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课件(67张PPT) 2020—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课件(67张PPT) 2020—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5 19: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贺进士
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教学目标
目标定位
1.疏通文章,在此基础之上赏析课文精巧的结构安排。
2.试图理解作者对不合理社会现象不满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大散文家、诗人、哲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解县,后世称其“柳河东”,本文节选自《柳河东集》,书名便源于此。因官终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柳州”。又因他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与韩愈齐名,故世称“韩柳”。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把他丑化成“怪民”,他悲愤、忧郁、痛苦。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
◆819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诏书还未到柳州,柳宗元便已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
走近柳宗元
上图由左至右:柳宗元,韩愈。
下图由左至右: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背景介绍
借劝慰别人,抒心中郁闷
以“二王”“八司马”为核心的“永贞革新”只持续了三四个月,虽施行了一系列强化朝政的措施,终因顺宗李诵退位、宪宗李纯掌权而失败。柳宗元从此便被终生外放。
此文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柳宗元的亲戚杨敬之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他的朋友王参元家遭火劫,家产荡然无存,作者针对王参元仕途的坎坷,在火灾后不去安慰,反而祝贺,寓庄于谐,不仅对王参元遭受火灾表示出最深挚的同情与安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斥的一腔悲愤。
背景介绍
解题
本文标题诙奇,出人意料,颇有悬念。王参元是坊节度使王枉曜的小儿子,作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着落,作者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
解题
品读文本
1.诵读全文,正字音,圈划重点实虚词。
2.体情悟意,把握每段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1)群小之愠(
)
(2)焚炀赫烈(
)
(3)嗤嗤(
)
(4)赭其垣(
)
(5)宥而彰之(
)
(6)桎梏(
)
(7)咸得开其喙(
)
yùn
yánɡ
chī
zhě
yòu
ɡù
huì
字音字形
研习文本
研习第一段
1.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书:信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储:储存的财物,动词作名词
乃:却,竟然
吊:①慰问,安慰
;②凭吊
究:详尽
状:情形,情况
荡:涤荡,清除
泯:消灭,丧失
所以:……的原因
接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剩下一点储存的财物。我开始听到非常惊骇,接着感到怀疑,最后却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为祝贺您了。由于路途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还不能详尽了解您家的情形,假如真的烧得干净彻底,全都没有了,那就是我更要向您祝贺的原因了。?
古代汉语中的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2.古代帝王的自谦辞: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辞: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辞: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文化常识
第一段
小结思考
1.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骇??
?
疑????
喜?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全文总纲
探究思考
研习第二段
2.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唯…是…:宾前标志
乃:竟然
焚炀赫烈之虞:指火灾。焚炀:焚烧。赫烈:火势凶猛。虞:①意料,料想
②谋划,准备
③欺骗
④忧患
震骇:使……震惊
左右:您
脂膏滫瀡之具:指食物。
脂膏:肉类。瀡:滑
或:①有的人
②有时
③也许
以:因为
始:刚
您殷勤地奉养父母,安宁地过日子,只希望平安无事。如今竟然发生了火灾的忧患,使您震惊,甚至连普通饭食的供给,也许都因而供给不上。因此,我刚听说时吃了一惊。
第二段
小结思考
1.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
突然而至,滫瀡不给。
骇是听到不幸消息的自然反应。
探究思考
研习第三段
3.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凡人:大凡人们,古今异义。
盈虚倚伏:指吉凶祸福互相转化依存。《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孽:灾难
愠:怨恨
光明:见到光明,名作动
道:道理
辽阔诞漫:宽阔无边,漫无边际
以:认为
大凡人们的话(都是这样说的):吉凶祸福都是互相转化依存,来来去去,不可能永恒不变。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之前,开始时却遭到艰难,受到惊吓,也会有水火的灾难,有小人的怨恨。历经了不断的劳苦变动之后才能够见到光明。古代的人都是这样的。这个道理深远而不可捉摸,即使圣人也不能认为这是一定可信的,因此我到中间又怀疑起来。
怀其璧,从径道亡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
伐无道,诛暴秦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臣之所好者,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故园谁道有书来
道之以政
?
