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原
毁
韩愈
上节课内容复习
分析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内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良好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
作用:从正面举例,为下文做铺垫。
分析第二段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内容: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错误态度
待己廉:低标准、低要求
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
作用: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
课堂巩固
字
善
我善是:_____
己未有善:_________
故人乐为善:______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万物之得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
王曰:善,乃下令:
擅长
优点
好事
交好
羡慕
好的方面
表示赞许
课堂巩固
句
课本素材: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适用主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不同的人要求要有所变化,处理人际关系时,宽容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等。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适用主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课堂巩固
句
课外素材(韩愈名句):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适用主题:理想信念,追求人生价值,维护正义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适用主题:做事要打好基础,学习要踏实勤恳等。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对外用来欺骗别人,对内用来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课堂巩固
段
韩愈仕途坎坷,因劝诫皇帝不要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也许他也曾失落怅惘,但当来到潮州,看到百姓的困苦后,自己的伤痛也就那么微不足道了。心中盛着的是黎民百姓,装着的是盛世安康。皇帝不重用又如何,只要能为百姓造福,足矣。“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韩愈正是这样一个人,为百姓驱鳄鱼,废千古陋习,为人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将百姓的冷暖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种一心为民的胸怀正是当朝官员们所缺乏的。
课堂巩固
段
自古以来,多少文武官员们在朝廷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狗苟蝇营,若都能以韩愈为镜,照照自己低俗的形神,又哪会发生那么多百姓起义呢?韩愈将历历山河,悠悠文脉,都积淀于笔端,传泽后世。他云淡风轻、笑对坎坷的态度我们铭记,他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妙笔我们铭记,他忧国忧民、一心为国的品格我们铭记。他是伟大的精神丰碑,永远立于我们心中。
新课内容
虽然这样,这样做是有根有源的,这根源就是所说的怠惰和妒忌啊。
怠惰的人不能有进步,而妒忌的人害怕别人有进步。
我曾经试验过。(我)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好人。”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第
三
段
重点字词:
然:这样
之谓:说的就是……
修:学习,求进步。
尝:曾经
那随声附和的,一定是他的朋友;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那么强硬的人一定从嘴里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色上露出愤怒。
我又曾经对大家说:“某人不是好人,某人不是好人。”
第
三
段
重点字词:
应:附和
与:朋友,同伙。
然:这样,指代“其人之与”。
然:这样,指代“其所疏远”。
是:这样,指代以上三种情况。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
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便产生;品德高尚了,诋毁也就来了。
第
三
段
重点字词:
说:同“悦”,高兴。
是故:因此。
修:完满,治理好。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却希求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是难啊!
第
三
段
重点字词:
光:发扬光大,显著
行:畅行
已:通“矣”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分析第三段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本段的中心论点:
说出“怠与忌”的具体表现: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
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
文中两次举“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的问题:
本段段意:
当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定。
危害: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解释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及危害。
居于上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法而记在心中,大概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
第
四
段
重点字词:
作:作为。
存:留心、牢记。
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的副词。
几:庶几,差不多。
理:治,太平,安定。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分析第四段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本段内容:
表明作论的缘由
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也表达了韩愈的个人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课文结构
原毁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古之君子)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今之君子)
揭示原因——挖掘根源
提醒注意——写作目的
对比
主旨:本文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对己待人的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批判,既是对社会风气的谴责,又是为自己受压抑鸣不平。
问题探究
除了对比外,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手法,请将其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排比:第三段中的几个“不然……不然……不若是……”的句子形成排比。
作用:加强了推断的语气,将今之君子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使文章更有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
反问: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作用:小结前文,加强语气,句式相似,形成呼应关系,使论证更加有力,文章更加严谨。
课堂巩固
字
修
一善易修也:_____
怠者不能修:_________
事修而谤兴:______
茂林修竹:
修守战之具:
修八尺有余:
则修文德以来之
学习、效法
修养品性
治理
高;长(形容词)
修造,修建
身高
施行
课堂巩固
字
王羲之修(
)七尺有余,常修(
)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
)竹,风景甚好。仅兰亭破,遂修(
)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
),又以名联修(
)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
)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译文:王羲之身高七尺多,常常施行文德。所住的地方有繁茂高大的竹林,风景很是好看。仅仅兰亭破败,于是修理一番,后来又遭遇大雨,兰亭倒塌,于是重新修理它,又用名联来修饰它。在兰亭召集友人,感叹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并将它收集在集子里,并一起作序。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虽然这样,这样做是有根有源的,这根源就是所说的怠惰和妒忌啊。怠惰的人不能有进步,而妒忌的人害怕别人有进步。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便产生;品德高尚了,诋毁也就来了。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居于上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法而记在心中,大概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
课堂巩固
句
课本素材: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适用主题:万事万物皆有其本源,人事也是一样,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待事情的消极态度和人性。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适用主题:要辩证的看待事物,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常常相伴相随,要提高自己的忧患意识,不断地警醒与自律,并且当毁谤来临时,泰然处之。
课堂巩固
句
课外素材: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适用主题:人生的追求,做人的境界,为人处世的标准。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适用主题: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辩证地看待问题,除旧迎新。
本课结束(共27张PPT)
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
唐·柳宗元
北宋·欧阳修
北宋·苏洵
北宋·苏轼
北宋·苏辙
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北宋·王安石
北宋·曾巩
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原
毁
韩愈
作者视窗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韩愈祖籍河北昌
黎,故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作者视窗
在科举路上,他曾当了三次重考生,在当官的生涯里,他廉洁、耿直、敢讲真话的优点,使他数度被贬至不毛之地,有次更险些被皇上杀头。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
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名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写作背景
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士人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
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和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一篇言辞恳切的文章。
解题
原:专用以推论事理根源的一种文体。
毁:诋毁、诽谤。
原毁:探求士大夫中产生毁谤的根源。
论辩文: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原……”“……论”“……辩”等文体形式。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翻重点字词、重点句,掌握文言实词“善”的多重含义
2.积累课文相关素材,并能将其运用于作文中。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而简约,所以别人就愿意做好事。
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他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
第
一
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重点字词:
责:要求。
重:严格。
以:而,表并列关系。周:周密、全面。
待:对待,要求
轻:宽容
约:简约。
怠:怠惰、懒散。
求:寻求,探究。
所以:……的原因
彼:他。
予:我。
是:这样。
乃:却
没日没夜地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行为,效仿那些符合舜的行为。
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没日没夜地思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效仿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
第
一
段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重点字词:
以:而,表修饰。
其:那,代词
就:追求,仿效。
第
一
段
重点字词:
焉:代词,他。
是人:这些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
乃:却。
病:缺陷,过错。
其:他们,指古之君子。
是:这。
足:足够,足以。
善:擅长。
艺人:多技能的人。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些君子却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是我们的过错。”
这不就是要求自身既严格又全面吗?
