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12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12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9 17:27:59

文档简介


南宋中期以后,以辛弃疾为旗手的辛派词人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名世。辛弃疾的词的成就在“以文为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
(2)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的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豪放之中,又能沉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3)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形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2.初步体会辛弃疾词以豪放为主导的繁富风格。
3.鉴赏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1.《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这首词借山水表达了词人沉痛、激愤、忧愁等多种感情,含蓄委婉,跌宕起伏,呈现出“抑——扬——抑”的情感波折。学习时,可反复诵读作品,体会作品一波三折、沉郁顿挫的情感脉络。全词构思十分精巧,无论情思如何转折变化,始终不离眼前的“水”与“山”这两个意象。可思考词人是如何从山、水意象中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爱国情感的。
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这首词气势雄浑,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辛弃疾词沉雄豪壮的风格。学习时,可从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手法入手,抓住词中的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来领悟作者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鉴赏辛词“以文为词”的手法。
3.《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这首词通过描写甘于寂寞、坚持操守的“那人”,来表达词人自己的志向及高尚的品格。学习时,可体会词的构思及语言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词的思想感情及白描、对比等艺术技巧。
4.《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这首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学习时,可抓住“愁”这一词眼,在理解“愁”的含义的基础上,思考词人是如何在《丑奴儿》中抒写“悲凉”的爱国激情的。
第一板块

一、字音识记
1.鹧鸪(zhè)       2.遥岑(cén)
3.玉簪(zān) 4.螺髻(jì)
5.鲈鱼(lú) 6.堪鲙(kuài)
7.倩何人(qìnɡ) 8.揾英雄泪(wèn)
二、词语释义
1.可怜无数山:可惜
2.毕竟东流去:终归
3.江晚正愁余:使我愁苦
4.遥岑远目:远处的小山
5.断鸿声里:失群的孤雁
6.江南游子:客游江南的人,此处指作者自己
7.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
8.刘郎才气:胸怀、气魄
9.可惜流年:如流水一样逝去的岁月
10.忧愁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11.倩何人唤取:请
12.红巾翠袖:女子妆饰,指代美人
三、名句背诵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5.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二、相关背景
这首词写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经常路过造口。词人俯瞰着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词以眼前山水之景道心中国家之悲、今昔之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人采用“借水怨山”的笔法,抒发了爱国志士与广大人民群众恢复中原的愿望与决心,及对南宋主和派的愤恨和抗金不遂、恢复不成的深悲剧痛。
四、写法借鉴
1.运用比兴手法,借景言情
本词借眼前之景——郁孤台、清江水、无数山寄托家国之悲、今昔之感,达到了“以不言言之”的艺术境界。如“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寄寓了词人因国事艰危而沉痛的心情和对北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首词将爱国情思表达得如此含蓄深沉,正是运用比兴手法的生花之作。
2.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
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 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意味。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重点揣摩
1.“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什么人?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参考答案:“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作者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的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
3.鹧鸪的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声是指代谁的声音?它们说什么事“行不得”?你理解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指代主和派的声音。他们说北伐收复中原之事“行不得”。鹧鸪的声声啼叫在作者听来仿佛就是在为主和派鸣唱,这正是作者所忧虑的。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整体感知
一、相关背景
辛弃疾原在北方抗金,后因起义军失败而渡江南下。南下之后,南宋小朝廷不仅不予以重用,反而对他有诸多猜忌,但他仍然怀着满腔热切的希望,写下《美芹十论》上奏皇帝,结果奉行投降主义的南宋政府以“讲和方定,议不行”为理由而不予理睬。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这年辛弃疾三十五岁,南渡已逾十年,就在他登建康赏心亭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
二、内容提要
这首词是词人登赏心亭而触景生情的作品。上片写词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层层推进而委婉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恨。下片借用典故,抒发了自己的复国壮志和年华虚度、壮志空怀的无奈与悲痛。
三、写法借鉴
1.结构上大开大合、层层转折
词的上片写景,是作者目之所见,境界阔远,此为开;以“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收束,此为合;下片承此意,直接述怀言志。在几个典故中,词意层层转折:“鲈鱼堪鲙”以“季鹰归未”转,“求田问舍”以“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转,至“树犹如此”又一转。“倩何人”以下写知音难觅,收束议论,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
2.擅长使用典故,贴切达意
词的下片连用三个典故展开议论:“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词人咏古论今,表达了对南宋投降误国的不满,也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对岁月蹉跎的悲愤和抑郁。这些用典既紧扣题旨,又可使词意婉转。
