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留侯论》导学单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写诗“讪谤朝廷”罪被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遇赦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二、题目解说
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老人授书教“忍”,一是留侯佐高祖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本文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不成熟、不全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如把刘项成败的关键说成是“忍”;又说“忍”是留侯品德节操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特点,而这特点经老人一次指教即能形成等等,都带有片面性,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三、文体知识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
“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三、资料链接
文史知识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张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张良无战功,后封为“留侯”。
(任务二)
一、阅读文本,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1)圯上之老人(
) (2)卒然临之而不惊(
)
(3)刀锯鼎镬(
)
(4)虽有贲、育(
)
(5)倨傲(
)
(6)鲜腆(
) (
)
(7)肉袒(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臣妾于吴者:
(2)匹夫见辱: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4)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5)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古义:
今义:令人喜爱。
(2)其君能下人
古义:
今义:①旧时指仆人,也叫底下人;②指儿女或子孙等晚辈。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2)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
(4)油然而不怪者:
(5)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2)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3)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4)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二、小组互帮,交流展示。
研读探讨
1.本文重点论述了张良因“忍”而成事,那么文题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呢?
2.本文共写了张良哪几件事?请概括,并说明这些事有何内在联系。
品读赏析
1.本文论的是张良,为什么又写到了荆轲、聂政等人?
2.作者在论述时重点强调了“忍”对成功的意义,“忍小忿而就大谋”,刘邦、项羽最后一成一败也是因“忍”与“不忍”。那是不是可以说只要能“忍”就一定能成功呢?
三、整体研讨
1.试赏析第3段中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2.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3.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试分析。
巩固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匹夫见辱 ②慈父见背 ③而世不察,以为鬼物
④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A.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且尔言过矣
D.由也好勇过我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B.慈父见背
C.是以见放
D.臣诚恐见欺于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B.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B.其君能下人
C.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D.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
B.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同“猝”,突然
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只,仅
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困
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齐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B.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D.勾践之困于会稽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能忍”的品性,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
B.本文列举了张良阻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三件事,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只有“忍小忿”才能“就大谋”。
C.作者以项刘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
D.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3)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三、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幾,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变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封邦建国
B.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
兵革:兵器
C.其于治乱存亡之幾
治乱:治理乱世
D.笼络当世之务
笼络:包揽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4.下列全都表现出“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事情的一组是( )
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②变封建而为郡县 ③而王莽卒移汉祚 ④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 ⑤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⑥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5.下列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秦代吸取周代的教训,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却因放弃了兵器而失去天下。
B.汉代吸取秦的教训,镇压了王国叛乱后,又把郡县制恢复为封建制,从而稳定了政局,安定了天下。
C.宋代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结果导致宋代军队战斗力很弱,为周边政权所困扰。
D.魏代和晋代,因为能够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积极改进他们的统治策略,因而都有效避免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危害。
16.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四、迁移“悦”读
忍小忿而就大谋——读《留侯论》有感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在战胜时对他的部下说的。如果刘邦没有张良,那么历史必将改写。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张良教了他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忍。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子房从圯上之老人那儿学到了一个字:忍。唯有无情地挫伤年轻气盛刚强暴躁的脾气,才能学会忍;唯有忍,才能成就大事。
后来,张良成为刘邦的谋臣,他尽心地教刘邦“忍”。在鸿门宴上,面对项羽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他想到了张良曾经教导过他的话,于是他忍了;在划分楚河汉界之时,面对项羽一次又一次地提出的无理要求,他想到了张良曾经教导过他的话,于是他忍了,接受了汉朝的边界;在所有诸侯之前,他第一个冲入咸阳城,但他没有称王,因为他忍了,因为他想到了张良一次又一次告诫他的话,因为他想“就大谋”……张良的“忍”无异于给楚人项羽以致命一击。
在以昂扬的精神读完整篇文章之后,我沉默了。张良在“其间不能容发”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忍下来,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啊。“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子房啊子房,为何你的忍能让太史公如此动容?恐怕是因为太史公与你的境遇十分相像吧!
