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送董邵南序》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送董邵南序》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0 16: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送董邵南序
韩愈
导课 ●明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以、为、适、谢、恶”等词在文中的用法及“爱惜”“利器”等词的古今义。
2. 理解文章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3.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寓意。
导课 ●明标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导课 ●明标
《嗟哉董生行》(节选)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导课 ●明标
自主 ●合作(一)
【独学】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导学案【独学】内容。
要求:读清字音,读准句读。(5分钟)
【独做】
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梳理每段重点字词。完成导学案【独做】内容(8分钟)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怀抱利器 适 有合 慕义强仁者 矧 卜 谢
2.翻译下列句子
◆吾知其必有合也。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展示 ●质疑(一)
自主 ●合作(二)
【合作】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8分钟)
1. 董生想去燕赵谋职的原因是什么?
2.“吾知其必有合也”原因是什么?
3.文中两处“董生勉乎哉!”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4.韩愈是否赞同董邵南去河北?为什么?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展示 ●质疑(二)
1.董生想去燕赵谋职的原因是什么?
(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 。
(2)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3)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点评 ●提升
2.“吾知其必有合也”原因是什么?
(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
(2)怀抱利器 。
(3)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
点评 ●提升
必有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现状

董生不遇时---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

对燕赵古风依旧表示怀疑

未必有合
点评 ●提升
3.文中两处“董生勉乎哉!”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含义不同。
前一句表祝愿,后一句则是语重心长地告诫。
点评 ●提升
4.韩愈是否赞同董邵南去河北?为什么?
点评 ●提升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调遣。当时的河北藩镇割据一方,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韩愈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希望统治者能广招贤才。
处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的董邵南尽管从小好学苦读,怀抱杰出才能,但几次赴长安应试都落榜。为了谋求出路,他将投奔河北藩镇。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写此赠序。
写作背景
点评 ●提升
清·唐文治:文仅数行,而曲折有四,奇情壮志,都寓其中,绝不外露。其讽董生之不当远游耶?抑愤世嫉俗而故为反言以喻之耶?皆令人自行理会。惟能味于无味者,始能知之。(《国文经纬贯通大义》)

你能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下吗?
训练 ●巩固
有司:尸位素餐、有眼无珠、不识英才,堵塞仕进之路,使天下才子被迫依附藩镇,于朝廷危害大矣,
藩镇:招揽人才并非为天下之公,而是为一己之私,必有不臣之心,必将以下犯上。
天子:既不能招揽人才,用人不公不明,又不能削除藩镇,实现一统。“明天子”实为不明、不圣。
训练 ●巩固
小结
  作者写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先是表示同情、慰藉,勉励董生有所遇合,而主旨所在,却是用委婉方式,规劝他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正如前人所言:“送之,所以留之。”
总结 ●测评
艺术特色
寄寓深远,含蓄蕴藉
妙语反复,层层递进
多用转折,跌宕起伏
总结 ●测评
一、通假字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同“耶”,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怀抱利器:
古,杰出的才能
今,尖锐的武器
总结 ●测评
三、重点词语解释
1、郁郁适兹土:
适,到……去。 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
2、吾知其必有合也:
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3、董生勉乎哉:
努力
4、慕义强(qiǎng)仁者:
仰慕仁义并勉力实行。强,尽力,竭力。
总结 ●测评
5、矧(shěn)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况且
6、风俗与化移易:
与,跟随。 易,改变。
7、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姑且。 判断。
8、为我谢曰:
告诉。
三、重点词语解释
总结 ●测评
四、特殊句式
1、连不得志于有司?。
(状语后置)?
2、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状语后置)??
总结 ●测评
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教战守策》。
课后练习
《旧唐书·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sù)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A.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B.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C.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D.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