“亡橐中物”的主语是“使客”,“报”的主语是公亮。再次,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殆”前面要断开,虚词“耳”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结合选项做出判断即可。
【答案】 B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解析】 本题从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表述不当。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曾公亮;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
【答案】 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判断句、省略句等。(1)“锡”是通假字,通“赐”,赐予。“虔”,恭敬。“必”,一定。“是不虔君命也”是判断句,“而必使(之)亲临”是省略句。(2)“尝”,曾,曾经。“救正”,指纠正弊病。“讥”,讥讽。“固宠”,加固宠幸。
【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是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做了会稽县的县令。百姓的农田在镜湖旁,常常担心湖水泛溢。公亮立起闸门,将水排入曹娥江,百姓受益。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管理郑州,治政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以至百姓都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东西,下公文追问盗贼,公亮上报:“我们境内没有窝藏盗贼,大概是随从之人偷藏的。”(对随从)进行搜查,果然如此。公亮清楚熟习公文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韩琦常常咨询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储君,与公亮等一起共商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将其当强盗论处。公亮说:“这是禁物,获得它虽是强行盗取,却与盗窃民家有所不同了。”坚持争论,于是(皇帝)交付给有司讨论,依照劫取禁物的法令,盗贼得以不死。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说:与他们较量,将要生出事端。公亮说:“事情刚开始不加制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赵滋勇猛有计谋,可以任用。”朝廷派人前去向赵滋传达皇上的旨意,边境的危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授予公亮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职位,不久又加封为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使到了却不能召见,命公亮在客馆设宴,使者不肯赴宴。公亮质问他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前来赴席。熙宁三年,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举用管理永兴军。过了一年,返回京师。不久以太傅之职辞官归居。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皇帝亲临悼哭,罢朝三天。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周密,平时谨守法度,循规蹈矩;但天性吝啬,家产增至巨万。
当初推荐王安石,等到一起辅政,知道皇上正偏向他,暗中为子孙考虑,凡是改革各事,一概听从,但表面上装作不亲附。曾经派儿子孝宽参与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于是皇帝更信任安石。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所以提拔孝宽至枢密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三、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
阅读课文9~11段,完成10~13题。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环曲折
B.诚得水,可令亩十石
诚:真诚
C.岁因以数不登
登:丰收
D.岸善崩,乃凿井
善:容易
【解析】 B项,诚:倘若果真。
【答案】 B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于,介词,比/介词,在;B项,以,均为介词,用;C项,之,助词,的/代词,代龙首渠;D项,为,动词,做、担任/动词,作为。
【答案】 B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可以行船漕
B.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C.其明年,旱,干封少雨
D.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解析】 A项,可以,均为助动词,表示“可能”“能够”。B项,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以为,古义:以……为,把……作为;今义:认为。
【答案】 A
13.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
译文:
(2)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
译文:
【答案】(1)于是为此调发士卒一万多人开渠,从徵城引洛水到商颜山下。
(2)天子既已封禅,并巡祭了天下名山大川,第二年,大旱,天由于要晒干泰山封土而少雨。六国年表
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内容赏析】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两首咏史曲之一。作者在曲中抒发了统治者穷奢极欲,连年战争造成“生民涂炭”的悲剧情感。曲子对于项羽、周瑜和曹操,以及立了安定西域功勋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因为历史上的战争,归根结底是“英雄”们争夺天下或建功立业的手段,而战火给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在民族战争频繁的元朝社会,有它具体的针对性和一定的积极意义。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迁徙(xǐ)
西畤(zhì)
僭端(jiàn)
胪于郊祀(lú)
暴戾(lì)
藩臣(fān)
西羌(qiānɡ)
夷狄(dí)
岐雍(qí)
相侔(móu)
踵(zhǒnɡ)
亳州(bó)
丰镐(hào)
矫称蜂出(jiǎo)
晏然(yà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今秦杂戎翟之俗(“翟”同“狄”,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2)东竟至河(“竟”同“境”,边境,疆界)
(3)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衡”同“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
(4)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宾”同“摈”,排斥)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见
(2)用
(3)略
(4)诸
(5)表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名词作动词)做国相
(2)传曰“法后王”,何也(名词作动词)取法
(3)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名词作动词)称雄
(4)大夫世禄(名词作动词)享受禄位(5)踵《春秋》之后(名词作动词)跟随,接续
(6)周东徙洛邑(名词作状语)向东
(7)矫称蜂出(名词作状语)像蜂群一样
(8)此与以耳食无异(名词作状语)用耳朵
(9)秦始小国僻远(形容词作动词)地处偏远
(10)务在强兵并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11)先暴戾,后仁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
