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蚕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蠕动(rú) 桠枝(yā) 引擎(qínɡ)
田塍(chénɡ) 团匾(biǎn) 蚕箪(dān)
掮着(qián ) 爇火(ruò)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纤 (2)涡
(3)当 (4)模
2.语境辨析法
(5)天气暖和(huo)了,小明和小华(hé)在家和(huó)泥抹墙;他们很有原则,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审察·审查
审察:多指仔细观察;
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经过反复审察,他们终于找到了案件的侦破线索。
②试卷答完后,要仔细审查。
(2)变化·变幻
变化:指性质、状态或情况跟原来有了不同;
变幻: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小旋风”林志颖出道二十多年,容貌上几乎没什么变化。
②运动赛事其实就是真人秀,只是剧情变幻莫测,不可能按照“用户需求”来随时更改剧本。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依然在乐视网上班的员工内心惴惴不安。其中一名销售人员担心,投放乐视网的广告客户面临着被巡视的风险,或者HR会不会找他谈话。(√)
请说明理由:惴:忧愁、恐惧。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他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他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至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1年辞世。
作品所描写的1932年的春蚕丰收成灾是有着更深刻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根源的。三十年代前后,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际帝国主义为摆脱危机,加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向国外大肆倾销剩余产品。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和一二·八侵华战争,日本政府对日本丝外销采取经济补贴。而中国丝不仅没有本国政府的扶助补贴,还被课以苛捐杂税,这就使得中国丝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遭到廉价的日本丝的压迫,导致中国丝厂的减产停产。丝厂主和茧商为苟延残喘,拼命压低茧价,以剥削蚕农作为补偿;还有叶行操纵桑叶价格。作品比较充分地揭示了春蚕丰收成灾的根源。东洋兵要打进来、丝厂关门、茧厂不开秤、叶价飞涨,这种种世界不太平、丝业不景气的传言,前后呼应,贯穿全篇。作品还描写塘河中的小火轮威严地驶过,把一条乡下“赤膊船”冲击得好像在打秋千,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也像“赤膊船”那样动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三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境况。
[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老通宝一家一村,为夺取蚕事丰收而进行的竭尽心力和财力的奋斗。结果丰收反而欠债,揭露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以及地主、高利贷者重重压榨农民的罪恶。指出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下中国农村加剧破产以及农民反抗性日益增长的过程。同时,又明确指出造成丰收成灾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它是三十年代旧中国社会的缩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教材。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对老通宝的肖像描写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老通宝的肖像采用白描手法:焦黄的皱脸,清明节后还穿着过冬的破棉袄,身边挂着长旱烟管,在阳光下,“影子就像一段乌焦木头”。这些肖像描写尽管简单,但由于作者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试分析这一部分中老通宝的心理变化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内心苦恼。文章开始,他穿着破棉袄,坐在“塘路”边的石头上,触景生情,勾起家庭兴衰变迁的回忆和思考,发着“世界真是越变越坏”的感慨。
②恨洋鬼子、恨洋货。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了债。”因此,他相信“铜钿都被洋鬼子骗去了”的话。
③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当他看到桑叶长势较好时,“被穷苦弄麻木了的老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
3.作品描写“小火轮船拖着三条大船驶过,把一条乡下‘赤膊船’冲击得好像在打秋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品描写塘河中的小火轮船威严地驶过,把一条乡下“赤膊船”冲击得好像在打秋千,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也像“赤膊船”那样动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三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写照。
二、阅读全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4.本文线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
环绕这条主线还有四条副线:
