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板块
知识必备
一、字音识记
1. 金(chuāng) 2.旌旆(pèi)
3.逶迤(wēi)( yí) 4.碣石(jié)
5.塞草腓(féi) 6.远戍(shù)
7.玉箸(zhù) 8.蓟北(jì)
9.草檄(xí) 10.砚水(yàn)
11.虏骑(lǔ) 12.伫立(zhù)
二、词语释义
1.汉家烟尘在东北:烽烟和尘土,此处指敌军入侵
2.男儿本自重横行:指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与敌军作战
3.天子非常赐颜色:特别
4.金伐鼓下榆关:指行军时的金鼓和鸣。,撞击
5.旌旆逶迤碣石间:蜿蜒不绝的样子
6.校尉羽书飞瀚海:沙漠
7.大漠穷秋塞草腓:穷秋,深秋。腓,病,枯萎
8.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筷,此指思妇的眼泪
9.边庭飘摇那可度:随风飘荡的样子
10.绝域苍茫无所有:极偏远的地方
11.死节从来岂顾勋:即为国家献身。节,气节
12.幕中草檄砚水凝:起草讨伐敌人的文书
13.虏骑闻之应胆慑:恐惧
14.车师西门伫献捷:久立等待
三、名句背诵
1.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2.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3.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燕 歌 行
[]
[]
段解: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
[
]
段解:战斗危急而失利。
[]
[
]
段解: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
]
段解: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文本研读
燕歌行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高適(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適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適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而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派的代表。 21教育网
二、相关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高適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但在这段时期内,他熟悉了边塞生活,并且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工夫研究。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征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二十六年,张守珪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故写下了此篇。21cnjy.com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诗通过记叙一场战役的全过程,描写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从而热情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的现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写法借鉴
1.选材既典型又全面
既有君臣,又有官兵,既有敌我,又有征人思妇,巧妙地涉及了战争生活的方方面面。
2.概括描写和细致刻画相结合
如“校尉羽书”二句概括了边地军情紧急和敌我双方的备战情况,“铁衣远戍”四句概括了征人思妇的刻骨相思;而对边塞自然环境的描摹和对战地紧张气氛的描写又非常细致具体。2·1·c·n·j·y
3.语言壮丽,感情基调高远豪放
此诗七言歌行中插入不少精工的对句,于流畅之外别具整饬之美;全诗灵活换韵,音调谐婉,并随诗的感情起伏跌宕。感情复杂强烈,有沉重的叙写,有高亢的赞美,有悲愤的抒情,有深慨的议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引用对比,讽刺力强
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沉至”(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重点揣摩
1.本诗共28句,填写下表空缺处,理清本诗的结构思路。
参考答案:
诗句
大意
角度
形象(心理)
①~⑧
出征
将领
威武豪壮
⑨~?
战败
将领
骄奢淫逸
士兵
流血牺牲
?~
久围
士兵
思乡情切
~
再战
士兵
报效国家
呼唤良将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试赏析“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中“久”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久”是“长久”的意思。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边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21·cn·jy·com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www.21-cn-jy.com
二、相关背景
本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九月,当时作者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封奉命西征,岑写诗送行,为这次出征的将士写了这首颂歌。2-1-c-n-j-y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诗通过描写出征时的险恶环境,热情赞颂了出征将士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不惧艰苦、勇于征战的豪迈精神。
四、写法借鉴
1.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
诗人用它们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如写大漠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来源:21cnj*y.co*m】
2.奇妙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
这些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写塞外的景象使用了夸张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
3.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塑造形象
如“将军金甲夜不脱”“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等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重点揣摩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有许多典型的细节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
“半夜军行戈相拨”
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
“风头如刀面如割”
写边地的严寒,既呼应了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
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的?
