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菩萨蛮课件(20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菩萨蛮课件(20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0 21:14:0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菩萨蛮
    温庭筠“倚声填词之祖”花间词,花间词之祖—温庭筠目标导学1. 品读本词的音韵美和视觉美,
感知“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风格。
2. 美读“懒”“弄”“迟”等词语表达的
慵懒无聊,自矜自怜的情绪。
重点难点
1. 解读词中隐寓寄托之意。1朗读音韵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韵脚分别是“灭”“雪”,—仄仄
“眉”“迟”,—平平
“镜”“映”,—仄仄
“襦”“鸪”,—平平
两仄两平,相互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富于听觉之美。这就是词这种文学作品特有的音韵美。2品读视觉美“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请结合意象手法加以解说。全篇选取“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错彩镂金,精致绵密,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
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以解说.词中女子装扮 “绣罗裙” “金鹧鸪” 雕饰华丽,是一个美丽的富贵形象。 “金、花”两处、“香腮、蛾眉”等用词精致艳丽。 “照花前后镜”尤其精妙。此外,词中感情表露隐含,从“懒” “迟” “双双”词中微微透漏内心的寂寞。构思工巧,故可以说“富艳精工”。3美读语言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度”,飞出,化静为动。体现鬓发的散乱,引出下面懒起状态。词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拟人手法 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懒”字把她怅惘若失的情态传达出来,女主人公的萧疏的意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跃然纸上。“弄”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它把女主人公千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出来了。“迟”又呼应了前面的“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
慵懒、满怀幽怨(孤寂)
的闺中贵妇形象。
2)描写手法:肖像、
动作(细节)着装
反衬
比喻、借代
4总读人物美
全词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手法?5疑难突破: 张惠言《词选》卷一言称“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认为温庭筠在其中是否有所寄托?说说理由。 教师指导
闺怨诗中的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 (深沉怨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诗人的遭遇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本是京城女名满京都的艺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去年辞帝京才华横溢的诗人疑难突破:知人论世 温庭筠(812-约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唐宰相温彦博后代,属于没落贵族家庭出身。才思敏捷,恃才傲物、讥讽权贵,屡举进士不第,一生抑郁不得志。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还有什么情感吗? 6 拓展提升: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就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了。蛾眉。诗经,一个女子的眉毛是弯曲的,很美丽的意思。《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屈原所写美人芳草都有寄托意义。蛾眉,喻指才德意志的美好
再看:懒起画蛾眉。懒起,也有一个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看例子:“画蛾眉”是代表一个有才学,有意志,由理想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才能意志的珍重爱惜,一份爱美和要好的心情。实际是假借写女子,实际正是写他自己仕宦之上的不得意,是写一个才智之士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悲哀。温词就妙在这里。懒起毕竟弄妆了。弄,是玩味欣赏的意思,自我欣赏的意味。并非匆匆忙忙洗一把脸,梳一梳头。【明确】是说她不但梳洗、画眉,而且还簪花照镜。那女子为观察鬓侧和脑后的花是否戴好,除前面的妆镜外,更把一镜置于左右及脑后,将形象反映于眼前的另一镜中,便自己得以观察所簪之花是否位置适当,不但写了照花的动作,而且流露出那女子化妆时对自己的珍赏之情。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词中。她虽然是“懒起画蛾眉”,虽然是“梳洗迟”,但毕竟是画了。而且还反复照镜子。这是在珍重爱惜自己的美好品质。不是说没有人欣赏,我就堕落,就败坏,就放弃自己,不是的。
这是读书人的品格上
的操守。7: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教师指导 鹧鸪双双,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用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空虚。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双双成对的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拓展提升:晏 殊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8:评价总结 1 花间词的词风特点。

富丽精工 意象绵密
2 炼字题的答题规范。9课下作业(分层要求,程度较好的完成1、2题,其他同学第1题):
1背诵、默写全文。完成丛书p129“自主检测”第3题《更漏子》。
2搜集历代文人以女子意象寄予情感的诗作 ,揣摩其中寄寓的情志。理解闺怨词的思想内容 高二语文教学案


