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活生生的“这一个”课件+学案(8份打包)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活生生的“这一个”课件+学案(8份打包)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8 23:41:56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我的母亲
活生生的“这一个”
究竟
毕竟
清静
清净
宽恕
宽容
指容忍谦让的限度;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大空旷。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XIAN DAI
SAN WEN
活生生的“这
智慧启
8
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识记积累·知人论世◆
课堂互动·文本探究
文意探讨·文脉透视◆
◆◆结构图解◆
1~4段)
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恩师
谆谆教诲
(一)对“我”严格督学
的言教严厉责罚
正确教导
二(5~12段)
母亲对
(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慈母

处理家庭的难事和
的“我”做人
母)的教育
矛盾:宽厚、容忍.从

不给人脸色看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
自己人格的侮辱
正直刚烈.从不
受一点侮辱
三(13段)学得了好脾气和待人接物
慈母给“我”→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
的极大影响学习勤奋、守时






我的母亲

有个人找到了一颗有个小斑点的美丽的珍珠,他想:要是能够去掉这个小斑点,这颗珍珠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于是,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层,但斑点仍在,他又削去第二层,认为斑点肯定可以去掉了,殊不知斑点仍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斑点没有了,但珍珠也不存在了。
在我国有句古语:“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交朋友也要宽宏相待,不能过于苛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样才能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融洽地生活。



一、字音识记
文绉绉(zhōu) 麇先生(jūn)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掷铜钱(zhì) 佃户(diàn)
吹笙(shēnɡ) 锡茶壶(xī) 眼翳(yì)
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
1.究竟·毕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名词,结果,原委;副词,毕竟,到底。
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例句:①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②谢先生对“飞天”茅台价格波动非常担心,毕竟压着大把现金,他已经托朋友在找下家,有急需用酒的,他可以低价转让。
2.清静·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清净:没有事物打扰。
例句:①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②远离恶行,远离烦恼的污染,就是清净。
3.宽恕·宽容
宽恕:指免去责备、处罚等,前面一般不加程度副词。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
例句:①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②在近日举行的“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07周年第44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称,正在讨论改革该校考核指标,以给予学者和学生更多的宽容。
四、词语释义
1.气量:指容忍谦让的限度;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2.广漠:广大空旷。
3.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4.面红耳热: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1.走近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等。
2.资料链接
本文是胡适所写自传的一部分,回忆的是他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3年后胡适出生。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所以胡适的母亲成为了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点拨】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值得“我”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它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胡适自传》,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的一段历程,即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点拨】 对这个问题,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1)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质朴却饱蘸感情。(2)作者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全文自然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点拨】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作者写这些次要的人物也很生动,但这些人物都是为衬托母亲,为刻画母亲而存在的。
4.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的那样是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深情,把作者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了母亲对自己“做人的训练”,对自己的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了母亲在特别的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艰辛,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吹笙(shēnɡ)  野蛮(mán)  文绉绉(zōu)
B.摹画(mó) 侮辱(rǔ) 绰号(chuò)
C.庶祖母(zhē) 舔去(tiǎn) 眼翳(yì)
D.微菌(jùn) 麇先生(jūn) 宽裕(yù)
解析:选B。A项,“绉”读zhōu;C项,“庶”读shù;D项,“菌”读jū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然而,当资本纷纷相中这块热土,一股脑儿涌入,共享单车也就火过了头,以致乱象丛生:(    );单车数量骤增,管理却跟不上,难以约束用户,也无力调度和维护,这又加剧了堆积和毁弃问题。
共享单车乱象该怎么治?专家介绍,北京建设电子围栏,上海划出专门区域,杭州发动环卫工人、市政养护员、停车收费员等多支队伍,以规范单车停放;南京、成都、昆明等地或实行总量控制,或实行配额管理。专家们还呼吁,政府和企业应携手打造用户信用体系,敦促使用者将单车停放好、爱护好。共享单车具有公共性,使用者、管理者多,难免各行其是、各“甩”其责。把规则立起来,各方才能有所遵循,避免造成破窗效应。
然而,规则有滞后性。如果一种新鲜事物方兴未艾,很难立出合理的规矩,因为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等充分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总结经验教训,集思广益,凝聚各方面意见,建立规则。当然,规则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情况的发展,再进行补充、修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B.共享单车优点突出,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C.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优点突出。
D.共享单车优点突出,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解析:选D。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缓解……难题”搭配不当,应改为“解决……难题”,排除B、C两项;语序不当,“优点突出”是对各优点的总结,应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排除A项。
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乱象丛生”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用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B.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
C.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D.同学们: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举办一个同学聚会。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乱象丛生”后面使用冒号,可见后面内容应是具体来说明这“乱象”的表现,冒号的作用是解说。A项,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B项,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C项,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这里与原文句中冒号作用一致。D项,冒号用于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造成了“单车围城”,企业圈地,无限投放
B.企业圈地,无限投放,造成了“单车围城”
C.无限投放,企业圈地,造成了“单车围城”
D.造成了“单车围城”,无限投放,企业圈地
解析:选B。结合语境分析,前面说“共享单车也就火过了头,以致乱象丛生”,且“乱象丛生”后面使用冒号,可见后面应是具体来说这“乱象”;后面说“单车数量……”,且“单车数量……”前面使用分号,这说明分号前后的内容是并列的,都是具体说明“乱象”的表现。括号中的第一个句子应该有主语,而“企业圈地”中有主语“企业”,应放在最前面,且造成“单车围城”是结果,应放在最后,故选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麇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麇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意儿了。
5.第一段画线句中,“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老辈的话的意思是说:大家眼里文绉绉的“麋先生”竟然也掷铜钱,同其他孩子一样。在“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样太失“先生”的身份,所以“羞愧”了。
6.第二段中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答案: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之意,而且“我”即使做戏常常也只是文角儿,所以不矛盾。
7.在描写“组织戏剧班”一段中运用“居然”一词,有什么意义?
答:                                    
                                    