参考答案: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寒雪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渲染了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场面的描写,却从出师军容的豪迈中烘托出战斗必胜的气氛。21·世纪*教育网
应用体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国(yàn) 扼腕(è)
B.征戍(shù) 旌旆(pèi)
C.玉箸(zhě) 蓟北(jì)
D.草檄(xí) 伫立(zhǔ)
解析选B A项,“燕”读yān;C项,“箸”读zhù;D项,“伫”读zhù。
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苍海 船舱 碣石 缴纳
B.扼杀 膨涨 榆关 唏嘘
C.瀚海 戍守 铠甲 飘摇
D.功勋 逶迤 频临 伫立
解析:选C A项,苍—沧;B项,涨—胀;D项,频—濒。
3.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燕歌行》作者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www-2-1-cnjy-com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21*cnjy*com
D.岑参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解析:选C C项,“诗人用了对比手法”不对,应为“典型的细节描写”。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天子非常赐颜色。
(2)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单于猎火照狼山。
(4)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
(5)杀气三时作阵云,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死节从来岂顾勋?
(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
(8)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________,随风满地石乱走。
(9)马毛带雪汗气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虏骑闻之应胆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男儿本自重横行 (2)旌旆逶迤碣石间 (3)校尉羽书飞瀚海 (4)战士军前半死生 (5)寒声一夜传刁斗 (6)相看白刃血纷纷 (7)至今犹忆李将军
(8)一川碎石大如斗 (9)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10)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版权所有:21教育】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阳节 九日 登高 酒 菊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二是运用想像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21*cnjy*com
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注] ①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曲调名。②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
(1)“雪净胡天牧马还”一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2)“风吹一夜满关山”是指《梅花落》歌声。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
三、语言表达
7.下面这段文字摘自大型电视纪录片《唐之韵》,请结合语境填写上一个比喻句。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答案: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8.重新排列下列句子,使其意义完整,语脉连贯流畅。
(1)像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为渲染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仅用“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句,抓住马身上汗水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2)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
(3)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4)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句群共4句,可分为两大部分,(1)(2)(3)是文学细节的效果,(4)为“水”、“枯叶”等自然景物。很显然,(4)为引起,然后过渡到文学作品,(3)中“也能”表明(3)承接(4),然后以“小诗”(2)为证,最后具体举例(1)说明。
答案:(4)(3)(2)(1)
?素材一
本单元中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特别有引用价值的诗句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
[应用角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引用到与“思念”“思乡”“两岸同祖同根”等相关的作文中去,以丰富内容增加文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以在写“自然美”“自然与心灵”“精神归宿”“人类与环境”“心灵的宁静”等作文的时候加以引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诗句以及其他边塞诗所体现出的凛然风骨和慷慨激昂的精神可以用到与“爱国”“建功立业”“气概”等相关的作文中去。既能丰富内容,又能深化主题。
