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越州赵公救灾记》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越州赵公救灾记》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7 09: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课前准备
1、这节课学习《越州赵公救灾记》,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课文。
2、准备笔记本、双色笔。

2019年12月,爆发了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各种形式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导课 ●明标

灾难,历代都有。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各种灾害作斗争的历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任北宋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吏,为官清明、关注民生、政绩斐然。他曾写过多篇关于救灾的文章,《越州赵公救灾记 》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在救灾过程中体现出的智慧和思想。



导课 ●明标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1、熟读文章,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3、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导课 ●明标
【独学】
结合导学案中的知识链接,了解作者曾巩及文体的相关知识。
要求:圈点勾画,提取重点。
自主 ●合作 一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
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他在地方任上减赋赈饥、治暴降盗、完城修桥、储药救灾,政绩卓著。正因为他有着同样的实践体验,他所写的《越州赵公救灾记》才如此的实在感人。
展示●质疑
赵抃(1008~1084) 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一清如水,长厚清修。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苏轼曾为之作《赵清献公神道碑》。
展示●质疑
记,古代一种可以记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的文体。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游记 可以写景,可以状物,还可以抒情议论。如<<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 <<石钟山记>>等。
二.笔记文 如<<梦溪笔谈>> <<世说新语>>等。
三.碑记 刻在石碑上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如<<五人墓碑记>>。
四.传记 可分为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前者记实成分居多,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越州赵公救灾记》。后者虚构成分多些,如《柳敬亭传》《大铁椎传》等。
展示●质疑
【独做】
1.在解决难读的字音的前提下,自由朗读全文。
2.默读课文第一、二、三段,结合注释试翻译这三段。


自主 ●合作二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管理越州的赵公。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所属各县:灾害覆盖的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应当被官府救济的有多少人,
展示●质疑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可以雇用民工让他们修筑的沟渠堤防有多少处,仓库里可供发放的钱粮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家,僧人道士士人多余的在簿籍上登记的粮食,他们实际存在的有多少,让各(县)呈文来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做好准备。
展示●质疑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州县官吏登记幼年丧父、年老、患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把(情况)上报(赵公)。按照旧例来,(官府)每年赈济穷人,应当供给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粮米以及僧人道士士人多余的粮食,共得四万八千多石谷物,(用它来)补助那赈济所费。
展示●质疑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赵公)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百姓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的地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在方便的时候领粮,并把离开自家的人不发给粮食(的规定)告谕(百姓)。
展示●质疑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赵公)估计官吏设置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但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这样的具体措施。能够养活自己的人,(赵公)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停止卖粮。()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像领粮的一样自行就便。
展示●质疑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他们)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借用有利息的钱的百姓,(官府)劝告富人尽可能借钱给他们,等(谷物)成熟,官府替(债主)责令债户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展示●质疑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医药和饮食的事委托(他们),让(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病人,让(二僧人)就地收殓埋葬他们。
展示●质疑
【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的准备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文记载了哪些救灾措施?
提示: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自主 ●合作
【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的准备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文记载了哪些救灾措施?
提示: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自主 ●合作
展示●质疑
思考:赵公在救灾之前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救灾特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体措施: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问受灾范围:灾所被者几乡,
问受灾程度: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
问应对能力: 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特点:防患于未然,调查统计,全面细致
遇事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见卓识。
展示●质疑
思考: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的准备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对人物进行总体勾画,给读者以总的印象,突出人物品德:遇事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见卓识。 (2)使救灾的记叙更加完整。
(3)同时,从接连七问中也看到了赵公的忧心如焚。突出作者所褒扬的民本思想 。
  
思考一:本文记载了哪些救灾措施?
救饥:忧领粮秩序混乱——男女分开
忧百姓流亡——广设救灾点?
详忧官吏不够——聘离职官员
虑能自食者——令富人放粮
虑需举债者——令富人放债
救疫:忧疾病无归者——为病坊,属人照顾
略忧死无葬者——就地安葬