答案:组织戏剧班和“我”以前“装”先生的样子、没有嬉戏能力和习惯的生活差异很大,“居然”一词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我”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一回。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榕树,生命进行曲(节选)
刘再复
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善于思辨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候。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荫,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我家乡的山野与原野上,处处都有榕树。肥沃的地上,贫瘠的地上;坚硬的地上,松软的地上;有泥土的地上,几乎没有泥土的地上。
我家乡的山野与原野上,时时都有榕树。潮湿的时节,干旱的时节,雨淋的时节,霜打的时节;有春天的时节,没有春天的时节。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见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
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我还看到一次更撼动人心的生的壮观。那是在一次空前的劫难中,有一棵榕树被狂风击倒了。于是,一个奇迹因此发生了。这棵被拔倒的大树,并没有从此走向死亡,而是倒伏在地上,倔强地呼吸着,继续着生命的另一种道路。它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还残留在地下。残留在地下的那一半,负起它生命的全部使命,继续勇敢地演奏着它的生命进行曲。我看到,绿芽在这倒下的身躯里,纷纷崛起,接着,又长出新的嫩枝和嫩叶。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键,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直到我在青年时代离开故乡那一年,还看到这倒下的生命体上那不朽的业绩,不屈的凯旋。
这种倒伏的生命与不倒伏的灵魂浑然一体的奇迹,这种在风暴中失败而最终又在风中胜利的力量,使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生命进行曲,是不会死亡的!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地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榕树的美在于它的壮阔、坚韧、倔强、奉献,浑身洋溢着撼人心魄的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B.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等多种描写方法,展示了榕树的精神与力量。
C.本文画线句子中“榕树的碧叶”指的是榕树的精神品格,“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是指我更了解榕树的精神品格。
D.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面上在歌咏榕树,实质上是歌咏像榕树那样的人。
解析:选C。A项,文中没有表现榕树的“奉献”精神;B项,文中没有使用白描的手法;D项,“借物抒情的手法”,说法不当。
9.文中第7段描写那位北方的朋友对榕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内容上,从侧面描写那位北方的朋友被榕树柔和而强大的生命力所震撼(征服),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榕树的外在美。结构上,为下文表现榕树的内在美、榕树的精神力量做铺垫。
10.“榕树,生命进行曲”有哪些含义,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①榕树这支生命进行曲旺盛、强大而壮阔。②小榕树这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无声、无畏而充满韧性。③倒伏的榕树这支伟大的生命进行曲勇敢、顽强、不屈。(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三、语用创新
11.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编后语,不超过100字。
京华网讯(记者 吴娟) “磨剪子喽!戗——菜——刀!”在北京星罗棋布的老城区小巷不时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循声望去,一位磨剪刀的老师傅坐在路边,用砂轮麻利地磨着手中的剪刀,周围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的剪刀、菜刀来请这位师傅磨,这种场面在城市里已经很难见到了。
提起磨剪刀师傅老华,耳朵眼胡同的老街坊们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老街坊介绍,老华今年81岁,儿子对他非常孝顺,但他就是闲不下来,隔三差五地骑着三轮车在小巷转转,日子久了,大家也就熟悉了。记者打趣他说这么大年纪也该在家享享清福,老华笑着说:“是啊!也没几年可做了,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再跑几年该回家安度晚年了。”
编后语:                                    
                                    
解析:所谓“编后语”,就是新闻编辑在新闻后面添加的评论。写这类文字,一要抓住新闻的中心,二要表露出自己对这一新闻现象的看法,文字要简明扼要,切中肯綮。
答案:打铁铺、磨剪刀等行业都曾盛极一时,然而现在这些手艺正在消失,也许若干年后,不会有人看见甚至提起这些老行业,但它们为当时的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PAGE



- 1 -



(共25张PPT)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活生生的“这一个”
居然
竟然
分辩
分辨
兴趣
兴致
同“朴拙”,质朴纯真。
办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勉强维持。
道山,指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神游,在想象中游历;八表,八方之外,指遥远的地方。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智慧启
8
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识记积累·知人论世◆
课堂互动·文本探究
文意探讨·文脉透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挫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同样道理,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也尤为重要。



一、字音识记
玉箸(zhù) 袍子(páo) 琅琅上口(lánɡ)
鼾声(hān) 敷衍(fū) 两盅(zhōnɡ)
蔡孑民(jié) 油渍(zì) 怅惘(chànɡ)
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
1.居然·竟然
居然:表示预期和结果相反,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这有两种情况:一指“不容易这样而这样”,指好的方面;一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指坏的方面。
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跟“居然”的后一种情况相同,但语气比较重些。
例句:①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②调查显示:中国高校两成大学生竟然从不提问。
2.分辩·分辨
分辩: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意见互相试图说服对方,强调自己论调的正确性。
分辨: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辨别过程,直到区别出好坏。
“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
例句:①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②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3.兴趣·兴致
兴趣:侧重表示对某种事物的喜好的情绪,多用于口语,常与“广泛”“浓厚”“强烈”等形容词搭配,常作“感”“怀着”“发生”“引起”等动词的宾语。
兴致:侧重表示情绪高、兴头足,多用于书面语,常与“好”“坏”“高”“低”等形容词搭配,常作“有”“没有”等词的宾语。
例句:①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②经历了周六的高温考验,世博园迎来细雨凉风,游客兴致盎然,园区运行平稳。
四、词语释义
1.扑拙:同“朴拙”,质朴纯真。
2.敷衍:办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勉强维持。
3.归道山:道山,指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4.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5.神游八表:神游,在想象中游历;八表,八方之外,指遥远的地方。
6.掷地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1.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2-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先后与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又兼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2.资料链接
我的国文老师当中,举人进士不乏其人,他们满腹诗书自不待言,不过传授多少给学生则是另一问题。清华不重国文,课都排在下午,毕业时成绩不计,教师全住在古月堂自成一个区域。我怀念徐锦澄先生,他教我作文莫说废话,少用虚字,句句要挺拔,这是我永远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我曾经写过一篇记徐先生的文章,兹不赘。陈敬侯先生是天津人,具有天津人特有的幽默,除了风趣的言谈之外还逼我们默写过好多篇古文。背诵之不足,继之以默写,要把古文的格调声韵砸到脑子里去。汪鸾翔先生以他的贵州的口音结结巴巴的说:“有人说,国……国文没……没趣味,国……国文怎能没……没有趣味,趣味就在其中啦!”当时听了当做笑话,现在体会到国文的趣味之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真是只好说是“在其中”了。 (选自梁实秋《忆清华》)

