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管仲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管仲列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2 15: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管仲列传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春秋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周室衰微,诸侯壮大,周王室以血缘宗法维系的系统出现了崩溃的趋势。在严酷的争霸过程中,一些统治者眼见“礼崩乐坏”的局面不可逆转,便审时度势,开始起用出身低微但具有政治才能的人物,进行各种改革,以取得霸主地位。齐国首先在中原地区称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齐桓公任用了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为相,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管仲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救邢存卫援燕,率各国诸侯抵抗戎狄侵扰,对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使其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夺和蹂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管仲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兼思想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介词,表被动动词,拜见动词,召见、接见动词,知道动词,识别名词,知识名词,交情,来往动词,显露名词,智慧名词,礼法动词,过名词,尺寸,尺码动词,推测,估计 前一个“为”,动词,执政,处理;后一个“为”,动词,成为介词,向动词,是介词,表被动语气词,无实义名词作动词,做官名词作动词,辅佐,做……的相国名词作动词,称霸名词作状语,向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守信用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事情(现象);形容词作名词,不好的事情(现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以……为小困厄,处境艰难没有才能交换货物两个词,“因”指趁机,“而”指就逃跑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
③管仲囚焉。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
⑤岂管仲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分财利多自与。 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名师指津] 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我的理解:2.管仲“任政相齐”取得了哪些政绩?
[名师指津] 从发展经济贸易、树立齐国威信、顺乎民意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我的理解:(1)利用区域优势,同心同德发展贸易。“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2)以民为本,政令顺乎民意。“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3)能因势利导,三次纠正齐桓公的失误,增强了齐国的威信。“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诸侯由是归齐”。
(4)重视经济发展,谨慎地对待得失利弊的选择。“贵轻重,慎权衡”。 3.“鲍叔荐贤”说明了什么问题?
[名师指津] 从如何对待贤才的角度来谈。
我的理解:本文通过鲍叔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说明了用人应用其所长,唯贤是举。管仲其人,经商多分财利,谋事反而更糟,做官被逐,打仗逃跑,坐牢受辱。鲍叔牙却不认为他贪、愚、不肖、怯和无耻,反而把他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并推荐给桓公,使之有机会一展才能。4.从《管仲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管仲有怎样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名师指津] 作答时应结合司马迁的个人身世。
我的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治国才能高度肯定,同时又对其未能“平天下”感到遗憾。鲍叔牙对管仲能知能荐,司马迁借此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司马迁在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任人唯贤,充满了神往。 取材典型,语言生动
这篇传记,虽然篇幅不长,但由于作者抓住管仲的思想行为特点,取材典型,叙事简洁,语言生动,并有大量直接引用,借管仲之口来抒情,在叙事后加以简洁的议论直接揭示出管仲的为人品格并赞美其从政的才能,因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课内素材开发
知 音
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早年曾共同经商。分钱时,管仲常多给自己分一些。鲍叔牙知道他家有老母,需要钱花,不认为他贪。管仲曾给鲍叔牙出过主意,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鲍叔牙认为,不是主意不好,而是时运会有不利的时候。管仲做过几次小官,都被辞退。鲍叔牙认为,这是国君不贤明,不是管仲没有才能。管仲打仗,总是中途逃回。鲍叔牙认为,这不是胆小,而是不愿在那些无谓的权力斗争中白白送死,而且家有老母,也要有人奉养。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友情”“理解”“宽容”“襟怀”“现象与本质”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二、课外素材储备
“王林风波”与膜拜“大师”的明星
  2013年7月,央视多档节目聚焦“气功大师”王林。《焦点访谈》以《“神功大师”的真面目》为题进行报道,认为应该让王林见识一下法律的“功力”。  王林不过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气功大师中的一员,曾以表演空杯取酒、断蛇复活等所谓意念施法成名。当大师们纷纷跌落神坛之际,他转而隐身于江西萍乡取酒泸溪县,“低调”缔造出一个神乎其神的“伪不倒”神话帝国,令无数大腕明星、达官贵人甚至省部级官员共折腰。他的居所,也充满了睥睨天下的傲岸,不仅外墙是古时象征皇权的明黄色,门匾上“王府”二字,更是气冲斗牛。耍蛇耍出这样的底气,柳宗元笔下永州那个捕蛇者估计要惭愧得一头撞死。[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价值观”“理智”“真与假”“虚幻”
“欺骗”“盲目崇拜”等相关话题作文中。朋友四型
余光中?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
不可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
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
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理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让你“喜出望外”呢?大致来说,按铃的人可分为下列四型:  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譬如新鲜的水果,不但甘美可口,而且富于营养,可谓一举两得。朋友是自己的镜子。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里去。东坡先生杖履所至,几曾出现过低级而无趣的俗物呢。  第二型,高级而无趣。这种人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诤友.甚至是畏友了。这种朋友,有的知识丰富,有的人格高超,有的呢,“品学兼优”像个模范生,可惜美中不足,都缺乏一点幽默感,活泼不起来。你总觉得,他身上有一个窍没打通,因此无法豁然恍然,具备充分的现实感。跟他交谈,既不像打球那样,你来我往,此呼彼应;也不像滚雪球那样,把一个有趣的话题越滚越大。精力过人的一类,只管自己发球,不管你接不接得住。消极的一类则以逸待劳,难得接你一球两球。无论对手消极积极,总之该你捡球,你不捡球,这场球是别想打下去的。这种畏友的遗憾,在于趣味太窄,所以跟你的“接触面”广不起来。天下之大,他从城南跑到城北来找你的目的,只在讨论“死亡在法国现代小说的特殊意义”。为这种畏友捡一晚上的球,疲劳是可以想见的。这样的友谊有点像吃药,太苦了一点。  第三型,低级而有趣。这种朋友极富娱乐价值,说笑话,他最黄;说故事,他最像;消息,他最灵通;关系,他最广
阔;好去处,他都去过;坏主意,他都打过。世界上任何话题他都接得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学问,就在于不让外行人听出他没有学问。至于内行人,世界上有多少内行人呢?所以他的马脚在许多客厅和餐厅里跑来跑去,并不怎么露眼。这种人最会说话,餐会上有了他,一定宾主尽欢,大家喝进去的美酒还不如听进去的美言那么“沁人心脾”。会议上有了他,再空洞的会议也会显得主题明确,内容充沛,没有白开。如果说,第二类的朋友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学问,独缺常识,那么这一型的朋友则恰恰相反,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常识,独缺知识。照说低级的人而有趣味,岂非低级趣味,你竟能与他同乐,岂非也有低级趣味之嫌?不过人性是广阔的,谁能保证自己毫无此种不良的成分呢?如果要你做鲁滨逊,你会选择第三型的朋友还是第二型的朋友做“礼拜五”呢?
  第四型,低级而无趣。这种朋友,跟第一型的朋友一样
少,或然率相当之低。这种人当然自有一套价值标准,非但不会承认自己低级而无趣,恐怕还自以为高级而有趣呢?否
则,余不欲与之同乐矣。【赏析】 著名诗人余光中写起散文来自是不凡,不仅思想天马行空,文笔也是诙谐幽默。他奇妙地用级别和趣味画了一个二维的坐标,所有的朋友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信每个看过此文章的人在莞尔一笑之余,肯定也会扪心自问,自己在朋友心目中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如果做不了高级而有趣的,那自己愿意做个高级而无趣的,还是做个低级而有趣的呢?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