(12)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感到担忧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学者牵于所闻
古义:有学问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
古义:达到目的。
今义: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
(3)诸侯史记尤甚
古义: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
今义:司马迁编著的《史记》。
(4)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
古义:民间。
今义:①住户;②家庭;③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
(5)表六国时事
古义:当时的事。
今义:最近的国内外大事。
(6)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古义:为什么一定要。
今义:不必。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判断句)
译文:东方是事情开始发生的地方,西方是事情最终成熟的地方。
(2)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判断句)
译文: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
(3)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
译文: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
(4)誓盟不信。(被动句)
译文: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相信。
(5)威重于诸侯。(状语后置句)
译文:权势比其他诸侯还高。(6)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省略句)
译文:到秦献公以后(秦国)常常胜过其他诸侯国。
(7)营岐雍之间。(省略句)
译文:(在)岐、雍一带苦心经营。
(8)《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固定句式)
译文:《诗》《书》再现人世的原因,是它们大多被民间收藏。
[常识·速览]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秦统一天下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残酷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大量的史书被无情地销毁,六国的历史在这里几乎成为空白,六国可以为后人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时,一些学者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挽救历史、还历史以完整面目为己任,不辞辛苦,广泛地搜集资料,去芜存精,将六国史料整理成《六国年表》,上承《春秋》,纠正当时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启后人。
表
“表”的创制,是《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史记》中共有表10篇,可分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另一类是人物的年表,一些传不胜传的人物,就以表载之。
[整体·探究]
1.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国的?
【答案】 司马迁在序文中谈到了战国阶段形势的主要特点:诸侯中的大夫执掌国政,晋国的六卿独揽国家大权,田常杀死齐简公,诸侯也无动于衷,纷纷忙于战事,各国的要务在于加强军事兼并,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在这种情况下,秦以武力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认为,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暂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时世而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司马迁的认识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2.结合《六国年表》的独特之处,分析“表”在《史记》中的作用。
【答案】 《六国年表》作为“十表”之一,与其他体例有不同之处。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①序文;②表文。表文,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了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正因为表文的存在,弥补了纪传体以写人为主,叙事脉络不足的缺陷,可以横向比较,了解各国同时在发生着什么。
3.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表格式作品?
【答案】(1)纵向截取看。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2)横向选择看。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3)单线看,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
(4)综合看,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又可以从微观上把握事态。
(5)对照看,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从而客观评价历史。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句中加点的词语。
(1)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译文:
(2)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译文:
(3)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译文:
【答案】(1)各诸侯十分安然,不出兵讨伐,从此四海之内争相用战争来建立功业。(2)(各国)都致力于使兵力强大,吞并敌国,纷纷使用欺诈的计谋,合纵连横的外交主张兴起。(3)盗用名义的事件层出不穷,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相信,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信,也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2.上题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翻译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词义角度审视,这属于何种语言现象?
【答案】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词
1.定义: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2.一般规律: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4)感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的“目”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弱化。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相对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私藏的《诗》《书》等书籍要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手法残暴,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应用角度】 可用于以“进步与倒退”“暴政者的愚蠢”“历史的车轮”“禁锢与开放”“政治文明”“文化建设”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
“必须在图书馆阅读900分钟”是粗暴的善意?