1.请概括国文老师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点拨】 (1)丑、不修边幅:他的相貌很古怪……是狞笑,样子更凶。
(2)书呆气: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
(3)真性率直、平等对人:①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②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③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④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4)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5)有才气:①眼界宽,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②对作品领会深入、朗诵水平高,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③修改文章老辣。
2.作者说从先生那里“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对先生的感情有何变化?
【点拨】 (1)①编教材——兴趣培养;②读课文——习惯养成;③改作文——方法指导。
(2)“我”对先生的感情变化: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3.文章对国文老师徐锦澄的绰号、相貌等不雅的描写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点拨】 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是有趣、好玩,甚至可爱。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喜爱的尊长,在貌似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
4.“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的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试对这句话进行评点。
【点拨】 有的老师留下的是名声,是著作,是地位,而这一位老师留下的是音容笑貌。窃以为,留下音容笑貌的更是幸福者。怅惘,因了五十年无音讯,如今人事飘零,阴阳两茫茫;敬慕,因其出众的才华,有见识,能作为,敬业爱生。

梁实秋的散文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
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箸(zhù)        斑斓(lán)
侮(wǔ)辱 譬(pì)喻
B.矫(jiǎo)健 蕴藏(cánɡ)
油渍(zì) 选辑(jí)
C.怅惘(wǎnɡ) 宣泄(xiè)
鼾(hān)声 冗(rónɡ)长
D.踱(duó)着 突兀(wù)
淘汰(tài) 愕(è)然
解析:选C。“冗”读rǒ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炫目 破天荒 琅琅上口 坚如磐石
B.揣摩 里程碑 惟妙惟肖 滔滔不决
C.删削 水笼头 按捺不住 迎刃而解
D.敷衍 辑私队 眉飞色舞 掷地有声
解析:选A。B项,决—绝;C项,笼—龙;D项,辑—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解析:选A。A.高屋建瓴:指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用在句中形容气势大,正确。B.繁文缛节:指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句中用来形容语言不当。C.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句中感彩不当。D.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用在句中形容声音嘈杂不当。
4.下面一段话顺序已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②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③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④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⑤我常给他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⑥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川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
A.①⑥②④③⑤      B.⑤②④⑥③①
C.②④⑤①③⑥ D.②①③⑤⑥④
解析:选D。②句总说相貌,①句紧承“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③句呼应“脸形却是方方的”。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扑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5.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                                    
                                    
                                    
答案:第一段是选文的总领,总述徐先生对“我”的影响大。“居然”表达了“我”的意想不到。“受益最多”既照应文章开头,又统领下文。
6.第二段写徐先生讲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时,告诉学生自己和张东荪吃过饭,有何作用?
答:                                    
                                    
                                    
答案:徐先生讲课介绍作者时说自己曾和作者一起吃过饭,使学生顿生亲切、好奇之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文的兴趣”。
7.徐先生在作文教学方面有着怎样的观点认识?请分条简要概括。
答:                                    
                                    
                                    
答案:①文章要力求简洁硬朗;②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③善于运用譬喻,解决“论难”问题。
8.请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对梁实秋散文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的认识。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答:                                    
                                    
                                    
                                    
答案:这几句写徐先生朗诵声情并茂,“咬牙切齿”一词应是表现徐先生的朗诵“有气势”“抑扬顿挫”,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有些好笑。这种随处点染的幽默正是梁实秋散文的特色。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我的同班
冰 心
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做事,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停,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是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可惜的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同时我相信你若改学别科,也会有成就的。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她赶紧又加上一句:“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在她的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的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作的勇气。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L大姐的勉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了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多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大会,真是济济多士!十余年中,我们一百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觥筹交错,童稚欢呼,L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的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酒酣耳热,大家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情况愈加热烈了。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有人说愿意做一个大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L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L大姐说:“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 
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集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的皱着眉对我们说:“我呆不下去了。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的一支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大家都点点头。我说:“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假若当初……”L大姐正色拦住我说:“×××,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9.如何理解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这句话?请作简要阐释。
答:                                    
                                    
                                    
答案:在沦陷后的北平,人民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人们被束缚住,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能是苟延残喘地活着。
10.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答:                                    
                                    
答案:①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②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③医术高明,曾接引了无数的孩童;④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
11.请简要概括文章后半部分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答:                                    
                                    
                                    
答案:日寇入侵,故都沦陷,民不聊生,优秀知识分子投身抗战。
三、语用创新
12.下面是王江同学与教他语文的张老师微信聊天记录的片段。其中有些句子删掉了,请你根据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
王江:老师,我想请教您个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老师:呵呵,这个题目太大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江:我常常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这该怎么办?
张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平时多积累素材,二是写时要广泛联想。
王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老师:就是联想自己曾经听到或看到的同类的或相反的人或事;其实更重要的是联系自己的经历来破解题目,演绎题旨。
王江:哦,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老师:当然,都可以。关键看你能不能化远为近,找到题目跟自己生活的对接点。
王江:哦,这个对我挺有启发。谢谢老师。
答案:①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②能不能具体说说你存在的问题 ③那请老师具体说说后者吧 ④所有的题目都能这样做吗




