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均:衡量
B.乃辞谢固请 固:坚决
C.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如果
D.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
解析:选D。徒:只,不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C。A项,介词,“被”/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这”/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均为介词,“趁机”。D项,介词,“凭借”/介词,“用”,“拿”。
3.下面“请”有不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③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④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⑤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A.①④/②③⑤ B.①⑤/②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④/③⑤
解析:选D。①②④中的“请”为“请允许我”,③⑤中的“请”为“请(对方)”。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D.秦自缪公以来
解析:选B。A.“案”通“按”;C.“质”通“锧”;D.“缪”通“穆”。
5.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何以知之
④拜送书于庭
⑤君何以知燕王
⑥使不辱于诸侯
⑦我为赵将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⑦/②⑥⑧/③⑤/④
B.①⑥/②⑧/③⑤/④⑦
C.①⑥/②⑦⑧/③⑤/④
D.①⑦/②⑧/⑥③/④⑤
解析:选A。①⑦句为判断句,②⑥⑧句为被动句,③⑤句为宾语前置句,④句为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6.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欺:欺负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道歉
D.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
解析:选B。欺:欺骗。
7.下面句子能够表现蔺相如“沉着机智”的一组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⑥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选B。②③显示的是蔺相如的勇气,⑥是结果,而不是表现。
8.下面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蔺相如力排众议,奉璧入秦,看到“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不仅直斥秦王以强欺弱,还迂回婉转地讥讽秦王的言而无信。
B.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
C.从“秦王大喜”到“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情节变化,反映了蔺相如由被动到主动,最终不辱使命的过程。
D.作者选用完璧归赵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
解析:选B。蔺相如的承诺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友好感情,(这是)不可以的。
(2)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当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各位大臣仔细商议这件事。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解围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晓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赵军固壁不战 壁:营垒
B.赵使廉颇将攻秦 将:率兵
C.为假相国 假:代理
D.顷之在遗矢矣 矢:箭
解析:选D。矢:同“屎”。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B。A.分别为“于是”,“通过”。B.“才”。C.分别为“在”,“对于”。D.分别为“用”,“凭借”。
1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 )
①赵王信秦之间
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④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⑤使乐乘代廉颇
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解析:选A。③是赵括做的事情,⑤⑥是赵悼襄王做的事情。④可以从侧面表现出赵孝成王的昏庸无能。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
(2)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选,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长大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粟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四、语言表达
14.(2014·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敬礼!
店主:×××
×年×月×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根据材料,信的正文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说明责任在自己,为给张先生带来的麻烦表示歉意,说明已采取补救措施,请张先生寄回围巾并说明邮费由自己承担,交代自己的地址以便张先生邮寄围巾。据此拟写信的正文。
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
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15.(2015·长治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信息,总结微信的几个特点。总字数不得多于20字。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微信支持跨系统平台操作,多款系统平台均可使用。用户可通过网络用手机、平板或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微信还附带“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多个服务插件。微信不仅软件本身完全免费,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压缩语段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划分文段层次,分层压缩才不致遗漏信息。本段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是总说,后四句是分说,所以,答案应该有四点。
答案:平台多,通讯内容多样,功能丰富,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