一条是老通宝和小儿子阿多对勤俭生产的看法上的矛盾:老通宝不相信政局能影响生产,只相信春蚕熟就能解决穷困问题,甚至土地问题;而阿多却永不相信,在混乱的局面下,养蚕和种地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是老通宝的想以不变应万变和阿多的想“穷则变,变则通”两种极端相反的思想意识的矛盾。这个矛盾也可以说是逃避现实或迁就现实和迫切要求变革之间的矛盾。
其次一条是老通宝和儿媳四大娘在选择蚕种上的矛盾:老通宝恨死了带“洋”字的东西,因此不愿用“洋种”;而四大娘却主张用洋种。这也是“不变”与“要变”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保守和进取的矛盾。
第三条是老通宝一班人与荷花之间的矛盾:老通宝一班人都说荷花是“白虎星”,避之唯恐不及;而荷花则认为大家不把她当人看待,是莫大的羞辱。这虽是迷信和反迷信的矛盾,其实也是“不变”(继承封建传统,不把妇女当人看待)与“要变”(要求打破歧视妇女的传统)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村里有名淘气的大姑娘”六宝和“爱和男子们胡调”的李根生老婆荷花间的矛盾,一方面表现农村人民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制造气氛,强调了第三条副线。
这些线索在《春蚕》中也初步得到解答:在春蚕虽好并不解决问题一点上,证明阿多的观点正确;在出卖茧子时洋茧值钱的事实上,也证明了四大娘的主张正确;在春蚕大熟一事上,更证明了一般蚕农说荷花是“白虎星”,对春蚕有妨碍的虚妄;在捋叶时证明六宝和阿多要好,荷花不过是个陪衬。
这些副线都与主线交织一起,为主题的表现服务,帮助读者对作品获得深刻而完整的印象。
5.如何看待老通宝恨洋鬼子和洋货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通宝恨洋鬼子和洋货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
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分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了债。”因此,他相信“铜钿都被洋鬼子骗去了”的话。这说明老通宝恨洋鬼子、恨洋货是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农村的破产,和他自家的贫困化密切相关的。这是一种朦胧的反帝意识。但老通宝由恨洋鬼子倾销洋货,到恨一切洋的东西,不愿意养洋种蚕。四大娘嘲讽他:“老糊涂的听得带一个洋字就好像见了七世冤家!洋钱,也是钱,他倒又要了!”这就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了。
6.文章塑造老通宝这一形象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通宝是中国老农民的典型。他勤劳节俭、倔强坚韧,同时又迷信保守,有较严重的封建家长作风。作品开始,他穿着破棉袄,坐在塘路边的石头上,触景生情,勾起家庭兴衰变迁的回忆和思考,发着“世界真是越变越坏”的感慨。比起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来,他的感慨是更深的,因为他家从小康坠入了困顿。他的感慨具有真实的时代内容,因为中国愈来愈殖民地化,世界也确实是愈变愈坏。我们看到他拿着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这典型的细节表现了他内心的苦恼。但是,他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当他看到桑叶长势较好时,“被穷苦弄麻木了的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他期望通过蚕事丰收改变艰难的生活境遇。这不只是老通宝一人,也是全村人共同的愿望。在蚕事活动中,他有魄力,有决断,有丰富的经验。他很有胆略,养了五张布子的蚕。他善于筹划,还未养蚕就先借钱买好桑叶。他虽然六十多岁了,仍然身体力行,忙这忙那,不放松每一个环节,率领着督促着全家团结奋战,两眼常熬得通红。他有封建迷信思想,但却尽力于人事。在春蚕决战的关键时候,他毅然把自家最后的产业——产十五担叶的桑地抵押出去,换来三十担桑叶,这对他家夺取春蚕大熟的特大丰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心理描写
在本文中,作者极善于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通过老通宝的心理活动,把笔锋转向历史的纵深。
2.写法指导
常见的心理描写七种方式
常用的心理描写方式有七种:
(1)直接描写式。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2)抒情独白式。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3)梦境描绘式。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4)心理分析式。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5)神态显示式。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6)行动表现式。即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7)环境衬托式。恰当的环境描写也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3.迁移应用
请你选取以下两个情境中的任意一个,综合运用上述心理描写的方法,描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1)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种子选手,大家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你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
(2)昨天你忘了写作业,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此刻你正走在去往办公室的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动会上我是800米的种子选手,大家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我身上,此刻我正站在起跑线上,我的心像压了一块巨石般喘不过气来,一股冷气从脚底迅速涌上脑袋,五脏六腑、七经八脉都绷得紧紧的,“要是拿不了这个冠军该怎么办?同学们会嘲笑我的,家长会很失望的,老师也会责备我的。”我仿佛看到同学沮丧的眼神,听到爸爸妈妈沉重的叹息声。“天啊,我该怎么办啊?”
