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学案+练习)16 《魏公子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学案+练习)16 《魏公子列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6 22:45:54

文档简介

魏公子列传
一、读准字音
安釐王(xī)  侯嬴(yínɡ)  昭王薨(hōnɡ)
执辔(pèi) 譬若(pì) 馁虎(něi)
矫杀(jiǎo) 骄矜(jīn) 嚄唶(huò zè)
二、识记通假
(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同“向”)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
三、一词多义
(1)将
(2)下
(3)独
(4)存
(5)故
四、词类活用
(1)仁而下士(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下)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用作动词,藏在衣袖里)
(3)椎杀晋鄙(名词用作状语,用锤子)
(4)皆谦而礼交之(名词用作状语,按礼节)
(5)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
(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用作名词,救兵)
(8)公子从车骑,虚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
(10)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11)侯生乃屏人间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
(12)能急人之困(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着急)
(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怒)
(14)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急事)
(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用作动词,傲慢地对待)
(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
(17)公子从车骑,虚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
(18)公子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五、古今异义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性情谨厚、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
(3)过客以观公子
古义:拜访客人。
今义:过路的客人;旅客。
(4)公子颜色愈和
古义:脸色。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六、文言句式
(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判断句)
译文:我只是个城东门的看门人。
(2)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
译文: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3)此五霸之伐也。(判断句)
译文: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
(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
译文: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5)而如姬最幸。(被动句)
译文:(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
(6)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句)
译文:有什么作用呢?
(7)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把他杀死,因此我难受得哭了。
(8)请救于魏。(状语后置句)
译文:向魏国请求救兵。
(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译文:公子能帮助别人解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10)留军壁邺。(省略句)
译文:叫他停止进军,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
(11)欲以观公子。(省略句)
译文: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
[资料链接]
仁而下士的战国公子——信陵君
魏元忌(?-前243),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安釐王元年(前276)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当时魏公子威名远扬,各诸侯国十余年不敢出兵伐魏。
公元前260年,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人。秦军又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企图消灭赵国,再进一步吞并其他五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甚急,其他诸侯国都被秦兵慑服,不敢援助。
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求救。就魏国来说,唇亡则齿寒,救邻则自救,如果赵亡,紧接着魏也就会灭亡。信陵君在关键时候窃符救赵,抗击秦兵,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也暂时保全了两国的安全。
文化常识
士与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文本鉴赏]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结交侯嬴和朱亥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他在这些“岩穴隐者”的帮助下,不顾个人安危,不谋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窃符救赵”和“却秦存魏”的历史大业的故事,歌颂了信陵君心系魏国、仁而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同时也赞扬了那些门客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文本深读]
1.本文主要突出了信陵君的什么思想品格?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主要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品格。
(1)关于“仁”: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
(2)关于“下士”: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2.关于侯嬴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向着北乡自刭一事,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
