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舌苔(tái) 雕鞍(ān)
荏苒(rǎn) 正恁凝愁(nèn)
B.莎草(shā) 游冶(yě)
颙望(yónɡ) 追旅思(sì)
C.候馆(hòu) 小倅(suì)
潇潇(xiāo) 雨横风狂(hènɡ)
D.迢迢(tiáo) 记省(xǐnɡ)
渺邈(miǎo) 摇征辔(p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愁 柔肠 物华 肝肠寸断
B.清明 枯萎 佳人 廷院深深
C.飞絮 水调 苹芜 黯然销魂
D.昨宵 凄残 栖息 登高临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B.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C.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黯乡魂:
(2)追旅思:
(3)流景:
(4)物华:
(5)颙望: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______________。
[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3)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平芜尽处是春山,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雨横风狂三月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定 风 波[注]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 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词人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2)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
答:
7.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青 门 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答: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选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浪 淘 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2)这首词的前两句出自司空图的《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此处作者添一“共”字,有人评论说“新意顿出”。试分析“共”字的表达效果。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 恋 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请写出本词在写法上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相类似的句子。
答:
答案: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赏析“凋”字的妙处。
答:
(3)这首词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廓高远的特色。请结合全词,举例说明这两个特点。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 年 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 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3)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断肠”的因由。
答:
三、语言运用
11.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组关联词语,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②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③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
④即变“雅”为“俗”
12.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舌苔(tái) 雕鞍(ān)
荏苒(rǎn) 正恁凝愁(nèn)
B.莎草(shā) 游冶(yě)
颙望(yónɡ) 追旅思(sì)
C.候馆(hòu) 小倅(suì)
潇潇(xiāo) 雨横风狂(hènɡ)
D.迢迢(tiáo) 记省(xǐnɡ)
渺邈(miǎo) 摇征辔(pèi)
解析:选D。A.“苔”读tāi;B.“莎”读suō;C.“倅”读c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愁 柔肠 物华 肝肠寸断
B.清明 枯萎 佳人 廷院深深
C.飞絮 水调 苹芜 黯然销魂
D.昨宵 凄残 栖息 登高临远
解析:选A。B.廷院深深—庭院深深;C.苹芜—平芜;D.凄残—凄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B.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C.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解析:选C。C项,明日:古今相同,都是“明天”的意思。A项,逢迎:相遇。今义指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B项,行人:远行人,征人,羁旅在外的游子。今义指在路上走的人。D项,迢迢:绵长的意思。今义指路途遥远。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黯乡魂:
(2)追旅思:
(3)流景:
(4)物华:
(5)颙望:
答案:(1)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黯,愁苦的样子。(2)羁旅的愁思缠扰不休。追,追随,纠缠。(3)如流水般消逝的光景。(4)岁时的风物。(5)举头凝望。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2)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______________。
[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3)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平芜尽处是春山,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雨横风狂三月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答案:(1)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2)笑从双脸生 (3)迢迢不断如春水 (4)行人更在春山外 (5)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定 风 波[注]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 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词人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解析:选C。A项,词牌一开始用“本意”,与词的内容有关,但随着不断的演变,词牌不再与词的内容相关;B项,上片一、二句写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并没有用反衬手法;D项,词中只说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黄莺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予它们的本能,但并没有提到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
(2)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
答:
解析:相同点:被贬之后的乐观旷达之情。不同点:《岳阳楼记》是借作记之机,规劝朋友的同时表达情感;本词是借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矛盾的心情。
答案:相同之处:两篇作品都表达了被贬之后的乐观旷达之情。本词作者借百花洲上“寻芳”“聊逸豫”,认为功名得失有定数,可见其乐观旷达;《岳阳楼记》中,作者借描写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
不同之处:《岳阳楼记》是作者借作记之机,规劝朋友的同时,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作者被贬之后虽然有失落,但兼济天下的积极一面占主导,并鼓励自己和朋友向古仁人看齐。本词是作者借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矛盾的心情,豁达中有及时行乐、渴望退隐的情绪。在这里,作者兼济天下的思想不再那么坚定,而是借“聊逸豫”“归时数”来安慰自己,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7.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青 门 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答:
答案: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选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答案:(示例1)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的心境,词味含蓄隽永。
(示例2)这首词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
(示例3)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
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浪 淘 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答案: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抒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而刚会面又要作别,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2)这首词的前两句出自司空图的《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此处作者添一“共”字,有人评论说“新意顿出”。试分析“共”字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一个“共”字,揭示出一同游赏的不仅有友人,还有“东风”。“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的,“共”字一下将词的意境扩大了,同时,拟人手法又营造出美妙、欢乐的氛围。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 恋 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请写出本词在写法上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相类似的句子。
答:
答案: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赏析“凋”字的妙处。
答:
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既写出了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又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强烈感受。以景之萧索,写人之孤独。
(3)这首词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廓高远的特色。请结合全词,举例说明这两个特点。
答:
答案:本词上阕借兰菊和明月等意象委婉地表现内心的愁绪,显得情致深婉。下阕“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及“山长水阔”等语,展现出一片广远寥廓的境界。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 年 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 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答案:(示例1)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示例2)“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枯老且衰败。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和孤身飘零的苦况。
(3)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断肠”的因由。
答:
答案: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不由得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更是肝肠寸断。
三、语言运用
11.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组关联词语,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②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③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
④即变“雅”为“俗”
答案:顺序:③①④②
关联词:不仅(不但)……而且
12.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
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