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欣赏新编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欣赏新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28 08: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欣赏新编
政治主张及实践:
一、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均的含义
二、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三、待贾而沽——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修身
五、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仁爱的基本含义
六、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内容和要求;义利观
七、求诸己——道德修养的关键
八、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
九、出辞气远鄙倍——孔子的语言交际观
学习与教育
十、学以致其道——孔子论学习
十一、诲人不倦——孔子论教育: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十二、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
十三、沂水春风——感人的师生关系: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哲学思想
十四、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十五、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天道观
一、德政思想
1、“文德”指:仁义礼乐之道
2、德政的举措:富民、教民、举贤。
3、“均”的内涵:各得其分(每个阶层得其该得的一份)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是否矛盾?
2、谈谈你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富之教之”是就统治者的治国理念而言,作为统治者,应通过兴农桑等措施让百姓衣食丰足,然后再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这样社会就能康乐安定。“去食留信”是就民众的价值取向而言,作为精神性的个体,应该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2、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就站不住。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之于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性。而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就是要施行仁政,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以德治国。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怎样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联系上述文字,说说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答案】
1、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的吹拂,一定顺风倒伏。孔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子仁德的感化力量。
2、政令与刑法是用刚性的条例规定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人们出于畏惧可能会遵从,但不会有羞耻心;而德政与礼治则是通过教育与感化的力量来引导规范百姓的行为,政府通过富民、教民、举贤等途径来让百姓知荣辱、辨是非,百姓自然心悦诚服。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文德”指什么?
2、孔子所说的“均”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中的“均”是否同一个意思?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政治教化。
2、孔子所说的“均”有“君臣父子,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只有这样去理解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而“均贫富”的“均’含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意思,这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体现了劫富济贫的思想。
二、仁义礼乐观
1、仁的内涵——孝悌为根本;达圣为极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次第;忠恕为方法。
2、礼——君臣父子,尊卑有序
3、乐——各安其位,上下和谐
4、礼乐的精髓——秩序、和谐的理念
5、仁义与礼乐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高山仰止》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割鸡: 用牛刀:
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从中可看出子游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3、后世学者认为,这段文字十分富有趣味。“趣”在何处?试谈谈你的认识。(2分)
4、俞廷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四书评本》)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复杂的感情,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割鸡:比喻治理武城。用牛刀:比喻用礼乐之道(来治理武城)。
2、子游引述孔子曾经说过的话,目的是反驳孔子“割鸡焉用牛刀”的观点。从中可见子游的憨直认真。
3、孔子的诙谐幽默和弟子的笃信认真形成鲜明的对照,显得妙趣横生。孔子一向提倡以礼乐治国,当他看到学生子游在武城这样做了,本来应该表扬,却开了个玩笑,说未免小题大作。引起子游的反驳,孔子马上承认自己刚才说得不恰当。子游的憨直认真、孔子的幽默风趣宛然在目。2分
4、孔子的心里既高兴又惆怅。看到自己的弟子用礼乐之道将武城治理得如此歌舞升平,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孔子志向远大,意在天下大同,一想到他的弟子大材小用,一想到自己的才华难以施展,不免又有些怅惘。“莞尔而笑”和“割鸡焉用牛刀”两个词语充分体现了孔子这一复杂心态。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克己复礼》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者爱人》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仁者爱人》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对管仲的评价,子贡和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请作简要说明。
3、联系上面四则文字,谈谈你对孔子仁爱观的理解。
【答案】
1、忠恕思想。即为人处世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不一致。子贡认为管仲不是仁者,因为他不能为公子纠而死,反而去辅佐公子纠的政敌桓公。而孔子则认为管仲是个仁者,因为他不拘小节而通达大义,成就了“一匡天下、泽被万民”的千秋伟业。
3、孔子仁爱观的核心是爱人,标准是社会利益和百姓利益。仁的起点与根本是“孝悌”,仁的成就与圆满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境界。实现仁德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广行恕道。先从修身做起,克服私欲,正心诚意,言行端正,彬彬有礼;再从身边的人、近边的事做起,爱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然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亲人的那份纯正之爱扩展开去,去爱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乃至天地万物。但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是在礼仪规范下的有差别的仁爱,而不是无差别的兼爱与博爱。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2、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可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答案】
1、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却肯定管仲有仁德。
