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导语设计
说起辛弃疾,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手持宝剑、策马飞奔、驰骋沙场的形象,他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③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解读题目
青玉案,词牌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案”与“碗”同,青玉案即青玉碗。这个词牌又名《西湖路》、《青莲池上客》、《横塘路》。《青玉案·元夕》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
朗读词作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东风/夜放/花/千。更/吹落,星/如。宝马/雕车/香/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笑语/盈盈/暗香/。众里/寻他/千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齐读全词,初步感受元夕之景
理清思路
上片写元夕之景;下片写元夕之人。
元夕之景:花——灯火;星——烟花;宝马雕车——车马。
凤箫(音乐、花灯);玉壶、鱼龙——花灯
元夕之人:盛妆艳服、笑语盈盈的美人;灯火阑珊、孤独寂寞的那人。
品读思考
结合注解,请你说说词人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元宵图景?
(1)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焰火怒放,流光溢彩;花灯闪亮,摇曳多姿;鼓乐四起,悠扬激荡。(绚丽多彩)
(2)宝马雕车香满路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车水马龙,名流云集;装扮华贵,快乐活泼(热闹非凡)
品读探讨
“笑语盈盈暗香去”指众人还是那人为宜?
词人视听嗅觉相结合,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极力铺陈,浓墨重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热闹繁盛的临安元宵图。
品读思考
“那人”是怎样一个人?
未写其貌,只写其所处环境:灯火阑珊
“阑珊”为“零落稀少”,“灯火阑珊”,相异于其他人所处 “花市灯如昼”的灯火稀疏之处,人烟稀少冷清之处,而非“良夜将逝”。
“那人”从灯如昼之处而来,没有跟随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而是远离众人,驻足于灯火稀疏冷清之处。由此,我们能看到这个女子她的与众不同,不拘流俗,甘于寂寞,孤高。或许,与那些戴着首饰坐着宝马雕车的外表华丽之人相比,她还应是一位素雅,内敛,安静而又高洁的女子。
品读思考
“蓦然回首”之时词人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词人在众人之中,寻觅千百遍而不得,内心定是几多失望,然而就在他灰心丧气之时,突然间的回首,竟然又见到了那擦肩而过匆匆一瞥的她,内心定是无限的欣喜。
品读思考
词人为何苦苦寻觅?
观灯女子众多,词人于众人之中走过,却不曾留心于众人,恰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所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词人苦苦追寻那人,原因在于——
①“那人”是词人的意中人,一见倾心。
②志同道合之人。
③自我人格的写照——苦苦追寻之后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
知人论世
平戎万里,重整乾坤
壮志难酬,无人理解(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那人”于冷清之处驻足,远离人群,远离繁华喧嚣,就像苏轼笔下的孤鸿,“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那人”自甘寂寞,不拘流俗,孤高,正如在政治上被排斥的辛弃疾,不愿随波逐流,自我坚守。
“那人”于灯火阑珊处停留,没有彻底远离人群,似乎心有所待。就像此时的辛弃疾虽被贬闲居(淳熙元年1174或二年1175),仍希望有再被起用,再次率兵杀敌之时。
探究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为何写“那人”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可谓知音。本词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女性形象。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
美人意象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③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④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⑤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横塘路》)
拓展延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指导
①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但这种旅途不是一直在一马平川中漫步的,而是不断向崎岖坎坷的倾斜中艰难行进的;人生不是平原式的,而是登高式的,最美丽的景色往往在高不可攀的绝顶。面对学问的“珠峰”,要想看得更高,望得更远,首先就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学问三境界是递进式的,而且环环相扣,其中以“独上高楼”最为重要。“独上高楼”是个引子,没有“独上高楼”,就不会引出之后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与“众里寻他千百度”。
③独上高楼者,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都是要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
独上高楼者,那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独上高楼者,那是寂寞的凡高,以一一幅幅传世名画,像世人展示着他那火热的内心。独上高楼者,那是被贬黄州的苏东破。
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2.两题选作其一。
①将课堂讨论题“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写成文章,题目自拟。
②读其书,诵其词,想见其为人,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的爱国心和爱国词给了你怎样的精神感召、情感熏陶和人生启示?请以“我心中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