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灶头
本课话题 ——家乡美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今晚看电视,见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又见炊烟》,就又想起了老家那座灶头,想起已经离开我们四年多的母亲,还想起一首朴素的小诗——
前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油盐饭
今天
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多想再听一遍母亲唤我们吃饭的声音啊!
点评:因为太多关于母亲的回忆都跟灶头凝结在一起,所以作者对灶头有了无法割舍的深情。灶头既是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作者感念母亲的一个载体。“母亲”美,“家”更美;“人”美,“家”美,“家乡”更美。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家乡美
李 瑾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
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
金珠银珠一串串哎
月儿向湖坠
家乡美,最爱是那家乡的水
阿哥水边坐琴声柳树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声多清脆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一方水土一方情哎
生在心里的根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宋)李觏《乡思》
2.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3.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韦应物《闻雁》
4.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唐)刘禹锡《竹枝词》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柴爿(pán) 茭白(jiāo) 饭粢(zī)
饭镬(huò) 盥洗(ɡuàn) 砧板(zhēn)
壁龛(kān) 轮廓(kuò) 逊色(xùn)
匾子(biǎn) 煨山芋(wēi) 石臼(jiù)
砻糠(lónɡ)
二、多音字
供 抹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庄重·庄严
二者都有“(言行)不随便,严肃”之意。
“庄重”侧重于人的言谈举止,与“轻浮”相对,适用范围较小。
“庄严”则既可指人的神态,也可指重大事件形成的氛围等,适用范围较广。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每年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庄严(庄重/庄严)美丽的穹隆顶都会成为摄影师镜头里不能不拍的景色。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尽管他郑重其事地企图掩盖自己的错误行为,但还是做贼心虚,露出了破绽。(×)
请说明理由:“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多用为褒义,用在此处感彩失当。
(2)教育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一本正经?当然不是。家长完全可以尝试几种另类的教育方法,这些新的方法能从新的角度,给孩子更有效的影响。(√)
请说明理由:“一本正经”,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常识·速览]
金曾豪(1946—),江苏常熟人,中国现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青春口哨》、《魔树》、《狼的故事》、《苍狼》,中短篇小说集《小巷木屐声》、《九命树》、《独狼》等。儿童文学《迷人的追捕》获1989年全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书香门第》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苍狼》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四届优秀儿童文学奖,《青春口哨》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蓝调江南》。《蓝调江南》是2004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一等奖作品。作者说:“我看到社会上的孩子们和我们那时候生活状态差别很大,生活过得没有滋味。尽管物质很丰富,但精神枯燥、苍白,挺可怜的。所以,我想把我们童年时候的有滋有味的生活写出来,告诉他们。于是就有了这本《蓝调江南》。”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整体·感知]
文章通过对家里寻常的灶头的回忆,详细地叙述了灶头的结构以及关于灶头的传说,更突出了围绕灶头发生的一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片段描写,朴素的语言中散发着浓浓的亲情味道,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挚的思念,朴实的语言里传出了作者对亲情的热烈呼唤。
[文脉·梳理]
[答案] ①灶壁 ②灶塘
[文本·层析]
一、阅读文章第2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灶上煮的米饭与铝锅和电饭煲煮的对比;妈妈做的“逼饭粢”与常熟的土特产“饭粢糕”对比;饭店里的锅巴与灶火“逼”出来的对比。
2.作者引述“朱元璋的故事”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面衬托出锅巴的美味,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3.这段文字在语言风格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段文字语言质朴自然,如引用顺口溜“新米饭,炒青菜,三碗饭,现来甩”,使用口语“饭后大张旗鼓地掰一块举着,边走边吃,嘎嘣香脆,开心死人”等,表达了作者的质朴情感:对童年往事的怀念。
二、阅读第8~11段,回答问题。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灶界老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形象:人神合一,充满烟火味、世俗化的形象。
5.结合文意,说说文中举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对神的一般态度来阐明“人们对灶界老爷的态度”,不仅拓展了文意,还增加了行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6.文中写灶王爷来历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世俗化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情趣,而且这个故事与人们对待灶界老爷的态度相吻合,使神仙少了仙气,而增加了人情味,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7.第11段具体描写“我家的灶山”,母亲的行为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母亲将不供神像的灶山作为教育儿女的工具,孩子在外犯了错,必须在灶界老爷面前说实话,显出母亲的虔诚与聪慧。
三、阅读文章第20~21段,回答问题。
8.“灶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可我不时还会想起它”,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灶头”是我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灶头旁有“我”母亲忙碌的身影。
9.作者在第21段文字中写自己想起了一首朴素的小诗,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小诗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思念之情,还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
四、通读全文,回答问题。
10.作者围绕灶头叙写童年往事时描写了哪些细节?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往事
细节举例
作用
逼饭粢
饭后大张旗鼓……开心死人!