他们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技能的人了。”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苛求他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益处。
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也就够了。”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这不也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约吗?
第
一
段
重点字词:
取:要求
即:关注,就……看。
然:……的样子。
易:容易。
修:学习,效法。
能:学会,掌握。
乃:却
是:这个,指优点
亦:也就是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分析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内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良好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
作用:从正面举例,为下文做铺垫。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
(对别人要求)周详,所以别人难以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很少,所以自己的得益就少。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擅长这个,这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掌握了这个本领,这就够了。”
第
二
段
重点字词:
则:却
然:这样
详:详尽、全面。
廉:少。
自取:自己取得(进步或收获)。
善1:优点,长处。
善2:擅长。
对外用来欺骗别人,对内用来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下来,这不就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
他们要求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第
二
段
重点字词:
以:来,表目的的连词。
欺:欺骗。
于: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不译。
少:稍微、略微。
已:太、甚,表程度的副词。
足:值得
称:称赞。
用:功用,本领。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苛求)别人,我没有看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第
二
段
重点字词:
举:抓住。
计:考虑。
究:追究。
图:考虑。
闻:名誉、声望。
已:太
是:这
谓:称做,叫做。
身:自身,自己。
而:却
抓住他一方面的欠缺而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他过去的表现而不考虑他现在的表现,提心吊胆只怕别人有声望。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
分析第二段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内容: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错误态度
待己廉:低标准、低要求
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
作用: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
课堂巩固
字
善
我善是:_____
己未有善:_________
故人乐为善:______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万物之得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
王曰:善,乃下令:
擅长
优点
好事
交好
羡慕
好的方面
表示赞许
课堂巩固
字
善:项伯与张良素善(
),知项王之事,前来告良。沛公善(
)假人力,以为战争之胜负,非在兵之利,战之善(
),而在人和。故闻项伯之言,属良善(
)待之。后至项王营中,见一厨正解牛,游刃有余,终善(
)刀而藏之,顿时善(
)其技,欲纳入麾下。?
译文:项伯与张良向来友善,知道项王的事情,前来告诉张良。沛公擅长借助别人的力量,认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兵器的锋利,战法的正确,而在于人的团结。所以听说了项伯的话,叮嘱张良好好地对待他,后来到了项羽的军营,看到一个厨师正在解牛,游刃有余,最终擦拭刀收刀,顿时羡慕他的技能,想把他招入麾下。
课堂巩固
句
课本素材: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适用主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不同的人要求要有所变化,处理人际关系时,宽容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等。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适用主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课堂巩固
句
课外素材(韩愈名句):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适用主题:理想信念,追求人生价值,维护正义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适用主题:做事要打好基础,学习要踏实勤恳等。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课堂巩固
句
重点句翻译:
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对外用来欺骗别人,对内用来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课堂巩固
段
韩愈仕途坎坷,因劝诫皇帝不要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也许他也曾失落怅惘,但当来到潮州,看到百姓的困苦后,自己的伤痛也就那么微不足道了。心中盛着的是黎民百姓,装着的是盛世安康。皇帝不重用又如何,只要能为百姓造福,足矣。“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韩愈正是这样一个人,为百姓驱鳄鱼,废千古陋习,为人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将百姓的冷暖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种一心为民的胸怀正是当朝官员们所缺乏的。
课堂巩固
段
自古以来,多少文武官员们在朝廷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狗苟蝇营,若都能以韩愈为镜,照照自己低俗的形神,又哪会发生那么多百姓起义呢?韩愈将历历山河,悠悠文脉,都积淀于笔端,传泽后世。他云淡风轻、笑对坎坷的态度我们铭记,他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妙笔我们铭记,他忧国忧民、一心为国的品格我们铭记。他是伟大的精神丰碑,永远立于我们心中。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