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和能力,将乒乓球运动中的“正手发侧上旋球”定位为主教材,提高学生的发球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身心得到发展。
本课是我校乒乓球模块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次。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通过乒乓球运动提高灵敏、协调素质。发球是乒乓球运动中的关键技术,是主要的得分手段,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半蹲、俯卧撑,是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乒乓球选项班,高二年级男生身体发展趋于成熟,具备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学生在乒乓球方面也表现出较浓的兴趣和充足的自信心。但是学生协调反应相对较差,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而发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正手发侧上旋的挥拍路 线和击球部位。
情感目标:自我锻炼意识得到加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
技能目标:大部分学生击球部位正确,动作协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击球部位
难点:击球时机
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评价法等学习方法。
教法:
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
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2、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3、分层递进法: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递进方法。
场地所需器材:乒乓球拍30块
●乒乓球馆
场地布置:
以十四片乒乓球场作为练习场地,。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内容:教学常规
1.体委整队
2.师生相互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
用时1-2分钟
用时9分钟
球性练习
1
球性
练习
2
1、球性练习 用时3分钟
一人一拍模仿练习
方法
自主散开练习
组织形式
目的和作用:
热身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球性练习
内容:台面练习。
目的和作用:通过模仿动作,达到熟悉球性和活动关节的目的,同时也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
用时6分钟
预计31分钟
1.模仿抛球练习
2.一抛一击练习
3.发球练习
4.素质练习
1.模仿抛球练习
方法:老师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 积极模仿,并要求小组长带领各组 积极参与。
目的和作用:
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过程,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1.一抛一击练习
方法:老师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 积极模仿,并要求小组长带领各组 积极参与。
目的和作用:
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过程,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发球练习
(1)
方法: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由小组长带领在各自场地,徒手做动作,口中默念“一抛一击,挥臂转腕”动作要领。
强调重点:击球部位
教师讲解技术动作、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内容:
半蹲、俯卧撑
目的和作用:通过身体素质练习,锻炼学生力量素质,尤其是下肢上肢力量,为更好的学习技术做身体保证。
1、放松整理
2、总结评价
3、布置作业
4、回收器材
用时4分钟
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120次/分钟
练习密度:
45%—50%左右
1、通过本课学习,大多数的学生能击球部位正确,但是仍然有少数学生出现不正确的问题。
2、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在”一抛一击”时拍型不对 ;二是部分学生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3、针对本节课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下节课多做徒手或者一抛一击的模仿练习,提示学生击球的部位,帮助学生改进技术动作。
总体来说本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