太史公因李陵之乱而受宫刑,是需要多大程度的忍耐啊。“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他没有后悔,依然用坚强的意志忍了下来,直至“见文采于后世”。如若不是太史公的忍,那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将永远无法被世人传唱。
能忍便能成就大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别人说我怎么怎么矮时,我会一笑了之;当别人说我怎么怎么胖时,我总是一笑了之;当别人对我指指点点时,我都会一笑了之,因为我为子房和太史公而感动,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想要成就大事必须要忍!
面对困境,我们能临危不惧、以一当十,这便是忍;面对压力,我们能忍辱负重、精益求精,这便是忍;面对挑衅,我们能一笑了之、轻松化解,这便是忍……
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复了国;胯下之辱后,韩信领了兵;三顾茅庐之后,刘备找到了辅佐他的人……忍小忿之后,千百仁人志士成就了“大谋”!
忍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让我们奋发向上的能力,一种使我们“就大谋”的能力。
忍与不忍,只在你的一念之间。
答案与解析
活动导学单
一、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1)(yí) (2)(cù)(3)(huò)(4)(bēn)(5)(jù)(6)(xiǎntiǎn)(7)(tǎn)
2.(1)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2)被
(3)鲜,少;腆,厚;折,使……受摧折
(4)平时早有的交情(5)轻率
3.(1)值得爱护。(2)在别人面前放低自己。
4.(1)名词用作动词,屈尊,降低身份(2)使动用法,使……发怒
(3)使动用法,使……惊恐(4)意动用法,以……为怪
(5)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5.(1)被动句(2)被动句(3)介词结构后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交流展示
研读探讨
1.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传说引发的思考,而作者所重点引用的事例也是张良的事例。“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写了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这三件事都围绕一个“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
品读赏析
1.写这些人是为了衬托张良。写荆轲、聂政是反衬,表现张良当初的鲁莽;写郑伯和勾践是正衬,体现张良之“能忍”;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能忍;写高祖又是正衬。
2.“忍”与“不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忍则忍,不当忍就要奋起反击。假如问题涉及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敌寇的铁蹄踏上自己的国土,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是一味地退让,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
三、整体研讨
1、在比较抽象的议论文中,加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是使议论文生动具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法。文中比喻不多,一个是当作者写到子房“逞于一击之间”而被搜捕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在这紧急的气氛中,作者不能再使文章继续发展,于是采用了另一个比喻,加以穿插,使气氛缓和下来,“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在这个比喻旁边,汪武曹的夹批是“著此譬喻,是急脉缓受法”,指出了这个比喻在文中的作用,并且认为这种笔法,是“急脉缓受”。
2、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3.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巩固练习
一、基础巩固
1.答案 B解析 见:①表被动,②表示对自己怎样。以为:认为。
2.答案 D解析 D项“超过”,A.C项“错误”,B项“责备”。
3.答案 B解析 B项是宾语前置句。A.C.D三项都是被动句。
4.答案 A解析 A项表凭借。B.C.D三项与例句表原因。
5.答案 C解析 A项古义:抱负。今义:①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多指坏人捉住好人),②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B项古义:屈居人下。今义:①旧时指仆人,也叫底下人;②指儿女或子孙等晚辈。D项古义:然而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6.答案 B解析 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A.C.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二、课内阅读
7.答案 D解析 全:成全,成就。
8.答案 A解析 A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B项第一个“者”,“……的人”;第二个“者”,判断句中表停顿。C项第一个“为”,“作出,表现出”;第二个“为”表被动,“被”。D项第一个“所以”表原因,第二个“所以”表凭借。
9.答案 C解析 其余三项为被动句。
10.答案 A解析 “体现了佛家的‘物我相忘,身心皆定’精神”错。
11.