细节描写将物与人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种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氛围,表现了人间烟火味和温馨的家庭气氛
蒸菜
“一品锅”是蒸菜中的一只……鲜得人掉眉毛
螃蜞豆腐
把螃蜞放进石臼里捣烂……就滑到肚子里去了
母亲在灶间的教育
在外头“惹厌”,回来还想说假话蒙混过关……我们多半就只好说实话了
发生在灶壁边的故事
母亲在灶上忙碌、姐妹烧火、姐姐的模仿、煨山芋“填脚炉”、爆黄豆
11.黄豆芽炒咸菜是一道平常的传统菜,为什么在文章中作者反复提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这是母亲最拿手的菜,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中,它已成为思念母亲的载体。
(2)反复提到这道菜,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时过境迁,在作者心中却难以抹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2.本文于朴素自然的语言中寄寓了质朴的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本文的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文多用白描手法,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在极其朴素的语言中寄托了真挚的情感。如“灶台的横截面大致上是个腰子形,而纵截面则无法名状”、“整个灶头几乎没有直线,那么多即兴式的弧线使灶头既端庄又秀气,像一位穿着蓝印花布的农家少妇”,在朴素的比喻中令人倍感亲切与温馨。
(2)方言、谚语、俗语、歌谣、童谣的运用。如方言“不作兴”、“某汤罐”、“灶界老爷”、“孵灶塘”,顺口溜“新米饭,炒青菜,三碗饭,现来甩”等 ,增添了文章的地方色彩和文化韵味。
(教师用书独具)
[话题·互动]
话题:文本中有母亲当着灶界老君的面教育孩子的叙写,也有母亲不让“我”在灶塘烧火的描述,有人认为这些内容反映了母亲的迷信和重男轻女,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农村妇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你认为呢?