重点揣摩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参考答案:(1)特色:①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②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吴钩看了”,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现。(2)形象: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3)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2.下片用典,请结合全词说说用典的作用。
参考答案:用典的作用有:(1)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2)语言简练,风格典雅。(3)言近旨远,辞约意丰。(4)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
3.分析“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饱含了词人何种情感。
参考答案:“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4.词的结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与上片的哪句词相照应?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表达了词人自觉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寂寞惆怅之情。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鹧鸪(zhè)     遥岑(jīn)
骚扰(sāo) 安抚(fǔ)
B.玉簪(zān) 螺髻(jī)
郁然(yù) 阻挠(náo)
C.鲈鱼(lú) 堪鲙(kuài)
笺注(jiān) 孤峙(zhì)
D.倩何人(qìnɡ) 揾英雄泪(wēn)
不屑(xiè) 鲈鱼(lú)
解析:选C A项,“岑”读cén;B项,“髻”读jì;D项,“揾”读wèn。
2.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人会,登临意(领会)
B.倩何人唤取(请)
C.可怜无数山(值得同情,怜悯)
D.遥岑远目(眺望)
解析:选C C项,可怜:可惜。
3.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遥岑,献愁供恨
解析:选B B项,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郁孤台下清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无数山。
(2)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3)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答案:(1)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2)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3)楚天千里清秋
(4)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 平 乐
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①检校:检查。②床头:指酿酒的槽架。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连云松竹”,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满足。
(2)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词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的喜欢、爱护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浣 溪 沙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1)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农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上阕的重要词句作细致的分析。眉头不颦是说高兴了,原因是“雨水匀”,而对于百姓而言,“雨水匀”意味着庄稼会获得丰收。“不似去年”说明这是在和去年作对比。“甑中尘”暗示的是去年歉收。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的能力。下阕三句都是写景,答题时既要能将三句写景内容概括为一幅画面,也要能扣住“赏析”二字对每一句写景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上阕表达了农人因为“雨水匀”而产生的欣喜之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父老去年眉头紧锁,今年笑逐颜开;去年是荒年,农家穷得甑中生尘,今年则是丰年,父老把甑擦净。
(2)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百鸟啼鸣、桃李芬芳的热闹春景图。 下阕三句,前句写春鸟啼鸣,中句写桃花明艳照人,后句写梨花清丽洁白。
三、语言表达
7.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书”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书。
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中的重组句子。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原意,是该类题目考查的特点。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要相应地变换原句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
答案:(示例)(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书)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的。
8.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解析: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
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第二板块

一、字音识记
1.黄金缕(lǚ)       2.蓦然(mò)
3.阑珊(lán) 4.强说愁(qiǎnɡ)
二、词语释义
1.宝马雕车香满路:装饰华丽的车马
2.笑语盈盈暗香去:仪态美好的样子
3.众里寻他千百度:千百遍
4.蓦然回首:突然
5.灯火阑珊处:零落稀少
6.爱上层楼:高楼
三、名句背诵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整体感知
一、相关背景
辛弃疾力主抗金却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仍坚持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主张,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趋炎附势,不肯与主和派人物同流合污。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大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编在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里,甲集编于淳熙十五年(1188),可知这词必作于淳熙十五年之前。淳熙十五年,作者四十九岁,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六七年了。词中所谓的“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时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
二、内容提要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也称元宵节、灯节。词中通过元夕节对“她”的追寻,寄托了词人虽然仕途失意,却是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情操,表现了词人不愿随波逐流、不改其志的美好品德。
