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之《魏公子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史记选读》之《魏公子列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4 16:58:35

文档简介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魏公子列传(二)
【学习目标】
1.掌握“者”“所”“安”“故”“何”“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2.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3.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章的第4、5、6三段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分析信陵君救赵过程。
【学习过程】
一、温习回顾
1.解释加点字词
①士无贤不肖( ) ②冠盖相属( )
③椎杀晋鄙( ) ④矫杀晋鄙( )
⑤昭王薨( ) ⑥欲厚遗之( )
⑦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 ⑧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
⑨公子怪之 ( ) ⑩朱亥故不复谢 ( )
2.解释句式特点
①欲以观公子  ( )
②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③遍赞宾客  ( )
二、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4——8段)具体续写了历史上较为著名的“ ”故事。如果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那么:
(1)第 段(故事的发生): 。
(2)第 段(故事的发展): 。
三、重点研讨
研读第4——6段,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已拔赵( ) ②留军壁邺( )
③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 ④让魏公子曰( )
⑤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
⑥约车百余乘( ) ⑦侯生乃屏人间语( )( )
⑧此五霸之伐也( ) ⑨而公子亲数存之( )
⑩公子过谢侯生( ) ⑿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
⑾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
2. 分析下列句式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
②何功之有哉  ( )
③赢闻如姬你为人所杀 ( )
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
3.文句翻译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译文:
②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译文: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译文:
4.问题探讨: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3)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4)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

四.应用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资之:出钱悬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 吾攻赵旦暮且下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3、下列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称代赵平原君“赵胜”
B、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称代前文的“邯郸旦暮降秦”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称代下文的“虎符”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称代前文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却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魏公子列传(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握“者”“所”“安”“故”“何”“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的;
3.怎样看待古代的“士为知己者死”这一思想。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读
背景介绍:历史上的秦赵之战
公元前259年秋季开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由于之前的长平一战,赵国损兵40万,元气大伤,此时虽然殊死拼搏,但已经是亟亟可危,接下去,如果没有外援的话,就可能国家灭亡。赵国派使臣赴齐国借粮,齐国君臣态度暧昧,赵使无功而返。秦军围攻邯郸渐紧,赵国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魏安釐王命大将晋鄙率精兵十万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于魏王:邯郸不久必下,诸侯但有救赵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军屯与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军观望不前,秦军猛攻邯郸,平原君心急如焚,写信给内弟魏公子无忌,请信陵君设法相救。信陵接信后,知邯郸危急,数次入宫苦谏王兄发兵救赵,但魏王畏于强秦,顾虑重重,未置可否。平原君在无奈之下,率门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国打怕了,恐殃及本国,百般推托,后毛遂以楚国国耻激之,楚王深受震动,最终与赵达成合纵,并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此时,信陵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侯生之谋,使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赴邺杀晋鄙夺取兵权,精选武卒八万直趋邯郸。至十二月初,魏楚两军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仓狂败退了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秣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威大震。邯郸战后,秦国士卒死伤大半,丢失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赵国大部领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辨形义。
①士无贤不肖( ) ②侯生摄敝衣冠( )
③公子住,数请之( ) ④冠盖相属( )
⑤侯生乃屏人间语( )
⑥椎杀晋鄙( ) ⑦矫杀晋鄙( )
⑧嚄唶宿将( )
⑨昭王薨( ) ⑩欲厚遗之( )
2.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 。
第二部分(2~3), 。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4~8段),具体叙写 。
第4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第5~6段:信陵君四见侯生,侯生献计。
①一见侯生: 。
②二见侯生: 。
③三见侯生: 。
④四见侯生: 。
第7段:破秦救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第8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三、重点研讨
(一)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
②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
③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
④致食客三千人( )
⑤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
2.第1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 :“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 :“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3段),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子从车骑( ) ②侯生摄敝衣冠 ( )
③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 ) ④愿枉车骑过之 ( )
⑤俾倪故久立( ) ⑥乃谢客就车( )
⑦遍赞宾客( ) ⑧公子往数请之( )
⑨朱亥故不复谢 ( ) ⑩公子怪之 ( )
2.文句翻译
①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欲以观公子。
译文:
②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译文:
③“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译文:
④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译文:
3.分析第2段的层次:
划分为三小层:
①开头至“受公子财”:
②“公子于是乃置酒”至“宾客皆惊”:
③“酒酣”至段末:
4.问题探讨:
(1)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2)侯生用怎样的方式来试探信陵君?试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本段关键是哪一句?