近日,四川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去满30次图书馆,每次不低于30分钟,一学期必须在图书馆“打卡”满900分钟,否则影响期末成绩。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阅读卡”,所有学生人手一张。去了多少次,每次多长时间,都有记录。学校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这个阅读渐行渐远的时代,重拾对文化的敬畏。
这一“善意”的规定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为这一规定欢呼叫好的同时,也认为这种“善意”很“粗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孕育美丽心灵,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但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是针对阅读现状的英明之举,还是存在形式主义的嫌疑?学校的这种“善意”,是否带有“粗暴”的意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值得我们深思。
【媒评文摘】 让学生喜欢阅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何阅读?怎样阅读?却不能如此教条。学校不如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有了兴趣之后,阅读才有意义。威逼阅读,逼不出
“读书破万卷”。
——搜狐教育
史记《六国年表》论
六国包括魏、韩、赵、齐、楚、燕(按照太史公的《六国年表》的编排方式,名曰六国,实记七雄,在序文中强调秦国,而在拟定标题时,没有将秦计算在内)。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的一篇《六国论》已经高度地总结了六国失败的根由,然而事隔数千年,事、时瞬息万变,历史不断重复着一轮又一轮的淘汰与演变,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看一下六国兴衰之因。
太史公说秦之暴政连鲁、卫都自叹不如,兵力也不及三晋之强,但秦国最终吞并天下,傲视群雄,并不是凭借着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好像是上天在帮助他。而苏洵说:“灭六国者,六国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史公认为凭秦的施政和武力灭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好像是得到上天的帮助。而苏洵直接指出灭六国者六国自身也,把灭亡的根由直接归咎为他们本身。苏洵的诠释也许是最为科学的总结,得到历代史学家的公认。但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从太史公的总结来看,我认为他有更多的理由没有写出,或者在当世也不便于写出。
纵观古今,得天下者无一不是兵戈杀伐,浴血奋战而夺取政权,暴政是对所属的国内百姓而言。百姓本身就是政权驾驭的主体,只要他们不造反,施政也算适得其所。暴政的实施更多的是榨取百姓的财物,众多的百姓对于强大而凶恶的统治只能听之任之而且要顺之,不然便有灭族之灾。因此我个人认为秦施暴政和灭六国没有太大的牵连。
兵力不及三晋之强,说明了秦灭六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军队,而是依靠策略。我想这个就是苏洵所说的不断地攻伐,不断地接受胆小怕事之国的贿赂,逐渐蚕食,最后集中兵力灭之(远交近攻)。但是这样的谋略绝对不会是某一人而为,而是一大群有志之士为秦国定下的灭六国得天下的大政方针。在战国时期,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经天纬地之才,纷纷出世,好像都为乱世而生。三教九流,儒、俗、道各家各派,诸子百家,各择君王而投之。有一个层面值得注意:凡是别国弃用或者不得志的能士一到秦国,便都受到国君的厚礼,而且能量才得到高位。我想其他六国没有一个国君能办到。虽然到秦的能人最后的下场均不落好,但是秦的国君能知人善任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这些贤者能给他定下长远的大政方针的基础。商鞅和张仪从根本上改变了秦的劣势。前者变法,奖励耕种,抑制局部商业贸易,加强国内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者利用个人三寸不烂之舌让贪占小便宜的大国吃大亏,且挑起六国内部不和的矛盾,这样的能人何止值十万雄兵!他俩是秦国谋士中杰出的代表,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所以秦灭六国是人也、士也!施政好坏,兵力多寡,地势险峻均为次等!不妨这样总结,灭六国者乃秦国而非六国也。知人善用并许以高位是秦成功的关键!
