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hènɡ) 御苑(yuàn)
蹉跎(cuō tuó) 山居秋暝(mínɡ)
B.浣女(huàn) 喟叹(kuì)
胜迹(shènɡ) 金伐鼓(chuānɡ)
C.瀚海(hàn) 蓟北(qì)
伫立(chù) 幕中草檄(xí)
D.胡骑(jì) 胆慑(shè)
颀长(xīn) 绝域苍茫(má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喜爱
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向晚:傍晚
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旋:回转
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久立等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诗句。
(1)王维: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孟浩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
②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3)高適:
①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其一)]
二、拓展提升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的画面。
B.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近处,看到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远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C.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光;山脊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山脊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感。
D.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远近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2)第三联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可以看出诗人不愿做官,自愿归隐田园的情怀。
B.“多病故人疏”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C.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D.“虚”字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2)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使青夷军[注]入居庸三首(其一)
高 適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注】 青夷军:唐代戍边军队的名称。天宝九年春,高適以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青夷军。此诗是当年冬天诗人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
(1)请简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手法。
答: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
答:
三、语言运用
9.将下面的四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有效信息不能减少,字数可增减。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家。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其中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往往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答:
10.重新排列下列句子,使其意义完整,语脉连贯流畅。(只填序号)
①像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为渲染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仅用“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句,抓住马身上汗水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②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
③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④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答: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hènɡ) 御苑(yuàn)
蹉跎(cuō tuó) 山居秋暝(mínɡ)
B.浣女(huàn) 喟叹(kuì)
胜迹(shènɡ) 金伐鼓(chuānɡ)
C.瀚海(hàn) 蓟北(qì)
伫立(chù) 幕中草檄(xí)
D.胡骑(jì) 胆慑(shè)
颀长(xīn) 绝域苍茫(mánɡ)
解析:选B。A项,“赠”读zènɡ;C项,“蓟”读jì,“伫”读zhù;D项,“颀”读q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喜爱
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向晚:傍晚
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旋:回转
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久立等待
解析:选C。旋:时间副词,不久,随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解析:选A。人事,古义,人情事理,世间的事情;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培养、奖惩等工作,也指人际关系。
4.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诗句。
(1)王维: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孟浩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
②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3)高適:
①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其一)]
答案:(1)①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2)①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②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①战士军前半死生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拓展提升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的画面。
B.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近处,看到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远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C.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光;山脊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山脊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感。
D.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远近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解析:选B。B项,远处,看到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2)第三联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首诗的第三联最为传神的字是“明”和“出”两个动词,“白水”在阳光照射下自然“明亮夺目”,“碧峰”在雨水洗过后,当然“秀出”。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作者在这里用“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作者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感。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可以看出诗人不愿做官,自愿归隐田园的情怀。
B.“多病故人疏”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C.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D.“虚”字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解析:选A。A项,诗人并非不愿做官,归隐田园是不得已而为。
(2)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答:
答案:①仕途失意(或壮志难酬)之悲;②世态炎凉之苦;③年华已老之哀;④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景物的角度,就是考查描写方法,它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感官角度等,答题要素是手法和运用分析以及效果。分别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本诗中描写塞外景物的句子,比较鉴赏,分析本诗的手法及效果。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第一问,根据题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可知是一首留别诗,往往以表达离愁别绪为主题。“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先是肯定了报国,“私向梦中归”则道出思乡之情。第二问,尾联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节制了思乡之情的抒发。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使青夷军[注]入居庸三首(其一)
高 適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注】 青夷军:唐代戍边军队的名称。天宝九年春,高適以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青夷军。此诗是当年冬天诗人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
(1)请简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手法。
答:
解析:“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这一联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并非诗人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到的。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将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居庸关一带的实景描绘。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诗人用精练的字句,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之感。
答案:颈联运用拟人(或:烘托、衬托、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渲染等)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了寒泉水声冷涩、悲苦,山间树叶凋零、干枯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边塞的寒冷、空旷。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苦和心境的冷寂。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
答:
解析: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写自己独自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现在回来也十分艰难。“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冰雪严寒之苦。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冰雪覆盖,路途还遥遥无际呢!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栗”了。
答案:本诗的诗眼是“难”。①孤独之难。诗人来往边塞,马独行了很长时间。前路漫漫,孤单寂寞。②行路之难。景象荒寒,关塞高险,大雪纷飞,行路艰难,一路行来艰苦困乏。
三、语言运用
9.将下面的四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有效信息不能减少,字数可增减。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家。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其中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往往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答:
答案: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并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孟浩然在抒写孤高情怀的山水诗中往往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10.重新排列下列句子,使其意义完整,语脉连贯流畅。(只填序号)
①像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为渲染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仅用“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句,抓住马身上汗水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②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
③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④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答:
解析:本句群共四句,可分为两大部分。①②③是文学细节的效果,④为“水”“枯叶”等自然景物。很显然,④为引起,然后过渡到文学作品,③中“也能”表明③承接④,然后以“小诗”②为证,最后具体举例①说明。
答案:④③②①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