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3 22: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降幡(fān) 韦编三绝(wěi) 停滞(zhì)  边塞(sài)
B.潜水(qiǎn) 羁旅(jī) 漂泊(piāo) 银浦(pǔ)
C.寥落(liáo) 笙歌(shēnɡ) 干戈(ɡě) 绶带(shòu)
D.贬谪(zhé) 剽悍(piāo) 倾轧(yà) 珮缨(pè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邑有流亡愧俸钱     流亡:因灾害或政治原因
离开家乡或祖国
B.闻道欲来相问讯 问讯:探望
C.山形依旧枕寒流 寒流:寒潮
D.东指羲和能走马 走:逃跑
3.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诗人立马蓝关,在大雪寒天中,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更是突出了英雄失路之悲。
B.《寄李儋元锡》是一首送别诗,所以诗以叙别开始。全诗寄情于景,真实地概括出了一个清正廉直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心情。
C.《西塞山怀古》一诗中,诗人以史事为题,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客观地叙述史事,描绘古迹,但实际上却是把嘲弄的锋芒指向了当朝的统治者。
D.在《天上谣》一诗中,诗人虚构了一个极尽美好的仙境,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白居易,字乐天,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D.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鬼才”的诗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城上高楼接大荒,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人世几回伤往事,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 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B.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波近长安,用拟人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C.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D.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含蓄地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欸乃:摇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一句的句意。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⑤才:隐约。⑥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D.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答:                                    
                                    
三、语言运用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闻名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甲]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乙]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下面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1)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2)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3)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4)那就不如无诗。
(5)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6)但是写成之后,
(7)用心推敲修改。
①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                                    
②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                                    
11.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成一个句子,要使用排比句式来表达。
唐代很多诗人的诗歌,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答: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降幡(fān) 韦编三绝(wěi) 停滞(zhì)  边塞(sài)
B.潜水(qiǎn) 羁旅(jī) 漂泊(piāo) 银浦(pǔ)
C.寥落(liáo) 笙歌(shēnɡ) 干戈(ɡě) 绶带(shòu)
D.贬谪(zhé) 剽悍(piāo) 倾轧(yà) 珮缨(pèi)
解析:选D。A.“韦”读wéi;B.“潜”读qián;C.“戈”读ɡ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邑有流亡愧俸钱     流亡:因灾害或政治原因
离开家乡或祖国
B.闻道欲来相问讯 问讯:探望
C.山形依旧枕寒流 寒流:寒潮
D.东指羲和能走马 走:逃跑
解析:选B。A项,流亡:生活没有着落,无法生存的流浪者;C项,寒流:指长江;D项,走:奔跑。
3.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诗人立马蓝关,在大雪寒天中,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更是突出了英雄失路之悲。
B.《寄李儋元锡》是一首送别诗,所以诗以叙别开始。全诗寄情于景,真实地概括出了一个清正廉直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心情。
C.《西塞山怀古》一诗中,诗人以史事为题,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客观地叙述史事,描绘古迹,但实际上却是把嘲弄的锋芒指向了当朝的统治者。
D.在《天上谣》一诗中,诗人虚构了一个极尽美好的仙境,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选C。《西塞山怀古》一诗,诗人是借古喻今,提醒唐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白居易,字乐天,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D.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鬼才”的诗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解析:选D。“鬼才”应为李贺。
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城上高楼接大荒,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人世几回伤往事,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答案:(1)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2)海天愁思正茫茫 (3)山形依旧枕寒流
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 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
B.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波近长安,用拟人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C.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D.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含蓄地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解析:选B。B项,是用夸张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                                    
                                    
答案:①第二句 “独”既是实写,说作者一个人登楼远眺,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②第四句,表面描绘洞庭湖晚景的壮阔,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③第五、六句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④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画成图障,张挂在豪奢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风波之苦。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解析:选C。C.“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欸乃:摇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一句的句意。
解析:选C。C项,这两句并没有低沉,这只是由夜至日出,色彩由暗至明。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答案: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世外,志趣高洁,又略显孤寂的情怀。诗中用“汲清湘”“燃楚竹”来描写渔翁打水生火的日常生活,借渔翁自况,表现了诗人志趣的高洁。“欸乃一声山水绿”,通过视觉、听觉写出了青山绿水之可爱,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境界,巧妙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情怀。最后两句,“回望天际”见白云相逐,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又略带孤寂的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⑤才:隐约。⑥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D.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颔联写‘牧竖’‘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气”有误;颔联虽有“牧竖”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C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有误;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D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无中生有。
(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作答时,应找出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场面的特点。《春望》中,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这首诗描写的是战乱中的场景,且所写的是国都长安的景象。《汉寿城春望》中,第一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汉寿城,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荆棘、有榛莽,破败荒凉,这是战乱后的遗迹。
答案: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③《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三、语言运用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闻名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甲]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乙]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下面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
(1)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
(2)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3)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4)那就不如无诗。
(5)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6)但是写成之后,
(7)用心推敲修改。
①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                                    
②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                                    
答案:①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3)(5)(4)
②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1)(7)(6)(2)
11.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成一个句子,要使用排比句式来表达。
唐代很多诗人的诗歌,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答:                                    
                                    
答案:讲究神似,讲究意境,讲究形神兼备,是唐代很多诗人诗歌的独特风格。





PAGE



- 6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