【精要赏析】 文章从太史公和苏洵对秦灭六国的观点出发,有理有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层层推进,步步演绎,使读者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分析。文章结构紧凑,论证严密,语言整散结合,旁征博引,反古人之意而用之,是篇不错的文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秦杂戎翟之俗
B.东竟至河
C.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
D.三国终之卒分晋
【解析】 A项,“翟”同“狄”;B项,“竟”同“境”;C项,“宾”同“摈”。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始:才
B.僭端见矣
僭:超越本分,过分
C.其文略不具
具:详细
D.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侔:相等,等同
【解析】 A项,始:开始。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因,介词,根据,凭借/连词,于是。B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C项,于,介词,从/介词,跟。D项,也,均为陈述语气词。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B.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C.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
D.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解析】 A项,何必,古义为“为什么一定要”,今义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B项,中国,古义为“中原地区”,今义为“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整个国家”;D项,形势,古义为“地势”,今义为“事物发展的状况”。
【答案】 C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A.威重于诸侯
B.学者牵于所闻
C.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D.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D项,判断句。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②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 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同“崎岖”。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人众车舆
舆:众多
D.政由一家
由:如同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后文有“昆弟”,在此解释为“父母”正确。B项,反覆:翻转,从原文看,指越人“杀王降汉”像“翻转手掌”一样容易,正确。C项,舆:众多。从“人众车舆”的结构特点上可以推知“舆”和“众”意思相同,指众多。D项,由:从。“政由一家”省略谓语动词“出”,“由一家”是介宾短语。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因”“而”“乃”“所”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第一个是副词,于是;第二个是介词,凭借。B项,第一个是连词,来;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C项,第一个是副词,就;第二个是副词,竟,反而。D项,两个“所”都是用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短语,可译为“……的”。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解析】 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B项,从尉佗对陆贾说的话来看,他认为自己有将相之才、帝王之能,但并没有提“南越君民同心”。
【答案】 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译文: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译文: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省略句。(1)“弃”是动词,背弃;“捐”是动词,抛弃;“抗衡”是动词,对抗;“且”是副词,将要。(2)“起”是动词,起兵;“中国”是古今异义词,中原;“王”是动词,称王;“遽”是副词,就。(3)“越中无足与语”是省略句,应为“越中无足与(之)语”;“语”是动词,交谈,说话;“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
【答案】(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2)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3)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
【参考译文】
陆贾跟从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能言善辩的说客,他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到高祖时,中原刚刚平定,尉佗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赐给尉佗金印,任命尉佗为南越王。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椎形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很傲慢的样子),接见陆贾。陆贾于是劝说他道:“您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只有汉王首先进入函谷关,占据咸阳。项籍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最终诛灭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帮助天下人讨伐暴逆,朝廷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天子怜惜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心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不向汉朝称臣。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大军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尉佗就急急忙忙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仪了。”接着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贾说道:“您似乎比他们贤能。”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谁贤能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消灭强大的楚国,为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皇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原,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众车多,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您的人众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您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尉佗听了大笑说道:“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尉佗非常喜欢陆生,留下他和自己饮酒交谈几个月。尉佗说:“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陆贾完成拜尉佗为南越王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回到朝廷之后,把在南越的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佗借机逐渐按照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用自己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放过了赵佗,没有派兵诛灭他。汉高祖十一年,派遣陆贾去南越,立赵佗为南越王。
三、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
阅读课文2~4段,完成10~13题。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汤起于亳 起:兴起
B.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
采:采用
C.传曰“法后王”
传:流传
D.凡二百七十年
凡:总共
【解析】 C项,传:古籍的统称。
【答案】 C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是( )
A.烧天下《诗》《书》
B.诸侯史记尤甚
C.议卑而易行也
D.东方物所始生
【解析】 B项,史记,古义: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今义:指司马迁编的《史记》。
【答案】 B
1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西方物之成孰
A.汤起于亳
B.汉之兴自蜀汉
C.见秦在帝位日浅
D.东方物所始生
【解析】 D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