PAGE



- 1 -



(共20张PPT)
画 人 记
活生生的“这一个”
收集
搜集
修养
休养
演变
演化
在书、画作品等上面题写上款、下款。
坚硬、结实。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了工作的需要。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形容名望、声誉迅速提高。鹊起,比喻名声兴起、传扬。
鱼和龙混在一起。比喻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智慧启
8
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识记积累·知人论世◆
课堂互动·文本探究
文意探讨·文脉透视◆






画 人 记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一位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着不是,“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这杯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那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土,你为什么不直说他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一、字音识记
拓片(tà) 纤弱(xiān) 荒芜(wú)
显赫(hè) 一晌(shǎnɡ) 杂耍(shuǎ)
扒吃扒喝(bā) 嫉贤妒能(jí) 煽情(shān)
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
1.收集·搜集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例句:①他就是千辛万苦地采买茶叶和收集本地一些碑刻和画像砖拓片到西安的书画家那儿嘻嘻哈哈地换取书画,又慷慷慨慨地分送给另一些朋友、同志。
②英国石油公司使用的控油罩每天可以搜集约3 400吨漏油,不足泄露量的1/3。
2.修养·休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休养:休息调养;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
例句:①从年龄和社会阅历上讲我当然算他的老师,从书画艺术的修养上他却应该称做是我的老师。
②据香港媒体报道,吴宇森亲自致电媒体报平安,称感谢外界关心,自己所患只是“颈部小瘤”,年初开刀后赴美国家中休养。
3.演变·演化
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
例句:①书画,尤其书法,原本是由实用而演变过来的艺术。
②在胚胎重演论提出直到被推翻的期间,胚胎学对于演化机制的解释并没有太大的进展。
四、词语释义
1.题款:在书、画作品等上面题写上款、下款。
2.坚刚:坚硬、结实。
3.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4.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了工作的需要。
5.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6.声誉鹊起:形容名望、声誉迅速提高。鹊起,比喻名声兴起、传扬。
7.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在一起。比喻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

1.走近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出生于并不富裕的农村,家中世代是农民。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获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有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自然。
2.资料链接
《画人记》是近年来贾平凹人物小品的代表作,原文共写了五则短文,刻画了五位“画人”,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则。“画人”是作者独创的一个名词,所谓“画人”,就是有志于书画艺术但暂未成家的书画艺人或热心于书画收藏的爱好者。

1.课文写了哪三位“画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点拨】 (1)邢庆仁:其貌不扬、忠厚老实、善待他人、注重友谊、精神富有。(2)谭宗林:机智、幽默、风趣。(3)马河声:有才气、有追求、有活力。
2.作者曾经跟文中提到的那位市领导有过约定,“绝不以私人事麻烦”他,那为什么又向他推荐马河声?
【点拨】 一是因为马河声不是自己的亲戚,也不是同乡、同学。二是因为“如果再不向您推荐,马河声的问题在这个城市里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作者推荐马河声实在是不能不且不得不之举。
3.贾平凹的《画人记》由三则短文组成,各有特色,人物性格各异,主题也不同,请从文体、手法等方面分别指出它们的艺术特点。
【点拨】 本文采用一人一式的方法,或侧面描写(如写邢庆仁),将人物隐藏到幕后;或正面浓墨重彩(如写谭宗林),细节生动典型,然后再以侧面描写和精当议论略加衬托和升华。或以书信格式(如写马河声),以第二人称,追溯历史,描摹现状,不厌其繁,周到细腻。正因为三个人物用了三种不同的范式,读来毫无雷同之感,反有灵动变化之妙。邢庆仁:以侧面描写为主。谭宗林: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马河声:以书信格式,运用第二人称。
4.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自己的三个朋友,他们尽管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那么他们的身上具有的优秀品格,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点拨】 (1)《友谊》中的邢庆仁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忠厚老实、善待他人、注重友谊的心。他的外表可能是贫穷的,但精神是富有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头顶
的星空我们可以不去敬畏,但内心的道德却要坚守,精神的富有比物质的富有更有意义。
(2)《藏者》中的谭宗林是一个真正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他热爱艺术,但不被艺术所累。这就启示我们,我们可以有爱好,但不能被爱好所累。我们可以寄情外物,但不能被外物所羁绊。
(3)《推荐马河声》中的马河声是一个有才气、有追求、有活力的人。生活艰难,却快乐地生活;才气被埋,却无悔地追求。这就启示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你无法改变它,就改变对它的看法,不要抱怨。