第二,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很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
第三,也有人认为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兵符杀晋鄙救赵国,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对魏王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刎的。
3.侯生也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物之一,在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为什么他要特别歌颂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士为知己者死。”他歌颂侯生的“士为知己者死”,正是为了嘲讽汉代官僚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2)在这里,司马迁是有切肤之痛的。当他遭遇“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的时候,“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只有到了这种时刻,他才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忠于知己”,那种能“急人之难”,能“脱人于困厄”的侠义行为是多么可贵;而那种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势利小人是多么可憎。“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贵,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本文在写作上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典型材料的选择。信陵君一生功勋,全在救赵却秦,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本文正是选择了这两件最典型的材料。
(2)烘托手法的运用。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刭”、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能“急人之困”。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以信陵君虚左自迎侯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3)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如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公子“执辔愈恭”“颜色愈和”……寥寥数语,便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文白对译]
  


















































































































































































谦谦公子魏无忌
魏公子为人仁爱宽厚,士人无论能力大小他都谦恭地、有礼节地同他们交往,从不因自己富贵而慢待他们,因此归附于他的有三千多门客,也因为公子的贤德,其他诸侯国十几年不敢攻打魏国。秦国攻打赵国时,魏公子窃符救赵,并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为了感激他,想把五座城邑封赏给他,他听说后就开始骄傲自大,居功自傲。门客中有人劝谏他:公子对别人的恩德应该忘掉,不要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公子立刻责备自己,无地自容。当赵王来迎接他时他表现得非常谦恭有礼。魏公子因谦虚恭敬、礼贤下士,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他的知过能改,则表现出君子的宽广胸怀。
【应用角度】 本素材可用于“谦虚是一种美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帮人就是帮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敬仰英雄的民族,也历来不缺乏英雄。从贩夫走卒到帝王将相,灿若群星。然信陵君文不足以扬名天下,武不足以定国安邦,官位不高,却能世世代代留下礼贤下士的美名,人们一旦谈论起他,无不肃然起敬。后世百姓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对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崇拜,将其安息之地“信陵”改称“宁陵”,以使这位贤达之士永远安宁地躺在这块土地上。时至今日,宁陵县县城的西北角,依然可以看到信陵君曾经开荒种田的那块土地、信陵君行宫后边的那条小河及贯穿宁陵县城十里长的东西大街“信陵路”,听到在“信陵路”上流淌着的关于信陵君的故事和歌谣……
为何?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救危济困。信陵君正是这些精神的寄托者,理当被我们仰慕与学习。
现代门客PK古代门客
提起门客,人们脑海中大多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如侯嬴、朱亥等为了道义的侠义客,如吴起、庞涓等的客将;像苏秦、张仪或荀子一般的文士;抑或是一群会些雕虫小技、混吃混喝的“食客”。但时至今日,社会上又出现了“门客”这个群体,而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让我们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来一场新老门客间的PK。
PK1:目的不同各具特征
在中国古代,大多数门客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依靠主人的权势,追求人生的荣华富贵,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那些落魄的贵族弟子或怀才不遇的底层贫民们便极尽各自之能,通过博得主人的欢心,以求得日后的利禄和功名。他们中有为求将位而杀死齐籍妻子以取信鲁国的吴起,有伪装得罪出走而杀死老婆孩子的要离,有出于妒忌害死同学韩非子的李斯,有诈骗钱财引诱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并引来“焚书坑儒”之祸的方士等等不一而足。强烈的目的性加上浓重的个人私欲,构成了旧门客的基本特征。
现代门客来源更是多样化。有诗书满腹的文人才子,有社会经验丰富的江湖老生,还有在某方面有所擅长的各界人士,甚至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一旦他们身上的某些方面吸引了“东家”,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新门客,从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自己需要做的也仅仅是继续发挥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既是自己爱好又兼顾生活,何乐不为?