学生甲:灶界老爷在母亲的心目中是上苍派驻在家中的道德监督员,因此在孩子们在外头“惹厌”时,母亲便用他来教训孩子们,这其实是一种迷信,成长了的我们都知道哪有什么灶界老爷。而不让男孩子下灶塘烧火,认为男孩应学着“上台盘”,也反映了母亲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农村是根深蒂固的。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论是在灶界老爷面前教育孩子们,还是不让“我”下灶塘烧火,都反映出母亲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对儿女的最朴素的教育思想:要让孩子们诚信,要让男孩子有更高远的理想。作者笔下的母亲真实可感。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物我交融强氛围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散文,成功地运用了物我交融的手法,抓住江南农村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灶头。在对炊具的一一描写的同时,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有形象,有语言,有行动,这一切都是由物而起,物与人密不可分,构成了一种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亲情氛围,令人感动。
2.写法指导
物我交融凸显情感
定义: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人”,将物与“人”融合起来,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用:在由物到人、由实到虚的转换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人的情感。
写法指点:(1)用心观察事物特征,多角度观察生活,从普通事物中寻出与人有关的情感。
(2)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寻找所托事物与所写人物之间的联系,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3.迁移应用
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事物,运用物我交融的手法写一个片段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童年时,我经常痴痴地看着夕阳下家里烟囱冒出的缕缕炊烟,纤柔的炊烟中有母亲忙碌的身影,和着小河、大树、田野、晚霞的剪影,如画一般篆刻在我内心记忆的最深处。多少个夜里,那炊烟总能悄悄地飘进我的心中,细细的,纤纤的,轻巧而空灵地游弋在我的梦境里。无数个早晨,刚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母亲的炊烟在晨曦里升腾盘绕。炊烟,也如此缠绵悱恻的圣洁。怀念着炊烟,想象着孩提时那些悠悠岁月,很难不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里。属于母亲的炊烟之树就像蕴含着美丽的生命之树,母亲是根,我是叶子。
[素材·应用]
课内素材
一抹烟火见亲情
江南的灶,是诗意和亲情的见证,是平民之家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的见证。在灶边,有母亲给我们带来的饭菜的可口与馨香;在灶边,有父母亲留给我们的温暖与关爱;在灶边,有我们成长的足迹和身影……这世俗的一抹烟火啊,有多少亲情在里面。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然而,这平凡的人间烟火,这温暖的人间灶头可一定要长留在我们心间。在怀旧中,我们可以感念亲情,我们可以留下优秀的文化传统……
【应用角度】 “亲情”、“怀旧”、“人间真情”等。
课件48张PPT。人与物的对话家里的灶头2345678910111213141516庄严 17× 18√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
B.当然,为未来郑重其事的端庄,在汉式或西式之间是没有偏见或傲慢的。汉式婚礼中的庄重,同样存留于西式婚礼中,一如对爱情的憧憬,是不分国界的。
C.在“两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无关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要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D.一场春雨后,山上的春花竞相开放,金黄的、粉红的,老枝横虬,暗香浮动,真让人感觉如花似锦,春意盎然。
[解析]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A项,“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用于形容股票走势或商品销售形势。可改为“不温不火”。C项,“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珍视。此处修饰“时间”用错对象。D项,“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百所学校打算联合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B.如何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未来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
C.中国梦,首先是百姓的安居梦。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不仅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更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
D.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解析] A项,“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C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D项,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中心”两种句式杂糅。
[答案] B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李叔同大师曾说过一句话:“不近人情,________;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大意是说,性情乖张不通人情世故,则举步维艰;自行其是不顾客观规律,则一事无成。李叔同一生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中年出家号弘一法师。这句话是他综其一生为人处世的总结,十分精到。北伐成功后,浙江省政府要毁寺逐僧。当时的寺庙大师们仓皇失措,而佛教徒更是忧心忡忡。________,李叔同启用自己强大的人际关系,写了一封很有分量的信——《致浙江省当局蔡元培先生等》,顺利地挽救了一省的宗教事业。《红楼梦》中有一副有名的对联与这句话异曲同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便是“体物情”,“人情练达”便是“近人情”。然而,性格乖僻的贾宝玉终日依红倚翠,不知外出与人来往,可谓“不近人情”;深居侯门不问世事亦不读书,可谓“不体物情”。
A.举足尽是危机 就在火烧眉毛之际
B.危机尽在举足 火烧眉毛的时刻到了
C.举足尽是危机 火烧眉毛的时刻到了
D.危机尽在举足 就在火烧眉毛之际
[解析] 第一个横线处,可根据后面的解释“性情乖张不通人情世故,则举步维艰”来判断;还可根据语言的整齐性也就是“整句”的对举性来判断。即依据“一生俱成梦境”来考虑。第二个横线处,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填强调时间紧急的状语,即“就在火烧眉毛之际”。
[答案] A
4.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如下。仔细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表反映了怎样的民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记者,针对“扶不扶”的问题进行街头采访,遇到下面两个人的回答,你将怎样劝导?