三、写法借鉴
1.反衬手法的运用
词中以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用一群笑语盈盈的观灯者,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运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词人不随流俗、甘于寂寞、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2.比喻、借代手法的运用
比喻:“花千树”——将元宵节的焰火比作千万棵花团锦簇的树;“更吹落,星如雨”——焰火像被东风吹落的满天星雨;“玉壶”——比喻月亮。借代:“蛾儿雪柳”——用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代年轻美貌的女子。
3.想像、夸张手法的运用
作者使用想像和夸张手法,使词作具有浪漫色彩,词藻华丽,笔调委婉,意境优美。
重点揣摩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前一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花千树”,后一句把漫天的烟花比作如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词人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他怎样的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写对“那人”的追求,表现作者置身热闹之外,自身追求于乐趣所在的品格。
3.“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整体感知
一、相关背景
这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常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块石壁上题了这首词。
二、内容提要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落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在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表达了国势衰微、报国无门的忠愤和愁怨。感情真率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三、写法借鉴
1.对比手法的运用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却无愁“强说愁”。下片转入“而今”,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却有愁难说,故作轻松。整首词通过少年时的不知愁苦,衬托“而今”的愁深难言,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叠句的使用
两次使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达到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同时前一个“爱上层楼”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句的因,避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把上下两句巧妙地联系起来。“欲说还休”不但与上片的“爱上层楼”巧妙呼应,而且总结了“识尽愁滋味”,更渲染了一种“有苦无处诉”的气氛。
3.构思巧妙,生动真切
词的下片,虽然没有明说怎样愁,但是用“识尽”二字,可以让读者品味出其愁之多,其愁之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且即便“识尽”却说不尽,何况说出来又有什么益处呢?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真可谓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重点揣摩
1.前人在评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的感情。
2.“爱上层楼”“欲说还休”在词中反复出现,结合具体语境分别说说它们表达的意境。
参考答案:此处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叠句),强化和深化了感情。词的上片说,年轻时不懂得真正的愁,却硬要摆出一副愁态来。因此,“爱上层楼”的反复,有表达年轻人故作姿态的意味。下片说,人到中年,便真正懂得“愁”是什么了,即便真“愁”也因为具有某种承受力而不愁了。因此,“欲说还休”的反复,有表达默默承受、从容坚忍的意味。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案牍(dú)   蓦然(mù)   削弱(xuē)
B.阑珊(lán) 桎梏(ɡù) 脚踝(huái)
C.果脯(pǔ) 远岫(xiù) 诗赋(fù)
D.狙击(jū) 压轴(zhòu) 栖息(xī)
解析:选B A项,“蓦”读mò;C项,“脯”读fǔ;D项,“栖”读qī。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百度(千百遍、千百次)
B.笑语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C.蓦然回首(很惊愕的样子)
D.灯火阑珊(零落稀少)
解析:选C 蓦然:突然。
3.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冬至
B.重阳节/元宵节/春节/冬至/端午
C.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端午
D.元宵节/春节/端午/重阳节/七夕
解析:选C 根据语言标志与提示:①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故为重阳节;②为元宵节;③有“一岁除”词,故为春节;④“鹊桥”可知为“七夕”;⑤“楚江”“直臣”则知为端午。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
(2)______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
(4)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风夜放花千树
(2)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3)而今识尽愁滋味 却道“天凉好个秋”
(4)为赋新词强说愁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炼字、风格和虚实手法。(1)“嫩”字,是诗人穿上了用白苎织成的布做成的新袍时对初秋天气凉意总结的一个形容词。这个字形象可感地表现出初秋的轻微、新鲜和清爽。(2)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主人公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或回忆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
答案:(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为什么三次写到“醉”,这“醉”中隐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且”是“暂且、姑且”之意,流露出暂时欢笑后所隐藏的更大的愁苦。(首先了解“且”在文中之意,再结合词人所要抒发的感情揭示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2)文中多次写到“醉”,是因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以借酒浇愁。“醉”中隐含了词人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三、语言表达
7.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句意完整。
辛弃疾一代英豪,也曾“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楚霸王破釜沉舟时也曾英气勃发,霸王别姬时却也凄惨悲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有“兴尽晚回舟”的欢畅,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哀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事例的两面性。
