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19: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开拓(tuò) 鹧鸪(zhè) 揾泪(yūn) 玉簪(zān)
B.年笺(jiān) 蓦然(mù) 不屑(xiè) 堪鲙(kuài)
C.汴京(biàn) 骚扰(sāo) 阑珊(shān) 阻挠(náo)
D.揩拭(kāi) 参差(cēn) 渲染(xuàn) 对峙(sh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簪螺髻 奇卉异葩 莺歌燕语 色彩斑澜
B.揾英雄泪 震耳欲聋 眼花潦乱 煞费心机
C.春意阑珊 亢奋不已 翘首以待 风驰电掣
D.蓦然回首 一愁莫展 金碧辉煌 雍容高雅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
B.毕竟东流去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C.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
D.众里寻他千百度 度:遍
4.下列辛弃疾的词句中具有“婉约”风格的一项是(  )
A.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C.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D.我志在寥廓,畴昔梦登天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3)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4)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声 声 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 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D.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答:                                    
                                    
7.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词人作这首词时,南宋与金已划淮河分界。
(1)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答: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暮春漫兴①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②,唯有,茶瓯③香篆④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 ①本诗写于作者闲居带湖之时。②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③茶瓯:一种茶具。④香篆(zhuàn):焚香时所起的烟雾。
(1)词的上阕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                                    
                                    
三、语言运用
10.下面是网络微博中的一段文字,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
当你失意时,                     。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
当你痛苦时,                    。
11.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慕名已久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编安!
李阳
2019.6.1
答: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开拓(tuò) 鹧鸪(zhè) 揾泪(yūn) 玉簪(zān)
B.年笺(jiān) 蓦然(mù) 不屑(xiè) 堪鲙(kuài)
C.汴京(biàn) 骚扰(sāo) 阑珊(shān) 阻挠(náo)
D.揩拭(kāi) 参差(cēn) 渲染(xuàn) 对峙(shì)
解析:选C。A.“揾”读wèn;B.“蓦”读mò;D.“峙”读zh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簪螺髻 奇卉异葩 莺歌燕语 色彩斑澜
B.揾英雄泪 震耳欲聋 眼花潦乱 煞费心机
C.春意阑珊 亢奋不已 翘首以待 风驰电掣
D.蓦然回首 一愁莫展 金碧辉煌 雍容高雅
解析:选C。A.澜-斓;B.潦-缭;D项,愁-筹。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
B.毕竟东流去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C.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
D.众里寻他千百度 度:遍
解析:选B。毕竟:终归。
4.下列辛弃疾的词句中具有“婉约”风格的一项是(  )
A.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C.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D.我志在寥廓,畴昔梦登天
解析:选B。将多少兴亡事引发的感慨,用“长江”这一意象委婉地表达,颇有婉约风格。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3)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4)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答案:(1)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2)水随天去秋无际
(3)栏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4)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声 声 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 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D.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解析:选B。B项,“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
(2)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答案: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①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②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③喜悦(自信)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
7.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词人作这首词时,南宋与金已划淮河分界。
(1)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答:                                    
                                    
答案:词人站在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易之感。于是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2)下片前半部分,词人写了什么?有何用意?
答:                                    
                                    
答案:词人在这里是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图强。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词人热情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奋发图强,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答案: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原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答案: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暮春漫兴①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②,唯有,茶瓯③香篆④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 ①本诗写于作者闲居带湖之时。②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③茶瓯:一种茶具。④香篆(zhuàn):焚香时所起的烟雾。
(1)词的上阕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少日”和“老去”时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闲居的无奈。
(2)词下阕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两句中独特的抒情表达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答:                                    
                                    
答案:离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无奈中的一缕欣慰情思。
三、语言运用
10.下面是网络微博中的一段文字,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冷静,莫让得意冲昏头脑。
当你失意时,                     。
当你快乐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快乐淹没理性。
当你痛苦时,                    。
答案:(示例)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失意窒息心灵
留点空白给希望,莫让痛苦消磨斗志
11.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慕名已久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编安!
李阳
2019.6.1
答:                                    
                                    
答案:(1)“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
(2)“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
(3)“雅趣”改为“爱好 ”
(4)“斧正”改为“修改”





PAGE



- 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