【答案】 D
13.翻译下列句子。
(1)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译文:
(2)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译文:
【解析】(1)句要抓住“作事者”“收功实者”。(2)句的翻译要点:“以(因为)”“类(相似)”“卑(浅易)”;同时注意,前后句是先果后因关系。
【答案】(1)大凡发起大事的人一定在东南,而获得成效的人常在西北。(2)为什么呢?因为后王更接近我们的时代,而且习俗的演变和我们相似,他们的议论近实而易于实行。鲁周公世家
放言(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谮(zèn) 大钺(yuè)
箕子(jī)
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
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
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
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
鸱鸮(chī)(xiāo)
刍茭(chú)(jiāo)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
(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
(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
(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
(5)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
(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
(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背叛)
(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
(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
(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
(11)周公乃自其蚤沉之河(“蚤”同“爪”,指甲)
(12)乃泣,反周公(“反”同“返”,召回)
(13)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同“享”,享有)
(14)诞淫厥佚(“佚”同“逸”,安乐)
(15)百姓说(“说”同“悦”,愉快、高兴)
(16)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
(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训
(2)归
(3)傅
(4)相
(5)于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王朝步自周,至丰(名词用作动词)步行
(2)遂国之(名词用作动词)建都
(3)周之官政未次序(名词用作动词)安排得当
(4)王出郊,天乃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5)东伐至盟津(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6)北面就臣位(名词作状语)面向北
(7)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8)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
(9)诸侯咸服宗周(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主
(10)不义惟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不义
(11)乃泣,反周公(动词的使动用法)同“返”,使……回,召回
(12)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灭亡
(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14)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15)至于小大无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
(16)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17)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18)宁淮夷东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平定
(19)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忧愁,劳苦
(20)昔周公勤劳王家(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辛勤,劳苦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用事居多
古义:主持朝廷政事。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3)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平民。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周公北面立
古义:面向北。
今义:方位词,北边。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简便易行。
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或(文章)浅近易懂。
(6)未可以戚我先王
古义:能够用(它)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许可。
(7)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
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8)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古义:现在上天。
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判断句)
译文: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
(2)奸神命者乃旦也。(判断句)
译文:冒犯神灵的是旦。
(3)是为鲁公。(判断句)
译文:这就是鲁公。
(4)禾尽偃,大木尽拔。(被动句)
译文:禾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
(5)维长终是图。(宾语前置句)
译文:只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
(6)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状语后置句)
译文: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
(7)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定语后置句)
译文: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的人,备办粮草桢干,不许缺少。
(8)伐纣,至牧野。(省略句)
译文:讨伐殷纣,(军)至牧野。
(9)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省略句)
译文: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
(10)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固定句式)
译文: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常识·速览]
中华先圣——周公旦
周公旦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具有开山的意义,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至今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世 家
《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就是为诸侯作的传记,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所以把他们的传记叫作“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世家共有30篇。
[整体·探究]
1.周公旦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答案】
2.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他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2)影响:①以伟岸君子形象,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②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3.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但是本文中提到,当武王患病之时,他却在祷词中极力夸赞自己,这一做法是否有损周公那“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形象?
【答案】 武王患病之时,周公虔诚地向上天祈祷,在祷词中夸赞自己的灵巧能干,其目的是希望上天允许自己代替周王去死,去侍奉神灵。周公以自身为质,足见其对武王的虔敬,愿代替武王去死,是他为国家的安定着想。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以国家社稷为重、关键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谦虚谨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忠臣形象,周公在祷词中对自己的褒扬,不但无损周公那“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形象,而且成为塑造这一形象不可多得的事例。