答案:(示例一)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时也曾意气风发 败走麦城时却也狼狈不堪 李太白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也有“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叹息
(示例二)曹孟德官渡大捷时也曾踌躇满志 赤壁惨败时却也举步维艰 苏东坡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吟。
8.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辛弃疾的词《破阵子》将是其中的一个节目。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个节目设计一段主持词。(字数150字左右)
破 阵 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气。辛弃疾以他掷地有声的笔触,简洁而雄健地勾勒出一幅豪杰长啸的素描。矢志报国而又壮志难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最大冲突。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情地粉碎了他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苍白呐喊。
 
?素材一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建立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词现存600余首,数量居宋代词人之首。这些词篇,多以抗金御敌、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为主题,抒发他个人的报国之心声,倾诉他驰骋疆场的渴望,表达他“马革裹尸当自誓”的决心,发泄他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气,写尽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战歌,还是壮志空怀的悲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操。
[应用角度] 这则素材可用于与“爱国情怀”“理想与现实”“文学才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相关的写作中。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一位英气勃勃的爱国志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他用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抒发了当时社会人群普遍关心的抗战救亡的重大课题,表达了不甘忍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操,以及反击侵扰、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言语妙天下,名德冠朝绅”,可以概括他在言行、道德、文章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素材二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做开封府知府。每当吃过饭,就带领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点江山,打算找机会起兵。还曾经让辛弃疾两次跟谋臣到达燕山。辛弃疾自小心中就种下了消除君父不共戴天之恨的志向。
后来他曾拜田园诗人刘瞻为师,与党怀英同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二人志向,党怀英说:“读书为了做官。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做不了官,就回家归隐。”刘瞻听了,连声称好,认为他志向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笔写尽天下的词,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认为他很荒唐。
此后,辛弃疾走上了抗金之路,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集团,成为帮凶。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志存高远”“家庭教育与人生定位”“信念点燃激情”“剑胆文心”“心灵的选择”“悲剧英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等相关作文中。辛弃疾年少有志,尽管一生坎坷,但杀敌报国的信念与理想永存心中,他战场杀敌,赋闲作词,践行着他年少的追求,不为他人的评价左右,孤独而不休地执著于自己的选择。
?素材三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地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应用角度]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此材料可以用于与“忧国忧民”“责任”“爱国”等相关的作文中。
?素材四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江边独自凭栏,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声声叹息,他就是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那时候,他挥戈跃马,驰骋沙场,时刻准备把满腔的热血挥洒在无情的战场上,马革裹尸,只为还我河山。滔滔白水,半壁江山,昏君佞臣,不让将军破楼兰!《美芹十论》这等英雄方略竟被扔在了角落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看到朝廷对自己的谏言毫无反应,这颗赤心或许会就此消沉。可是没有,对国家他依然有颗比天大、比火热的心:“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国家有难,我辛弃疾只需庙堂一诏,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可是报国无门,一颗火热的心也只能“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回想李将军,他慨然一叹:“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在那开疆扩土功名万代的汉朝,健者也曾闲!我辛弃疾报国无门赋闲在家又能如何?唉!“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清寒”。
[应用角度] 上述材料可应用到与“爱国”“意志”“执著”“态度”“出世与入世”“得与失”等相关的作文中。
?素材五
辛弃疾是南宋极负盛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豪放激昂,慷慨深沉,风格多样。一次,在宴会上,一位歌女咏唱了辛弃疾的两首新作,众人一齐喝彩,赞扬辛弃疾的词写得好。辛弃疾得意之余,请在座的提意见。在一片颂扬声中,年少气盛的岳珂(岳飞的孙子)猛然站起来,毫不客气地批评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辛弃疾很有雅量,高兴地说:“你真是一语破的。”
[应用角度] 辛弃疾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这与他的虚心学习是分不开的。此材料可以用于“谦虚”“度量”“虚心”“听取意见”等相关作文中。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漆黑的阴影里深情地守望,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只有在黑暗的人生阴影里抓着希望的尾巴走出的人,才能在光明的成功里嗅到美丽的芬芳。
尝过了阴影的苦涩,才明白何为光明的甜美,才会向着光明执著地追求,不懈地跋涉。“君恩重,教且种芙蓉”的辛弃疾被昏庸的皇帝打入了阴影。曾经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戎马倥偬的他,只能在南渡的阴影里笔走龙蛇,泪散(洒)宣纸。然而,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番光明,在诗词的天地里,他依然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的热血将军!