菩萨蛮 温庭筠
编制人
审核人
目标
导学
1. 品读本词的音韵美和视觉美,感知“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风格。
2. 美读“懒”“弄”“迟”等词语表达的慵懒无聊,自矜自怜的情绪。
重点
难点
1. 解读词中隐寓寄托之意。
自学质疑学案
阅读
记录:
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写在自己笔记本上。
一 目标导学:
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温庭筠的词,想到他的那句诗——(生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学到了“意象叠加”这个词,那么大家看到“倚声填词之祖”花间词,花间词之祖—温庭筠, 可以进一步学习他的词作的音韵美、视觉美、画面美、语言美等等。
导学:一体机展示学习目标 (2分钟)
二 教材自学:(15分钟左右)
1. 朗读音韵美,了解温庭筠“倚声填词之祖”评价的原因。
(快速找出词的韵脚,再前后读一读,说说在语感上有怎样的听觉之美?)
明确:韵脚分别是“灭”、“雪”,“眉”、“迟”,“镜”、“映”,“襦”、“鸪”,两仄两平,相互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有变化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富于听觉之美。这就是词这种文学作品特有的音乐美。
2. 品读视觉美,感知温庭筠感知“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风格。
(圈点出词中的意象,想一想作品如何营造出视觉之美的?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明确: 意象有“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错彩镂金,精致绵密,构成富于视觉美的境界。开头两句,写她脸孔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软,再衬上金黄色的眉毛,显得多么光艳!它不仅让读者看到色彩和闻到香味,而且试图触动读者的全部感官。在短短十四字中,竟把色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技巧不能说不高。
3. 美读语言美,赏析“度”“懒”“弄”“迟”的妙处。
云”字乃从”鬓”字生出,”度”字又从”云”字生出。词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试想:于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连细小的眉、发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更撩人乎?
“画蛾眉”应是表现女主人公一种爱美的感情和那种“为悦己者容”的心态,但“懒”字把她怅惘若失的情态传达出来,女主人公的萧疏的意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跃然纸上。
“弄”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它把女主人公千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出来了。“迟”又呼应了前面的“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
三 合作互学 10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1.单元组内互学:
2.单元组间交流:
四 媒体助学:
1.炼字的规范答题步骤(评价总结环节)
2.温庭筠生平遭遇 (疑难突破环节用)
“研讨理解”学案
五 疑难突破
1. 我们单元组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总读人物美,说说你体会到温庭筠《菩萨蛮》中抒情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怀。张惠言《词选》卷一言称“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认为温庭筠在其中是否有所寄托?说说理由。
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可参考“媒体助学” 关于“闺怨”的寄托及温庭筠生平遭遇)
2. 借助杜甫《咏怀古迹》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感受词人的寄寓情怀。(详见课件)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六 拓展提升
1.女子既然“懒起画蛾眉”,但又为何“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呢?
写出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表现了她自鸣得意,精神饱满,联系她的境遇,不禁让人想到红颜易老,青春难驻,象花一样易开易落。
2.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用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空虚。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双双成对的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点出了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双双对对的理想。
3. 全词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手法?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的形象。通过人物肖像、动作(细节)、着装的描写。写了一位闺中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以至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它的处境和心情(深闺寂寞,幽怨相思)。
七 评价总结
1 花间词的词风特点。
富丽精工 意象绵密
2 炼字题的答题规范。
八 课下作业
背诵、默写全文。完成丛书p129“自主检测”第3题《更漏子》。
一课
一得
闺怨诗中的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高二语文教学案(评测练习)


菩萨蛮 温庭筠
编制人
审核人
目标
导学
1. 品读本词的音韵美和视觉美,感知“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风格。
2. 美读“懒”“弄”“迟”等词语表达的慵懒无聊,自矜自怜的情绪。
重点
难点
1. 解读词中隐寓寄托之意。
自学质疑学案
阅读
记录:
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写在自己笔记本上。
一 目标导学:(3分钟)
导入:
导学:
二 教材自学:(10分钟左右)
1. 朗读音韵美,了解温庭筠“倚声填词之祖”评价的原因。
(快速找出词的韵脚,再前后读一读,说说在语感上有怎样的听觉之美?)

2. 品读视觉美,感知温庭筠感知“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风格。
(圈点出词中的意象,想一想作品如何营造出视觉之美的?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3. 美读语言美,赏析“度”“懒”“弄”“迟”的妙处。
三 合作互学 10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1.单元组内互学:
2.单元组间交流:
四 媒体助学:
1.炼字的规范答题步骤(单元组交流环节3用)
2.温庭筠生平遭遇 (疑难突破环节用)
“研讨理解”学案
五 疑难突破 8分钟左右
1.总读人物美,说说你体会到温庭筠《菩萨蛮》中抒情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怀。张惠言《词选》卷一言称“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认为温庭筠在其中是否有所寄托?说说理由。

2. 我们单元组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六 拓展提升8分钟左右
1.女子既然“懒起画蛾眉”,但又为何“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呢?
2.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还学过哪些运用这种修辞的诗句。
3. 全词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手法?
七 评价总结 5分钟左右
1 花间词的词风特点及积极作用。
2 炼字题的答题规范。
八 课下作业
背诵、默写全文。完成丛书p129“自主检测”第3题《更漏子》。
一课
一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