2、孔子衡量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这表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权达变。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释读〕∶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了啊!”有人说:“他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钱库,手下的人不兼职,怎么能说他节俭呢?”“那么,管仲是知礼的吧?”孔子说:“国君立塞门,管仲也立塞门;国君与他国国君好会宴饮,有放酒杯用的坫,管仲也有坫。如果说管仲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在孔子看来,礼与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礼与仁应该是形式与本质、互为表里的关系。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质。礼一旦失去了仁爱之心,就不成其为礼了;而仁一旦离开礼仪,也就无法呈现出来。所以孔子感叹道:“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东西吗?”玉帛虽珍,如果送礼人别有用心,另有所图,就不能称之为礼品;鸿毛虽轻,如果千里送之以传情,那么这份礼不可谓不重。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孔子的原意。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很率真的老师。这从颜渊死孔子恸哭、伯牛疾孔子探视等章节可得到印证,孔子在《礼记》里也讲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如此温情仁爱之人怎么可能提出“灭人欲”的主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不可能是孔子的原意。孔子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总涉及两面,即国君要以仁爱之心关怀臣子,使臣以礼;而臣民也要以耿耿忠心侍奉国君。同样的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女的要有做儿女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和谐,尊卑有序。孔子提倡礼乐治国的初衷就是要让社会既尊卑有序,又上下和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臣的责任。这种极端的主张,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只会把封建专制推向危险可怕的极致,激化社会矛盾。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的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2、《论语》中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答案】
1、倒装句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之后的悲凉心情以及他对西周政治的无限思慕。
2、倒装句在口语中的使用远比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使用倒装句,反映了《论语》的口语化特点。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
【答案】
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
三、教育思想
1、启发诱导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教学相长理念
4、有教无类思想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愤”和“悱”是在说怎样的一种学习状况?
2、孔子为什么主张不愤则不启,不悱则不发?这一主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
【答案】
1、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时表现出来的烦闷状态;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状态。
2、孔子主张教学应充分激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和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只有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下适当予以点拨启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只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这一主张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教学原则。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请指出“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2、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请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答案】
1、“一”指:陈亢向孔子的儿子伯鱼所提的问题:“你从老师那里听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
“三”指:陈亢听了伯鱼的回答后所得到的三点启发,即要学好《诗经》,否则无法讲话;要学习礼仪,否则没法立身;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私。
2、教学思想:
(1)教学思想:有教无类。追求教育的公平与普及,不分贵贱亲疏,一视同仁。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远其子,不偏私”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2)教学方式:循循善诱。
(3)教学态度:为人不倦。
(4)教学内容:重视诗礼。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从文中可知子路和冉有的性格有何不同?
2、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
3、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案】
1、子路:勇气过人却失之冲动鲁莽,即孔子所说的“兼人”。冉有:优柔寡断,做事畏缩,即“退”。
2、孔子会说:“闻斯行之。”因为孔子曾用一个“达”字评价子贡,表明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做事能够自己把握好分寸。
3、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评价:好。每个学生在德行、才智、个性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其各有所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可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孔子对同样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因材施教,正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
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习染的作用,是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是天才论的观点。两种观点侧重点不同,局部看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从大处看却是可以统一的。
我更认同“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天资聪慧的人,不通过后天长期的努力,也会变得平庸愚钝,如王安石笔下的神童仲永;生来愚钝的人,经过后天的刻苦磨砺,也能变得聪慧干练,成就一番事业。禀赋固然会有愚智之别,但后天的习染能改变这一切,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四、高山景行
建议:重读《孔子的政治品格》(《论语选读》P21)
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和坚定信念;
2、“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4、天下不容,凸显孔子的巍巍人格;难行能行,要为后世留下典范。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和观念?
【答案】
(1)“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
(2)“不敢不告”表明孔子对周礼的虔诚恪守,尽管孔子早已料到即使上报也必无果而返,但身为大夫,有责任告于哀公。反复申说“不敢不告”流露出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3)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辟人之士”和“辟世之士”分别指哪一类人?
2、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3、“怃然”一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心理?
4、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精神?
5、你对孔子的这种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答案】
1、辟人之士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志在变革乱世的人士;辟世之士指长沮、桀溺这些隐居之士。
2、(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3、“怃然”:失意怅惘。对长沮桀溺之辈面对乱世退隐避世的行为感到失望,为人们对自己的不理解感到有些伤感。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体现了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5、“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要看行为的动机,如果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和崇高的理想,自然应该执著坚守;但如果是为了一己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了。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便宜行事,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
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去追求他们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如宋朝的状元宰相文天祥明知无法挽回南宋小王朝覆灭的命运,仍坚持抵御强大的元军,做到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保持了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
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
【答案】
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这几章节形象地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和心境?