4.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周公这一伟大人物形象的?
【答案】(1)将幼时的周公与群子对比,表现他的笃仁纯孝。(2)将周公与管叔、蔡叔对比,表现其光明磊落的情怀。同为武王的弟弟,周公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凡事不计安危名利,而管蔡二人却汲汲于个人私利,甚至率众谋反。周公的形象在这些反面人物的衬托下更为鲜活。(3)将周公与儿子伯禽治国做对比,表现了周公简易为政、与民安乐的为政理想,也显示出周公的远见卓识。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倒数第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本段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手法:对比。效果:通过太公与伯禽不同的治国理念的对比,表现了太公高瞻远瞩,暗示了以后鲁国的衰微,同时表达了简易为政、与民安乐的道理。
2.“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一句之中使用了两个“之”字,说说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的差异。
【答案】 前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后者为动词,到……去。
“之”字用法小结
“之”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便可容易地掌握。
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作动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辍耕之垄上。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如:顷之,烟炎张天;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忠心耿耿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他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武王生病,他祈祷上天让自己代替武王去死。他帮助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使天下大治。
【应用角度】 可用于以“忠心”“尽职”“无私”“价值”“人生的意义”“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失与得”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了。
【媒评文摘】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
伟大的周公
(一)孔圣人心中的“圣人”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但是,孔子的心中也有他的圣人。
孔子心中的圣人是谁?周公。确切地说,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旦。
孔子非常推崇周公,认为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圣人。孔子反复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周公,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中华民族的所有美德和智慧都体现在他的身上。周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天文学家、音乐家和文学家。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周公的尊崇从来没有改变过。
非常遗憾,现代人对周公所知甚少,知道的一点皮毛大致就是“周公解梦”或者“梦见周公”。
周公是中国文化的先圣、至圣,将中华文明推向了最高峰。我们今天的文化观念、道德礼仪、风俗习惯,都是由周公创立,一直传承至今。孔子一生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倡导周公的政治理想和周礼文化,老子的《道德经》不过是对周公整理编写的《周易》的读后感。总结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黄帝,实现了天下归一,带领中国人进入文明社会,是人文初祖。第二个便是周公,开创了中华文化,将中华文明推向了极高境界,是先圣、至圣。不夸张地说,周公缔造了周朝的繁荣,也缔造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政治和道德文明,他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理论基础。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没有走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范畴,而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则不过是周公思想的不同解读。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公,那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耻辱和愚昧。
(二)韩非子心中的始祖
周公治国,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使中国历史上的政府第一次有了成文法,有法可依。
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公务员制度、礼仪制度、婚姻制度、礼乐制度等等,他曾经先后亲自写下《毋逸》《康诰》《酒诰》《梓材》等制度性文件,指导成王以及诸侯的治国方略。
周公为周朝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祭祀制度、狩猎制度等,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譬如,至今我们仍把婚礼称为“行周公之礼”,因为最早的婚礼礼仪是周公设计的。再譬如,汶川地震七天之后被定为全国哀悼日,那是因为周公当初确定“天子逝世后停丧七天”。
周公甚至还制定环境保护法,据《逸周书·大聚解第三十》记载:“周公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桑],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
周公根据大禹时期就有的各种禁伐禁渔令,制定了周朝的环境保护法,而我们直到近年才开始重新启用休渔期的办法,与三千年前的老祖宗相比,真是应该惭愧。
正因为周公制定了太多的制度,因此后世有了许多附会,许多行业都把自己的祖师爷定为周公,什么算命的、看风水的、茶道的、办婚礼的,等等,都把自己的根往周公身上靠。
荀子称周公的制度在于“以类分”。
这样说来,周公是最早的法家。
(三)周公主义——中国文化的源头
按照我们固有的评价体系,最早的基础的东西是主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是思想,而具体的做法是理论。譬如,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华文化中,能够站在最高端俯视后人的无疑就是周公,所以,我们把周公的治国思想、哲学理论和设立的各种制度合称为周公主义。
伟大的周公,伟大的周公主义。
周公之后,将他的主义全面发扬光大的是管仲,因此我们把管仲的各种思想理论和制度称为管子思想;而在管仲之后,又有了老子、孔子、荀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可以达到学说的水准,也就是老子学说、孔子学说、荀子学说等,孙子、商鞅、韩非子、墨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可以称为理论。
周公主义——管子思想——老子学说、孔子学说、荀子学说——诸子理论,中华文化的脉络实际上是非常清楚的。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框架已经牢牢地搭建起来,后人不过是在这个框架里拆拆补补而已,不是吗?
没有周公,行吗?
周公说了许多,就此打住吧。
陕西咸阳岐山周原,有周公庙。山东曲阜,有周公庙。但是,周公的香火实在令人汗颜,即便去磕头烧香的,多半也是求签算命之徒。
《易经》里面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唯一绵延五千年不衰的民族,就是因为祖宗的德厚,能庇荫到如今。可惜的是,我们对祖宗实在是太怠慢了。
日本人喜欢参拜靖国神社,并且常常因此引起中国人的愤慨。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连祖先都不参拜,连我们的至圣周公都不知道,我们是一群数典忘祖之徒。
韩国人喜欢抢我们的文化,甚至想抢我们的祖宗,这也令我们愤慨。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了吗?我们善待自己的祖宗了吗?多少年了,我们的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孔夫子成了孔老二。好的东西,你不要,别人自然要来抢。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我们不仅不能梦见周公,我们甚至连周公是谁都不知道。
愤慨吧,对我们自己愤慨吧。
【精要赏析】 文章从三个方面讲了周公的伟大。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只是对周公思想的不同解读,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一。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公那就是数典忘祖,就是我们的耻辱,周公制定了各方面的制度,至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二。一个中国人如果只知周公是看风水、算命的祖师爷,那就是我们的耻辱。周公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公搭建了中华文化的框架,这是周公的伟大之三。一个中国人如果仅仅在做梦时想到周公,那就是我们的耻辱。尊重我们伟大的周公,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应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基本的做人准则。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有疾,不豫
