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二中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教版 教案:专题3《月下独酌》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新沂二中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教版 教案:专题3《月下独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7 13: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总第
课时
课题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赏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丰富的想像
重点
赏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丰富的想像
难点
赏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丰富的想像
教法
诵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本诗中“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诵读指导: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三、赏析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这是一首抒情诗。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他有远大的抱负,然而感到自己无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读后,你认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相亲:
解:
徒:
云汉:
⑵诗歌中最能表达作者孤独情感的词语是:


;最能表现李白“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词语是:

;表达李白“醉态的诗句是:“

。”
⑶“相期邈云汉”一句的意思: (1)亲近我
理解,懂得
只是
天河
(2)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3)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
教学过程




个案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说“举杯邀明月”的言外之意。意味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或对权贵的讨厌。
5.李白“行乐须及春”的思想,虽然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是,你能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作者置身于当时黑暗的社会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而完全否定它。
6、赋予事物以感情,把描写的对象人格化,体现了作者想象的高超。你能够从诗中举出这样的诗句吗?
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 四、这四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春,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作品以饮酒独醉为题材,抒发了政治上不得意的苦闷和寂寞,表达了不与权贵苟合的高洁情怀。这一首写作者在月下花间饮酒的情景,以丰富的想象塑造出诗人与明月及自己的身影相交欢的优美意境。
 用简短的语句谈谈读诗感受: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板书
作业
背诵全诗
教后札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