(1)天下真正“大勇”的人,突然面对变故,一点儿也不惊慌,无缘无故遭受侮辱,一点儿也不激怒。
(2)郑国的君王能向人低头,一定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拥戴。
(3)考察高祖胜、项羽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耐和不能忍耐的差别而已。
三、延伸阅读
12.答案 C解析 治乱:安宁与动乱。
13.答案 D解析 D项“所”字结构,所+动词,表示这个动词所涉及的对象。A项介词,从,在;介词,被。B项连词,却,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项介词,凭借;连词,来,表目的。
14.答案 B解析 ②④⑤都是智力所能及的事情。
15.答案 C解析 A项“放弃了兵器”错。B项汉代发生王国叛乱是在封邦建国之后,政局也并非因此而稳定。D项“有效避免”文中并未提及。
16.
(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2)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邦建国制为郡县制。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于是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共22张PPT)
留侯论
苏轼
核心素养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情境模拟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认为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无独有偶,最近,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说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成的”,由于古代典籍传播的口耳相传特征,以及秦朝的短命,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待,另立新说的。
文体知识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
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
“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文题解读
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老人授书教“忍”,一是留侯佐高祖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自主预学
听录音范读
声情并茂地朗读全篇
诵读指导
自主预学
1、正音
(1)圯上之老人(
)
(2)卒然临之而不惊(
)
(3)刀锯鼎镬(
)
(4)虽有贲、育(
)
(5)倨傲(
)
(6)鲜腆(
)
(
)
(7)肉袒(
)
(1)(yí)
(2)(cù)(3)(huò)(4)(bēn)(5)(jù)(6)(xiǎntiǎn)(7)(tǎn)
自主预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臣妾于吴者:
(2)匹夫见辱: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4)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5)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1)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2)被
(3)鲜,少;腆,厚;折,使……受摧折
(4)平时早有的交情(5)轻率
自主预学
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古义:
今义:令人喜爱。
(2)其君能下人
古义:
今义:①旧时指仆人,也叫底下人;②指儿女或子孙等晚辈。
答案(1)值得爱护。(2)在别人面前放低自己。
自主预学
4.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2)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3)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4)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答案
(1)被动句(2)被动句(3)介词结构后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
苏轼(1037-1101),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写诗“讪谤朝廷”罪被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遇赦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作者介绍
合作共学
1.本文重点论述了张良因“忍”而成事,那么文题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呢?
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传说引发的思考,而作者所重点引用的事例也是张良的事例。
“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合作共学
2.本文共写了张良哪几件事?请概括,并说明这些事有何内在联系。
提示
写了三件事
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这三件事都围绕一个“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
合作共学
3.本文论的是张良,为什么又写到了荆轲、聂政等人?
写这些人是为了衬托张良。
写荆轲、聂政是反衬,表现张良当初的鲁莽;
写郑伯和勾践是正衬,体现张良之“能忍”;
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能忍;写高祖又是正衬。
点津导学
1、作者在论述时重点强调了“忍”对成功的意义,“忍小忿而就大谋”,刘邦、项羽最后一成一败也是因“忍”与“不忍”。那是不是可以说只要能“忍”就一定能成功呢?
“忍”与“不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忍则忍,不当忍就要奋起反击。假如问题涉及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敌寇的铁蹄踏上自己的国土,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是一味地退让,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
点津导学
2、试赏析第3段中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在比较抽象的议论文中,加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是使议论文生动具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法。文中比喻不多,一个是当作者写到子房“逞于一击之间”而被搜捕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在这紧急的气氛中,作者不能再使文章继续发展,于是采用了另一个比喻,加以穿插,使气氛缓和下来,“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在这个比喻旁边,汪武曹的夹批是“著此譬喻,是急脉缓受法”,指出了这个比喻在文中的作用,并且认为这种笔法,是“急脉缓受”。
点津导学
3.为什么说怠与忌是毁谤的根源?
文章的宗旨在于探索毁谤之根源
从古今君子之对比入手
先古后今,有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
点津导学
研习——对比衬托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点津导学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
知识链接:
????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第1-2题。
???
?题乌江亭
????
唐?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乌江亭
???
?宋?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1.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评价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参考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2.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②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③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④王诗好。杜诗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王诗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前者。
巩固练习
写作练习:阅读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