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

文档属性

名称 仁者爱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15 22: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仁者爱人请以“爱”为话题,
说一句表达你自己所感所悟的原创名言!我思故我在!心灵叩问爱是什么?
你相信爱吗?
你知道世上有哪些类型的爱?
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
何人可成为你心目中爱的楷模?
以爱的名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读解】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读解】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读解】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实际上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个高材生, 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谈体会,按理说该得 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水迎面泼下来,说:“赐呀,这不是 你做到了的。”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仅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我们大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说,“恕”道(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际上就是“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 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的境界。 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 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 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 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 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于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 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 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 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 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 实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之。”。 子路是豪侠之志,讲义气。从大处说,则犹如诗圣 杜甫所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 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 终生奉行的恕道。
  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而圣人自己的志向 呢?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 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朋友信之”,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 怨。“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 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 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家在丧 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 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 哀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就问:“他是不是很节俭啊?”孔子说:“他娶了三个老婆,手下的人从来不兼职,怎么会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他懂礼节嘛?”孔子又说:“国君宫殿前设立门塞,他家也有;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设置了放酒杯的设备,他家也有,如果说他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啊。”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 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尽忠,以身相殉,但他辅佐齐桓公立 了大功,名流青史,也就不能用对一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来要求 他了。说到底还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对任何人都求全责备,而应该看他的主流,看他的大节。   事实上,齐桓公也正是因为不究细节,不计私仇,原谅了差 点要了他的命的管仲而加以重用,才取得了“霸诸侯,一匡天 下”的丰功伟绩。   所以,齐桓公的认识也是合于圣人的思想的。我们今天正当 用人之际,是不是也应该用这种看大节、看主流的思想来衡量人 才呢?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重点提领,归类突破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重点提领,归类突破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事国先事民,周公吐哺 责己后责人,天下归心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
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
务之中去。——雷锋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埋怨别人冷淡,不如燃旺自己这块炭火去温暖别人。——朱伯儒
朱伯儒原武汉空军部队团级干部。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好事,先后21次立功受奖,被人们誉为“80年代新雷锋”。中央领导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叶剑英、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都先后为朱伯儒题词。1983年7月7日,中央军委授予 “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誉称号。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张荣锁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选(中国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
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
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
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
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
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
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
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握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林秀贞 (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微尘”
〖主要事迹〗“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颁奖词〗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