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红狐
刘志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2.感悟红狐身上体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母爱。
3.培养善待生命、常怀悲悯之心的情怀。
*
知人论世:
刘志成,男,西部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3年生于陕西神木秃尾河上游的一个小村。有散文集《魂牵梦系黄土地》、《塞北风情录》、《大道通天》等。
文学界人士曾评论刘志成的散文是“对本质的,原始形态生命意义的珍爱和张扬”。“内蒙古2003文学年”曾被文学界人士誉为是“刘志成散文年”。
*
刘志成是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他蹬过三轮车,下过矿井挖煤,忍受过饥饿和歧视,失过业,离过婚。或许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练使他的散文淬去了浮躁与世俗、沥尽了浮饰与浅薄,走向崇高与博大。作家总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感知着世界,以一种悲凉、感伤、忧虑的沧桑情愫体察着人生。难能可贵的是,作家并不囿于一己之悲,一己之痛,而能在作品中对自然、人类、社会表现出一种发自肺腑的忧患与终极关怀。这或许正是《怀念红狐》之所以成为当代散文经典名篇的重要原因。
我把《怀念红狐》写出来,不仅是一种写作上的尝试,更是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关怀。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狐狸在我家附近的沙地上奔跑,有时也发出低低的嚎声。那时狐狸最招人恨的是叼鸡,他们叼了鸡,还会装作没有事的样子,在我家附近的山丘上站着。有时候,也吃瘦乏的小羊。我们就特别地愤恨狐狸,一看见狐狸,就要呼朋唤友,追着狐狸喊打,一直到狐狸不见了踪影才罢休。
(刘志成《〈怀念红狐〉创作谈》)
字词落实
浸濡 倏地 呱呱声
唉声叹气 长嗥 圪坨
颤抖 水漉漉 攒学费
伶俐 唾沫 间或
揪心 扎眼 相处
沮丧 掠过 双颊
字词落实
浸濡(rú ) 倏地(shū ) 呱呱声(gū )
唉声叹气( āi ) 长嗥(háo) 圪坨(gē tuó ) 颤抖( chàn) 水漉漉(lù) 攒学费(zǎn)
伶俐(línglì) 唾沫(tuò) 间或(jiàn)
揪心(jiū) 扎眼(zhā) 相处(chǔ)
沮丧(jǔ) 掠过(lüè) 双颊(jiá )
朗读文章、思考探讨(10分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想想文章第一段有什么好处。
2.“我”及家人对红狐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分析其原因。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想想文章第一段有什么有什么好处。
遭遇红狐——红狐偷鸡(叙述顺序?)——捉其幼崽——红狐跪求——释放幼崽
这样开头可先声夺人,营造杀气腾腾的氛围,(内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为下文的写作作铺垫。(结构)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4.补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主要在于:
插叙不是叙述主体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发生在叙述主流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虽然会影响和削弱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补叙则相反,它是情节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一般发生在记叙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会直接影响情节的完整性。
第二段红狐偷鸡和第五段《麻雀》里的一段文字,各属于什么叙述顺序?
“我”及家人对红狐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从文中找相应词语)并分析其原因。
我:火、恨-----气恼、恼火-----心一软-----心一紧
父亲:响响地抽烟(烦闷)-----掩不住喜悦-----死死地抱住
母亲:唉声叹气-------精心喂养------轻轻地放
*
“一种东西”已经走了,再也回不来了
人类遗失了的美好情感
1.对动物的爱怜和同情没了。
2.反映出物欲社会中人性的迟钝、麻木。 人们对外物的怜悯和同情,善待生命的意识已被物质利益所取代,渐渐消失在物欲的横流中。
1.怀念那只充满母性、让人尊敬的红狐。
2.怀念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的局面。
3.怀念那个注重生命体悟与思考,不过分追逐物质利益的时代。
作者以“怀念红狐”为题,到底要“怀念”什么?
我们身边是否有对生命漠视的现象?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联系现实:
鸟
白居易
拓展阅读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1928年3月,纽约繁忙的百老汇沃尔克大街上,一只母猫阻塞了交通,因为它有4只小猫需要救护。 警察詹姆斯·卡德莫尔拦住了过往的汽车和行人,让母猫把4只小猫一一叼过了马路。当时没有一个人、一辆车因为这而诅咒。有人拍
下了这一动人的情
景,题名为《为小
猫让路》。
拓展阅读
—史怀哲《敬畏生命》
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的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的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望,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善待生命 共创和谐
生命的跪拜(节选)[法]保尔?福尔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喜欢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节选)》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敬畏母爱
*
表达对母爱的敬畏,
呼唤人们常怀悲悯之心
平等善待世间万物,
亲和每一个生命!
文章主旨?
课后作业
以“敬畏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