计划周密 考虑周详 井然有序 效率甚高
展示●质疑
  
思考二:这两段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何作用?
准确有力的介绍了救灾措施,充分的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政绩,歌颂了赵公的吏才与品德。
展示●质疑
1.整理前三段中的重点词语;
2.预习并翻译剩下三段,找出比较难翻译的句子。
训练 ●巩固
第一段重点字词
知 前 灾所被者几乡(覆盖) 当廪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簿籍;实存)书 谨
句子翻译
1、民能自食者有几(定后)
2、当廪于官者有几(状后)
总结●测评
第二、三重点字词
故事 佐其费 幼小半之 平其价予民 给(jǐ)其食而任以事 无得闭粜 (tiào) 使籴( dí )者 处(chǔ )疾病之无归者 使在处随收瘗(yì )之
句子翻译
1、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定后)
2、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总结●测评
越州赵公救灾记
第二课时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出的民本思想。
导课 ●明标
  
回顾复习
中心事件:救灾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
自主 ●合作
【独学】
朗读后三段。
要求:声音洪亮,读清字音,读准句读。
【独做】
再次试翻译后三段,圈画出不会的难点,疑点小组交流,并概括段意。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按法规,赈济穷人,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个月才停止。救灾工作中有权宜从事、不合常规条文的,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他的下属官员。有(下属)向上请示的事,有些(对救灾)有利的,大多马上施行。
展示●质疑
展示●质疑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劳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情无论大小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他)大多出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能够不会无人收殓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饿染上疾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做的事,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
展示●质疑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赵公)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哪个先哪个后从始至终全过程,在这方方面面之间,周到细密,无微不至,没有不考虑完备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
展示●质疑
展示●质疑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为它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那在事情发生之前定下策略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悉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得到日常经验的人,也有很大差距。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我特意到越地访询,收集到赵公推行的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展示●质疑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元丰二年,赵公由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后退休,回到衢州安家。(他)在朝廷直道而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厚道)的政治实绩,这里不详细记载。写篇(饥荒)灾年治理办法值得(后人)效法的,命名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展示●质疑
自主 ●合作
【合作】
1.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赵公的哪些品德?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的?
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思考:这一段中,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赵公的哪些品德?
不怕承担责任;
不惜功名利禄;
公而忘私,一心为民。
展示●质疑
  
思考:找出本段集中评价赵公救灾的一句话。
他的救灾措施所表现出的“民为贵”的思想是“仁”的体现。“其法”最突出的亮点是“?先事而为计、素得之”。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展示●质疑
展示●质疑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
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小结:作者一方面评价了赵公救灾措施的意义,也是赵公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政治理想,同时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想。
意图: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思考:文章结尾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既概括地介绍了赵公其他方面的品质、修养,又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具有无尽的余味。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
展示●质疑
  
总结全文
中心事件:救灾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3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4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
点评 ● 提升
  
点评 ● 提升
写作特色
1、以时间顺序,井然有序地记述赵公救灾的全过程,虽然穿插了议论,但结合自然。 2、详略有致,重点突出。详写“救饥”,略写“救疫”。 3、恰当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赵公尽心救灾的情况,表现赵公急百姓之所急的高尚品格。
  
点评 ● 提升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一次救灾过程的叙述,为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树碑立传,也留下了一份古代荒政时代治政的珍贵资料。
训练 ●巩固
1.整理文中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预习《后赤壁赋》;
第四段重点字词
法,廪穷人。事有非便文者。
或便宜,多辄行。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事细巨必躬亲。民不幸罹旱疫

句子翻译
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总结●测评
第五段重点字词
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事虽行于一时 民病而后图之 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则有间矣 不习而有为 与夫素得之者 识

句子翻译
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凡十有八 有通又
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蚤通早,少通稍
乐为之识其详 识通志,记载
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岂弟通恺悌,和乐平易
二、词类活用
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书,呈文,名作动;谨,谨慎地做,形作动
故事,岁廪穷人
廪,赈济,名作动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民饥馑疾疠
疾疠,染上疾病,名作动
家于衢
家,安家,名作动
平其价予民
平,使…平均 使动
处疾病之无归者
疾病,患病,名作动
蚤夜惫心力不稍解
惫,使…疲惫,使动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
完,使…完备,使动
当廪于官者几人
廪,供给粮食,名作动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书,登记,名作动
人受粟日一生
日,每天,名作状
法,廪穷人
法,按照以往的法规,名作状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三、古今异义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故事,旧例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详
委曲,周到细密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四、一词多义
1、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治理
治世不能使之无 太平
2、忧其且流亡也 将要
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又,表并列关系
五、特殊句式
1.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定语后置)
2.灾未有巨于此也(状语后置)
3.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定语后置)
总结●测评
知识点梳理
六、重点语句翻译
1.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2.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3.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总结●测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