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王 英 琦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2、学习人物群像扫描与典型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人文关怀,对底层劳动人民的一腔深情,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王英琦
王英琦,当代著名散文家,安徽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她的散文总是带有直感觉、真描写、快节奏的特点。1989年春,因对文学的一份真诚,她搬至中原大地上远郊乡下(小刘村),过起了现代“女陶渊明”的生活。三年后返回江淮故里。三年“体验生活”中,写出了《乡居琐记》《远郊不寂寞》《最原始的,也是最本质的》等诸多体味生活原色和本质的作品。
本文是王英琦在小刘村写出的一批具有“底层感”的散文之一,通过对自己在乡村看社戏的经历的记叙,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理解和对文化人格自我完善的追求。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寒碜( ) 恁小( ) 暗忖( )
小觑 ( ) 磨蹭( )商贾( )
聒动天地 ( ) 愀然作色( )
文化给养( ) 不囿陈法 ( )
chen
nèn
cǔn
qù
cèng
gǔ
guō
qiǎo
jǐ
yòu
解读“社戏”
《说文解字》上说“社,地主也。”——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就是“社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社日”在民间是很受重视的。一年有春秋二社,往往成了赶集的日子。
唐朝以后,百戏(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音乐技艺)在我国兴盛起来。人们往往在社日自发演戏、看戏取乐。文章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社戏在民间特别是农村的重要意义——“百日之劳,一日之乐”。
一、初读文章
整体感知
1、看社戏的地点在哪?社戏一共演了多少场? 其中重点描写了几场?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
2、作者所看“社戏”是什么地方戏?有什么特点?
文章重点写了岗河村看的三场戏:阴历九月十五一场、次日与第三天各一场;
主要涉及:“我”、周围的观众、艺人 。
属于豫剧,是“四大梆子戏”之一。
(1)设施简陋、寒碜; 唱腔“一吼三叫,嘴里像含了炸药包”,极土而又极俗。
(2)腿最长,生命力最强。
补充知识
豫剧,是“四大梆子戏”之一。
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3、作者在文中说“唱足了半个月,我亦赶满了十五场”,那么是不是作者非常非常喜欢戏剧甚至说是个戏迷?
第5段“我自己虽说还未浅薄到对此高抬贵眼,不屑一置的地步,但一开始对豫剧,对这种土掉牙土梆子戏,也是不怀好意的”。
说明作者并不是喜欢。
第10段:“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 这一段说明作者并不是非常的喜欢。
第18段。“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到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
这是关键点。也就是说作者并不全是关注这些戏,而是关注与戏相关的人,即看戏的观众和做戏的演员。
二、合作交流
研读课文
(一)探讨看社戏的人
1、结合文本谈谈社戏的特点
“草台野戏”
“草台”:舞台十分简陋 (文章第5段)
“野戏”:唱法很“杂(野)(文章第17段)
戏文内容很“野”(文章第15段)《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土”“俗”
2、观众看戏的表现:
第3节 赶戏途中“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
第6节 赶到时“锣鼓喧天,观者如墙”
第13节“台下的观众却并不理会什么兰花指。他们全部的审美情趣审美热忱都集中在戏情上热闹上,集中在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功上。尤其是那个身怀绝技的武丑……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笑破了清寂初寒的深秋之夜。”
第14节,次日,“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
第38节“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看戏时“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
3、乡下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戏瘾?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第38节:“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
这段话告诉我们:乡下人把社戏当作是一种劳作之余的娱乐,他们对社戏的热情正是对文化给养、精神升华渴望的表现,是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总结
观众:
人多,风雨无阻,看得投入:热情高涨,兴趣浓厚。
社戏“土”“俗”,却乐在其中:对戏的表演艺术要求不高,审美趣味淳朴;对精神食粮的渴求。
(二)赏析做戏的人——乡间伶人
1、文中有几句话最能概括乡间艺人生活特点,你发现了吗?