《画人记》是近年来贾平凹人物小品的代表作,作者通过简约的笔触刻画了几个生动的“画人”形象,使读者对生活于基层、默默无闻又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的书画艺人们滋生出几分同情和无限敬佩。原文共写了五则短文,刻画了五位“画人”,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则。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藏者(cánɡ)        显赫(hè)
心广体胖(pán) 叱咤风云(zhà)
B.拓片(tuó) 强悍(hàn)
博闻强识(zhì) 恪守职责(kè)
C.漂泊(piāo) 纤弱(qiàn)
呱呱坠地(ɡū) 嗲声嗲气(diǎ)
D.荒芜(wú) 泥淖(zhǎo)
穷困潦倒(liáo) 戛然而止(jiá)
解析:选A。B.“拓”读tà;C.“纤”读xiān;D.“淖”读nà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大气象。所谓气象,就是气度、境界和景象。其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处于世界民族之林,自立于世界各国之间,何尝不需要大气象、大气度、大境界呢?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养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延,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一个拥有大气象的人或国家,不执迷于一时之得失,不计较于一念之取舍,心中拥有大胸怀、大写意、大格局。
胸怀淡然豁达之人或国家,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不为虚名________,不为利益________,才能拥有气象万千的生活,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反,(    ),绝对没有气象可言。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儒学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海桑田而不衰,至今仍在传承、发展,究其原因,它靠的不是心机技法、花言巧语,而是________和践行的准则。
在上合青岛峰会之际,细细品味儒家文化与“上海精神”的相融相通之处,不免令人畅想:从帆船之都出发,儒家思想与“上海精神”________,必将推动青春上合扬帆驶向世界大同的理想彼岸。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哺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B.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养育的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延,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C.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养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D.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的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哺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延,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解析:选A。原句的病因有:一是句式杂糅,“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养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延”杂糅了“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大气象在流淌”两种句式和“养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大气象在蔓延”两种句式,将两个“了”改为“的”,或者去掉“在流淌”“在蔓延”;二是搭配不当,“养育”与“大气象”不搭配,改为“哺育”。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苟且偷生 刀光剑影 真知灼见 相映成趣
B.蝇营狗苟 刀光剑影 一得之见 相映成趣
C.蝇营狗苟 剑拔弩张 真知灼见 交相辉映
D.苟且偷生 剑拔弩张 一得之见 交相辉映
解析:选C。蝇营狗苟: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不知羞耻(贬义词)。苟且偷生:指得过且过,勉强活着。语境涉及的问题是名利,选“蝇营狗苟”。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刀光剑影:指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刀光剑影”只能做主语、宾语、定语,不可做谓语,选“剑拔弩张”。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一得之见:谦辞,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此处是作者对儒家思想、儒学文化的评价,应用“真知灼见”。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此处语境不是谈有趣的问题,而是形容美好的景象,选“交相辉映”。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把个人的利益和名利得失看得轻于鸿毛
B.如果不把个人的名利得失和利益看得轻于鸿毛
C.如果头顶着利益,心里装了太多的小九九和蜗角虚名
D.如果心里装了太多的小九九和蜗角虚名,头顶着利益
解析:选D。注意关键词“相反”,就是和上文说的意思相反。A、B两项语言风格与语段不符,从语意上看,上文说不争名利,并不代表不求名利,把个人的利益和名利得失看得轻于鸿毛。上面说,不为虚名,不为利益,才能有气象万千的生活,下面就该说,为了虚名,为了利益,不会有气象可言。注意先说虚名,再说利益。排除C项。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友谊》一文,完成5~7题。
5.文章开头说,“画面上站着的是我,坐着的是邢庆仁”。这一“坐”一“站”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从这一“坐”一“站”表现了“我”对邢庆仁的尊重,也透露出两人关系的不同寻常。文章由一幅作者自画的画引入,为下文写自己与邢庆仁的友好关系埋下伏笔。
6.文章是如何表现邢庆仁的端庄品格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答:                                    
                                    
答案:作者写自己和邢庆仁来往“差不多已四年”,“四年里几乎每礼拜见一次”,可见来往之频繁。如果一个人身上有很多毛病,随着接触的增多,他的毛病也会渐渐暴露出来,但“我”与邢庆仁“几乎每礼拜见一次”,“我还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大的毛病”,足见其品行之端庄。
7.文章结尾说“我想了想,就笑了”,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答:                                    
                                    
答案:邢庆仁来取画时所说的他所读的一本书上的一句话“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以及对这句话的解说“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作者听了他的话后说“我想了想,就笑了”,可见作者是认同这句话的。这句话对于过去有关穷人富人的传统观点具有颠覆意义。穷人富人都不可一概而论,穷人中既有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也有为改变贫穷处境而杀人越货的;富人既有为富不仁的,也有善心济人的。至于“事业上”“精神上”的“穷人”与“富人”就更要另当别论了。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重返北京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的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待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等一会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他此时绝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彷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橘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竟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
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增设大学部,聘请朱自清北上任教,在与教务长张仲述相见的两天后,朱自清即入住清华园担任教师。
B.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的生活。
C.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
D.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
解析:选A。B项,文中没有表现朱自清工作辛苦和身体虚弱;C项,应是由文品论及人品;D项,文中没有提及当时动荡时局对其作品的影响。
9.试从句式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五段画线部分的文字。
答:                                    
                                    
解析:“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则是拟人手法,作答时,要注意对内容的分析,还要考虑结构方面的特点。
答案:①画线部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运用了整句”),生动地描写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致;②反衬朱自清内心的寂寞;③为下文写梦境做铺垫。
10.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
答:                                    
                                    
解析:作答时,先梳理出能表达朱自清思想情感的情节,比如早晨醒来后欲追回梦境、小饭馆里点菜和接到父亲的来信等,从中仔细体会其思想情感。
答案:①每天早晨将醒未醒之际,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境,体现了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内心十分寂寞;②他真挚情感的流露还表现在小饭馆里点的菜和情不自禁而写的小诗《我的南方》,表现出朱自清对南方生活的怀念;③他接到父亲的来信,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再次流露出朱自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
三 、语用创新
11.下面是某办公室内的一段对话, 请根据语境在“丙”处填上合适的表情,并写出画线句子的潜台词。
甲(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乙):“某某,你每天的着装搭配得多协调啊,让人看了很舒服。”
乙(谦虚地):“哪里哪里,只是随便穿穿,从来没想到要刻意搭配。”
丙(    ):“她皮肤好,无论穿什么都好看。唉!”
潜台词:                                    
答案:羡慕地 唉!我平时也注意搭配,但我皮肤不如她好,看不出效果啊。(或:既不屑又有点羡慕地 她还不如我会搭配呢,只是她皮肤比我好而已。)(答案可以多样,但必须符合语境)