豫:安适,快乐
B.未可以戚我先王
戚:忧愁,悲伤
C.发书视之,信吉
发:拿出
D.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
集:集中
【解析】 B项,戚:感动;C项,发:翻开;D项,集:安定。
【答案】 A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C.无坠天之降葆命
D.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解析】 A项,“归”同“馈”;
B项,“飨”同“享”;
C项,“葆”同“宝”。
【答案】 D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①③/②④⑥⑧⑨/⑤/⑦
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⑨
C.①③⑦/②④⑥⑧/⑤/⑨
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
【解析】 ①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⑥⑧⑨句中的“之”为代词,并且都是作前面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句中的“之”是动词,到。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王朝步自周,至丰
B.至于小大无怨
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D.诸侯咸服宗周
【解析】 A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步行。B项,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C项,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告纣之罪于天
B.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C.维长终是图
D.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解析】 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
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问其目
目: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
D.白刃始合
合:交锋
【解析】 本题通过一词多义设误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斧钺之威”代指军事大权,据此推断“专”为“独掌”,正确。B项,上文说“将有三礼”,是说将领有三种法度,显然“目”是“条目”之意。C项,“次”结合下一句“将乃就舍”,联想初中课文《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推断出“次”是“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之意。D项,“合”是动词,主语是“白刃”,即兵器,指代军队,解释为“交锋”,正确。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则、为、之、乃四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项,“则”,均为连词,就。B项,“为”,第一个为介词,相当于“给”“替”;第二个为动词,给予。C项,“之”,第一个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为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乃”,均为副词,第一个意为“才”;第二个意为“于是,就”。
【答案】 A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句话,了解大意。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乃”“以”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本句是说将领接受任命后,国君命令太史占卜,举行斋戒、颁授斧钺等活动,需要弄清楚一共是几件事,然后将不同的事之间断开即可。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解析】 本题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表述不当。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是因果关系,B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答案】 B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译文: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点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判断句。(1)“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代表国家。“一”,全,都,一概。“不臣”,不肯臣服。“愿”,动词,希望。“应”,动词,应对,引申为征讨、讨伐。(2)“……也”表判断。“审”,清楚。
【答案】(1)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参考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方法(仪式)是怎样的?”
太公回答道:“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
“主将已经接受命令,国君就命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占卜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物,全由将军裁决。’又拿着斧柄,授予主将斧刃,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深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认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他人,不要凭着一己之见就违背众人意愿,不要认为能言善辩就是正确的。’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说得好啊!”
武王对太公说:“我想要使三军将士,攻城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攀登,野外作战时争先恐后地冲锋,该怎样做呢?”太公说,“将领有三种法度。”武王说:“请说说它的具体条目好吗?”
太公说:“作为将领,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下雨不张伞篷,这叫作礼将。将领不以身作则,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冷暖。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将领不亲自抑制欲望,就无法了解士兵的饥饱。将领和士兵共担冷暖、劳苦、饥饱,因此三军士兵,听到擂鼓声就兴奋,听到鸣金声就恼怒。城墙高大,护城河很深,乱箭和垒石纷纷落下,士兵依然争先恐后地攀登;进行野战时,两军刚一接触,士兵就争先恐后地冲锋。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
三、课内阅读(教师用书独具)
阅读课文开头至“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完成11~14题。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乃屏璧与圭
屏:藏而不给
B.慎无以国骄人
国:国土,封地
C.成王亦让
让:答应
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摄行政:临时代行王政
【解析】 C项,让:谦让,表示尊敬。
【答案】 C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
【解析】 A项,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B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C项,勤劳:辛勤劳苦。古今义同。D项,流言:古义,散布流言;今义,谣言。
【答案】 C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及武王即位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诸侯咸服宗周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无以告我先王
D.葬周公于毕
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解析】 A项,及:介词,到;动词,追赶上。B项,成:均为“都”之意。C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与“无”连用表凭借,没有……的办法。D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答案】 B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译文: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
译文:
【答案】(1)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2)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