四.应用拓展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引:拉;赞:赞扬。
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数:多次;故:故意。
C、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勉:努力;从:随从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闻:听说;资:蓄积。
2、下列各句中的“之”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皆谦而礼交之 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③然赢欲就公子之名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 ⑤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⑦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⑧而公子亲数存之 ⑨如姬资之三年
A、①② / ③④ / ⑤⑧ / ⑥ / ⑦⑨ B、①② / ③④ / ⑤⑧ / ⑥ / ⑦ / ⑨
C、①②⑤ / ③④ / ⑥ / ⑦⑧ / ⑨ D、①②⑧ / ③④ / ⑤⑥ / ⑦ / ⑨
3、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A、行过夷门,见侯生 B、愿枉车骑过之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愿枉车骑过之
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②魏救不至
③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④公子怪之
⑤则席地倚墙而坐 ⑥北救赵而西却秦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 D、③⑥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②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魏公子列传(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辨形义。
①xiào,才能低的 ②bì,破旧的 ③shuò,多次 ④zhǔ,连续
⑤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 ⑥chuí,名作状,用铁锤
⑦jiǎo,动词,假托……命令 ⑧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
⑨hōng,古代称诸侯之死 ⑩wèi,赠送
2.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2~3),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4~8段),“窃符救赵”的故事。
①一见侯生: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夹门,见侯生。
②二见侯生: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三见侯生: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四见侯生: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三.重点研讨
(一)1.①下,方位名词作动词,自居……之下 ②肖,才能;礼,名作状,用礼仪
③骄:形作动,傲慢地对待 ④致:招来 ⑤以:介词,因为
2.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1.①从:zòng,使动用法,使……跟从 ②摄,整理 ③让,谦让
④过,拜访 ⑤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⑥谢:辞别
⑦赞:介绍 ⑧数,shuo,多次 ⑨故:故意;谢:答谢
⑩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2.①译文: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②译文: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生让到上座,向每位宾客介绍,宾客都很吃惊。
③译文: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认为您是长者,能谦恭下士啊!”酒宴完毕,侯生就成了公子府的上客。
④译文:公子几次去拜访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3.①概述侯生年龄、职业及不受公子厚遗一事。
②详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经过。
③写侯生自述试公子之目的并赞公子之“能下士”。
4.问题探讨:
(1)参考:作者通过选用了典型的事例来体现其“仁而下士”: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2)参考:“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愿枉车骑过之”;“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就公子之名”。要求注意“于众人广坐之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等语。
(3)参考:“能下士也”
四.应用拓展
1、A 2、B 3、B 4、D
5、①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个小人,而认为公子才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
②现在我率领十万人马,驻扎在国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
魏公子列传(二)
一.温习回顾
1.解释加点字词
①xiào,才能低的 ②zhǔ,连续 ③chuí,名作状,用铁锤
④jiǎo,动词,假托……命令 ⑤hōng,古代称诸侯之死 ⑥wèi,赠送
⑦肖,才能;礼,名作状,用礼仪 ⑧骄:形作动,傲慢地对待
⑨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⑩故:故意;谢:答谢
2.①欲以(之)观公子  (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
②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往)(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省略谓动词“往”)
③遍赞(于)宾客  (省介词)
二.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4——8段)“ 窃符救赵 ”故事。
(1)第 4 段(故事的发生): 赵国危机而求救于魏,信陵君欲救不能。
(2)第 5、6 段(故事的发展): 信陵君四见侯生,侯生献计救赵 。
三.重点研讨
1.①拔:攻下 ②壁:名作动,筑营驻扎 ③属:连续
④让:责备 ⑤婚姻:古今异义,古义姻亲关系,今义男女结婚
⑥shèng,四马一车 ⑦屏:使……退避;间:副词,私下地,悄悄地
⑧伐:名词,功业 ⑨存:问候,慰问 ⑩谢:辞别
⑾且,副词,将;曾,副词,竟然 ⑿固:本来
2. ①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②“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
③“为……所”标志被动句
④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及谓语“往”
3.①译文:我赵胜所以自愿和魏国结为婚姻,是因为公子有崇高的道义,能够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
②译文:今天你有了困难,没有别的好办法才准备去与秦军决一死战,这就好像拿肉投给饿虎一般,这会有什么好处呢?