PAGE



- 1 -



(共37张PPT)
把栏杆拍遍 父亲 女歌手
活生生的“这一个”
辛酸
心酸
煎熬
难熬
夸耀
炫耀
演绎
演义
熟悉
熟习
闪烁
闪耀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眼睛略眯而斜着看。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智慧启
8
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识记积累·知人论世◆
课堂互动·文本探究
文意探讨·文脉透视◆
总叙对父亲的怀念—总领全文
接到录取通知书


亲)亲送“我”去上学细叙往事爱

父子泪另
父亲对“我”的影响—收東全文






把栏杆拍遍 父亲 女歌手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海,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不管多么饥饿,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兼顾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一、字音识记
行伍(hánɡ) 蹂躏(lìn) 纸笺(jiān)
麾下(huī) 整饬(chì) 翠奁(lián)
金瓯(ōu) 的卢(dì) 遒劲(qiú)(jìnɡ)
媲美(pì) 淬火(cuì) 佝偻(lóu)
青篙(ɡāo) 老趼(jiǎn) 肘腋(zhǒu)(yè)
荷薪(hè) 气咻咻(xiū) 窣窣声(sū)
舀水(yǎo) 乜视(miē) 耷拉(dā)
擤掉(xǐnɡ) 鹬(yù) 肩胛骨(jiǎ)
潮黏黏(nián) 冗长(rǒnɡ)
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
1.辛酸·心酸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并列结构。
心酸:指心里悲痛。主谓结构。
例句:①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
②5月20日,腾讯网上登出了一组图片,图片名为“河南乡村代课教师抱着学生午睡”,大部分网友看后感觉很心酸。
2.煎熬·难熬
煎熬:动词,比喻折磨。
难熬:形容词,难以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例句:①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②职场中“月光”一族的职员们经常戏谑道:“每月下半月的日子很难熬。”
3.夸耀·炫耀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
炫耀:夸耀。可以是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奢华、贵重的东西进行。还可以表示照耀的意思,如灯光炫耀。
例句:①父亲常常在喝醉了酒的时候,喜欢拿了我的文章夸耀于那些乡邻朋友。
②美军三艘最大型核动力攻击潜艇分别出现在亚太地区三个港口,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太平洋舰队少有的一次炫耀武力的行动。
4.演绎·演义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演义: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
例句:①父亲一生中许多的片断和故事,总是那样苦涩而温馨地演绎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独自一遍遍地体验人生的凝重。
②此剧是取书中若干章节加以编排贯串,演义而成。
5.熟悉·熟习
二者都有对事物很了解,不陌生之意,但侧重点不同。
熟悉:知道得很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例句:①盖尔卡不熟悉任何儿歌,全靠从大人那儿学来的东西来度日子,所以她的歌曲全是忧伤的、冗长的,并且大多是关于爱情的。
②炎炎夏日,无论是否熟习水性,人们都愿意投入到这一片亮丽大海的怀抱,好让它把自己渺小的身躯彻底地包容。
6.闪烁·闪耀
二者都是动词,都可用于形容有光亮的事物。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吞吞吐吐。
闪耀:闪烁;光彩耀眼。
例句:①她的小脑袋疲惫地耷拉在胸口上,像一点小光斑在黑洞洞的小船中间、在黑不溜秋的棉背心里闪烁着光芒。
②每一次繁星在我的头上闪耀时,我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着它们。
四、词语释义
1.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3.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4.乜视:眼睛略眯而斜着看。
5.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1.走近作者
(1)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中国现代作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2)