(2)昨天我忘了写作业,老师让我去办公室一趟,我紧张极了!走在路上,我的手心不停地冒冷汗,脚像灌了铅一般,不停地打颤。我仿佛看到老师严厉的怒容,同学鄙夷的眼神。我又好像听到爸爸的怒骂声和妈妈的叹息声。“怎么办?怎么办?”我不停地问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跟老师承认错误吧!嗯!就这么办,相信老师会原谅我的!”想到这,我大踏步朝办公室走去。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多多头生长在农村逐步破产下来的贫苦家庭。他没有老通宝发家的经历。他知道单靠勤俭劳动,即使做到脊梁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因此他同老通宝的思想不同。他没有像老通宝那样的宿命。他对生活充满兴味,他快活、爽朗。在斗争中又是那样勇猛、坚韧。这个形象的意义,说明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有些贫苦的农民已经从灾难中觉醒过来,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并暗示着他们由自发斗争必然会转向自觉的斗争。
【应用角度】 “觉醒”“勇猛”“迷信”“反抗”等。
2.精彩应用
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在觉醒中成长,他们正在努力地走向富有。但是,他们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部分农民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们的权利仍有被侵害的时候,宿命文化的魅影依然在他们的天空里隐约闪现,他们缺乏人文思想,这是中国农民面对的梦魇……
我希望中国的农民中少几个老通宝,多几个多多头;少一点宿命论,多一点自觉性。
课件54张PPT。后来发生了什么春 蚕234567审察审查8变化变幻9√ 惴:忧愁、恐惧。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符合语境。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今,“德国制造”显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130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1886年1月20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在刀具上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为了________,他们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城的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________,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
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________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掩耳盗铃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掩耳盗铃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D.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解析】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句中德国人的做法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而不是欺骗了自己,故用“掩耳盗铃”不恰当,据此可排除A、B两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用在此处不恰当,据此可排除C项。从而确定D项正确。
【答案】 D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解析】 画线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可将“行动”改为“运动”;第二处,“都需注明”错误,应改为“都须注明”以强调其必要性;第三处,“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应改为“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因为句子是以德国产品为中心展开的,要将德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标明,以此来表示其不是英国的产品。综合这三处错误可知,C项修改最恰当。
【答案】 C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
C.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低价格!
D.只要是高质量产品,无论价格再高,都能占领全球市场!
【解析】 结合下文“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可知,反省内容是对之前错误做法的否定,应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A项,不恰当,原文中德国仿制产品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占领全球市场”放在句首以示强调。C项,语序不当,应该先否定错误的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的做法。D项,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B
4.灯谜是我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典雅、工巧、传神、自然、空灵、缜密、含蓄和委婉、俚俗与诙谐等风格。请说出下列灯谜的谜底,同时分析谜底及该灯谜风格。
谜面:春雨绵绵妻独宿 (打一字)
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灯谜,答题时到谜面里去寻找答案:春雨绵绵意为无日,妻独宿意为无夫,“春”字去“日”去“夫”就为“一”字。猜灯谜最基本的常识:(1)谜面与谜底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2)灯谜不是解释,也不是歇后语。(3)灯谜要使本意产生歧义,也就是灯谜术语说的别解。通俗地说就是一字多义,由此及彼,回互其辞。(4)灯谜的手法很多,应该多从几个方面去思考。(5)灯谜不等于谜语,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6)灯谜谜面中不能有空闲的字,如果有那就证明你猜的答案不够完整。(7)灯谜的谜面一般要求比较正面,特别是英雄伟人或者领导不能有贬义。(8)每条谜都有谜眼,只要抓住了,一般就猜出来了。(9)灯谜中因为需要别解,而且通过借代手法是歌颂为主,没有贬义的成分在里面。
【答案】 谜底:“一”
分析:春雨绵绵意为无日,妻独宿意为无夫,“春”字去“日”去“夫”就为“一”字。
风格:含蓄和委婉、俚俗与诙谐。
5.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材料,完成后面两题。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回忆百分数
全部时间诵读
35
35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37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41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42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2
(1)根据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2)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或识记)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烟花惊艳