甲(一脸冷漠):我不去扶。又不是我家老人,关我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面带犹豫):我很想扶,但是人心难测啊。要是老人赖上我,可就麻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针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认为该扶起老人;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2)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亲人,但我们还是要扶一把。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扶起的不仅是老人,还有我们的人心。
乙:放心吧,相信人心都是向善的。再说,我们的社会还是有法律保障的,您的爱心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的。(意思对即可)
5.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高校招生处的信的正文节选部分,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晚生是一名高三学生,对贵校情有独钟。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后学。愚兄入校后,对校园大为赞赏,高堂也很支持我报考贵校。现寄上一封信,呈请赠予一些有关自主招生的资料,希望能得偿所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题干“一名中学生写给某高校招生处的信”来判断人物身份和说话对象等,然后分析语段表述的用语是否得体。“晚生”是后辈对前辈谦称自己,此处可改为“我”。“后学”多用作谦辞,指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愚兄”是谦辞,用于自称,此处应改为“家兄”。“高堂”是对父母的敬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晚生——我 后学——人才 愚兄——家兄 高堂——家父、家母 呈请——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秋声起处是故乡
查 干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那或许是因为,与摇篮有关;与母亲唱给我的童谣有关;与马头琴的悲鸣之声有关。
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广袤的牧场,也有葳蕤的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启迪和遐想是无限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秋之声才是天籁中的天籁。
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的环绕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着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循香乱飞。
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种西瓜。神不知鬼不觉长成的甜甜的红瓤西瓜,使左邻右舍啧啧称赞。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瓜地会藏匿于此。因为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捂得那块宝地严严实实。唯我是家贼,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偷吃西瓜,但不挥霍,也不留一丝儿痕迹。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千千万万的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之处。这便是天籁,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即刻使你弱小的生命,纯净若清晨的露水。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当然,还有蝈蝈和蚂蚱唧唧喳喳的无限度的倾诉,但那只是背景音乐而已,总是在那里存在着。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天籁之妙处,会把你的整个心灵融于空灵之中,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这时的你,是幸福的人。你是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你要感恩秋之声,她以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你跋涉中疲惫的灵魂。
此刻,假如你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侧耳谛听的话,就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你虚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这便是天籁的本来意义。所以古人会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个人想要真心聆听天籁的话,则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假如你过分工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的目标之中,便也无缘于天籁。
陶渊明之所以向往桃花源,是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因为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代那些隐士们,无一不是与天籁相伴的,所谓“归园田居”本来就是为了亲近天籁的。
假若你心向往之,天籁就会来与你相伴,这需要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
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五、六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蝉的高音纯正、蛙声音律和谐、蝈蝈和蚂蚱声音持久,写高粱叶子发出的声音,写出了秋声来去无踪、无处不在的特点。
B.文章第一段连用两个“最”字,表明了作者对“秋之声”的喜爱,定下了全文的写作对象和情感基调。
C.文章第四段写“我”经常带同学偷吃西瓜,不挥霍,也不留痕迹,然后聆听秋声。并且还写到这种情形是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而现在乡下孩子却感受不到了。
D.文章回忆了老家初秋田野的情形,回忆了童年聆听秋声的情况,字里行间充满童趣,充满真情,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最后一段,一个反问句,更是饱含了作者的悠悠思乡之情。
[解析] C项,文中没有表达“而现在乡下孩子却感受不到了”的意思。
[答案] C
7.为什么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秋之声”才是“天籁中的天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秋之声给予“我”的启迪和遐想是无限的。秋之声会把“我”的整个心灵融于空灵之中,使“我”进入彩色的无忧无虑的梦之乡;秋之声使“我”虚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
8.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提到的“天籁”意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天籁”能抚慰跋涉中疲惫的灵魂,能使你虚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要想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必须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内心浮躁,迷失了自我,更需要聆听“天籁”之声,远离争斗,抚慰灵魂,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