刘鸿伏,1953年生,湖南安化县人。中国现代作家。1983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从事过共青团的工作、新闻工作。1980年开始学习写作,1981年同期在《长江文艺》及《飞天》发表诗歌处女作。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及海外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诗、散文、随笔、文化专论、报告文学及各种体裁之作品若干。其中,创作前期主要以诗歌写作为主,九十年代开始以散文随笔为主,近年则以古代文化、文物研究写作为主,兼及长篇小说及散文写作。
他的《遥远的绝响》(32万字)为海内第一本以优美随笔文体写作的古代文化专著,因“创造了文博图书写作的崭新文本”而入选国家二十世纪“百年文博图书精华”。
(3)维·彼·阿斯塔菲耶夫,1924年生,俄罗斯(前苏联)小说家、散文家。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奥夫相卡村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先由祖母抚养,后来进了孤儿院。参加过卫国战争。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名作品有《鱼王》《悲伤的侦探》。此外著有《士兵和母亲》《老马》《枞树枝》《一片落叶》等短篇。他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从原始森林直至战争前沿),善于描写自然,并以自己的想象赋予它灵性,但他的着眼点始终是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实在是一位人性的诗人。
2.资料链接
(1)辛弃疾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出生于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历城。南渡前他是叱咤沙场的英雄,南渡后屡遭排挤,他报国无门,改而作词,终成名垂千古的一代词宗。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据元大德年间刊印的《稼轩长短句》统计),数量很多,影响极为深远。梁衡并不是古典文学史学者,亦非治诗词美学的专家,却能围绕辛弃疾其人其词写出如此大气磅礴之作,实在难得。
(2)优美的笔调、率真的性情、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刘鸿伏散文的主要元素。他用细腻冷艳的笔触描画日月山川,但决不是风花雪月地泼洒文字。他把爱憎忧思以及对理想的寄托和表达,都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这篇文章把对父亲的满腔敬爱之意融入哀怨凝重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在读这篇散文的同时不仅读出了秀雅的意境,也读出了作者的种种心情。
(3)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耐人咀嚼。“女歌手”的题目很有深度,文中主人公不是专业的歌手,她唱歌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她唱的歌似乎与她的年龄、心境不相称,正是这独特的“这一个”,给我们展示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1.《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它传神地表现了词人登高远眺时的动作与心情,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作者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点拨】 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使用“把栏杆拍遍”为标题,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并传达了他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而无处可使的悲愤之心。
2.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大事多指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性事物;大情一般指忧国忧民的情感;大理则多与民族气节、伦理道德等相关。本文正是实践这一精神的代表作。结合课文,谈谈本文所表现的“大事、大情、大理”是什么?
【点拨】 在文中,“大事”指光复南宋故土的伟业;“大情”则指词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大理”则指词人一腔爱国正气和不屈不挠为民请命的精神。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叙述辛弃疾如何浴血沙场、为国战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他所说的“大事”。而对辛弃疾被朝廷废弃不用、一腔忧愤在身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的“大情”和“大理”。
3.在《父亲》这篇文章中,作者笔下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
【点拨】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崇拜文化;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国农民的宽厚、淳朴、勤劳、善良的品格,他疼爱儿子,对儿子寄予厚望;他严厉,倔强,他是千千万万任劳任怨而又自强不息的农民父亲的代表。
4.在《父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点拨】 (1)长于抒情的排比。作者在“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那是父亲”一段话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将父亲勤劳、俭朴、易满足的淳朴形象勾勒了出来。
(2)精到的细节描写。在“我”送父亲回家一节中,作者用“反反复复地叮嘱”、“抚了抚我的头”、“解开外衣纽扣”、“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抽出三十元”、“低了头,慢慢转过身”等一系列动作,将一个关爱年幼儿子的贪困农民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写父亲登上公交车后,“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这一神态描写将父亲对儿子的不舍与惦念及不放心传神地表现出来,让人心里产生巨大的震颤。
(3)恰切的抒情议论。“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你渐渐凋谢的白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为父亲,为自己,也为那养育过我的故土,我把所有翻开的日历都当做奋进的风帆。”写父亲对“我”的影响,更从侧面烘托了父亲的性格特点。
5.在《女歌手》这篇文章中,盖尔卡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点拨】 盖尔卡的父亲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他沉默寡言,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但他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用伟大的心灵感染着影响着女儿。
6.有人认为,删去《女歌手》这篇文章中最后一部分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为什么要写盖尔卡生活无忧之时的心理与行为呢?
【点拨】 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意在说明,不管人的物质境况怎样改变,精神寄托始终是第一位的。文中写盖尔卡生活无忧之时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也表明了她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思念,流露出她对失去亲人之爱的忧郁。

1.《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父亲》一文中,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叙述了十年前父亲送刚拿到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去大学报到及前前后后发生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既严厉又含蓄的爱。
3.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往往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插有抒情性的议论,创造出一种熔小说和抒情散文于一炉的独特风格。他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善于描写农家孩子的童年,善于描写自然,并以自己的想象赋予它灵性。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大声的疾呼,没有情绪的加速与描写的减速,只有一个徒步者对大地持续的丈量。《女歌手》正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再现,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在反差中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窸窣(sū)         群英荟萃(cuì)
打颤(zhàn) 微微颤动(chàn)
B.蛰居(zhé) 海市蜃楼(zhé)
搔痒(yǎnɡ) 庠序之教(xiánɡ)
C.山坳(ào) 说拗口令(ào)
挥洒(huī) 浑然一体(hún)
D.埋怨(mán) 埋没人才(mái)
希冀(jì) 小心翼翼(yì)
解析:选B。“蜃”应读shè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厉害了,我的国》正是以中国历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的伟大发展为内容,将探索太空、开发深海等这些恢宏工程和背后的人与事________。这部2018年开年最“厉害”的电影,反映的内容彰显着我国________的非凡实力,影片本身也成为中国影史的又一座里程碑。对于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________的新时代图景,饶曙光在《今日影评》中表示,可能看过影片的所有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震撼!影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影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度带来的自信、中国特色书写的传奇,奏响了一曲万众瞩目的新时代乐章。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影片还深切动人地在现实生活中讲述了普通人的点点滴滴,比如那位去西藏扶贫的女孩。现如今,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年轻观众更喜欢个性化的表达,《厉害了,我的国》从艺术形式上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样式,再加之颇具时代感的片名,因此(    )。这是一部和我们的生活________的电影。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娓娓道来 厚积薄发 蒸蒸日上 息息相关
B.侃侃而谈 厚积薄发 云蒸霞蔚 休戚相关
C.娓娓道来 韬光养晦 云蒸霞蔚 息息相关
D.侃侃而谈 韬光养晦 蒸蒸日上 休戚相关
解析:选A。娓娓道来:不紧不慢,慢条斯理地讲述;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一般用来形容人。此处语境是影片讲述人与事,宜用“娓娓道来”。厚积薄发: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而获得大的成功;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此处语境是形容“非凡实力”,宜用“厚积薄发”。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此处语境是形容“新时代图景”,不是形容景物,宜用“蒸蒸日上”。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一般指人,不指物。此处宜用“息息相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影片还深切动人地讲述了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B.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影片中深切地讲述着
C.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影片还深切动人地论述了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D.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影片还深切动人地讲述了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是状语,不是补语,应放在句子前面,或“还”前;B项,不合逻辑,“点点滴滴”应是“被讲述”,而不能自己讲述;C项,搭配不当,“论述”与“点点滴滴”不能搭配。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观众应当对观影充满着巨大的热情
B.观影对年轻观众来说,是体现个性的事情
C.观众可能对观影充满着巨大的热情
D.年轻观众应当对这种全新的样式很感兴趣
解析:选A。B项,“是体现个性的事情”上下文中没有体现,文中只是说年轻人喜欢影片中的个性化表达。C项,“观众”范围太大,上文叙述对象是“年轻观众”;“可能”也没有“应当”好。D项,“对这种全新的样式”与上文没有完全照应。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这许多年来,试着写了些东西,远在乡下的老父亲为此很是自豪。父亲只能写写简单的家书,并不懂得文章,但他向来很迷信那些能写会算的文化人,他把他们与旧时的举人、秀才一并称之为“文曲星”。因此,父亲常常在喝醉了酒的时候,喜欢拿了我的文章夸耀于那些乡邻朋友,希望从那些耕地的农夫、打鱼虾的渔人或瓦匠、木匠们艳慕又敬畏的眼神里获得一种安慰。哦,我那乡下的老父亲,我那瓜棚柳巷总爱谈说树精狐仙的老父亲。其实,我那些拙劣的文字,在面对土地一样宽厚淳朴的你的一生时,它们又算得了什么呢?你因为它们而感到欣慰,我却如此深刻地感到一种悲哀。写了那么些自己也觉寡味的东西,为什么偏偏就没有想到也应该写一写你呢?你是这样崇拜土地与文化,我也一样地崇拜文字和父亲。其实,我并没有一时一刻忘记。这十多年来,在许多落寞失意的时刻,在客地清凉的鸣箫中,父亲一生中许多的片断和故事,总是那样苦涩而温馨地演绎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独自一遍遍地体验人生的凝重,生命的悲苦欢愉以及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那些时候总是想着回归父亲的怀抱,重温往日的田园梦境,但不能。
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父亲哦,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你渐渐凋谢的白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
父亲说过: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而我却离开了土地,那是十年前。当时一个算命的瞎子预言我将来一定会客死他乡。父亲便凄然,说:“鸿儿,有朝一日你也像父亲这般老时,就回乡下住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了,就会想念故乡呢。”我黯然。那时我16岁。
……
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而命运绝不仅仅是偶然,崇拜泥土或者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也是偶然吗?
5.老父亲常常为“我”写的文章而感到自豪,请从文中找出表示父亲自豪的细节。
答:                                    
                                    