稼轩的美丽,在光与影中瞬间绽放。他军人的本质是政人,政人的本质是词人,即使远离了庙堂,他的才气与热血依然凝结成美丽的词句,跃动在人们心中。
有了阴影与光明的对比,人才显得更加真实,人生也才更加深刻丰富。永远铭记归有光的美丽,在他的阴影里,失母、丧妻。闻母旧事,他虔诚如婴,心心念念的都是缠绕如丝的感恩怀恋;妻子手植枇杷如今亭亭如盖,他怅然若失,萦绕于心的全为生死两茫茫的相思悼(念)。他的光明是信念,执著扃口而居;他焚膏继晷,只为实现持象笏以朝的荣光;八次会试,他屡屡名落(孙山),却仍怀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希望。当他垂垂老矣,光明的馈赠,让他站上了梦想的高台。
归有光的美丽,在光与影中持久绽放。他所经历的阴影与光明,塑造了他永恒的血肉,使百年之后的我们仍为这份美丽而(所)震撼。
如若没有阴影的存在,那光明也就不能称之为光明,是因为世界再也没有了跌宕起伏,再也没有了千变万化,剩下的只是刺眼的光明,这不叫美丽。沈从文在文革的阴影里培养(造就)了从容的心态,所以,他的文章里不再只有湘西美丽的风土人情,不再只有翠翠的天真烂漫,而是多了一份看破红尘的禅意,多了几分淡定。至此,他的美丽大放光芒。
朱邦月坚守对朋友的诺言,承担起了照顾其遗孀的重任。从此,他坠入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料两名残疾人的生活阴影里,再也没有了一个人的无拘无束。但他内心有永恒的光明,那就是责任、奉献、爱。生活在光明与阴影里的朱邦月,即使白发苍苍,也有永不褪色的美丽。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因此,人生免不了在风平浪静中伴着波涛汹涌。但我们只要能怀瑾握瑜,从阴影的挫折里走出,就一定会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点评] 这篇文章开篇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含蓄而又深刻,发人深省。主体部分如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最后用席慕蓉的诗句“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来收束全篇,富有哲思。尤其在材料的筛选上,作者匠心独具,巧妙地化用了教材中《项脊轩志》中的相关信息,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文中“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等诗句的引用、化用,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厚积而薄发,方能铸就如此佳作。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答案的拟制是制约考生得分的一个“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首先得明白“瓶颈”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因“病”施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诗写“雨后”池塘景象,从“动”与“静”设题,正合此诗妙处。命题非常标准,答题角度(从“静”与“动”的角度)限制明确,要求具体(“赏析”)。
答这一个题的要求是在读懂的基础上,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其表述思路是:怎样写“静”——怎样写“动”——怎样体现“动静结合”。三个要点答到一个给2分,缺乏分析扣2分,存在其他问题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考生所犯的毛病主要有:
一、未说行话
[病例1] 这首诗先从首联、颔联描写池塘水面的静,用它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檐楹来表现,而颈联、尾联则是通过一阵东风吹来,吹动杨柳舞动,水面泛起波纹来描写它的动,全诗形成了一种静中之美、动中之丽的图画。
[病症] 该考生答题思路清晰,但偏偏没有点出“动静结合”的术语。
[并发症] 常识错误(绝句没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分,单独一个句子也不成“联”)。
[得分] 4分。
[病例2] 水面的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正是微风拂动吹起的朵朵涟漪,明镜一般可照射出檐楹的影子,由下及上,由上到下地写到东风垂杨舞,风过池面,荷心声音起伏,更勾画出一幅静谧的池塘与大自然风声结合的画面,拟人、比喻使画面美丽动人。
[病症] 该考生在表述第二、三个要点时,没有明确点出“动”和“动静结合”。
