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卜算子 杨州慢 鬲溪梅令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
咏 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词中,词人借助梅花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贵、不同流合污的形象,作品中那在黄昏孤独绽放,默默承受着风雨打击的梅花形象,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表达了词人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矢志不渝、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
2.咏物的诗词,一般都托物言志,寄情于景。这首咏梅词也是如此。请你分析这首词是如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上片写梅花所面临的处境和遭遇。清幽绝俗的梅花如今却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亦绝少、寂寥荒寒、备受冷落了。“寂寞开无主”一句,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后面的“更著”一词更写出了愁苦的无人能承受,至此情感已达到高潮。下片托梅寄志。梅花无意争春,凌寒独开,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表现了陆游的孤高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表明其不屈服、尽己能的性格品质。词人在梅花身碎犹香的风韵中,觅到了自己的爱国之志屡挫不折、愈老弥笃精神品质的最好寄托。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本词写了哪些意境?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夜雪初霁,荠麦青青,废池老树,黄昏清角,寒气空城,波心冷月,桥边红药。这些景象写出了扬州遭劫后的荒凉、寂寞;渲染了郁闷悲凉的气氛,景中含情,寄托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忧乱的无限痛惜之情,并形成这首词令人回味的意境。
4.本词化用了杜牧诗句,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牧诗句让人想起了昔日扬州的盛况。与当前扬州的寂寞、凄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抚今追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二、语言运用
5.以下四件大事列入《2009年中国大事瞭望》,请从中任选两件大事,写成一副对联。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2009年西藏实现民主改革50周年,2009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祖国新生六十年风雨与辉煌同在 五四华诞九十载民主与科学并存 示例2:澳门回归一十载步伐稳健 西藏民主五十年面貌全新
6.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意。
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们在水门事件之后,对国家领导人、企业或者个人遭遇的执政危机、市场危机或丑闻的统称。
一、基础考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海棠( ) 卷帘( ) 自度此曲( )
更著( ) 玉钿( ) 解鞍少驻( )
销魂( ) 天阙( ) ,·香人( )
答案: tánɡ/lián/dù/zhuó/diàn/shāo/xiāo/què/tì。
2.解释下列词语。
(1)永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天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维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淮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整日 (2)朝拜皇帝,这里指向皇帝献捷天阙,皇城宫阙 (3)完全听凭 (4)古扬州的别称 (5)淮水的东面 (6)指对美有高度的欣赏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舞美设计上洗净铅华,力求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奋斗史。
B.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不久前的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C.朱邦月的事迹在福建邵武市是路人皆知,他的无私与伟大时时感动着全市人民,两年来,邵武市爱心公社在朱邦月的影响下迅速扩大,人数增加了近一倍。
D.尽管我们不在抗灾救援的前线,但听到广播和电视里前线记者的介绍,我们感同身受,深深体会到参与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的忘我精神。
答案:A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唐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李白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B.关汉卿是我国元杂剧的奠基人,著名戏曲作家,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巴金,原名李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家》、《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长篇小说《死魂灵》、《双城记》、《堂·吉河德》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作家果戈理、英国的作家狄更斯、西班牙的作家塞万提斯。
解析:选A。杜甫评其作品“玉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石古流”。
二、文言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余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_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诚畏死 诚:如果
B.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尤:归罪,责备
C.将其创残饿嬴之余 将:率领
D.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演讲
解析:选D。讲:筹谋,考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授之柄而处其下 吾从而师之
B.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作《师说》以贻之
C.外无待而犹死守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以其无礼于晋
解析:选D。D.在;对于 。A.代词,他;B.连词,来;C.连词,表转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张巡传》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一是没有为许远立传,二是没有能够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B.由于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所以两人不能接到父辈就义的通知,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
C.虽然睢阳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西南方开始的,但是用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就如同绳子断了就责怪先受侵害和先裂的地方一样无知。
D.文章将张、许二人与众多弃城保命和拥强兵而观望的人进行了对比,热情赞美了张、许二人的功劳。
解析:选B。“通知”一词,应理解为“完全了解”。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守 一 城 捍 天 下 以 千 百 就 尽 之 卒 战 百 万 日 滋 之 师 蔽 遮 江 淮 沮 遏 其 势 天 下 之 不 亡 其 谁 之 功 也。
答案:守一城/ 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 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 其谁之功也。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即使再笨的人也不愿这样做,唉!难道说像许远如此贤明的人会这样做吗?
(2)多次取道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
参考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篇传记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了解其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何苦守住这尺寸大小的地盘,以他所爱之人的肉充饥,来和叛军对垒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包围中守城时,外面没有一点哪怕极为微弱的援助,所要效忠的,就是国家和皇上,而叛军会拿国家和皇上已被消灭的情况告诉他。许远见救兵不来,而叛军越来越多,一定会相信他们的话;外面毫无希望却仍然死守,军民相食,人越来越少,即使是傻瓜也会计算日期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也可以清楚了!哪有城破而自己的部下都已战死,他却偏偏蒙受耻辱苟且偷生?即使再笨的人也不愿这样做,唉!难道说像许远如此贤明的人会这样做吗?
议论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守城门,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西南方开始的。拿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来责怪这个先受侵害和先裂的地步,他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愿成人之美,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像张巡、许远所造成的功业,如此杰出,尚且躲不掉小人的诽谤,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呢!
当张、许二位刚守城的时候,哪能知道别人终不相救,从而预先弃城逃走呢?如果睢阳城守不住,即使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等到没有救兵而且走投无路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兵,即使想逃走,也一定无法到达要去的地方。张、许二位的功绩,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守住孤城,捍卫天下,仅凭千百个濒临灭亡的士兵,来对付近百万天天增加的敌军,保护着江淮地区,挡住了叛军的攻势,天下能够不亡,这是谁的功劳啊!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讨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在与逆乱者同类的地位,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
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10~12题。
【中吕】普天乐
滕 宾
柳丝柔,莎茵①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注】 ①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垫子、席子、毯子之类的通称。
10.“中吕”是这首小令的____________。
答案:宫调(曲调)
11.从写景的角度为画线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质地、数量、颜色;嫩柳的枝条又柔又细,莎草如茵铺满大地,几枝红杏争闹着探出围墙。画线句子前句写静,后句写动,动静结合,描绘出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秀淡之中见绚丽,沉静之中见热烈)。
12.简析这首小令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柳丝、莎草)、生活环境(院宇静谧安逸)、人事(在好雨初晴的明媚春光之中,在东郊先看儿孙们月下扶犁春耕),批判了官场的名缰利锁(黄尘意外,“黄尘”借指官场尘氛之气),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归去来兮)的倾慕之情。
四、语用创新
13.阅读下面语段,变换①②处画线句子的句式,使它们所在句子成为整句。在③处填一个不超过十个字的短语,总结上文。
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酝酿了北京的古老韵味;①北京的尊荣大气是因历代帝王看好这里形成的;时代的发展,又带来了北京的现代繁华。②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漫步,置身于宫廷楼宇丛中,行走于高楼林立的街头。用心去感悟这座焕发美丽的古城:或许你才能真正感悟到北京③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历代帝王的青睐,造就了北京的尊荣大气; ②漫步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③古老而独特的现代魅力。
14.仿照下面的例子,在①②处各写一句话,要求与前句内容一致,句式相仿,在③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话。
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工作;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答案: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克服;我渴望健康,上帝却给我病痛和时间,让我锻炼。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