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舷窗(xián) 衣橱(chú) 镶嵌(xiānɡ)
邋遢(lā)(ta) 威士忌(jì) 喋喋不休(dié)
癖好(pǐ) 绷紧(bēnɡ) 愠意(yùn)
扣襻(pàn) 窸窣(xī)(sū)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颤 (2)晕
(3)煞 (4)鲜
2.语境辨析法
(5)办事处(chù)正在处(chǔ)理这个问题。
(6)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化妆·化装
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化装:①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②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永城民警化装(化妆/化装)成农民工,在建筑工地擒获一逃犯。
②女性在选择化妆(化妆/化装)品时一定要谨慎,要挑选正规厂家生产的、有保障的产品,切勿贪小便宜毁了容貌,那就得不偿失了。
(2)琢磨·捉摸
“捉摸”与“琢磨”读音相近,都表示心理活动。
捉摸:侧重“猜测”“预料”,多用于对某人脾性或言行用意的猜测、把握,有时也用于对某种情况的猜测、预料。
琢磨:则是“反复思考、仔细考虑”的意思,多用于对某一具体问题采取何种对策或做法的考虑,有时也指对文章中词句含义的思索、体会,还可以用于人。但同样是以人为对象,“捉摸”重在对人的脾性、用意的猜测,而“琢磨”是根据某人的言行举止进行仔细深入的考虑,从而对此人做出评判。“捉摸”常与否定性成分搭配使用。如“难以捉摸”“捉摸不透”等。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蹇德森今年70岁,鞭子玩得美在圈子里是有名的。在前年武汉禁“鞭”后,他就琢磨(琢磨/捉摸)出个不打出声响的玩法。
②本届春季房展会上难觅打折促销项目的踪迹,同时很多楼盘报价也令人捉摸(琢磨/捉摸)不定,很多楼盘都尚未给出具体价格。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 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镛在其创作武侠小说五十年之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说“书”论“剑”,说话中谈笑风生。(×)
请说明理由:“谈笑风生”指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与前面“说话中”重复。
(2) 《幽默与讽刺》上的这则笑话因为对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所以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请说明理由:“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
(3)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了。(×)
请说明理由:“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也不懂。此处属于不理解词义而误用。可改为“一无所知”。
(4)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
请说明理由:“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言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这里用来写父亲诉“衷曲”,显然恰当。
(5)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请说明理由:“踌躇满志”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绩非常得意。使用恰当。
[常识·速览]
英王的“荣誉侍从”——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1874年生于巴黎英国大使馆,其父罗伯特·奥蒙德·毛姆担任大使馆的法律顾问。毛姆天性害羞,体质孱弱又孤僻口吃,这使他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成为一个生活的冷眼旁观者。毛姆在19世纪末开始写作,但是他的主要创作活动时期是在20世纪开头的四十多年。他先写小说,但是早期作品并没有引起热烈的反响,于是转而创作戏剧,从1903年到1933年,他一共写了近30个剧本,一时间成为当时英国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毛姆的作品除在英美畅销之外,还被译成多种外文。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主要作品:毛姆一生创作了《人间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大吃大喝》《刀锋》四部长篇小说及一百五十多篇短篇小说。
英国人有英国人的民族性格,在绝大多数人的作品中,他们更偏向于表现绅士的翩翩风度,注重礼节,严谨体面。小说《万事通》写于一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更因为亲人的逝去、朋友的背叛给人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阴影,一战后人情变得冷漠起来。
毛姆从不讳言,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只是经过了他的艺术加工。他的作品读起来幽默风趣、兴味盎然,这归结于他善于构思,会讲故事,另外也与他在小说中常常表现出的姿态有关。毛姆的文字并不剑拔弩张,语气中总有一种超然于小说和读者之外的英国式的冷淡风度,不免有些尖酸的笔触,准确刻画出自己所见所闻的社会现实。毛姆描写的虽然是一些个人,但却代表了他眼里整个人类——轻松和消遣都只是表面,幽默则不无深意,底下还隐藏更多黑暗。毛姆不同于许多作者的地方就是他从不把自己的作品打造得道貌岸然,也无意用先知的口气指导读者该如何生活,他只在无数细节里不动声色的表达立场,许多发人深省的哲学命题在他笔下显得举重若轻。《万事通》是一篇典型的“毛姆式的小说”。
[整体·感知]
毛姆的《万事通》塑造了柯拉达先生这样一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即一方面处处骄傲自满令人不快,另一方面为了保全他人的名誉而自甘受损认输。在他身上,庸俗与善良相互交织,作者充分运用语言和细节描写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多变。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从开头到“总是情绪激烈、无休无止的”,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毛姆的小说,在不经意的叙述中常常出其不意地说出一些极富幽默感却很有深意的精彩语言,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试在文章中找一找,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感到相当有把握,如果把那张护照拿来仔细看一看,准可以发现柯拉达先生出生地的天空,要比英国一般能够见到的天空更蓝些。”这句话很巧妙地告诉我们,柯拉达虽说自己是英国人,但他不同于一般的英国人,他更活跃、好动、健谈,没有一点英国人的沉稳内敛。