路,道路
取道
道理
主张,思想,学说
道义
说,谈论
道理
意向
走路、赶路
料想
通“导”,引导
知识积累
第三段
小结思考
1.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
柳宗元认为长时间的等待,对于一个有志向抱负的人而言是一种折磨,一种生命消耗。看看王参元目前的处境,柳宗元并不认为“火灾”与“大有为”“能光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另外,柳宗元自身也命运多舛,对这类说法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因此他表示不解,表示怀疑。
探究思考
研习第四段
4.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以:凭借
为:写
小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古今异义
进:①进献
②进言
③推荐
④做官
⑤进退:a.升官和贬官
b.做官和免官
c.做官和退隐
显贵:显贵的地位,形容词作名词
货:①财物
②买
③卖
善:优点,形容词作名词
衔:①包含,含有
②嫉恨,怀恨
③心中怀着
嫌:疑忌,猜忌
凭着您能读古书,能写文章,又精通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像这样多才多艺,但做官却不能超出众人之上,来获得显贵的地位,这里没有别的原因。京城的人大多说您家里积有很多钱财,喜好廉洁名声的士大夫,都害怕顾忌不敢称道您的优点,只是自己了解自己,藏在心里,强忍着不让它从嘴里说出来。这是因为公正的道理难以彰明,并且世上有许多疑忌的人啊。只要称赞你的话一出口,那么那些喜欢讥笑别人的人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定得到了您许多贿赂。
第四段
小结思考
1.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天火涤荡”其家财,王参元能否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正常,廉明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改变流俗;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王参元即便身无分文,其才能也不可能施展,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与个人的遭际关系不大。
探究思考
研习第五段
5.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蓄:藏
盖:①大概
②原来,本来
③胜过,超过
④通“盍”,何不
⑤发语词
私:①偏袒,偏爱
②私人的
③私下,暗中
负:①背负
②承担,负担
③依靠,凭借
④背倚,背靠
⑤背弃,违背
⑥辜负
特:仅仅,只
幸:①幸亏
②希望
③宠爱
④帝王到某处,驾临⑤侥幸
发明:消除,古今异义
行列:同僚,古今异义
顾:①看,回头看
②拜访
③照顾,顾惜
④考虑
⑤反而,却
⑥不过,只是
⑦难道
良:①好
②很
③的确,确实
之:取独
加:凌驾
痛:感到痛心,意动
我自从贞元十五年看见了您的文章,赞美的话藏在心里大约六七年了,不曾说出口。这是我偏爱自己因而长久地辜负了公道,不仅仅是辜负您啊。等到我当上御史台的尚书郎时,自以为侥幸做了皇帝的近臣,从此得到了说话的机会,打算借此向上推荐您,以便消除您的郁闷。然而,当我有时在同僚中称道您,仍然有相视而暗笑的人。我实在遗憾自己的修养不高,平时的名声没有树立,因而遭到世人凌驾的疑忌。我经常和孟几道谈到这事,并为此感到痛心。
第五段
小结思考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参元不能施展才能?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2.从侧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反映了社会贿赂公行、猜忌横行、积毁销骨的不合理现象,流露了作者对怀才不遇之士的深切同情。
探究思考
研习第六段
6.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凡:所有
黔,赭:烧黑,烧红,名词作动词
垣:墙壁
其实:那真相,古今异义
宥:同“侑”,辅助
彰:彰显
栗:害怕
虽:即使
向:①从前
②假使
其:难道
如今有幸被天火烧得精光,所有众人的怀疑顾虑全都成了灰烬。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以此显示出您家已是一无所有了。因而您的才能才可以显示明白,不被污辱,那真相也可以表现出来了。这实在是火神对您的帮助啊。那么,我和孟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不如这把火一个晚上给您带来的名声。大火帮助您,让您的真实情况显现出来,使那些把称赞您的话藏在心底的人,都能够张开他们的嘴巴为您说话了;那些主考官,敢于授给您官职而不再害怕了。即使想要像过去那样被人疑忌、受到讥笑,难道还可能吗?在这方面我对您寄予很大的期望,
因此,最终却非常高兴起来。
第六段
小结思考
1.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
财产、嫌疑
2.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
才能
3.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
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
探究思考
研习第七段
7.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相吊:慰问它
恶:①哪里
②讨厌,憎恶
③嫉妒
④诋毁,中伤
阙:①宫阙
②朝廷
③空隙,缺口
④过失,弊病
⑤缺少
⑥损害,损伤
⑦缺漏⑧缺憾
古代诸侯国中发生了灾祸,同等地位的诸侯国都慰问该国。许国没有派人去慰问,君子都憎恶它。现在我所陈述的这些情况,和古代的有些不同,所以把安慰改成了祝贺。颜回、曾参对父母的供养,从中得到的乐趣是很大的,(如果和他们相比),您又有什么缺憾呢?