③译文:我是市井间操刀宰杀的屠夫,而公子曾多次亲自来看我,我所以没有回拜的缘故,是认为这些小礼节没什么用处,现在公子有了急事,这正是我报答恩惠为你效命的时候到了。
4.(1)参考: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2)参考: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参考:
①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椎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②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参考:
①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②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③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
四.应用拓展
1、D 2、B 3、C 4、B 5、B
魏公子列传(三)
一.温习回顾
①肖,才能;礼,名作状,用礼仪 ②以:介词,因为
③过:拜访 ④遍赞:引荐 ⑤本来
二.整体感知
第7段: 破秦救赵 第8段: 留赵不归
三.重点研讨
(一)①矫:假托 ②袖:名作动,藏在衣袖里。椎:名作状,用铁椎
③勒:约束,整顿 ④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德:感激 ⑥功:意动用法,以……为功
⑦竟:最终 ⑧汤沐邑: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封地
(二)1.通假字
①坐,通“座”,座位 ②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含有高傲之意
③具,通“俱”,全部,都 ④决,通“诀”,离别 ⑤乡,通“向”,面对着,面向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谦逊地对待 ②营垒——驻扎
③资财——出资悬赏 ④衣袖——袖里藏着
(2)形容词作动词
①骄傲——傲慢地对待 ②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
③使……空着,使动用法 ④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
⑤奇怪——以……为奇怪,意动用法
(3)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使……跟随 ②使……站立着
③使……退避 ④使……退却;使……保存
(4)名词作状语
①向北;向西 ②礼貌——以礼
3.古今异义
①古义:有德行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②古义:姻亲。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省介词“以”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的做法)
②省介词“于” ③省介词“与”宾语“之”代信陵君
(2)倒装句
①介宾短语后置 ② “之”是宾语前置标志,“有何功”
③主谓倒置,“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宾语前置,“在安”
(4)被动句
“为……所”表被动
(三)总结全课
1.参考:
本文主要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
关于“下士”,前面已经作过具体分析,这里只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关于“仁”,也可以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
2.参考: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
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
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3.参考:
(1)典型材料的选择。
(2)烘托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A 2、D 3、D 4、A 5、A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魏公子列传(三)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第7、8两小节,注重积累部分文言实虚词;
2.归纳文章中的古汉语常识;
【学习重难点】
1.总结评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写法,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2.怎样看待古代的“士为知己者死”这一思想。
【学习过程】
一、温习回顾
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
②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③愿枉车骑过之 ( )
④遍赞宾客 ( ) ⑤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
二、整体感知(文章思路)
第7段(故事高潮),所写内容:
第8段(故事结局),所写内容:
三、重点研讨
(一)研读文章第7、8两小节,解释重点字词
①矫魏王令代晋鄙( )
②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
③勒兵下令军中( )
④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
⑤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
⑥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
⑦公子竟留赵( )
⑧赵王以鄗为汤沐邑( )
(二)归纳文章重点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①直上载公子坐( )
②(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
③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
④辞决而行( )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被乡自刭( )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仁而下士( ) ②留军壁邺( )
③如姬资之三年( )④朱亥袖四十斤铁棰( )
(2)形容词作动词
①不敢以其富骄士( ) ②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
③公子从车骑,虚左( )④为能急人之困( )
⑤公子怪之( )
(3)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公子从车骑( ) ②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
③侯生乃屏人间语( ) ④却秦存赵( )
(4)名词作状语
①北救赵而西却秦( )②皆谦而礼交之( )
3.古今异义
①以公子为长者( )②胜所以自附婚姻者( )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欲以(之)观公子( )
②遍赞(于)宾客( )
③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 )
(2)倒装句
①请救于魏( ) ②何功之有( )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3)判断句
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②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4)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三)总结全课
1.分析信陵君的形象
2.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 侯赢:
朱亥:
3.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哪些方法?
四.应用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毫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尝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曰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间步往 间:抄小路
B、告车趣驾 驾:装备好车马
C、乃 行金万斤于魏 行:使用
D、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辞谢,辞别
2、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乃”“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②乃以为羞
③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④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此时定南面而王 B、公子所以重于赵
C、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D、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魏公子“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 ②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③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④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⑤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 ⑥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公子之所以在赵闻于诸侯,是因为有魏王为其撑腰。
B、魏公子开始不愿回国,就是因为“窃符救赵”一事怕魏王“怒之”。
C、魏王以魏公子为将,大败秦军。秦王以他为心腹大患,多次用反间计,终于离间了他与魏王的关系。
D、魏公子折节与毛公薛公交游,并在二人的劝谏下,明白了去留之义而回归魏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