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左手的掌纹》自序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①
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②,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③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 ①程梦星云:“此二首留别女校书也。”②无憀:无聊。③争:怎,怎么。
【诗歌鉴赏】 《其一》起句写双方当时的心绪。彼此相爱,却被活生生地拆散了,但又势在必别,无可奈何,只好凭借杯中酒来驱散离愁别绪。次句写行者对居者的安慰:你本来已是眉愁腰细的了,哪里还再经得起损伤?希望你好好保重身体。第三句是一句惊心动魄的话。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比分别更令人痛苦的呢?这句话是判断,是议论,更是沉痛的抒情!第四句中的“惜”字,与第二句中的“损”字相呼应。因为愁眉细腰既是正面形容这位姑娘,又与杨柳双关,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这也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比喻。
《其二》诗歌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两句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后两句说杨柳既然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所以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岂不更好。
【白话诗歌】 《其一》 暂且凭借杯中酒来排遣忧愁,不要因此再损伤自己的愁眉细腰了(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瘦弱憔悴)。人活在世上,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比离别更让人痛苦,春风怎么能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痛苦的人们去攀折?
《其二》 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杨柳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替我告诉行人不要把柳枝都折尽,一半用来送别,一半用来迎接归来。
一、字音
栖霞(qī) 翌晨(yì)
盈眸(móu) 漕桥(cáo)
奢言(shē) 嗤笑(chī)
擅长(shàn) 魑魅魍魉(chī)(mèi)(wǎnɡ)(liǎnɡ)
俚语(lǐ)
二、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 韩 愈
梁 衡
①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②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③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④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⑤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镜。处逆镜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⑥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1.作者在文中引用了韩愈写给侄孙的诗,请简述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内容上突出传主被贬的原因,和为国为民兴利除弊反被贬黜至远方、难以生还的悲愤心境;结构上从写传主被贬前的主要经历,过渡到写传主被贬后的心灵历程(或“精神世界”);且与结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2.简要概括第④段加线句中,“可憎的顽固面孔”和“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答:
答案:“可憎的顽固面孔”指韩愈对王叔文改革的反对态度。“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指韩愈对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的坚决抨击。
3.本文的结句“一片江山尽姓韩”值得探究,请从其字面意义和内涵上加以简要说明。
答:
答案:字面义指韩愈被贬后的“潮州四事”改变了当地的弊政陋习,给那一片地方带来的好处;内涵是指赞颂传主的精神世界、所作所为,能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价值无穷,为社会所承认。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井陉(xínɡ)
奇葩(bā) 蓓蕾(bèi)
B.抽屉(tì) 村妪(yù)
驮着(tuó) 汲取(xí)
C.匍匐(fú) 水门汀(tīnɡ)
眼睑(jiǎn) 莘莘(shēn)
D.麻痹(pì) 栖息(qī)
谥号(shì) 褴褛(lán)(lǚ)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矿产没有大量地开采,农产物只有小米,居民生活的大半,倚靠蓄产。而现在畜产被敌人劫尽了。
B.用守尧同志的望远镜北望,远远地看见正太路上,有一个火车头,挂着一个车箱,疾驰西去,白烟飘展在空间,久久不散。
C.这里和山西结界,可是地质和村庄建筑的样式,显然有些不同了。河北的扁柏树比山西的青秀一些。
D.我们的军队可以再来张贴,再来治作。而老百姓也会对于这毁掉而又恢复的标语和布告,发生更大的兴趣。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国际体坛上,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核心任务就是运用高科技与兴奋剂展开搏斗,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高科技对高科技的征战。
B.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古通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却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主线。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
B.在昔阳东冶头北上,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行走,倾斜狭隘的山路上,尽是石头,人不但难走,骡马也常常滑跌。
C.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
D.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现在,他们身价一天一天高起来了。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应门的是一个老太婆,她给了我们水,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
B.有一次,我问他:“你想家吗了”“不想。”“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
C.一个人从我背后转出,握着我的手:“不送你们了,再会,同志”!于是走了。他的相貌我没有着清。
D.字态极雄壮。看了这雄壮的字,又想起了我们夜间的经历,我得承认,我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进运动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________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________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 清静 从而 演练
B.非常 清静 进而 演习
C.非常 清静 从而 演练
D.尤其 清静 进而 演习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原乡”是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原”小篆字体为“”,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乡”字甲骨文为“”,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
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意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于是,原乡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景观本色,尊重乡村本色,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乡村保持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村庄与自然环境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整体,对乡村景观的向往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原乡规划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乡村原生景观,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并通过合理的人工修复来完善乡村景观系统,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
因此,在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在村庄聚落的内部分区之上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并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地方性特色,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同时,还要保护好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其中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它是乡村景观文化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乡村人文生态是在乡村居民建筑村落和田园景观背景下,所形成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和谐的乡村环境系统。它们是乡村景观的独有表达方式,乡村旅游规划应彰显这些元素。
总之,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原乡”,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味,并在此基础上整治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旅游氛围。乡村景观规划的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
(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乡”原指宗系之本乡,这一称呼蕴含着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深厚的历史情结。
B.原乡规划理论是对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进行反思的产物。
C.大量村落被毁,造成了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这就是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
D.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解析:选C。文章第二段中“大量的村落被毁”和“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都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表现,而不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内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村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是开发与完善乡村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的前提条件。