[并发症] 无中生有(“鱼翔浅底”)。
[得分] 2分。
[病例3] 一池塘水,平若明镜,倒映出岸边的檐楹,明净而恬淡。微风忽起,吹皱平静的水面,岸边垂杨随风起舞。池水、垂杨、荷心相映成趣。
[病症] 该考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比较正确,语言表述较生动(如“平若明镜”“明净而恬淡”“相映成趣”),但没有点出“动”“动静结合”。
[得分] 3分。
[处方]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话”。“行话”就是专业术语,诗歌鉴赏也有一些专业术语。说“外行话”是解答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的大忌。表现手法方面的术语主要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语言评价方面的主要有“激越高亢”“清婉秀丽”“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等;意境及思想感情方面的主要有“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和“雄壮激越”“娇美秀丽”“婉转缠绵”“苍凉悲怆”“凄凉冷清”“明丽清新”“平和恬淡”等,此外思想感情有时还有层次,主要术语有“层层拓展、深入”“感情渐起波澜”等等。
日常学习和应试复习中,要逐个理解这些术语的基本含义和典型例子,答题时要恰当运用相关术语。
二、堆砌术语
[病例4] 诗中是先静后动,第一句先写出雨后的池如镜面一样平静,后又说东风吹起杨舞,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景象。诗人主要使用的是借景抒情、借动抒情,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描绘出欢快的、平和恬淡的画面。
[病症] 该考生答题思路清晰,但在答第三个要点时堆砌了“借景抒情”“借动抒情”“平实质朴”“欢快”“平和恬淡”等五个术语,却偏偏没有写到“动静结合”。
[得分] 5分。
[处方] 堆砌术语的考生已经具有“术语意识”或者“专业意识”,但是对相关的术语并不真正理解。考生没有真正理解这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究竟是什么,希图“广种薄收”。不过,堆砌术语者往往会捡到一些便宜,因为阅卷老师阅卷时是看点子给分的,只要你答到要点就给分的,一般不会倒扣分。
三、常识错误
[病例5] 诗第一句写池塘水平如镜,是从“静”写,第二句写东风吹起垂杨和荷花,是写“动”,整首诗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表现雨后池塘上的清新闲适。
[病症] 该考生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即关于诗歌句数的划分。按照该考生的理解,这首诗一共只有两句。这种错误太明显。
[得分] 5分。
[病例6]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雨后池上的清幽、平静。上阙从静的角度来直接描写池塘水面的平静,也写出作者的幽思之情,更为下文写作作铺垫。下阙以动衬静,从侧面写出雨后池上的幽静,也表现出作者悠闲自在的情趣。
[病症] 该生错误地将诗歌的层次称呼为“上阙”“下阙”(“阙”为错别字)。但 “总—分”结构的答题思路值得肯定。
[得分] 5分。
[处方] 文学常识、文体常识,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是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因这个原因而被扣分,实在太不应该,所以平时要细心一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无中生有
[病例7] 雨后,到处空气清新,水面上的叶子更加苍翠,池塘里的水也更绿了,偶尔也能见几只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当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粼粼微波,一排接着一排涌向池边,回击在池中,形成回环往复的波浪。
[病症] 该考生的答案中凭空冒出了“几只小鱼儿”,还有“回环往复的波浪”。虽然鉴赏应允许读者创造性地理解,但高考诗歌鉴赏更主要属于“还原性鉴赏”,即尽可能还原诗歌的原貌,“理解作者的理解”,这是由现实条件下的统一考试的特性所决定了的。
[得分] 2分。