2、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答案】
1、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2、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①聚散无常,比喻富贵短暂如过眼烟云。②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富贵与自己无关;③浮云至清至淡,比喻富贵乃身外之物,无足轻重。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分)
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2分)
3、请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
1、应具有如下素养:坚守正道,心怀仁爱之心,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博学多才,(写出3个给1分,3个以上给2分)
2、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2分)
3、作为士人必须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坚毅的意志。因为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终身的使命,任务重大而路途遥远,如没有宽阔的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必然难以做到。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A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B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上文中划线词语“夫子”在文中具体指谁?
(1)夫子A: (2)夫子B:
2、从中表现了子贡对孔子怎样的态度?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1)夫子A:孔子;(2)夫子B:叔孙武叔
2、子贡对老师充满崇敬之意。认为老师的学问丰富高深,渊博难测,就好比高墙大院,美不胜收;老师的道德人格就好比天上的日月,崇高光明。一般的人无法理解也是情理之中。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上文第一章与第二章中,运用什么修辞表现出孔子怎样的感情?
从颜渊的喟叹中,可见出孔子是怎样一个人?(3分)
【答案】
1、运用反复叠句和反问的修辞,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痛惜悲伤之情。
2、孔子的学问高深难测,无所不涉;孔子的教育,循循善诱,魅力无穷。孔子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阅读《沂水春风》 ,回答文后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问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弟子言志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评志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可以分作哪三个部分?试概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每层限5字以内
2、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就孔子、子路和曾点的形象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3、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答案】
1、本文以“志”为线索。第1部分:孔子问志。第2部分:弟子言志。第3部分:孔子评志。
2、(1)孔子是一个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长形象。他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他们畅所欲言,充分显示出他既是一个温厚的长者,又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通过他对四位弟子的才干和个性所做的评价可以看出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及向往淡泊的心情,反映出其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2)子路个性率真豪爽,“率尔而对”显示出他不假思索、不拘礼让的耿直性格。答语中他侃侃而谈,论说了他的志向和治国纲领,显示了他的豪爽和磊落。(3)曾皙是得到孔子认可的人物。他的弹瑟、回答的神情动作及言志可见其从容淡泊而又儒雅知礼的人格魅力,充分显示了他洒脱的个性特征。
3、(1)曾点之志虽不在政,但他所描绘的“暮春游乐”图,表现了社会安定康乐、百姓安详自得的大同景象,这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2)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其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遂有退隐从教之念,曾点的一席话正中孔子当时退隐的心境。
五、中庸思想
1、中立不倚,不走极端。
2、执两用中,稳健行事。
3、顺乎人情,合乎事理。
4、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猖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
2、上述章节都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哲学思想?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答案:
1、(1)孔子认为师太过聪明,商稍有不足;两个人一样修养未到家,过犹不及。
(2)赞同孔子的评价。愚笨固然不好,太过聪明也不一定是好事。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人处世应奉行中庸之道,适度为好。
2、上述章节均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之道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中立不倚,不走极端。即不赞成偏激行为,做事以不偏离仁义之道为标准。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这是不对的。那种不讲原则、四面讨好的人,孔子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对他深恶痛绝。②执两用中,稳健行事。即主事者要听取正反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客观公允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③顺乎人情,合乎事理。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健康的人性,应该是情与理的平衡。④宽容包纳,和而不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原则最能体现中庸之道的精神,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最具有普遍意义。人们若能以宽容包纳的胸襟相处,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则就会出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阅读《淮南子》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撜溺(拯救溺水者)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1、对子路和子贡的不同做法,孔子赞同子路而否定子贡。结合《论语》所学,你认为孔子是依据什么来评判的?
2、你赞同谁的做法?请简述理由。
【答案】
1、依据“做事要符合多数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做到合情合理”的中庸思想。
2、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怨报怨”“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这三种处事态度,你赞成哪一种态度?为什么?
【答案】
我赞成孔子“以直报怨”的态度。“以直报怨”就是用正直的公正合理的态度去待人接物,去回报怨恨,这种处事态度能激浊扬清、匡正世风,让社会和谐良性发展,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以怨报怨”的态度则易激化矛盾,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以德报怨”的态度则易姑息养奸,迁就和助长不良之风。
六、交友之道
交友原则:
1、与人为善——友好交往
2、真诚讲信——诚信交往
3、和而不同——适中交往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1、这几章都涉及到儒家人际交往观中的哪条原则?
【答案】适中交往原则。
2、《论语》由于文辞简略,有时会给理解造成困难,往往需要联系其他章节加以判断。上文“久而敬之”中的“之”,所指对象就有两种观点,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相关章节,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答案】“之”应该是指晏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两句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过于亲密就有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可见,能使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的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了着落。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2、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案】
1、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意义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
2、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