明确:“这些伶人们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殊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27节)
一句话:台上风光,台下艰辛。
2、下列两组文字片段都是描写艺人们,试分析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第一组:
片段一(11节):“那武丑的翻筋斗,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却也是能贴台边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
片段二(12节):“但见她(武旦)翻过青龙战袍,耍了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
片段三(13节):“尤其是那个身怀绝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斗,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
片段四(16节):“姑且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
片段五(19节):“其时只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
明确:
这些片段向我们展示了伶人们表演的认真、卖力,全凭本事吃饭,他们是一群对艺术执着虔诚的伶人。
台上(演出): 技艺高超, 认真投入,
对艺术的虔诚
第二组:
片段一(12节):那武丑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几乎所有旦角的手,莫不都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
片段二(19节):猫儿脸姑娘……那脖子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说她两个月没洗澡,未必十分地错。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尤其是那胭脂,很像是廉价的广告颜色。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往脸上抹。
片段三(21节):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戏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不下来。
片段四(25节):逗笑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着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
片段五(28节):顺他的小手指望去,果然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抚养儿子。
明确:
猫儿脸姑娘那粗大的兰花指、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劣质的粉墨,青衣少妇不幸的遭遇,还有她怀中那又黄又瘦、蔫蔫的仅仅六个月大的孩子,这一个个镜头,具体地反映了伶人们辛酸艰难生活。为了艺术也为了生活,连洗澡这样的小事都变得那么困难、连吃顿像样的饭这样平常之事都那么奢侈,甚至连孩子也要跟着承受这份生活的艰辛,伶人们的生活何等的艰难!
台下 (生活):条件恶劣,生活艰难。
小 结
艺人:1、台上(演出):
技艺高超, 认真投入,
对艺术的虔诚
2、台下 (生活):
条件恶劣,生活艰难。
对比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有了太多的假:明星假唱、足球假球、药品假药……人格和灵魂在利益面前化为乌有。
相对于吃着面条却十二分卖力演出的乡间伶人们,生活给了他们太多不能承受之重。这怎能不让人震撼,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
示例:
尽管条件简陋、收入微薄,但为了艺术和观众,他们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尽管生活面临贫困,生命面临不幸,但是他们克己节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图名不为利。虽然没有鲜花和红地毯,却拥有最热情的观众。他们把满腔热忱,全副的虔诚献给了艺术和钟爱它的观众。他们是真正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珠光宝气不代表真正的高贵,金钱财富不代表真正的富有,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会使灵魂出现可怕的缺失。在物质面前,坚守心灵的阵地,坚守淳朴可贵的传统人格,伶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应该是一种生命的指引。在城市文明和流行文化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向淳朴的乡土寻求文化之根和心灵之根。
三、深度研习
难点突破
1、最后一节作者说“虽然我不是每场全都看完并记下,但我肯定看到并记住了些什么……”,你认为作者看到并记住了什么?
“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38节)
看到了底层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
看到了艺术的真谛:艺术的源头在于生活,生活即艺术的土壤,脱离生活,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看到了艺人们生活的艰难和对艺术的虔诚,看到了他们真善美的心灵
2、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眼下,已是寒凝雪飘的深冬了,我的心仍是满满的、怅怅的,都是戏。”作者的心里装的真的都是她所看到的戏吗?为什么说我的心是满满的?又怅怅的?
【分析】
因为作者记住了很多,与社戏有关的农民的生活现状,艺人的喜怒哀乐等,心中的忧思牵挂,铭记着的这一切让作者在寒凝雪飘的深冬心仍是“满满的”。
在这样的深冬,一想到他们的艰难生活,辛酸命运,心里总是牵挂担心。所以感觉怅怅的。
满满的:(看到并记住的内容)
1、艺人们艰苦的生活
2、艺人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
3、观众对文化的需求
4、感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怅怅的:
想到他们的艰难生活,辛酸命运,
心里总是牵挂担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文化上,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希望你们认真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在不远的将来有所作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不辜负这美好的时代。
3、作者在表现艺人们形象时,采用的什么写法?
明确: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既写了伶人们的群像,又写了猫儿脸姑娘和青衣少妇等典型形象。
如“这些伶人们“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殊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
“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戏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
表现了这些伶人对艺术执着而虔诚的态度和他们艰苦的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点面结合,深广兼顾
定义: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作用: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写法指点:
(1)要围绕一个中心,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场面,交代清楚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除了要注意对“面”的总体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对“点”的重点刻画。
迁移应用
总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叙事散文。作家通过对一个民间豫剧戏班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命运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在城市文明和流行文化成为主要话语的今天,古老的社戏、乡野的人群似乎就成为一个落伍的符号。其实,他们不仅是我们文明的根源,也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所在。在物质最贫瘠的地方,也有精神的光芒,也有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我们要调整目光的高度,关注他们,学习他们,还要进行文化的反哺。
拓展阅读
《如水的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