[病例8] 雨后池上,因能使明月照下檐楹,故而静。但“东风忽来”,吹动了池边的垂杨,就像月下仙子在跳舞,因此有“动”,二者联系起来就似池中荷心的配角,但荷花是数不尽的,茫茫一片,才显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病症] 该考生答题思路较清晰,但对诗歌第二句意思的理解有误,将原诗句“淡磨明镜照檐楹”理解为“使明月照下檐楹”,即使是笔误,将“明月”写成“明镜”,理解也是错误的,原诗句的意思是平静的湖面像一面明镜可以映照出岸边的檐楹,而不是真正有一面明镜。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无中生有”。
[得分] 5分。
[处方] [病例7]和[病例8]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无中生有”。[病例7]含有创造性阅读的成分,[病例8]属于理解偏差。因此,应该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或明白统一考试的特性,或认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五、问牛答马
[病例9] 这首诗以池塘的静和杨柳舞动之间的对比手法,更衬托池塘的静来表现诗的主旨和意境,表现诗人的心情,以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症] 该考生没有细读题干中的要求,自顾自地从“对比”“情与景”的角度作答。看来,该生对诗歌鉴赏术语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这些术语并不真正理解,或者说是因为审题不细心导致出现了这种错误。
[得分] 2分。
[病例10] 像镜子一样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叫人心情平复;而东风一起,倒垂的杨柳随风飘舞,使人心情愉快。作者是以轻松的心情书写此诗的。
[病症] 该考生将答题点聚焦于作者的心情——“心情平复”“心情愉快”“轻松的心情”,偏偏没有点到“动”与“静”。
[得分] 2分。
[处方] 对此病症,首先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平时马虎,考场就会出差错;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命题人要求自己回答什么,从哪个角度去回答,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六、要点残缺
[病例11] 这首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烘托出恬静淡雅的氛围。全诗的主旋律是静,写“动”是烘托池塘的静,并且洋溢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的景象,动静结合,妙不可言!
[病症] 该考生只答了一个要点——“动静结合”,而缺“怎样写静”“怎样写动”两个要点。
[得分] 2分。
[病例12] 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写出了小雨时节的气氛,对东风吹垂杨,以拟人的平淡来描写,文中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色。
[病症] 该考生缺“动静结合”的要点。
[得分] 3分。
[病例13] 前两句写水平如镜,用比喻手法写出雨后池水的静;后两句写风起垂杨舞,以拟人手法写动。“荷心万点声”更表现出风吹过水面的点点风光,以青蛙的叫声衬托出池塘的静。
[病症] 该考生缺“动静结合”的要点。
[得分] 4分。
[病例14] “静”:以“明镜”作喻写出池塘的平静;“动”:以“万点声”的形象动态写出池塘的动。作者以“动”和“静”来写出自己内心的心绪,突出文意,表达了作者心绪不定。静是闲静淡雅,动是豪迈壮阔,说明作者的远大抱负。
[病症] 该考生缺“动静结合”的要点。
[得分] 4分。
[处方] 在高考命题中,主观表述题分值的分布并不是随意的,而往往是根据答案要点来给分的;高考阅卷时的通行规则是“靠点给分”,答到一个要点给一个要点的分。所以,在复习应考中要在动笔前想清楚答案应有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内容是什么,可以自己先给自己的答案试着评一下分。从命题人、阅卷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要点是否齐全。
七、过度诠释
[病例15] 以“平”写出水面的静,写出诗人的内心向往,不愿再涉入官场。以“垂柳”写出动态,忽来的东风扰乱心绪,但还是不愿放弃其心中向往。
[病症] 该考生脱离诗歌文本,毫无根据地得出诗人“不愿再涉入官场”又“不愿放弃其心中向往”的结论。
[得分] 2分。
[病例16] 本诗中作者以水平如镜描绘了祖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又以东风舞杨柳、荷心万点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豪情壮志。