B.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C.原乡规划所要求的“顺应自然”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生态,也包括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
D.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乡村旅游规划要特别关注对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
解析:选B。“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理解错误。由原文第四段中的“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和第五段中的“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可知,并不是要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援引“原”字的小篆字体和“乡”字的甲骨文,是为了解释“原乡”的含义,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B.以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为开发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会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异化和变质。
C.乡村景观规划要以原乡风味为基础,和谐处理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旅游诸要素。
D.如何最大程度地协调好经济开发与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析:选A。“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错,原乡规划的理论依据是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
PAGE
- 1 -
第17课 《左手的掌纹》自序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井陉(xínɡ)
奇葩(bā) 蓓蕾(bèi)
B.抽屉(tì) 村妪(yù)
驮着(tuó) 汲取(xí)
C.匍匐(fú) 水门汀(tīnɡ)
眼睑(jiǎn) 莘莘(shēn)
D.麻痹(pì) 栖息(qī)
谥号(shì) 褴褛(lán)(lǚ)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矿产没有大量地开采,农产物只有小米,居民生活的大半,倚靠蓄产。而现在畜产被敌人劫尽了。
B.用守尧同志的望远镜北望,远远地看见正太路上,有一个火车头,挂着一个车箱,疾驰西去,白烟飘展在空间,久久不散。
C.这里和山西结界,可是地质和村庄建筑的样式,显然有些不同了。河北的扁柏树比山西的青秀一些。
D.我们的军队可以再来张贴,再来治作。而老百姓也会对于这毁掉而又恢复的标语和布告,发生更大的兴趣。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国际体坛上,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核心任务就是运用高科技与兴奋剂展开搏斗,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高科技对高科技的征战。
B.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古通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却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主线。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
B.在昔阳东冶头北上,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行走,倾斜狭隘的山路上,尽是石头,人不但难走,骡马也常常滑跌。
C.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
D.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现在,他们身价一天一天高起来了。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应门的是一个老太婆,她给了我们水,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
B.有一次,我问他:“你想家吗了”“不想。”“你为什么参加红军;”“第一,为了救中国;第二,为了救自己。”
C.一个人从我背后转出,握着我的手:“不送你们了,再会,同志”!于是走了。他的相貌我没有着清。
D.字态极雄壮。看了这雄壮的字,又想起了我们夜间的经历,我得承认,我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进运动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________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________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 清静 从而 演练
B.非常 清静 进而 演习
C.非常 清静 从而 演练
D.尤其 清静 进而 演习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原乡”是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原”小篆字体为“”,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乡”字甲骨文为“”,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
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意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于是,原乡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景观本色,尊重乡村本色,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乡村保持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村庄与自然环境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整体,对乡村景观的向往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原乡规划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乡村原生景观,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并通过合理的人工修复来完善乡村景观系统,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
因此,在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在村庄聚落的内部分区之上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并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地方性特色,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同时,还要保护好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其中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它是乡村景观文化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乡村人文生态是在乡村居民建筑村落和田园景观背景下,所形成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和谐的乡村环境系统。它们是乡村景观的独有表达方式,乡村旅游规划应彰显这些元素。
总之,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原乡”,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味,并在此基础上整治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旅游氛围。乡村景观规划的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
(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乡”原指宗系之本乡,这一称呼蕴含着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深厚的历史情结。
B.原乡规划理论是对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进行反思的产物。
C.大量村落被毁,造成了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这就是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
D.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解析:选C。文章第二段中“大量的村落被毁”和“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都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表现,而不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内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村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是开发与完善乡村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的前提条件。
B.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C.原乡规划所要求的“顺应自然”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生态,也包括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
D.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乡村旅游规划要特别关注对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
解析:选B。“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理解错误。由原文第四段中的“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和第五段中的“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可知,并不是要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援引“原”字的小篆字体和“乡”字的甲骨文,是为了解释“原乡”的含义,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B.以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为开发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会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异化和变质。
C.乡村景观规划要以原乡风味为基础,和谐处理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旅游诸要素。
D.如何最大程度地协调好经济开发与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析:选A。“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错,原乡规划的理论依据是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
PAGE
- 1 -
(共18张PPT)
专题五 管钥在手
练习
锻炼
汨罗江
汩汩流淌
派遣
谴责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诗苑采贝
SHI YUAN CAI BEI
基础积累
JI CHUJ LEI
阅读鉴赏
YUE DU JIAN 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