肖复兴
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十四年前,我刚住进这个小区,它就存在。十四年来,花开花落,世事如风,变迁很大,它依然偏于小区一隅,没有任何变化。别的理发店都重新装潢了门面,在门前还装上了闪闪发光的旋转灯箱什么的,连名字都改作美发厅了。它依然故我,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而且,别的理发店里伙计不知换了几茬儿,甚至老板都已经易人。它的伙计一直是那几个,老板始终是同一个人。什么事情,能够坚持十四年恒定不变,都不容易,都会老树成精的。
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每一次去小店理发,见到老板都忍不住想起这件事,而且会和他谈起。他总会哈哈大笑,笑声回荡在小店里,让回忆充满暖意和快乐。
因为常去那里理发,我和这位老板很熟,其实,小区好多人图个方便,更图老板手艺不错,都常去小店。大家都知道每年春节前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会坚持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然后回江西老家过年。他买好了大年夜最后一班的火车票,他说虽然赶不上吃团圆饺子,但这一天车票好买,火车上很清静,睡一宿就到家了。
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他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他那里。时间毕竟晚了,进门一看,伙计们都下班回家了,客人也早已经不在,店里只剩下他一人,正弯腰要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阀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见我进门,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乘火车的时间。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我知道,理我的头发确实很简单,就是剪一下,洗个头,再吹个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活儿了。但毕竟有些晚了,还是有些抱歉。迎来送往的客人多了,理发店的老板都是心理学家,一般都能够看出客人的心思。他看出我的心思,开玩笑对我说,怎么我也得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这是我们店的服务宗旨。
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我心想,居然还有比我来得更晚的。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显然,她也看出来了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您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虽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但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老板对她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她大笑道:您还是真说对了,我这么大年纪,也是属于“圣(剩)斗士”了,找这么个婆家不容易。
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对老板说:你赶紧先给这位美女理吧,我不用见婆家,不急。她忙推辞说,那怎么好意思!我对她说,老板待会儿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她说,那就更不好意思了。但我抱定了英雄救美的念头,把她拉上了座位,然后准备转身告辞了。老板一把拉住我说,没你说得那么急,赶得上火车的。正月不剃头,你今儿不理了,要等一个月呢!我只好重新坐下,对老板说,那你也先给她理吧,我等等,要是时间不够,就甭管我了。
那女人的感谢,开始从老板转移到我的身上。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看我又坐下了,他笑着说,您得让我多带一份钱回家过年。说得我和那女人都笑了起来。
老板麻利儿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都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其实人主要靠头发抬色呢,尤其是头发真的能够让女人焕然一新。但是,时间确实很紧张了,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你比她简单多了,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果然,一支烟的工夫,发理完了。我没有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阀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位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着手招呼着老板。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汽车欢快地开走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
(节选自《人民日报》)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总会哈哈大笑”表明理发店老板对自己一年前所做的好事的称心、满意,回忆起来,心中总充满快乐。
B.“火车上很清静,睡一宿就到家了”,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上写出了理发店老板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疲倦,好在火车上睡一觉。
C.原本理一个人的头发时间就紧张,女同志的到来让时间更紧张了。理发店老板的手犹豫了一下,可以看出他不愿意做这件事,但听了我的话之后,他还是笑着答应了。
D.文章最后一段点题,烟花绽放既营造了喜悦的节日氛围,又表现了我们的欢快心情,在美丽的烟花中结束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解析】 A项,表现的还有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不放在心上的豁然;B项,不是疲倦,理发店老板买最后一班火车票的原因是车票好买,车上清静;C项,不是听了我的话之后答应的。
【答案】 D
7.文中的理发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朴实。理发店偏于小区一隅,没有任何变化;店面朴素,伙计不变。②理发手艺高。在小区存在十四年,小区好多人图个方便都常去小店。③心地善良,喜欢成人之美。准备打烊时,“我”来了,然后是一个女同志来了,他坚持要理完发回家,不顾火车是否晚点。
8.文中有三处写了“一支烟的工夫”,分别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我”的安慰和对自己手艺的自信;②理发时间短,暗示赶火车的时间紧,“我”担心老板赶不上火车不能回家;③表现了女人对老板的愧疚心态和对老板的感激、回报。
9.文章题目是“烟花惊艳”,请结合全文探究“惊艳”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绚丽的景象带给人惊喜;②理发店老板不顾火车是否晚点,坚持为“我”理发,“我”成人之美让女同志先理发,女同志回报老板,等老板忙完载老板上火车站,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礼让与帮助辐射出的人性美,令人震撼;③理发店虽小,但给“我”精神洗礼,萦绕在“我”心中,让人久久的回味;④社会充满爱,真、善、美闪耀人间,传播了普通人的相互关怀,让人兴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