[病症] 该考生竟然从水平如镜看到了“祖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从“东风舞杨柳、荷心万点声”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豪情壮志”。同时未用术语、缺“动静结合”要点。
[得分] 2分。
[病例17] 前一句从静态写出雨后水面平静,静得照出了檐楹,表现诗人的心情很静;后一句从动态写出风起垂杨舞,荷花在点头的声音,表现出诗人的烦躁不安。
[病症] 该考生竟从“风起垂杨舞”“荷心万点声”领悟到诗人的“烦躁不安”。同时缺“动静结合”的要点。
[得分] 3分。
[病例18] 作者先用比喻的手法将池塘水面比成一面明镜,接着又写到忽然一阵风吹过,垂下的杨柳开始舞动,水面的荷花又发出“万点声”,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这样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使诗歌更生动,表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也体现了作者早已心如止水,厌倦了战争,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
[病症] 该考生答题思路清晰、要点齐全,但却毫无根据地得出作者“心如止水,厌倦了战争,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的结论。
[得分] 5分。
[处方] 对文学文本(包括诗歌)的解读,可以是多元(多个角度、多个方向)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个文学文本正是由于有了读者的积极参与,才产生了其思想的、精神的、审美的价值。但这种多元理解是有基本倾向的,哈姆莱特就是哈姆莱特,不会变成堂·吉诃德,不会变成贾宝玉。
在诗歌鉴赏中,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也可以是多元的,但必须紧贴诗歌文本(包括诗前小序、诗后注释),无论什么样的理解,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有根据的,即必须能够说出哪些诗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支撑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是从该诗歌文本出发的最简洁的理解。
八、缺乏分析
[病例19] “静”时明月倒映水中,如明镜一般清晰,“动”者,微风吹动,杨柳在池塘两岸迎风飘动。本诗通过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更显出雨后池塘的美丽。
[病症] 该考生答题思路清晰、要点齐全,但对第一、二个要点缺乏分析。第一个要点中应该指出水平如镜能够映照出岸边的“檐楹”;第二个要点中还应该指出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
[得分] 4分。
[处方] 学生做阅读分析主观表述题,往往缺乏分析,或者不知道怎样分析。高考中,学生阅读分析主观表述题的答案,如果只有要点,没有具体分析,只能得一半的分。
[小窍门] 将自己的理解和引用原文词语结合起来。
A.善于使用引号,把段落“砍”成句,把句“砍”成一个个词语。
B.引用关键词语组织答案。不要怕别人说“使用解剖刀”,问题的关键在于整体阅读并不排斥分析,没有分析的整体阅读是囫囵吞枣。
附:考场满分答案
[示例1] 本诗可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动地将雨后池塘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所谓“动”则主要是“雨”和东风忽起致使其飘舞的垂杨;“静”则是指平静的水面,能够映照出岸边的檐楹,一切都显得清新爽人,安静祥和。而后的一股东风吹动池边的杨柳,将柳枝上的雨点刷落进镜面一般的水中,形成一点一点的小水浪,为平静的水面、静谧的环境平添了一分生机。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使该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精妙,清新怡人,让人神往,让人充满希望。 (6分)
[示例2] 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如明亮的镜子,映照着塘边的檐楹,忽然一阵东风吹过,垂柳翩翩起舞,塘内的荷花也发出轻轻的声响。此诗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幅雨后池塘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