PK2:生活态度大相径庭
古代的门客大都与政治密不可分,不论是为了金钱地位还是其他,很多都充当着左膀右臂的角色,且结果多少带着“悲剧”色彩。要么是穷尽一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要么是不断易主却一生也得不到赏识,只落得武门客捐躯沙场,文门客抱憾而终。
悠闲自在是新门客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老门客所不能企及的。如今的门客大都是一些富人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而网罗的。他们可能在书法绘画上造诣颇深;可能对古董古玩有独到见解;也许是精通风水占卜之能事,而生意人又很在意这些方面。这些现代门客一般生活充实也很闲适。而每个东家在挑选门客时侧重点很明确,一般一个领域只选择一个人作为参谋,这样也避免了旧门客时期出现的相互倾轧现象。
PK3:环境不同收入有高下
在古代,门客间的收入也是各有不同的。那些鸡鸣狗盗之士仅仅是满足于温饱,只要能混吃混喝不被赶走就大呼快哉,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其他收入,生活上多少显得窘迫。而那些志得意满的门客,由于自身存有优势,可以对东家开出一些条件,一般也会得到满足。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先为“食无鱼”,继为“出无车”,后为老母无人赡养三次弹剑而歌。有些门客除了要求丰厚的物质待遇外,还需要主人在精神上也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类门客要求颇高,生活境遇也很好。
现代门客相比古时“同行”们的收入要优越许多。如今京城的一些门客大都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独立小院、出入有车、衣食无忧;他们一般定期就会收到“东家”给的各种费用,有些进行艺术鉴赏的门客还经常跟随东家出入高级场所,并且享受很奢华的生活。一些老板也很信任自己门下的门客,在门客所熟悉的领域里,往往都是门客就可以拿主意,当然这些门客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精要赏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门客”产生。中国现在的门客也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很多是家族制,根本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又需要一些方面的人才,所以反求于大学教授兼职或者包养江湖术士,应该说是一种没有效率的非市场化行为,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课件90张PPT。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魏公子列传2345678910111213性情谨厚、有德行的人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14脸色拜访客人15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我只是个城东门的看门人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16有什么作用呢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17公子能帮助别人解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把他杀死,向魏国请求救兵因此我难受得哭了18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叫他停止进军,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魏公子列传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直上载公子上坐
B.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C.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D.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D [A项,“坐”同“座”;B项,“乡”同“向”;C项,“椎”同“锤”。]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B.公子从车骑,虚左
C.能急人之困
D.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C [A项,洁:使……高洁,使动用法;B项,使……空着;使动用法;C项,为……着急,为动用法;D项,使……站立着;使动词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②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B.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C.①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②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D.①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
D [A项,动词,做/动词,难为;B项,介词,在/介词,从;C项,介词,在/介词,因为;D项,副词,于是,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称赞
B.此五霸之伐也 伐:功业
C.而公子亲数存之 存:探问
D.谢客就车 谢:辞别
A [A项,“赞”应为“引见,介绍”的意思。]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A.请救于魏
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例句与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中的“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他们车乘的篷盖,此处代指使者。
B.“公子即合符”中的“合符”:验证兵符相合。符,兵符,古代调兵的书信。
C.“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中的“引公子就西阶”:古代迎宾,主人从东阶上,宾客从西阶上,以示尊敬。宾客若自谦降低身份,则与主人同从东阶升堂。
D.“此五霸之伐也”中的“五霸”:即春秋时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B [B项,兵符,古代调发军队的凭证,非书信。兵符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两半相合,才能调兵。]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物有不可忘,__________________。夫人有德于公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或有不可不忘 公子不可忘也 公子有德于人 愿公子忘之也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C [C项,连词,果真,如果。A项,动词,推辞/名词,言辞。B项,使动,使……退兵/动词,回头。D项,动词,受宠幸/动词,希望。]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所指代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之:代兵符
B.公子勉之矣 之:代救赵之事
C.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之:代兵符
D.如姬资之三年 之:代为父报仇之事
A [A项之:代救赵之事。]
10.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D.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C [C项表示“用来……方式(方式、方面等)”,其他三项均表原因。]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B [主要是公子“急人之困”的品格起作用。]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计划都告诉了侯生。
(2)这就好像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您)还要这些宾客做什么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妄人耳  妄:无知妄为
B.乃装为去 装:穿上衣服
C.走蒙骜 走:跑
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信:诚实
A [B项,整理行装;C项,使……败逃;D项,相信。]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台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公子妄人耳/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A [“夫人弟/公子”意思是“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复指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和C项。 “公子闻/所在”意思是“公子打听到他们(毛公、薛公)的藏身地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公子听说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就想见见他们;可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不愿见面。但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
B.面对平原君的鄙视,魏公子用假装要离开赵国的办法迫使平原君很快向他道歉并坚决挽留;除此之外,魏公子还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以至天下有本事的人都纷纷前去投靠。
C.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最终成就了魏公子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魏公子“仁而下士”赢得了人才们的忠诚。
D.魏公子之所以最后被免去上将军一职,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太巧妙,以致“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C [A项,“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豆浆店里”“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均与原文不符。B项,“装”应是“整理行装”,“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也无文字依据。D项,“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错误。]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
(2)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
(3)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
【参考译文】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之地,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人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看来)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前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宾客倾心仰慕。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
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寻找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