(2)“他富有爱国精神。英国国旗是一面壮丽的旗帜,但是挥舞在一位来自亚历山大港或是贝鲁特的绅士手中,我不禁感到对它的尊严有所损害。”亚历山大港或是贝鲁特都不是英国本土。柯拉达一直在谈纽约,谈旧金山,这样一个没有多少英国人特点的人大谈爱国,的确有些不伦不类,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真正爱国的意味,相反让人感到的是对英国的损害。
(3)“他从来也想不到,人家会不想要他。他蛮有把握,认为你也一定是愿意见他的,就和他愿意见你一样。这个人如果到你家里做客,你把他踢下楼梯,推出大门去,再使劲把门关上,他也不会疑心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客人的。”作者用如此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大大咧咧的人,感觉麻木到何等的程度,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没有一点儿自知之明。
2.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有特色,节选的部分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了柯拉达先生的庸俗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活细节:①贴着太多标签的皮箱;②香水、洗发剂、润发油,表明是上等法国化妆品的好主顾,邋遢的昂贵的乌木刷子;③善于交际,三天之内认识船上的每一个人;④主办一切,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抽彩、拍卖、买运动会奖品、投圈比赛、高尔夫球赛的发起、音乐会、化装跳舞会的组织无不是他一人所为。
(2)语言细节:柯拉达先生对每一件事情无所不知、高谈阔论、喋喋不休,喜欢争辩,强行说服别人。
(3)肖像描写:作者用调侃的语调对柯拉达先生相貌的勾勒。
(4)动作描写:“我”玩纸牌时,柯拉达先生热情主动地“帮”我抓牌的细节。
二、阅读从“兰赛在美国领事界工作……”到文章最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3.柯拉达无所不知,精明过人,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炫耀的机会。为什么明明看出兰赛太太的项链是真品,却改口说是假的?你能根据作品内容推测出他的心理活动轨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凭柯拉达先生的眼力和性格,他明明看出来兰赛太太的项链是真品却改口说假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兰赛太太的无声的恳求,使得他明白了内幕;二是他本人虽然处处炫耀自己,但他身上也有理解和同情他人的一面。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关于柯拉达先生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猜测:兰赛太太脸色很难看,快晕倒了,她哀求我的意思太明显了,这里头肯定有问题,说不准我要是坚持真相说珍珠项链是真的,那兰赛太太就要糟糕了,她肯定没办法解释哪来的钱买这项链的。可是,真的要撒谎吗?为了帮她一个忙让自己丢脸吗?这样子我的面子就全没了,说不定大家都会嘲笑我,认为我以前说的那些都是在吹牛,这太丢人了。说真的,还是假的?看兰赛太太那样子,很可怜,算了,就认一回输吧,免得害得人家夫妻不和,说不定闹出人命来……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析“我”对柯拉达先生的感情变化,找出表现我对柯拉达先生情感变化的词语或者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甚至在我认识麦克斯·柯拉达之前,我思想上就已经准备讨厌他了。②我对柯拉达先生实在没有一点好感。③我不喜欢柯拉达先生。④他肯定是全船最招人嫌的人。⑤我不完全讨厌柯拉达先生了。
5.透过本篇小说了解毛姆短篇小说语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总的来说毛姆的短篇小说语言极为简洁,时空转换的时候干净利落,情节推进大部分利用人物对话,经常使用设悬、对比等手法,结局出人意料,很容易让读者有阅读快感。题材颇具异域风情,对社会生活有细微深刻的观察。文中能够看出英国人严谨的文风,人物肖像、动作等用笔精准且一丝不苟。但凡幽默的情节均带有节制,点到即止,用笔深度旨在制造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
6.请你总结一下,柯拉达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刻画出柯拉达先生不识高低、夸夸其谈、自以为是、死皮赖脸的个性特点,突出他俗不可耐的商人本质。同时,又通过打赌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柯拉达先生良心未泯、人性尚存的善良一面,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万事通先生”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商人典型。
7.本文叙事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英国短篇小说发展到毛姆这个阶段出现了非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作品中经常出现隐性人物隐性情节。这种隐性的造成是由于作者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角度,从作品中的某个人物A角度观察另一个人物B,留下不少悬念和疑惑,当结局出现时,往往让读者处于与A同样的惊异之中,阅读最大的快感也就在此。本文主要从作品中“我”的角度观察另一个人物麦克斯·柯拉达,对柯拉达的为人留下了种种悬念和疑惑,一个普通的偷情故事,居然从一个旅游者的视角,被叙述得那么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幽默而又机智,而当最后的结局出现时,让所有的读者与“我”处在同样的惊诧当中,感受着阅读的乐趣。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动作描写
