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档属性

名称 梦游天姥吟留别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7-22 10: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新课程培训 选修yw0745025
授课老师:邓春湘 地区:怀化市 学校(通讯地址):怀化市铁一中
邮编:418000 电子邮箱: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年级:高二 学期:下期 学段:第1学段
目标 1、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2、理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 3、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广泛运用。
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流利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 2、理解诗歌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运用。 3、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理解。
思路 诵读,整体感知——分析讨论,体会感情——拓展探究
方法 诵读品味,缘景眀情,合作探究
资源 1、课本 2、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过程预设(共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导语: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李白的一首留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别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请一位同学简述李白的生平。 简述李白生平。根据资料介绍课文背景。 营造气氛,引发兴趣。知人论世。
二朗读把握词句品味语言 学生齐读全诗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翻译第一段,点出重点字词,并说明理由。请学生翻译地二段,点出重点字词,说明理由。请学生翻译地三段,点出重点字词,说明理由。请同学概括语言特点。
学生串讲课文,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学生归纳重点字词:横、暝、殷岩泉、栗、惊、觉时、须、摧眉折腰。讨论概括语言特点: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妙用叠词,句式灵活。 加强诵读。在学生的串讲中适当点拨,提高翻译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梳理知识,学会把握重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整体感知,请同学分析本诗的结构。明确:写梦游是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前写入梦缘由,后写梦醒后的感慨。请同学结合背景及写景内容,分析主旨。分组读,试着背诵。 分析讨论结构。分析讨论主旨,归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背诵。 1、提高学生把握文章结构与主旨的能力。2、加强背诵,强化语感。
四拓展探究 请同学讨论思考:①你们是如何理解反映诗歌主旨的这饱蕴诗情的两行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看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请同学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明确:诗风浪漫 想像丰富 夸张大胆
借景抒情 梦由、梦境为结尾抒情张本
虚实相生 梦境的虚 现实的实 讨论归纳:长安是帝王之都,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感觉官场生活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浪漫与率直。(有儒家风范道家风骨)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体现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 1、联系李白的生平,进一步把握伟大诗人的形象。2、训练概括分析能力。
五作业设计 试着用本诗的艺术手法创作一首诗。 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抒情。 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的关键点:组织好课堂,对学生的讨论分析能做准确的点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