                                    
                                    
答案:父亲“向来很迷信那些能写会算的文化人,他把他们与旧时的举人、秀才一并称之为‘文曲星’”,“父亲常常在喝醉了酒的时候,喜欢拿了我的文章夸耀于那些乡邻朋友,希望从那些耕地的农夫、打鱼虾的渔人或瓦匠、木匠们艳慕又敬畏的眼神里获得一种安慰”。
6.父亲因为“我”那些文章而感到欣慰,“我”为什么深刻地感到一种悲哀?
答:                                    
                                    
                                    
                                    
答案:一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所写的文章还很“寡味”,还没有到可以拿出来向人炫耀的程度;二是因为“我”写了那么多文章,竟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是写父亲的。
7.作者说“父亲一生中许多的片断和故事,总是那样苦涩而温馨地演绎在我的心灵深处”,这里的“苦涩”与“温馨”矛盾吗?
答:                                    
                                    
                                    
                                    
                                    
答案:不矛盾。“苦涩”是因为家里穷,父亲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表达对儿子的关心;“温馨”是因为即使在极度贫困的日子里,父亲仍然尽他的所能关心、帮助着儿子,这种拳拳的爱子之情深深感动了“我”,使“我”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8.文中的“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一段话是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的?
答:                                    
                                    
                                    
                                    
答案:从父亲的贫困、辛劳、有力量、洒脱、愁苦等方面来描写父亲的。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郁孤台之魂
徐南铁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仍在台上徘徊。
③你还在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④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居民,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⑤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内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的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⑥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⑦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因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不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⑧三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⑨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
⑩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
?“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也许,历史上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
9.本文第⑤段先说“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后来又说郁孤台“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答案:从外表上看,郁孤台是有一种不堪风雨的败落之貌,但它有一种不因兴衰而兴衰的精神。(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说即可)
10.第⑩段中,作者写了“我猛然明白了”,根据文意,说说作者明白了什么?
答:                                    
                                    
                                    
                                    
答案:明白了辛弃疾的词中所贯穿着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
11.文章第①段写“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第?段写“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第?段写“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和好处。
答:                                    
                                    
                                    
答案:①这样写更易于表现作者在与历史人物的接近中探讨郁孤台所凝结着的民族精神;②形象地表现了辛弃疾与郁孤台长存,表达了作者对词人辛弃疾和郁孤台精神的无比崇敬;③结尾照应开篇,且点明题旨。
三、语用创新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虽然我国出台的“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但 近年来,这一规定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市场上的超薄塑料购物袋仍大行其道。
专家分析说,白色污染问题在“限塑令”出台前后曾引发公众关注,但随着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塑料袋引发的污染问题便不再凸显,人们关注较多的通常是空气、水等污染问题。“限塑令”推广初期塑料袋的使用量是下降的,但替代塑料袋的物品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同时对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虽然超市执行“限塑令”相对到位一些,但是菜市场、餐馆和路边的商贩,仍会用0.025mm以下的超薄塑料袋。
请以记者街访的方式,表现百姓对“限塑令”施行情况的认识。要求:表达连贯、得体。
记者:请问您对施行了多年的“限塑令”怎么看?
路人甲:①                                    
路人乙:②                                    
记者:白色污染其实危害也很大的,你们赞成以严格的执法措施施行“限塑令”吗?
路人甲:③                                    
路人乙:④                                    
答案:(示例)①“限塑令”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市场上的塑料袋跟以前一样多。
②其实在人们的意识里,对空气、水等污染问题较为关注,对塑料袋引发的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在意。
③百姓使用塑料袋都习惯了,恐怕法不责众吧。
④严格可以,但首先得生产出跟塑料袋一样经济实用的替代品。




PAGE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