毛姆善于撷取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风貌,突出作品主题。在本文中就不乏这样的细节描写。如写生活中的柯拉达先生主办一切,无处不在,抽彩、拍卖、买奖品、投圈比赛、高尔夫比赛,等等,无不是他一个人所为。此外,还选了他的动作方面的细节,如热情主动地“帮”我抓牌的细节等,从而精练传神地写出了柯拉达的特点。
2.写法指导
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
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运用词语。我们国家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2)动作要表现人物的品质。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3)写人叙事中穿插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要分步写清楚。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既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3.迁移应用
请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运动会赛跑的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 “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冷漠中的善良
本文写于一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们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更因为亲人的逝去、朋友的背叛使人们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阴影。但毛姆笔下的柯拉达先生是健谈的,这里的健谈既表明他乐于到处与人交际,甚至不考虑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交谈;他可以在三天之内认识船上的每一个人;他安排船上的每一次活动;他无处不在并且无时不在。
【应用角度】 “热情”“个性”“善良”“这世界需要你”等。
2.精彩应用
如果张良没有在桥上恭敬地为老者穿好鞋子,就不会得到《太公兵法》而为刘邦打天下;如果管仲没有选择与鲍叔牙和善共处,就不会在战败后获得第二次生命;如果登山者没有选择帮助被冻僵的人,就不会使自己的身心感到温暖,从而走出困境。人的一生中必须做出无数次的选择,换个角度思考,这就是一次次“积善”的机会。
中国有句古俗语,叫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选择时,应当选择善良,择善而从。
毛姆笔下的柯拉达也是这样一位善良的人。一战后,因为亲人的逝去、朋友的背叛使人的内心产生出了巨大的阴影。但是柯拉达却非常健谈,乐于到处与人交往,甚至不考虑他人是否愿意与他交谈,他安排船上的每一次活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身上的美德,他要告诉人们:战争后的人情冷漠,而柯拉达表现出的热情对别人来说是一股春风,他的多事,他的善良无不是整个社会缺失的内容。
课件56张PPT。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万事通2345678化装化妆91011琢磨捉摸12× “谈笑风生”指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与前面“说话中”重复。 13× “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 14× “一窍不通”指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也不懂。此处属于不理解词义而误用。可改为“一无所知”。 15√ “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言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这里用来写父亲诉“衷曲”,显然恰当。 16√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绩非常得意。使用恰当。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见过柯拉达先生的慷慨激昂,口若悬河,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他像现在这样口若悬河,慷慨激昂。
B.我们只是隐约地知道他是因为商业方面的任务到日本去的。这时,他踌躇满志地环顾全桌。
C.柯拉达先生一如既往,又就这个新题目滔滔不绝地发起议论来。
D.我们的语文老师对《红楼梦》颇有研究,讲起《林黛玉进贾府》来高谈阔论,精彩异常。
【解析】 A项,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B项,踌躇满志:非常自得,心满意足。C项,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相同。D项,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含贬义。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通过一个个细节描写刻画柯拉达先生的不讨人喜欢和他何以被称为“万事通”,后半部分同样针对他的一些特点描写,从而整体上把握住主人公的特点及其转变。
C.柯拉达先生表现出了英国人沉稳内敛的性格,为了保住兰赛太太的秘密,他违心地不说项链是假的,把一百美金输给了兰赛。
D.《万事通》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比如围绕人物个性设置情节,运用生活细节刻画人物,运用“善与恶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的方法塑造人物,结构上也表现出“引而不发、善藏善露”的特点。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引领……水平”不搭配;B项,成分残缺,在“整体”前加上“从”;C项,多重否定表肯定,应该去掉“不”。
【答案】 D
3.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空白部分填充完整。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一生著述颇丰,可起初却并不那么顺利,很多作品销路不畅,毛姆很着急。一天,他突然在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事刊出,如水击石,反应强烈,打动了很多女孩的芳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毛姆小说女主人公是什么样子,都纷纷买毛姆的小说。一时间,他的小说被抢购一空,一版再版,毛姆也家喻户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本人年轻英俊,教养深厚,是一位百万富翁,欲寻一位毛姆小说中女主人公式的女孩为终身伴侣。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跟她走。
