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练:第6章 赵世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练:第6章 赵世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1 22: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韩厥告赵朔趣亡 B.而朔妇免身
C.而怫学者 D.侵暴吾地
解析:选D。A.“趣”同“促”;B.“免”同“娩”;C.“怫”同“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赵盾骤谏,灵公弗听  骤:屡次
B.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对待
C.然亦君之咎 咎:责备
D.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矫:假托
解析:选C。咎:过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
B.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
C.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
D.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解析:选D。D项古今义相同,均为“认为”的意思。A项,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B项,不服:古义,不穿胡服;今义,①不顺从,不信服,②不习惯,不能适应。C项,从政:古义,处理政事;今义,参政,进入政界(多指做官)。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春秋祠之 B.国人哀之
C.吾欲胡服 D.赵武服齐衰三年
解析:选B。“哀”动词的为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9题。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走公宫匿 匿:隐藏
B.若幸而男,吾奉之 奉:侍奉、辅佐
C.赵氏先君遇子厚 遇:对待
D.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良:的确、确实
解析:选B。奉:奉养。
6.下面关于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C。①副词,如果,②第二人称代词,你;③副词,于是,④副词,却,竟然。
7.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B.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C.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D.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解析:选D。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屠岸贾杀死赵朔全家,而程婴隐忍不死,主要是因为赵朔的妻子有可能生下男孩,程婴要奉养他成人。
B.屠岸贾到赵朔家搜查时,赵朔妻子对儿子祷告,儿子“竟无声”这件事,未必真实,但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仍令人可信。
C.在“搜孤救孤”的故事中,作者热情地歌颂了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鞭挞了屠岸贾的奸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感。
D.在“搜孤救孤”这一故事中,作者还写到了助纣为虐的诸将,他们与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析:选B。不是到赵朔家搜查,而是到晋景公宫中搜查。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就勉强做这件难事,我去做那件容易的事,请允许我先死。
(2)程婴终于和(赵氏孤儿)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 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未尝名吏,与官属言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解析:选B。名:动词,称名。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选B。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解析:选C。前后无因果关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慕年长有德行的人,唯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跟长官部属讲话,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唯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和迎合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
四、语言表达
14.请你为贺岁大片《赵氏孤儿》在电影宣传海报上写一句关于影片内容的宣传文字,言简意赅,不超过 2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一个小人物的牺牲成就一段历史
(示例2)他不为复仇而生,却必须接受复仇的命运
15. (2015·衡水高二检测)根据提供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
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幼稚,做人才有意思。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明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
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还能迅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
“半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审题干,弄清两个例句关于“半糖”的主要信息;抓住“一半”,延伸为“适当、适中”;形成答案,注意准确、简洁。
答案:一种恰当、适中的处世方式或工作状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