第七段
小结思考
1.作者引用古人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位儒家杰出人物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境界。引用这两位古代贤人的事例,目的是鼓励朋友要学习先人的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的高尚品德,以此提高自己的志趣。
这两处典故的引用把自己的劝慰、朋友的想法和盘托出,语言简洁但富有趣味。
探究思考
研习第八段
8.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都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乃:就
作文:写文章,古今异义
桎梏:限制,束缚,障碍
因:趁着
访:①询问,咨询
②拜访
③探寻,寻找
④访查
死生:健康状况。偏义复词,只指“生”。
悉:详尽
您先前要我的文章古书,我始终没有忘记,等到有几十篇后就一起带给您了。吴武陵(二十一)来我这里,说您写有《醉赋》及《对问》,非常好,可要寄给我一本。我近来也喜欢写文章,与在京都时很不一样,想与你们谈谈这些事情,可限制很多,还没有机会。趁着有人从南方来,写一封信询问一下您的健康状况,(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柳宗元。
第八段
小结思考
1.第八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附记,
介绍成文缘由,
表达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探究思考
行文思路
贺进
士王
参元
失火

开篇总写得知友人遭火劫的感情:骇—疑—喜(第1段)
骇——突然而至,滫瀡不给(第2段)

疑——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3~5段)

喜——天火涤荡,显白不污(第6段)
结尾:说明“故将吊而更以贺也”的理由及写信时的
 心境(7~8段)
行文思路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无理而妙。
朋友遭受火灾,人之常情,应该是书信相慰,或者是捐物相助,然而柳宗元却悖于常理,违反人情,致函祝贺。乍看题目,使人觉得荒唐至极,不解其中奥妙,甚至还会责怪作者不懂人情。读罢全文,方知作者是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令人叫绝。
2.脉络清晰。
文章以自己听到消息时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为线索,从“始骇”“中疑”“终喜”三个方面,分三个层次一一进行说明,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合作探究
1.下列属于作者祝贺王参元家失火的主要意图的一项是
(  )
A.阐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的道理。
B.肯定王参元“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的才华。
C.改变王参元“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D.表达“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的愧疚。
【明确】选C。
文章借王参元家失火的事,劝王参元出来做官,积极从政,以发挥自己的才干,改变“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合作探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中“骇”“疑”“喜”三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后文叙议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
B.作者认为王参元很有才华,但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这是王参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
C.作者在贞元十五年就读到王参元的文章,在读后的六七年中一直没有对王参元的文章作出应有的评价。
D.文章用书信的形式,借王参元家失火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想法,同时也针砭了当时诋毁人才的恶劣的社会风气。
【明确】选B。
“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等内容不是作者的看法。
合作探究
文本小结
小结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文章以“骇——疑——喜”为脉络,先从常情处说,却不以常语论之,“终喜”是本文主旨所在,出语奇警,淋漓畅快,去情似远而入理则彻,从而以至深至切的道理代替了平俗空泛的虚言妄语,又以至悲至痛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俗的感愤,字里行间充满了鄙夷之意。最后以颜、曾安贫乐道的典故启其自守,把“贺”的主题提升到精神修养的高度来强调,前后议论相为照应,浑然一体。
文本小结
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
炀:焚烧
B.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衔:藏在心里
C.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黔:黑色
D.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
吊:慰问
答案:C
(黔:用作动词,可译为“烧焦、变黑”)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B.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
非子房其谁全之?
C.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B
B项中的“其”均为副词,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难道”。
A①副词,可译为“竟然,却”;②副词,表判断,译为“是”。
C①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代词,可译为“知识和道理”。
D①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②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因而”
3.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以震骇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始厄困震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骇
形容词用作动词,遭到困窘
(3)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取显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宥而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因人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经历劳苦变动;见到光明
形容词用作名词,显赫尊贵的地位
形容词用作名词,优点、才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显现
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南面
4.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唯恬安无事是望也:____________
(2)士之好廉名者:___________
(3)然时称道于行列:_________________
(4)有以异乎古:________________
(5)而为世嫌之所加:_______
(6)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______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被动句
5.翻译下列句子
(1)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您勤于奉养,日子过得很安宁,唯一希望的就是恬静安乐平安无事。(要点:朝夕,泛指日子;“唯……是……”,宾语前置句。)
(2)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实在怨恨自己品德修养不够高洁,没有树立平素声誉,而被世人猜忌凌驾。(要点:良,实在;加,凌驾;“为……所”,被动句。)
(3)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那些把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够开口为您说话;使那些主考官,敢于授予您官职而不再害怕了。(要点:蓄,藏;栗,害怕。)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积累字词。
3.预习下课。
布置作业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