(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答题时首先要概括文本信息。所给语段共五句。第一句是“别忘记诗歌”的提醒;第二句是谈诗歌的作用,“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第三句是谈诗歌的追求;第四句是谈青春期要读诗;第五句是解释原因。第五句共有三个层次:你的内心是纯粹的;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相吻合;美能诱惑你。回答此题可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即客观上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观上青春又在哪些方面与诗歌特点吻合。
【答案】 (要点及角度提示)①诗歌的语境神秘、自由和解放,正符合青春的向往。②诗歌的纯粹与青春的纯真、感性相吻合。③诗歌之美契合青春之美,诱惑青春之心。
5.下面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顺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最为工整、恰当。
上联:琢玉镕金铸大器器宇轩昂心逐楚云思万里
下联:力千钧争先锋笔倚衡岳腾蛟起凤初试锋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联:腾蛟起凤争先锋锋芒初试笔倚衡岳力千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背 叛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
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
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
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
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
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
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
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
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
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
不久,虎头岭上,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
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
在门头沟,我们最终在一处山洞里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
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
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
(节选自《金山》,2015年1期)
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B.“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
C.“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D.“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
【解析】 B项,“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有误,从后文看,一是人手少,二是只有王老蔫熟悉地形。C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写王老蔫是如何将鬼子带入山中,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D项,“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有误,从下文看,“我”所担心的是他投靠敌人,给自己带来麻烦。
【答案】 A
7.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说开头两段主要叙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粮食的短缺;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③引出了王老蔫下山找粮的故事情节,为突出其英雄的形象特点作铺垫。
8.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为人低调,不轻易表现自己。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②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③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
9.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部分这样安排纯属多余,还有人则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小说结尾这样安排纯属多余。①从情节来看,小说叙述完王老蔫英勇就义,部队找到粮食并渡过了难关,结构已是完整,没必要再画蛇添足。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整篇小说先写人们对他性格特点的认识,再写他英勇就义,形象丰满,再补叙后面的内容当属多余。③从小说的主题来看,本文通过塑造王老蔫的形象,反映出抗战的主题,后文再写补叙的内容,似乎与此没有太大的关联。
(示例二)作者这样安排匠心独运。①从情节上看,小说最后的结尾是对前文王老蔫带鬼子上山情况的有力补充,只有这样,结构才显得完整。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补叙部分突出了王老蔫的机智勇敢,是对前文有关他性格“胆小”的否定,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③从主题上来看,除了反映出抗战主题外,作者这样写,还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主题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