?素材二
岭南地区由于五岭的阻隔,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被很多北人鄙称为“蛮夷之地”。开元四年(716),暂时辞官返乡供养母亲的张九龄,看到家乡百姓翻越南岭的艰难,决心开凿大庾岭,加强岭南岭北的贸易往来,改善百姓的生活。于是不顾已离开官场的地位,上奏唐玄宗,提出凿山修路的建议,得到允许。开凿工程十分艰巨,荆棘丛生,山石嶙峋,留下了很多传说。据说在打通最后关口时,有一巨石当道,白天凿夜里合,久久难成。当时张九龄夫人身怀六甲,夜里便以身躯阻挡巨石合拢,终于凿通。迄今当地仍有张夫人庙,纪念这位贤相夫人。凿通之道便是至今还坐落在南雄市区约30公里的梅岭顶部的梅关驿道。
1 000多年来,梅关驿道成为岭南通往中原最便捷的驿道。长8 000米的梅关古道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高高矗立的关口,默默地诉说着张九龄这位盛世名相对岭南家乡的殷殷情怀。
[应用角度] 本材料可以应用到与“忧国忧民”“责任”“坚强”“爱国”“正确选择人生位置”等相关的作文中。
?素材三 王维
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他的人格精神、生存智慧和风度涵养也非常耐人寻味。王维的一生经历了得意者的“得意”,官至右丞,是中国文人中少有的“高官”,但他能从官位上走下来,丝毫没有位高权重的骄奢淫逸。王维也有隐逸者的“逸志”,但他却没有丝毫的逃避和厌世。在他的诗歌里,展示的是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执著向往。隐逸文化在他身上有着精粹的体现,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重视生命意义,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
[应用角度] (1)王维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他的诗,“诗中有画”;他的画,“画中有诗”。这可用到与“博与专”“全面发展”“才华素养与艺术渗透”等相关的作文里。
(2)王维的人格精神,他对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描摹,对安静纯朴生活的执著向往,对自由淡泊的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座高峰,一位代言人。这可以用于与“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坚守”“高洁”“超脱”“达观”“平淡”等相关的作文中。
坚守心中的月亮树
纵使所有的青藤都倒了,我也要站着;
纵使所有的人都睡了,我也要醒着。
欣赏你,欣赏你竭尽全力地去保护生命的本真;赞扬你,赞扬你即使在衣食无忧的时候,仍独守着一种生存技能,独守心中的月亮树。纵使外界有无数的嘲讽与不屑,也不能改变你抓获老鼠后的欣喜笑脸,可爱而勤奋的猫儿啊!我能体会到坚守的快乐,自我动手后,得来的成果会让我们乐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捧读你,我敬爱的小老头——梭罗,您说您可以衣食无忧地在瓦尔登湖畔度过慵懒的春、盈翠的夏、萧索的秋、寒冷的冬。现在,贝克农庄的土拨鼠或许已在太阳初升的村中穿梭了吧,我所艳羡的蓝莓也开始结果了吧,梭罗,您说您喜欢自然界的味道,您说湖是大地的眼睛,您说湖边的树是这眼睛的睫毛,您说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创造一份无忧的生活……
是啊,我敬爱的小老头,当所有的人都为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欢呼雀跃时,当所有的人都疯狂地跑去歌剧院时,您说,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您依然坚守着心中的月亮树,只因一句“我是我所看到的景色的君王,我在那里的权力毋庸置疑”,是的,是信念让您觉得:“我要我的生活。”
如此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让我不得不想起我们中国的另一个缥缈的神话——庄子。
河水之边,有您悠然垂钓的背影,高山之巅,有您驻足眺望的轮廓,历史长河因您而永久芳香迷人,色彩也从此染上您梦中七彩蝴蝶的斑斓。坚守心中的月亮树——也因了坚守,您拥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宁静;也因了坚守,您获得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雅。数千年后,也因了坚守,有了我来寻找您笔下的秋水;数千年后,也因了坚守,有了我的渴望,渴望同您一样做一个关于蝴蝶的美梦。
而今,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还有多少人在叩问保持本真的秘籍?又有多少人曾梦入瓦尔登湖,去一睹梭罗亲手修整木屋的欣喜表情?【出处:21教育名师】
也许,放下易得的“鱼”去追寻难得的“鼠”,有些可爱,可安享于吃“鱼”的聪明的“猫”们,你们是否知道自己即将丧失生存的本能啊!
青藤皆倒,唯我独立;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坚守我的本真,坚守我心中的月亮树!
[点评] 本文除了在基础等级上做到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之外,在发展等级上更有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本文能在发展等级的“有文采”中善用修辞,独具匠心。例如:对偶的使用 ,“青藤皆倒,唯我独立;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河水之边,有您悠然垂钓的背影,高山之巅,有您驻足眺望的轮廓”等;引用的使用,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其次,本文在“有创新”的发展等级上做到了“构思精巧”,考生用“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这根线串起全文,首尾照应,多次点题,一咏三叹。特别是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感人,很有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